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頭說道:
“你說這個事啊,太簡單了:
他們大多是陽雷體,或是陰雷體,體內雷火不平衡,需借助外界的陰雷或陽雷來達到平衡。
當天火降臨或內火自生,自然會燒壞房屋。”
“那我修煉時也經常是這樣嗎?”
“你的體質不同,陰雷陽雷相對平衡一些,所以要少很多。”
“有什麽解決辦法嗎?”
“很簡單啊,達到陰陽平衡就可以了。”
“我是說具體辦法。”
“有多種辦法。
一是找人雙修,像那個身具陰雷的男孩和那個身具陽雷的女孩雙修就可以。
二是直接補充陰雷或陽雷。
三是找陰雷之地或陽雷之地修煉。
四是用混沌雷靈果……”
他一口氣說出幾十種方法來,馬三思都聽糊塗了,說道:
“有我現在能解決的方法嗎?”
“沒有,你什麽都沒有,拿什麽去解決?”
是啊,我現在什麽都沒有,想幫助也無法幫助別人。
“那這人說什麽橫走幽泉、升清抑濁能解決嗎?”
“唉,他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以為是自己功法沒掌控好,或心裏太過著急,情緒波動過大超成,所以他們的方法是不可能有效的。”
“那就隻能經常修房子了,反正修房也不費什麽事,雷峰峰的前輩很有先見之明。
其實像我一樣,不在房子裏修煉,不就行了……”
……
馬三思觀察了一天,除了見張無聲外出修煉,沒見其他人外出修煉。
而張無聲外出修煉的地方就是在大門外麵的台階上,這兒雷電非常弱。
她每接一道雷後,馬上就退回防護陣內,打坐修煉很久才出去接引第二道雷。
看來自己與他們修煉的方法不同。
馬三思犯難了,如果他們都不外出修煉,那自己怎麽外出?
築基修士都不能外出修煉,自己一個煉氣期,跑出去到雷電密集區修煉,會不會被抓起來解剖?
可如果不外出,那會影響修煉速度啊!
……
馬三思發現第二點不同是他們會進行對練,多種模式對練,如一人用雷攻擊另一人,另一人不躲避,憑身體硬抗。
也有雙方互相攻擊,靈活躲避並反擊。
還有多人圍攻一人。
……
第三點不同是雷不遠、雷不近兩人已開始修煉技法。
雖然他們外放出的雷電很弱小,有時隻有一個小雷球,有時隻有一絲閃電,但確是技法。
這點與江明月、宋雪兒的主張完全相反。
她們都是主張煉氣初期不修技法,隻修功法,要等煉氣後期才開始修煉技法。
……
第四點不同是張無聲會經常偷襲他們。
除了雷不遠、雷不近兩隻菜鳥外,其他四人反應都非常速度。
……
第五點不同是張無聲會布置陣法,讓這六個徒弟分開或同時去闖陣。
……
馬三思發現了很多種不同之外,不僅與自己修煉不同,也與江明月他們說的修煉方式不同。
張無聲不是培養徒弟,這是在培養戰士。
馬三思也曾去問過張無聲,為什麽她的教導方式與其他各峰不同,張無聲隻是笑著說讓大家鬧著玩,增加趣味性,不然雷緣峰的生活太冷清了。
……
第二天午後,馬三思正準備外出時,雷緣峰又回來了一夥人,有六人。
為首的人叫嶽無極,是個留著山羊胡子的老頭,手拿拂塵,腰懸葫蘆,人雖瘦,但一雙眼睛特別靈動有神。
據張無聲介紹,這人是雷緣峰的金丹長老,其他五人是他的徒弟,其中三位是新收的。
這些人入峰後先去祖師堂拜了祖師。
這三位新弟子一位是煉氣四層,一位是煉氣二層,還有一位煉氣一層的。
煉氣四層的是位師姐,其他兩位都是馬三思的師兄。
聽他們聊天所知,這位嶽長老外出已經八年,三個人找了八年才找到三位新弟子。
這三位新弟子當然是內門弟子。
馬三思又得到幾樣見麵禮,都是些丹藥之類的。
後麵回來的這夥人修煉方式,與張無聲如出一轍。
看來雷緣峰的傳統與其他峰不一樣。
……
這兩夥人各在一個區域修煉,馬三思去看時,他們也讓他觀看,但不會給他解說。
就算馬三思厚著臉皮問,嶽長老往往哈哈一笑,然後拿起葫蘆喝口酒,隨後問馬三思:
“小家夥,哪裏人啊?你們那兒有什麽好喝的酒?好吃的館子……”
嶽長老言語很熱情,但都離不開吃喝二字,卻從來不跟馬三思講修煉方麵的事。
馬三思不知這位嶽長老是暗示他要酒菜進貢還是純粹瞎聊,就算是暗示,他現在也搞不來酒菜啊!
