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船》1中,是聲音形成各種事物,形成為欲望和情感。聲音比肉體所在的現場呈現出來的更為豐富。那就是人的麵容,人的顧盼,微笑。一封真正的書信也可以懾魂蕩魄,因為信是說出來的,以說出的聲音寫成的。我曾經收到一些信件,使我對寫信人產生愛意,不過,很顯然,複信作答是不可能的。
1《夜船》作者1978年製作的影片。
揚,我回信了。我是在岡城1放映《印度之歌》時見到他的,見到揚。當時我們有許多人結伴去一家咖啡館。對於揚來說,我首先是《印度之歌》的作者,是一個女人,讓安娜一瑪麗·斯特雷特說出在印度生活厭倦煩惱的事,還有邁克爾·理查森、洛爾·瓦·斯泰因、女乞丐2,所有這些人追本溯源,對揚來說,那就是我,他正是因為這些人才到特魯維爾來的。他在開始閱讀這些書的時候,就進入一種驚喜迷狂狀態,於是他給我寫信,像對待別的人一樣,我沒有回信。可是有一天,我竟給他寫了一封回信。寫信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我隻有一個意念,就是在寫給岡城這個年輕的學生的信上告訴他“我生活下去是多麽困難”。我對他說我喝酒喝得太多,因此住進了醫院,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麽竟喝到這種地步。
1岡城在法國北部瀕臨英吉利海峽的卡爾瓦多斯省。邁克爾·理查森,《印度之歌衝人物;也曾在《洛爾·瓦·斯泰因的迷狂》(1964)這部小說中出現;女乞丐,在《印度之歌》、小說《副領事》(1965)中都曾出現。
1980年1月。我六十六歲。熱羅姆·博儒爾,那時你也在,事情發生了。我處於一種十分嚴重的精神緊張狀態下。人們叫我服用抗抑鬱劑,可是我沒有告訴醫生我是酗酒者。這害得我三天之內一日幾次昏厥。有一天深夜我被送到聖日耳曼昂萊醫院。如此等等。就是這次從醫院回來我給揚寫了一封信,這人我並不認識,隻是因為他給我寫了許多信——我都保留著,信寫得十分精彩。後來,有一天,在七個月以後,他給我打來電話,問我他是不是可以來。那是在夏天。僅僅聽到了聲音,我知道,那無異是發瘋。我在電話上對他說:來。他放棄他的工作,離開他的家。他於是留下來沒有走。這件事現在算來已經有六年了。
1《夜船》作者1978年製作的影片。
揚,我回信了。我是在岡城1放映《印度之歌》時見到他的,見到揚。當時我們有許多人結伴去一家咖啡館。對於揚來說,我首先是《印度之歌》的作者,是一個女人,讓安娜一瑪麗·斯特雷特說出在印度生活厭倦煩惱的事,還有邁克爾·理查森、洛爾·瓦·斯泰因、女乞丐2,所有這些人追本溯源,對揚來說,那就是我,他正是因為這些人才到特魯維爾來的。他在開始閱讀這些書的時候,就進入一種驚喜迷狂狀態,於是他給我寫信,像對待別的人一樣,我沒有回信。可是有一天,我竟給他寫了一封回信。寫信的那一天,我記得很清楚。我隻有一個意念,就是在寫給岡城這個年輕的學生的信上告訴他“我生活下去是多麽困難”。我對他說我喝酒喝得太多,因此住進了醫院,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麽竟喝到這種地步。
1岡城在法國北部瀕臨英吉利海峽的卡爾瓦多斯省。邁克爾·理查森,《印度之歌衝人物;也曾在《洛爾·瓦·斯泰因的迷狂》(1964)這部小說中出現;女乞丐,在《印度之歌》、小說《副領事》(1965)中都曾出現。
1980年1月。我六十六歲。熱羅姆·博儒爾,那時你也在,事情發生了。我處於一種十分嚴重的精神緊張狀態下。人們叫我服用抗抑鬱劑,可是我沒有告訴醫生我是酗酒者。這害得我三天之內一日幾次昏厥。有一天深夜我被送到聖日耳曼昂萊醫院。如此等等。就是這次從醫院回來我給揚寫了一封信,這人我並不認識,隻是因為他給我寫了許多信——我都保留著,信寫得十分精彩。後來,有一天,在七個月以後,他給我打來電話,問我他是不是可以來。那是在夏天。僅僅聽到了聲音,我知道,那無異是發瘋。我在電話上對他說:來。他放棄他的工作,離開他的家。他於是留下來沒有走。這件事現在算來已經有六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