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會不會是駙馬……
苟活,反派大魔女的重生規則 作者:霜十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幽篁無聊得跟沈淮月研究七國地形圖時,帝姬府這邊陷入深深的陰霾裏。
“給本宮查,一定要找到凶手,本宮才不相信什麽報應呢。”
望著女兒僵在臉上的驚恐表情,以及那雙瞪得老大的眼睛,淑德帝姬憤怒地摔了屋內所有的陳設。
玉成景望著近乎瘋狂的背影,良久才緩緩開口:“母親,府衙雖歸陛下直管,但是他們的職權有限,不如大理寺的職權大,母親不如請陛下把案子交給大理寺查辦。”
淑德帝姬冷笑一聲道:“如碧死了,現場也被破壞,別說大理寺出麵,就是神仙來了也沒用。”
“孩兒總感覺楚幽篁知道真相,隻是她不肯說出來。”玉成景想到幽篁的一番分析,盡管信息有真有假,但已經分析出七八成,隻是欠缺一點細節。
“楚幽篁知道真相,你又能把她怎麽樣。”淑德帝姬冷笑一聲反問。
“難道就讓凶手逍遙法外嗎?”玉成景氣呼呼質問,淑德帝姬頭也不回道:“當然不能,我的孩子不能白死。”
抬手撫著女兒冰冷僵硬的臉,淑德帝姬緩緩回頭,看著兒子道:“母親有什麽辦法讓他們主動交出凶手,否則我會讓全城的人給你妹妹陪葬。”
“母親,您想做什麽呀?”玉成景緊張地問。
“放心,無論母親做什麽,都不會牽連到你。”
淑德帝姬走到兒子麵前,撫著兒子的臉道:“這是他們欠母親的,到了償還的時候。”
玉成景想說什麽,最後什麽都沒有說,良久才淡淡道:“母親,你我母子一體,說什麽牽連不牽連,無論您你做什麽兒子都會支持。”
“傻孩子……”玉德帝姬轉過身道:“算了,是時候給他們知道,我們母子不是好惹的。”
“母親的意思是……”玉成景有些意外,猶豫一下還是順從道:“孩兒馬上去辦,一定讓殺害妹妹的凶手償命,不讓母親失望。“
“你去吧。”
淑德帝姬示意兒子趕緊去辦。
目送兒子離開後,淑德帝姬問旁邊的侍女:“駙馬是不是又去了三生小築?”
“是的,帝姬娘娘。”侍女上前道:“我們的人一直盯著,沒有任何人接近駙馬,駙馬隻是獨自在品茶。”
“快二十年了,他始終忘記不了那個女人……”淑德帝姬心中有無限感慨,先皇一道聖旨逼他休妻娶了自己,為了保護妻兒他無奈地順從,從此世間便多了一具行屍走肉。
“帝姬娘娘,會不會是駙馬……”
“他不會殺婀娜,那樣會弄髒了他的手,就像他從來不屑看本宮,覺得會汙了他的眼睛。“
淑德帝姬淡淡道:“本宮還記得那年放榜後,駙馬穿著狀元袍,騎在馬上遊街時意氣風發的畫麵,若不是顧湜那老賊故意讓先皇給本宮跟他指婚,以他的才華如今應該位列百官之首吧。”
“帝姬娘娘這麽一提,奴婢忽然想到了一個事情。”
侍女恭恭敬敬道:“前段時間,楚幽篁說顧湜把別人的宰相命格換給兒子,難道被換掉命格的人便是駙馬不成。”
淑德帝姬聽後猛一怔,忽然放聲大笑道:“是與不是又如何,顧湜為何顧家已經瘋了,居然願意賭上一切,隻為打破楚幽篁對顧家的預言。”
“本宮很期待他接下來的表現。”
淑德帝姬撫著女兒的臉道:“孩子別怕,娘親不會讓你死的。”
------------------------------
兩天後。
熒惑國探子傳回消息:左易海及其部將已死。
女帝在朝會宣布了消息,看向一臉震驚的楚策:“武神侯如此驚訝,難道令愛從熒惑國回來後,沒有告訴你嗎?”
