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請太子登基
綜影視:卷王帶係統上大分 作者:白貓胖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會……怎麽會這麽快……”
太子爺雙手顫抖,眼淚瞬間滑落下來。
其實朱瞻基的家書寄回來,太子爺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可真到了這一日,卻還是無法接受。
“你爺說了什麽沒有?”
太子爺停了好一會兒,才算平複心情。
朱瞻基坐在下首,聲音沙啞而疲憊。
“爺爺臨走前,傳楊士奇在身邊。原本有些猶豫的態度,在聽到楊士奇說您身體健康,約還有十年之數時,爺爺突然像放下了什麽似的。沒再說什麽了。”
朱瞻基頓了頓,又道:“楊士奇說,爺爺先前一直在擔憂漢王會出幺蛾子,怕我壓不住他。”
太子爺聽完後,沉默良久,歎了口氣。
“若非我身子好轉,你爺爺怕是要改立老二了。”
朱瞻基低聲道:“所以,爹,你從明天開始,就要準備登基了,昭告天下。”
太子爺似被驚到了。
沉默了半晌才開口:“他……真的駕崩了?”
“四天了。”
朱瞻基脫口而出。
自從爺爺走後,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像度日如年。
自是記得清清楚楚。
“你自己一個人,是絕計跑不了那麽遠的。都有誰幫你?”
太子爺問的聲音很輕。
朱瞻基不假思索的回答:“楊士奇,於謙和樊忠。以及一百七十名死士。”
足夠了。
太子爺心下盤算了一番,還未來得及開口。
朱瞻基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包裹,遞到了他眼前。
“爹,這是爺爺生前留給你的。”
朱瞻基頓了頓,看著太子爺道:“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太子爺心下一緊,緩慢的接了過來。
裏麵赫然就是皇上從建文帝手裏得到的傳國玉璽。
太子爺看著玉璽,眼底閃過一絲決絕。
“這件事,絕非一道聖旨就能辦成的。你可有想法?”
這語氣,朱瞻基一聽就知道,太子爺是在考他。
當即便回答:“我又調了十萬的備倭軍出關,拱衛老營。到時候宣二叔、三叔聽旨。告訴他們爺爺的事,直接把他們押赴回來。”
太子爺滿意的點了點頭。
又提點了一番,該如何駕馭軍隊,如何能夠安撫人心。
朱瞻基一一聽從。
太子爺叮囑完後,眼神都變的淩厲起來。
“行了,你一路奔波也辛苦了,歇息去吧。”
“爹……”
朱瞻基有些不放心,想要親眼看著太子爺登基。
太子爺卻霸氣的拍了拍他肩膀:“若是連這種小事我都做不了,又有什麽資格登基?去吧,休息去吧。”
自己登基後,兒子還要馬不停蹄的回草原。
不休息不成。
“好。”
朱瞻基覺得很有道理,點頭離開了。
胡善祥一直等在外麵,未曾離開。
朱瞻基出來後,上前拉住她的手搓了搓。
“冷嗎?”
胡善祥搖了搖頭:“如今天氣漸熱,即便是夜裏也不冷,剛剛好。”
“那就好。”
朱瞻基又裝作小太監,跟著胡善祥回到了她的宮殿。
進了門,胡善祥幫朱瞻基卸去了偽裝。
朱瞻基盯著鏡子裏的自己左看右看,忍不住感慨:“你這手藝,真是絕了。就跟話本裏的易容術似的。”
胡善祥挑了挑眉:“那是自然。”
朱瞻基看著鏡中憔悴的自己,複又歎了口氣。
將胡善祥拉到了懷裏蹭了蹭,吐露了一點心聲:“善祥,你說,爹和我聯手,壓得住二叔三叔他們嗎?”
胡善祥挑了挑眉,十分篤定:“壓得住。”
朱瞻基此時卻跟杠精轉世一樣:“那壓不住怎麽辦?”
胡善祥歪頭看他:“壓不住,那就聽天由命。反正一家人,總是要一起的。”
朱瞻基抱著她的手緊了緊,心裏說不出的感動。
“是啊,一家人總是要在一起的。”
朱瞻基在胡善祥的安撫下,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等朱瞻基醒來時,太子爺已經都準備好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朱瞻基看著太子爺的裝扮,直接笑了。
“我爹就是威武。”
太子爺白了他一眼:“別貧嘴了,該下的旨意都下好了,你拿著去吧。”
“是。”
朱瞻基拱了拱手,現在時間不等人。
反正早點下聖旨,還是晚點下聖旨,都沒什麽分別。
傳國玉璽一用上,誰知道這是什麽時候寫的?
