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殺殺殺
綜影視:卷王帶係統上大分 作者:白貓胖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蘭陵王被高緯罵的狗血淋頭。
他內心還是不讚同高緯濫殺無辜:“太子,這些人是否該殺,應該先查清楚,再定罪名。”
高緯冷冷看著他:“父皇下令讓你剿匪,剿匪二字,你是聽不懂何意嗎?剿,征伐,出兵攻打之意。父皇既然下令剿匪,就已經說明他的意思便是就地格殺。汴州離鄴城不算近,為何父皇會派你千裏迢迢來剿匪?
他們在地方燒殺搶掠,襲擊百姓,甚至殺害地方官員。搶劫官銀,樁樁件件,哪件不能證明他們罪行累累?你所謂的查清楚,定罪,怎麽查?怎麽定?讓那些死人出來說話嗎?你明知道這般土匪凶惡狡詐,凡是見過他們真麵目的,都被殺了。如果不是他們搶奪你的王妃,將其賣到奴隸市場才露了蹤跡,被我抓個正著,你又如何查清楚?”
高緯失望的看著他:“蘭陵王,父皇派你剿匪,你不去,本太子能理解,畢竟自己王妃丟了,確實需要尋找。可本太子已經抓到了土匪,你卻百般阻撓,為其求情,到底為何?大齊的戰神,到底是保護老百姓,還是保護惡人?你所謂的愛民如子的名聲,難道就是這樣善惡不分的傳出來的嗎?!”
“四爺不是這樣的!”
楊雪舞剛要為蘭陵王說話,卻被高緯打斷了。
“閉嘴!”
他對這個善良到沒有底線的天女是一點耐心都沒了。
“以下犯上,注意你的身份!”
高緯說完,看了身後的心腹一眼:“怎麽,還不動手?”
“是!”
將士們不顧蘭陵王的意思,徑直動了手。
將這些土匪的腦袋盡數砍了下來。
場麵瞬間血流成河,楊雪舞怕的縮進蘭陵王懷中,緊閉雙眼。
蘭陵王緊緊抱著她,心情複雜的看著太子,再次想起了宇文邕。
如果是宇文邕,根本不會這麽殘忍霸道。
蘭陵王和高緯兩人都緊繃著臉,互相覺得對方腦子有問題。
就這樣,高緯帶著一堆頭顱回了鄴城,途中沒忘把那些可憐的女子安置妥當。
能夠回家的,便送回家了。那些家裏不願接納的,高緯便把人帶到了鄴城,打算讓鄭兒幫忙處理。
畢竟對於女子,還是該由太子妃出麵最合適。
他管的太多了,容易傳出閑話。
回到鄴城後,高緯迫不及待的回去見了鄭兒,抱著鄭兒不肯撒手。
巴拉巴拉一頓輸出,把蘭陵王和楊雪舞這對有病的夫婦所作所為全說了出來。
他真是被氣的不輕。
這對神經病!
鄭兒卻絲毫沒有吃驚。
這部劇裏,男女主就是這麽莫名其妙。
對著一群土匪同情。
如果說楊雪舞是一直善良,那蘭陵王又是怎麽回事?
劇裏開頭,蘭陵王可是因為要抓捕宇文邕,想直接放火燒村的!
如果不是楊雪舞不願離開賤民村,蘭陵王為了保她性命而心軟,答應給她機會把賤民村的瘟病治好,那賤民村的人早就被活活燒死了!
賤民村雖然都是賤民,可都是無辜的老百姓啊!
他們絕大部分人沒做過什麽壞事,頂多有人做個小偷小摸。最嚴重的,就是韓曉東那樣去拐賣女人,結果第一次就碰到楊雪舞後迷途知返。
卻要被活活燒死,這時候蘭陵王怎麽不說他們罪不至死呢?
哦,對著賤民村就是能燒死,因為裏麵有敵國皇帝。
對著殺人如麻的土匪,就是罪不至死?
怎麽能雙標到如此地步?他蘭陵王到底是保護誰的?
好歹人家楊雪舞是從一而終,碰到誰都發善心,那蘭陵王是怎麽回事?
比起楊雪舞,鄭兒更討厭蘭陵王這種神經病一樣的善心!
鄭兒捏了捏高緯的耳朵,安撫了他許久,最後才道:“你要做好準備,想想明日早朝如何應對蘭陵王和……父皇。”
“父皇?”
高緯一臉茫然,沒明白鄭兒的意思。
鄭兒輕咳了一聲,提醒道:“父皇信佛。”
這一句話,把高緯震得七葷八素。
“難道他還能對這些惡貫滿盈的土匪同情不成?信佛信傻了?”