楚策沒想到左易海的死跟女兒有關,很快就反應過來道:“小女回來隻告訴過臣,以後不會再有魔軍,並未提起左易海及其部將已死的消息,待回去問問小女,再回稟陛下詳情。”
“左易海及其部將一死,熒惑國便沒了主心骨,扶光是不是可以擴大一下版圖?”女帝自知登基多年,一直沒有顯著政績,若能把熒惑國納入扶光版圖,才有機會留名青史上。
“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宜操之過急。”楚策想一下道:“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如等消息散開後,讓與其接壤的啟明、大辰兩國先動手,等三國互相消耗得差不多時,我們再動手不遲。”
黎尚書忽然開口:“武神侯沒聽出來,陛下電有意效仿大凜女帝,想要再次統一七國。”
“以扶光的國力,未嚐不能一試,隻是……”
楚策垂眸道:“得仔細籌謀一番再動,不能讓旁邊的太歲皇朝有所察覺,陛下以為如何。”
“統一七國……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女帝被黎尚書的話驚到,她什麽時候說過要效仿大凜女帝,再次統一七國。
再說此番若再讓楚策領兵,完成統一七國的壯舉,到時候隻怕不用他開口,民眾也會把他推上帝位。
大約是看出女帝的難堪,謝中書令出列道:“大凜朝三代人謀劃,花了近百年才一統七國,如今諸國國力強盛,確實是要細細籌劃。”
“中書令大人說得對,臣附議。”
元親王作為女帝的皇夫,太子生父,自然要站在妻子這邊。
楚策跟黎尚書暗暗相視一眼,異口同聲道:“臣也附議,一切遵從陛下聖意。”
見兩人沒有堅持,女帝暗暗鬆了一口氣:“武神侯回去,記得向令愛問清楚始末,退朝吧。”
“恭送陛下!”
出了宮門,黎尚書打趣道:“武神侯,令愛又給你送了一份驚喜。”
“本侯覺得驚嚇的成份比較多一些。”
忽然想到什麽,楚策對有慕道:“民報第二期出來了,可有篁兒的詩?”
有慕趕緊奉上民報道:“回侯爺,姑娘不肯說出筆名,屬下把所有內容看了,也分辯不出哪部分是姑娘寫的。”
聞言黎尚書馬上笑著打趣道:“本尚書倒是聽小女提過,說令愛自己說了不寫詩詞,不跟他們搶宮學的名額,依本官看侯爺還是回去問問令愛吧。”
“給本宮查,一定要找到凶手,本宮才不相信什麽報應呢。”
望著女兒僵在臉上的驚恐表情,以及那雙瞪得老大的眼睛,淑德帝姬憤怒地摔了屋內所有的陳設。
玉成景望著近乎瘋狂的背影,良久才緩緩開口:“母親,府衙雖歸陛下直管,但是他們的職權有限,不如大理寺的職權大,母親不如請陛下把案子交給大理寺查辦。”
淑德帝姬冷笑一聲道:“如碧死了,現場也被破壞,別說大理寺出麵,就是神仙來了也沒用。”
“孩兒總感覺楚幽篁知道真相,隻是她不肯說出來。”玉成景想到幽篁的一番分析,盡管信息有真有假,但已經分析出七八成,隻是欠缺一點細節。
“楚幽篁知道真相,你又能把她怎麽樣。”淑德帝姬冷笑一聲反問。
“難道就讓凶手逍遙法外嗎?”玉成景氣呼呼質問,淑德帝姬頭也不回道:“當然不能,我的孩子不能白死。”
抬手撫著女兒冰冷僵硬的臉,淑德帝姬緩緩回頭,看著兒子道:“母親有什麽辦法讓他們主動交出凶手,否則我會讓全城的人給你妹妹陪葬。”
“母親,您想做什麽呀?”玉成景緊張地問。
“放心,無論母親做什麽,都不會牽連到你。”
淑德帝姬走到兒子麵前,撫著兒子的臉道:“這是他們欠母親的,到了償還的時候。”
玉成景想說什麽,最後什麽都沒有說,良久才淡淡道:“母親,你我母子一體,說什麽牽連不牽連,無論您你做什麽兒子都會支持。”
“傻孩子……”玉德帝姬轉過身道:“算了,是時候給他們知道,我們母子不是好惹的。”
“母親的意思是……”玉成景有些意外,猶豫一下還是順從道:“孩兒馬上去辦,一定讓殺害妹妹的凶手償命,不讓母親失望。“
“你去吧。”
淑德帝姬示意兒子趕緊去辦。
目送兒子離開後,淑德帝姬問旁邊的侍女:“駙馬是不是又去了三生小築?”