朱瞻基拿了朱高熾給他的幾道聖旨,又對朱高熾低聲道:“爹,我走了。”
朱高熾看著自己這個好大兒,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兒啊,你放心。”
你放心三個字,聽起來輕飄飄的,卻蘊含著他的承諾。
朱瞻基臨走前,又看了看胡善祥。
用力抱住了她:“如果我一去回不來,你就……”
“不會的。”
胡善祥沒等他把話說完,就捂住了他的嘴。
“不會這樣的。”
胡善祥定定的看著他:“我相信你。”
朱瞻基渾身似充滿了力量,燙的他心裏發熱。
他親了親胡善祥的額頭,轉身跨上馬,奔馳而去。
胡善祥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心裏不似太子妃那麽慌亂。
畢竟她知道劇情,也知道曆史。
無論是哪種情況,朱瞻基都不會輸。
事實證明,在太子爺和朱瞻基的聯手,以及楊士奇、於謙、樊忠三人的輔助下。
漢王和趙王兩個人,根本沒有抵抗的餘力。
要兵——朱瞻基調來了兵馬。
要名——太子爺直接下旨安撫軍心。
別看這些軍隊是在漢王和趙王兩人手裏掌握著。
可那又怎樣呢?
軍人軍人,軍隊也是人組成的,心裏自有一杆秤。
又不是聽話的傀儡。
一來,太子爺登基別管是多麽倉促,他是不是儲君?
是不是皇上親封的儲君?
封了儲君,甚至連皇太孫都冊封了,又把監國權力給了太子爺。
這意味著什麽還不夠明顯嗎?
那就是說,皇上在外打仗,若出了什麽意外,就由太子繼位。
所以太子爺繼位,合情合理合法。
漢王趙王要反,那就是反賊啊!
二來,太子爺仁義。
下旨說讓他們拔營回京呐!
這些將士們,在外麵打了一年半的苦戰。
若是打贏了也就算了,偏偏屢屢戰敗,不但打不贏,還有性命之憂,誰不想撤兵啊?
太子爺這封旨意,無疑是極大的安撫了軍心。
直接不管漢王趙王了。
漢王和趙王發現自己無力回天後,也隻能束手就擒了。
太子爺雙手顫抖,眼淚瞬間滑落下來。
其實朱瞻基的家書寄回來,太子爺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
可真到了這一日,卻還是無法接受。
“你爺說了什麽沒有?”
太子爺停了好一會兒,才算平複心情。
朱瞻基坐在下首,聲音沙啞而疲憊。
“爺爺臨走前,傳楊士奇在身邊。原本有些猶豫的態度,在聽到楊士奇說您身體健康,約還有十年之數時,爺爺突然像放下了什麽似的。沒再說什麽了。”
朱瞻基頓了頓,又道:“楊士奇說,爺爺先前一直在擔憂漢王會出幺蛾子,怕我壓不住他。”
太子爺聽完後,沉默良久,歎了口氣。
“若非我身子好轉,你爺爺怕是要改立老二了。”
朱瞻基低聲道:“所以,爹,你從明天開始,就要準備登基了,昭告天下。”
太子爺似被驚到了。
沉默了半晌才開口:“他……真的駕崩了?”
“四天了。”
朱瞻基脫口而出。
自從爺爺走後,他每一分每一秒都像度日如年。
自是記得清清楚楚。
“你自己一個人,是絕計跑不了那麽遠的。都有誰幫你?”
太子爺問的聲音很輕。
朱瞻基不假思索的回答:“楊士奇,於謙和樊忠。以及一百七十名死士。”
足夠了。
太子爺心下盤算了一番,還未來得及開口。
朱瞻基從懷裏掏出一個小包裹,遞到了他眼前。
“爹,這是爺爺生前留給你的。”
朱瞻基頓了頓,看著太子爺道:“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太子爺心下一緊,緩慢的接了過來。
裏麵赫然就是皇上從建文帝手裏得到的傳國玉璽。
太子爺看著玉璽,眼底閃過一絲決絕。
“這件事,絕非一道聖旨就能辦成的。你可有想法?”