若說他父皇是個爛好人也就算了,可他父皇明明不是啊!
誰不知道他如今的皇位,是從先帝手中奪來的,甚至不惜殺了先帝的太子百年?
連自己手足都殺的人,能是什麽心慈手軟的家夥?
鄭兒心道,可不就是傻了麽。
不過她也沒說那麽明白,隻是對高緯道:“那誰知道呢?上一次都要大興土木,修建寺廟了。父皇若是因為信佛而有旁的想法,也不無可能。”
高緯想起皇上這幾年越發不穩定的情緒,以及時不時犯神經的言論、舉動,不由心下信了。
是了,他父皇現在是真的有些莫名其妙,還是小心為妙。
這般想著,高緯便重新寫了份折子,遞了上去。
然後又另外寫了一份土匪積累下來的罪行。
因為等待時,蘭陵王遲遲不來,高緯就順便派人去奴隸市場打探了這些土匪的行徑。
真是觸目驚心。
他心下歎氣,希望這份罪行用不上。
希望父皇不要犯病。
否則,別怪他不給麵子了。
高緯寫完後,又想起還沒妥善安置的那些可憐女子,便對鄭兒說了。
鄭兒搖了搖團扇,輕聲道:“這倒是好辦,我手下鋪子不少,讓她們去幫忙便是。若是有多餘的,我正好打算建立個慈幼堂,讓這些女子去正合適。”
慈幼堂,其實就是孤兒院。
因著連年戰亂,不隻是將士們留有遺孤,就連普通老百姓,也有很多孤兒。
這些普通老百姓的遺孤,比將士的遺孤更可憐。
好歹將士的遺孤,現在有朝廷照拂,不管好壞,至少比無依無靠的普通老百姓家的孤兒強。
鄭兒打算先在鄴城建個慈幼堂。
反正她手裏有錢,這些年她開了好些個香鋪。
再加上高緯有什麽好東西都往她這裏送,鄭兒實際上的身家可不菲。
養個慈幼堂綽綽有餘。
這種既能幫助老百姓,又能刷名聲的存在,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她不光要開慈幼堂,還打算給這些孤兒找些師傅,教他們一些手藝。
這樣不管怎樣,至少讓他們有了生存之本。
他內心還是不讚同高緯濫殺無辜:“太子,這些人是否該殺,應該先查清楚,再定罪名。”
高緯冷冷看著他:“父皇下令讓你剿匪,剿匪二字,你是聽不懂何意嗎?剿,征伐,出兵攻打之意。父皇既然下令剿匪,就已經說明他的意思便是就地格殺。汴州離鄴城不算近,為何父皇會派你千裏迢迢來剿匪?
他們在地方燒殺搶掠,襲擊百姓,甚至殺害地方官員。搶劫官銀,樁樁件件,哪件不能證明他們罪行累累?你所謂的查清楚,定罪,怎麽查?怎麽定?讓那些死人出來說話嗎?你明知道這般土匪凶惡狡詐,凡是見過他們真麵目的,都被殺了。如果不是他們搶奪你的王妃,將其賣到奴隸市場才露了蹤跡,被我抓個正著,你又如何查清楚?”
高緯失望的看著他:“蘭陵王,父皇派你剿匪,你不去,本太子能理解,畢竟自己王妃丟了,確實需要尋找。可本太子已經抓到了土匪,你卻百般阻撓,為其求情,到底為何?大齊的戰神,到底是保護老百姓,還是保護惡人?你所謂的愛民如子的名聲,難道就是這樣善惡不分的傳出來的嗎?!”
“四爺不是這樣的!”
楊雪舞剛要為蘭陵王說話,卻被高緯打斷了。
“閉嘴!”
他對這個善良到沒有底線的天女是一點耐心都沒了。
“以下犯上,注意你的身份!”
高緯說完,看了身後的心腹一眼:“怎麽,還不動手?”
“是!”