以前整個雷緣峰隻有馬三思一人時,他感到寂寞。
現在有十多個人了,挺熱鬧的,打鬥聲不斷,他卻感到特別孤獨。
他與這兩夥人,中間有一層無形的隔膜。
他覺得,他不是雷緣峰的人。
這些人也沒有人將他真正當成雷緣峰的人。
這些人將他當成了空氣人。
是啊,一個小孩子,又是下品靈根,對他們構不成任何威脅與競爭,誰會在意他呢?
……
又過了一天,馬三思找到張無聲,說自己想去後山修煉,那裏雷元素稀少一些,正適合他修煉。
張無聲笑著說沒問題,整個雷緣峰,他可以隨便找地方。
馬三思真的去了後山,在山腳處靠近水源的地方,挖了一個山洞,布置成自己的生活區。
然後每天從山洞往山頂跑,練他的自創輕功,跑累了就打坐修煉,修煉到恢複靈氣後,又開始跑步,如此周而複始。
在午後未時,他也經常回祖師堂看看書。
山頂的雷電特別的密集,這些雷電現在對馬三思造成不了太大的傷害,但對別人來說就是巨大的威脅,所以馬三思也不擔心有別人來。
而馬三思也明白,他之所以不懼這些雷電,不是他自己能抵抗這些雷電,而是他丹田內的小珠子吸收了這些雷電。
這小珠子就如同一個無底洞一樣,不管有多少雷電都能吸收完。
……
時間如同流水,總是轉眼即逝,又到了月初領取靈石和辟穀丹的日子。
馬三思用宗門玉牌給宋雪兒和江明月發了信息,說這個月不去領取辟穀丹,等下個月一起領取。
他身上還有宋雪兒送的辟穀丹可用。
這不是真的原因。
“你說這個事啊,太簡單了:
他們大多是陽雷體,或是陰雷體,體內雷火不平衡,需借助外界的陰雷或陽雷來達到平衡。
當天火降臨或內火自生,自然會燒壞房屋。”
“那我修煉時也經常是這樣嗎?”
“你的體質不同,陰雷陽雷相對平衡一些,所以要少很多。”
“有什麽解決辦法嗎?”
“很簡單啊,達到陰陽平衡就可以了。”
“我是說具體辦法。”
“有多種辦法。
一是找人雙修,像那個身具陰雷的男孩和那個身具陽雷的女孩雙修就可以。
二是直接補充陰雷或陽雷。
三是找陰雷之地或陽雷之地修煉。
四是用混沌雷靈果……”
他一口氣說出幾十種方法來,馬三思都聽糊塗了,說道:
“有我現在能解決的方法嗎?”
“沒有,你什麽都沒有,拿什麽去解決?”
是啊,我現在什麽都沒有,想幫助也無法幫助別人。
“那這人說什麽橫走幽泉、升清抑濁能解決嗎?”
“唉,他們不知道真正的原因,以為是自己功法沒掌控好,或心裏太過著急,情緒波動過大超成,所以他們的方法是不可能有效的。”
“那就隻能經常修房子了,反正修房也不費什麽事,雷峰峰的前輩很有先見之明。
其實像我一樣,不在房子裏修煉,不就行了……”
……
馬三思觀察了一天,除了見張無聲外出修煉,沒見其他人外出修煉。
而張無聲外出修煉的地方就是在大門外麵的台階上,這兒雷電非常弱。
她每接一道雷後,馬上就退回防護陣內,打坐修煉很久才出去接引第二道雷。
看來自己與他們修煉的方法不同。
馬三思犯難了,如果他們都不外出修煉,那自己怎麽外出?
築基修士都不能外出修煉,自己一個煉氣期,跑出去到雷電密集區修煉,會不會被抓起來解剖?
可如果不外出,那會影響修煉速度啊!