這語氣,朱瞻基一聽就知道,太子爺是在考他。
當即便回答:“我又調了十萬的備倭軍出關,拱衛老營。到時候宣二叔、三叔聽旨。告訴他們爺爺的事,直接把他們押赴回來。”
太子爺滿意的點了點頭。
又提點了一番,該如何駕馭軍隊,如何能夠安撫人心。
朱瞻基一一聽從。
太子爺叮囑完後,眼神都變的淩厲起來。
“行了,你一路奔波也辛苦了,歇息去吧。”
“爹……”
朱瞻基有些不放心,想要親眼看著太子爺登基。
太子爺卻霸氣的拍了拍他肩膀:“若是連這種小事我都做不了,又有什麽資格登基?去吧,休息去吧。”
自己登基後,兒子還要馬不停蹄的回草原。
不休息不成。
“好。”
朱瞻基覺得很有道理,點頭離開了。
胡善祥一直等在外麵,未曾離開。
朱瞻基出來後,上前拉住她的手搓了搓。
“冷嗎?”
胡善祥搖了搖頭:“如今天氣漸熱,即便是夜裏也不冷,剛剛好。”
“那就好。”
朱瞻基又裝作小太監,跟著胡善祥回到了她的宮殿。
進了門,胡善祥幫朱瞻基卸去了偽裝。
朱瞻基盯著鏡子裏的自己左看右看,忍不住感慨:“你這手藝,真是絕了。就跟話本裏的易容術似的。”
胡善祥挑了挑眉:“那是自然。”
朱瞻基看著鏡中憔悴的自己,複又歎了口氣。
將胡善祥拉到了懷裏蹭了蹭,吐露了一點心聲:“善祥,你說,爹和我聯手,壓得住二叔三叔他們嗎?”
胡善祥挑了挑眉,十分篤定:“壓得住。”
朱瞻基此時卻跟杠精轉世一樣:“那壓不住怎麽辦?”
胡善祥歪頭看他:“壓不住,那就聽天由命。反正一家人,總是要一起的。”
朱瞻基抱著她的手緊了緊,心裏說不出的感動。
“是啊,一家人總是要在一起的。”
朱瞻基在胡善祥的安撫下,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
等朱瞻基醒來時,太子爺已經都準備好了。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朱瞻基看著太子爺的裝扮,直接笑了。
“我爹就是威武。”
太子爺白了他一眼:“別貧嘴了,該下的旨意都下好了,你拿著去吧。”
“是。”
朱瞻基拱了拱手,現在時間不等人。
反正早點下聖旨,還是晚點下聖旨,都沒什麽分別。
傳國玉璽一用上,誰知道這是什麽時候寫的?
朱瞻基拿了朱高熾給他的幾道聖旨,又對朱高熾低聲道:“爹,我走了。”
朱高熾看著自己這個好大兒,用力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走吧,兒啊,你放心。”
你放心三個字,聽起來輕飄飄的,卻蘊含著他的承諾。
朱瞻基臨走前,又看了看胡善祥。
用力抱住了她:“如果我一去回不來,你就……”
“不會的。”
胡善祥沒等他把話說完,就捂住了他的嘴。
“不會這樣的。”
胡善祥定定的看著他:“我相信你。”
朱瞻基渾身似充滿了力量,燙的他心裏發熱。
他親了親胡善祥的額頭,轉身跨上馬,奔馳而去。
胡善祥看著他遠去的背影,心裏不似太子妃那麽慌亂。
畢竟她知道劇情,也知道曆史。
無論是哪種情況,朱瞻基都不會輸。
事實證明,在太子爺和朱瞻基的聯手,以及楊士奇、於謙、樊忠三人的輔助下。
漢王和趙王兩個人,根本沒有抵抗的餘力。
要兵——朱瞻基調來了兵馬。
要名——太子爺直接下旨安撫軍心。
別看這些軍隊是在漢王和趙王兩人手裏掌握著。
可那又怎樣呢?
軍人軍人,軍隊也是人組成的,心裏自有一杆秤。
又不是聽話的傀儡。
一來,太子爺登基別管是多麽倉促,他是不是儲君?
是不是皇上親封的儲君?
封了儲君,甚至連皇太孫都冊封了,又把監國權力給了太子爺。
這意味著什麽還不夠明顯嗎?
那就是說,皇上在外打仗,若出了什麽意外,就由太子繼位。
所以太子爺繼位,合情合理合法。
漢王趙王要反,那就是反賊啊!
二來,太子爺仁義。
下旨說讓他們拔營回京呐!
這些將士們,在外麵打了一年半的苦戰。
若是打贏了也就算了,偏偏屢屢戰敗,不但打不贏,還有性命之憂,誰不想撤兵啊?
太子爺這封旨意,無疑是極大的安撫了軍心。
直接不管漢王趙王了。
漢王和趙王發現自己無力回天後,也隻能束手就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