將士們不顧蘭陵王的意思,徑直動了手。
將這些土匪的腦袋盡數砍了下來。
場麵瞬間血流成河,楊雪舞怕的縮進蘭陵王懷中,緊閉雙眼。
蘭陵王緊緊抱著她,心情複雜的看著太子,再次想起了宇文邕。
如果是宇文邕,根本不會這麽殘忍霸道。
蘭陵王和高緯兩人都緊繃著臉,互相覺得對方腦子有問題。
就這樣,高緯帶著一堆頭顱回了鄴城,途中沒忘把那些可憐的女子安置妥當。
能夠回家的,便送回家了。那些家裏不願接納的,高緯便把人帶到了鄴城,打算讓鄭兒幫忙處理。
畢竟對於女子,還是該由太子妃出麵最合適。
他管的太多了,容易傳出閑話。
回到鄴城後,高緯迫不及待的回去見了鄭兒,抱著鄭兒不肯撒手。
巴拉巴拉一頓輸出,把蘭陵王和楊雪舞這對有病的夫婦所作所為全說了出來。
他真是被氣的不輕。
這對神經病!
鄭兒卻絲毫沒有吃驚。
這部劇裏,男女主就是這麽莫名其妙。
對著一群土匪同情。
如果說楊雪舞是一直善良,那蘭陵王又是怎麽回事?
劇裏開頭,蘭陵王可是因為要抓捕宇文邕,想直接放火燒村的!
如果不是楊雪舞不願離開賤民村,蘭陵王為了保她性命而心軟,答應給她機會把賤民村的瘟病治好,那賤民村的人早就被活活燒死了!
賤民村雖然都是賤民,可都是無辜的老百姓啊!
他們絕大部分人沒做過什麽壞事,頂多有人做個小偷小摸。最嚴重的,就是韓曉東那樣去拐賣女人,結果第一次就碰到楊雪舞後迷途知返。
卻要被活活燒死,這時候蘭陵王怎麽不說他們罪不至死呢?
哦,對著賤民村就是能燒死,因為裏麵有敵國皇帝。
對著殺人如麻的土匪,就是罪不至死?
怎麽能雙標到如此地步?他蘭陵王到底是保護誰的?
好歹人家楊雪舞是從一而終,碰到誰都發善心,那蘭陵王是怎麽回事?
比起楊雪舞,鄭兒更討厭蘭陵王這種神經病一樣的善心!
鄭兒捏了捏高緯的耳朵,安撫了他許久,最後才道:“你要做好準備,想想明日早朝如何應對蘭陵王和……父皇。”
“父皇?”
高緯一臉茫然,沒明白鄭兒的意思。
鄭兒輕咳了一聲,提醒道:“父皇信佛。”
這一句話,把高緯震得七葷八素。
“難道他還能對這些惡貫滿盈的土匪同情不成?信佛信傻了?”
若說他父皇是個爛好人也就算了,可他父皇明明不是啊!
誰不知道他如今的皇位,是從先帝手中奪來的,甚至不惜殺了先帝的太子百年?
連自己手足都殺的人,能是什麽心慈手軟的家夥?
鄭兒心道,可不就是傻了麽。
不過她也沒說那麽明白,隻是對高緯道:“那誰知道呢?上一次都要大興土木,修建寺廟了。父皇若是因為信佛而有旁的想法,也不無可能。”
高緯想起皇上這幾年越發不穩定的情緒,以及時不時犯神經的言論、舉動,不由心下信了。
是了,他父皇現在是真的有些莫名其妙,還是小心為妙。
這般想著,高緯便重新寫了份折子,遞了上去。
然後又另外寫了一份土匪積累下來的罪行。
因為等待時,蘭陵王遲遲不來,高緯就順便派人去奴隸市場打探了這些土匪的行徑。
真是觸目驚心。
他心下歎氣,希望這份罪行用不上。
希望父皇不要犯病。
否則,別怪他不給麵子了。
高緯寫完後,又想起還沒妥善安置的那些可憐女子,便對鄭兒說了。
鄭兒搖了搖團扇,輕聲道:“這倒是好辦,我手下鋪子不少,讓她們去幫忙便是。若是有多餘的,我正好打算建立個慈幼堂,讓這些女子去正合適。”
慈幼堂,其實就是孤兒院。
因著連年戰亂,不隻是將士們留有遺孤,就連普通老百姓,也有很多孤兒。
這些普通老百姓的遺孤,比將士的遺孤更可憐。
好歹將士的遺孤,現在有朝廷照拂,不管好壞,至少比無依無靠的普通老百姓家的孤兒強。
鄭兒打算先在鄴城建個慈幼堂。
反正她手裏有錢,這些年她開了好些個香鋪。
再加上高緯有什麽好東西都往她這裏送,鄭兒實際上的身家可不菲。
養個慈幼堂綽綽有餘。
這種既能幫助老百姓,又能刷名聲的存在,何樂而不為呢?
而且她不光要開慈幼堂,還打算給這些孤兒找些師傅,教他們一些手藝。
這樣不管怎樣,至少讓他們有了生存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