有幸瀏覽了《情鑄玉屏》的大樣,感覺分量很足,沉甸甸的,滿滿皆是五中老三屆同學對母校的情感。在被迫離校上山下鄉45周年之際,他們向社會,向故鄉,向時代,向曆史捧出一部凝聚人間真情的大書。我以為它堪比乃至更勝各種捐贈,因為情義無價!我久久凝視著書素淨的封麵,一個與眾不同的“鑄”字最見分量,那是一代特殊的學子對母校百折不撓的回望和心血的澆鑄,它鑄出的是一方心靈的講壇,一座解渴的茶亭,更是一尊思考的雕塑!
“百年玉屏”也是我的母校,在家庭珍藏的相冊裏,有一張“福建省立廈門中學高七組畢業同學攝影紀念”的老照片,攝於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的玉屏校園,前排右四就是我的母親陳兆璋,五中的前身“省立廈門中學”是母親來廈門當任高中曆史教師的的第一所學校,所以五中也是我的“母校”——母親執教的學校。我以為,我這個“母校”與五中學子們的“母校”在語文的含義上有差異,但在情感上也分明異曲同工血脈相通。
這張家藏的老照片還有另一個意義,它證實了“省立廈門中學”這個民國時期的老校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沿用多年。
我的老師陳秀霞是從廈門五中高中一畢業,就成為我的小學數學老師,而且從一年級一直教到小學畢業。她是一位善良細致又端莊秀氣的老師,也是我一生中所接受的任課時間最長的老師。她的言談讓我們全班同學從小就對廈門五中有了一點超前認知。加上秀霞老師在廈門五中的老師高秋輝是我們班優秀女生田中維的媽媽,我們這個演武小學史上首個“五年一貫製”的班級“五甲班”就這麽與廈門五中緣分又緣分。
1965年初考填誌願,全班30多位同學的第一誌願基本上不是八中就是五中,結果我等13位同學進了八中,而田中維、張珞平、李真、鄭一黎、吳樺等同學進了五中,大家都有一種近乎分班的依依不舍。
不過五中也好,八中也好,我們的初中生活不足九個月,就被特殊時期的疾風暴雨橫蠻地打斷了,大家從此墜入失學的深淵,曆史賜予我們這一代一個共同的名字“老三屆”,而洶湧無情的上山下鄉運動又賦予我們八中老三屆和五中老三屆一個共同的身份-----“武平知青”。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武平縣,無論是東留、武東、岩前,還是象洞、大禾、中堡,坡地田頭,坎坷小路,總可以發現我們五中和八中同學掙紮的身影,套用現在的話說我們是“命運的共同體”,一個被特殊時期浩劫折騰得傷痕累累的“命運共同體”,而我們共同的心聲是這場慘痛的曆史悲劇絕不能再重演!
集全校曆屆校友之力,我多年前曾為八中母校主編紀念文集《感悟雙十》,深知編書的艱辛和成書後的喜悅。今天,五中的同學單獨以老三屆校友之力,就編出如此厚重豐實功德無量的《情鑄玉屏》,我隻想說,再苦再累也萬分值得,我除了祝賀,除了點讚,除了行注目禮,還有無比的羨慕!
今天我們用文字和鏡頭紀錄我們老三屆跋涉的步履,那既是我們不甘沉淪的奮進,也是共和國教育史不可或缺的構成。我們津津叨念中學滴滴時光,校園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那是因為失學之痛帶給我們這一代老三屆人刻骨銘心的傷痕,但愛是不能忘記的!《情鑄玉屏》凝聚了五中老三屆大愛的情懷,也是我們廈門老三屆人共同回旋的心音!
“百年玉屏”也是我的母校,在家庭珍藏的相冊裏,有一張“福建省立廈門中學高七組畢業同學攝影紀念”的老照片,攝於一九五一年一月二十五日的玉屏校園,前排右四就是我的母親陳兆璋,五中的前身“省立廈門中學”是母親來廈門當任高中曆史教師的的第一所學校,所以五中也是我的“母校”——母親執教的學校。我以為,我這個“母校”與五中學子們的“母校”在語文的含義上有差異,但在情感上也分明異曲同工血脈相通。
這張家藏的老照片還有另一個意義,它證實了“省立廈門中學”這個民國時期的老校名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還沿用多年。
我的老師陳秀霞是從廈門五中高中一畢業,就成為我的小學數學老師,而且從一年級一直教到小學畢業。她是一位善良細致又端莊秀氣的老師,也是我一生中所接受的任課時間最長的老師。她的言談讓我們全班同學從小就對廈門五中有了一點超前認知。加上秀霞老師在廈門五中的老師高秋輝是我們班優秀女生田中維的媽媽,我們這個演武小學史上首個“五年一貫製”的班級“五甲班”就這麽與廈門五中緣分又緣分。
1965年初考填誌願,全班30多位同學的第一誌願基本上不是八中就是五中,結果我等13位同學進了八中,而田中維、張珞平、李真、鄭一黎、吳樺等同學進了五中,大家都有一種近乎分班的依依不舍。
不過五中也好,八中也好,我們的初中生活不足九個月,就被特殊時期的疾風暴雨橫蠻地打斷了,大家從此墜入失學的深淵,曆史賜予我們這一代一個共同的名字“老三屆”,而洶湧無情的上山下鄉運動又賦予我們八中老三屆和五中老三屆一個共同的身份-----“武平知青”。在閩粵贛三省交界的武平縣,無論是東留、武東、岩前,還是象洞、大禾、中堡,坡地田頭,坎坷小路,總可以發現我們五中和八中同學掙紮的身影,套用現在的話說我們是“命運的共同體”,一個被特殊時期浩劫折騰得傷痕累累的“命運共同體”,而我們共同的心聲是這場慘痛的曆史悲劇絕不能再重演!
集全校曆屆校友之力,我多年前曾為八中母校主編紀念文集《感悟雙十》,深知編書的艱辛和成書後的喜悅。今天,五中的同學單獨以老三屆校友之力,就編出如此厚重豐實功德無量的《情鑄玉屏》,我隻想說,再苦再累也萬分值得,我除了祝賀,除了點讚,除了行注目禮,還有無比的羨慕!
今天我們用文字和鏡頭紀錄我們老三屆跋涉的步履,那既是我們不甘沉淪的奮進,也是共和國教育史不可或缺的構成。我們津津叨念中學滴滴時光,校園之愛,師生之愛,同學之愛,那是因為失學之痛帶給我們這一代老三屆人刻骨銘心的傷痕,但愛是不能忘記的!《情鑄玉屏》凝聚了五中老三屆大愛的情懷,也是我們廈門老三屆人共同回旋的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