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如龍最近很是興奮,除了馬吾天這個忤逆外,他來了五行門一切都很順利。
想當初,要不是他仁慈一下,同意收他為雜役仆人,他都進不了五行門。
誰知這小子居然暗中苦練劍道,獲得了機緣,然後在外門小比上一飛衝天,騎到了他的脖子。
“總有一天老子要收拾你!”
馬如龍心中暗罵一聲,然後推開了自家的院門,裏麵黑燈瞎火,真不習慣啊。
從馬吾天走後,就沒人伺候他了。
十多年來,一直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被人伺候的日子,現在什麽都要親力親為。
“有機會還是得找幾個奴婢……”
馬如龍如此想著。
“砰、砰、砰!”
敲門聲響起。
“誰啊?”
馬如龍一邊問一邊打開剛剛關上的院門。
門外是一個身著華服的年輕人,正含笑看著他。
“江師兄,快請坐。”
一見來人,馬如龍忙喊道。
這是他師父的幼子江雲華,煉氣四層,雖然同為外門弟子,並且在外門小比上,輸給了他,但因為對方比他修為高一個層次,他還是尊對方為師兄。
在外門小比後,馬如龍便被江雲華之父江遠山收為親傳弟子,這是他帶教師父劉同新推薦的。
而劉同新則是江遠山的師弟,江雲華爺爺的親傳弟子。
在拜師宴上,馬如龍就與江雲華認識了,過年時馬如龍去江家拜年,兩人更是成了知己。
兩人年齡相近,修為相當,都是大家族的公子哥兒,自是容易玩到一塊。
江雲華大搖大擺地走進院子中。
馬如龍忙著去點燈,這沒個奴婢,真不習慣,他做這些雜事,沒經驗,還真做不好。
也不知燈、打火石被那個忤逆放到哪裏去了?
這一個多月來,他就沒點過燈,每天都早出晚歸,回來就修煉。
他一個人,目力尚佳,點燈不點燈都無所謂。
可這來了客人,不點燈,像什麽話?
兩個大男人,黑燈瞎火的,坐在一起,想幹什麽?
江雲華在院子裏走了一圈,看著手忙腳亂的馬如龍,笑道:
“龍師弟,別忙了,點什麽燈啊……用這個!”
他說著從儲物袋裏掏出一個發著光芒的珠子出來,遞給馬如龍,接著說道:
“送給你了。”
江雲華覺得叫馬如龍為馬師弟沒有氣勢,叫龍師弟更顯得威武霸氣,所以他一直叫龍師弟。
馬如龍接過,這珠子有拳頭大小,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客廳,如同白晝,這個東西他還沒見過,問道:
“這是……”
江雲華笑道:
“這是夜明珠,修仙界喜歡用來照明,主要是起個點綴的作用。”
馬如龍問道:
“這一個需多少靈石?”
江雲華笑道:
“不值錢,坊市裏多的是,一塊靈石就可以買一個,我哪天去坊市時再買幾個,送給龍師弟,在院子裏、各個房間裏放一顆,就不需要點燈了。
用久了光線不行時,拿出去曬曬太陽,就可以繼續用。”
馬如龍問道:
“難道別人院子裏照明的都是用的夜明珠?
我一直以為是陣法呢,都沒留心看過。”
江雲華笑道:
“有的是陣法、有的是夜明珠、有的是明光石……明光石就是一種能發光的石頭。”
馬如龍將夜明珠放到桌上,原本以為這夜明珠很貴的,他還想付靈石給江雲華呢,誰知才一塊靈石,他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他拿起茶壺,想倒水給江雲華,誰知卻是空的。
馬如龍這才想起,自從馬吾天走後,他自己都沒煮過茶。
東看看、西看看,家裏好像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招待客人的,馬如龍隻好從儲物袋掏出一個葫蘆來,倒上兩杯,遞了一杯給江雲華,說道:
“江師兄,來,喝酒!”