“是的,帝姬娘娘。”侍女上前道:“我們的人一直盯著,沒有任何人接近駙馬,駙馬隻是獨自在品茶。”
“快二十年了,他始終忘記不了那個女人……”淑德帝姬心中有無限感慨,先皇一道聖旨逼他休妻娶了自己,為了保護妻兒他無奈地順從,從此世間便多了一具行屍走肉。
“帝姬娘娘,會不會是駙馬……”
“他不會殺婀娜,那樣會弄髒了他的手,就像他從來不屑看本宮,覺得會汙了他的眼睛。“
淑德帝姬淡淡道:“本宮還記得那年放榜後,駙馬穿著狀元袍,騎在馬上遊街時意氣風發的畫麵,若不是顧湜那老賊故意讓先皇給本宮跟他指婚,以他的才華如今應該位列百官之首吧。”
“帝姬娘娘這麽一提,奴婢忽然想到了一個事情。”
侍女恭恭敬敬道:“前段時間,楚幽篁說顧湜把別人的宰相命格換給兒子,難道被換掉命格的人便是駙馬不成。”
淑德帝姬聽後猛一怔,忽然放聲大笑道:“是與不是又如何,顧湜為何顧家已經瘋了,居然願意賭上一切,隻為打破楚幽篁對顧家的預言。”
“本宮很期待他接下來的表現。”
淑德帝姬撫著女兒的臉道:“孩子別怕,娘親不會讓你死的。”
------------------------------
兩天後。
熒惑國探子傳回消息:左易海及其部將已死。
女帝在朝會宣布了消息,看向一臉震驚的楚策:“武神侯如此驚訝,難道令愛從熒惑國回來後,沒有告訴你嗎?”
楚策沒想到左易海的死跟女兒有關,很快就反應過來道:“小女回來隻告訴過臣,以後不會再有魔軍,並未提起左易海及其部將已死的消息,待回去問問小女,再回稟陛下詳情。”
“左易海及其部將一死,熒惑國便沒了主心骨,扶光是不是可以擴大一下版圖?”女帝自知登基多年,一直沒有顯著政績,若能把熒惑國納入扶光版圖,才有機會留名青史上。
“啟奏陛下,臣以為此事不宜操之過急。”楚策想一下道:“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不如等消息散開後,讓與其接壤的啟明、大辰兩國先動手,等三國互相消耗得差不多時,我們再動手不遲。”
黎尚書忽然開口:“武神侯沒聽出來,陛下電有意效仿大凜女帝,想要再次統一七國。”
“以扶光的國力,未嚐不能一試,隻是……”
楚策垂眸道:“得仔細籌謀一番再動,不能讓旁邊的太歲皇朝有所察覺,陛下以為如何。”
“統一七國……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
女帝被黎尚書的話驚到,她什麽時候說過要效仿大凜女帝,再次統一七國。
再說此番若再讓楚策領兵,完成統一七國的壯舉,到時候隻怕不用他開口,民眾也會把他推上帝位。
大約是看出女帝的難堪,謝中書令出列道:“大凜朝三代人謀劃,花了近百年才一統七國,如今諸國國力強盛,確實是要細細籌劃。”
“中書令大人說得對,臣附議。”
元親王作為女帝的皇夫,太子生父,自然要站在妻子這邊。
楚策跟黎尚書暗暗相視一眼,異口同聲道:“臣也附議,一切遵從陛下聖意。”
見兩人沒有堅持,女帝暗暗鬆了一口氣:“武神侯回去,記得向令愛問清楚始末,退朝吧。”
“恭送陛下!”
出了宮門,黎尚書打趣道:“武神侯,令愛又給你送了一份驚喜。”
“本侯覺得驚嚇的成份比較多一些。”
忽然想到什麽,楚策對有慕道:“民報第二期出來了,可有篁兒的詩?”
有慕趕緊奉上民報道:“回侯爺,姑娘不肯說出筆名,屬下把所有內容看了,也分辯不出哪部分是姑娘寫的。”
聞言黎尚書馬上笑著打趣道:“本尚書倒是聽小女提過,說令愛自己說了不寫詩詞,不跟他們搶宮學的名額,依本官看侯爺還是回去問問令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