……
馬三思發現第二點不同是他們會進行對練,多種模式對練,如一人用雷攻擊另一人,另一人不躲避,憑身體硬抗。
也有雙方互相攻擊,靈活躲避並反擊。
還有多人圍攻一人。
……
第三點不同是雷不遠、雷不近兩人已開始修煉技法。
雖然他們外放出的雷電很弱小,有時隻有一個小雷球,有時隻有一絲閃電,但確是技法。
這點與江明月、宋雪兒的主張完全相反。
她們都是主張煉氣初期不修技法,隻修功法,要等煉氣後期才開始修煉技法。
……
第四點不同是張無聲會經常偷襲他們。
除了雷不遠、雷不近兩隻菜鳥外,其他四人反應都非常速度。
……
第五點不同是張無聲會布置陣法,讓這六個徒弟分開或同時去闖陣。
……
馬三思發現了很多種不同之外,不僅與自己修煉不同,也與江明月他們說的修煉方式不同。
張無聲不是培養徒弟,這是在培養戰士。
馬三思也曾去問過張無聲,為什麽她的教導方式與其他各峰不同,張無聲隻是笑著說讓大家鬧著玩,增加趣味性,不然雷緣峰的生活太冷清了。
……
第二天午後,馬三思正準備外出時,雷緣峰又回來了一夥人,有六人。
為首的人叫嶽無極,是個留著山羊胡子的老頭,手拿拂塵,腰懸葫蘆,人雖瘦,但一雙眼睛特別靈動有神。
據張無聲介紹,這人是雷緣峰的金丹長老,其他五人是他的徒弟,其中三位是新收的。
這些人入峰後先去祖師堂拜了祖師。
這三位新弟子一位是煉氣四層,一位是煉氣二層,還有一位煉氣一層的。
煉氣四層的是位師姐,其他兩位都是馬三思的師兄。
聽他們聊天所知,這位嶽長老外出已經八年,三個人找了八年才找到三位新弟子。
這三位新弟子當然是內門弟子。
馬三思又得到幾樣見麵禮,都是些丹藥之類的。
後麵回來的這夥人修煉方式,與張無聲如出一轍。
看來雷緣峰的傳統與其他峰不一樣。
……
這兩夥人各在一個區域修煉,馬三思去看時,他們也讓他觀看,但不會給他解說。
就算馬三思厚著臉皮問,嶽長老往往哈哈一笑,然後拿起葫蘆喝口酒,隨後問馬三思:
“小家夥,哪裏人啊?你們那兒有什麽好喝的酒?好吃的館子……”
嶽長老言語很熱情,但都離不開吃喝二字,卻從來不跟馬三思講修煉方麵的事。
馬三思不知這位嶽長老是暗示他要酒菜進貢還是純粹瞎聊,就算是暗示,他現在也搞不來酒菜啊!
以前整個雷緣峰隻有馬三思一人時,他感到寂寞。
現在有十多個人了,挺熱鬧的,打鬥聲不斷,他卻感到特別孤獨。
他與這兩夥人,中間有一層無形的隔膜。
他覺得,他不是雷緣峰的人。
這些人也沒有人將他真正當成雷緣峰的人。
這些人將他當成了空氣人。
是啊,一個小孩子,又是下品靈根,對他們構不成任何威脅與競爭,誰會在意他呢?
……
又過了一天,馬三思找到張無聲,說自己想去後山修煉,那裏雷元素稀少一些,正適合他修煉。
張無聲笑著說沒問題,整個雷緣峰,他可以隨便找地方。
馬三思真的去了後山,在山腳處靠近水源的地方,挖了一個山洞,布置成自己的生活區。
然後每天從山洞往山頂跑,練他的自創輕功,跑累了就打坐修煉,修煉到恢複靈氣後,又開始跑步,如此周而複始。
在午後未時,他也經常回祖師堂看看書。
山頂的雷電特別的密集,這些雷電現在對馬三思造成不了太大的傷害,但對別人來說就是巨大的威脅,所以馬三思也不擔心有別人來。
而馬三思也明白,他之所以不懼這些雷電,不是他自己能抵抗這些雷電,而是他丹田內的小珠子吸收了這些雷電。
這小珠子就如同一個無底洞一樣,不管有多少雷電都能吸收完。
……
時間如同流水,總是轉眼即逝,又到了月初領取靈石和辟穀丹的日子。
馬三思用宗門玉牌給宋雪兒和江明月發了信息,說這個月不去領取辟穀丹,等下個月一起領取。
他身上還有宋雪兒送的辟穀丹可用。
這不是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