又從儲物袋裏拿出一盒鹵熊肉、筷子……
江雲華也喜歡喝酒,看著鮮紅如血的酒,毫不客氣地端了起來,喝了一口,說道:
“這是尋味樓的元參虎骨酒,不是宗門食堂的酒。”
馬如龍問道:
“你怎麽喝得出來?”
江雲華笑道:
“尋味樓的元參虎骨酒酒味濃,宗門食堂的元參虎骨酒靈氣更濃。
你是用這元參虎骨酒喝著玩的還是用來修行的?”
馬如龍問道:
“這還有區別啊?
我還沒喝過宗門食堂的元參虎骨酒呢,我都是喝尋味樓的元參虎骨酒。”
江雲華笑道:
“如果你是喝著玩的,用尋味樓的更好。
如果你是用來修行的,用宗門食堂的更好。
價格一樣,但有區別。”
馬如龍說道:
“我一直以為宗門食堂的酒沒有尋味樓的好,我見宗門內有點身份的人都是去尋味樓喝酒,所以也一直在尋味樓買酒。”
……
兩人邊喝邊閑聊,過了一陣,馬如龍問道:
“江師兄,今晚可是有事?”
江雲華笑了笑,說道:
“有點小事,需要麻煩一下龍師弟……”
馬如龍笑道:
“請師兄吩咐!”
江雲華說道:
“我看過宗門資料,你和雷緣峰馬三思來自同一個地方,你們是同一家族嗎?”
馬如龍好奇地問道:
“師兄問這個幹嗎?”
他略一思索,還是據實說道:
“不是同族,他是一個不知來曆的孤兒,從小就在馬家鎮流浪乞討,他出現時大概就四五歲吧,看著他可憐,所以大家就丟點剩菜剩飯給他,就這樣活了下來……”
江雲華問道:
“那他為什麽姓馬呢?”
馬如龍說道:
“在馬家鎮,我馬家就是大姓,仙門來收徒時,他就說自己姓馬,取了這個名字。
他自己解釋就是表示他出身在馬家鎮,是馬家鎮的鄉親養大了他,用姓作紀念。”
江雲華又問道:
“為什麽我聽你們叫他二傻子?”
馬如龍說道:
“在仙門來收徒之前,他整天都表現得傻傻的,什麽都不懂,再簡單的事都學不會。
在他7歲那年,家父見他可憐,就讓他到我家來養馬……結果用了三年,他都學不會割馬草、喂馬料。
因為見他一直都是傻頭傻腦,癡癡呆呆,又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大家就叫他二傻子。”
江雲華說道:
“那他是真傻還是假傻?”
想當初,要不是他仁慈一下,同意收他為雜役仆人,他都進不了五行門。
誰知這小子居然暗中苦練劍道,獲得了機緣,然後在外門小比上一飛衝天,騎到了他的脖子。
“總有一天老子要收拾你!”
馬如龍心中暗罵一聲,然後推開了自家的院門,裏麵黑燈瞎火,真不習慣啊。
從馬吾天走後,就沒人伺候他了。
十多年來,一直都是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被人伺候的日子,現在什麽都要親力親為。
“有機會還是得找幾個奴婢……”
馬如龍如此想著。
“砰、砰、砰!”
敲門聲響起。
“誰啊?”
馬如龍一邊問一邊打開剛剛關上的院門。
門外是一個身著華服的年輕人,正含笑看著他。
“江師兄,快請坐。”
一見來人,馬如龍忙喊道。
這是他師父的幼子江雲華,煉氣四層,雖然同為外門弟子,並且在外門小比上,輸給了他,但因為對方比他修為高一個層次,他還是尊對方為師兄。
在外門小比後,馬如龍便被江雲華之父江遠山收為親傳弟子,這是他帶教師父劉同新推薦的。
而劉同新則是江遠山的師弟,江雲華爺爺的親傳弟子。
在拜師宴上,馬如龍就與江雲華認識了,過年時馬如龍去江家拜年,兩人更是成了知己。
兩人年齡相近,修為相當,都是大家族的公子哥兒,自是容易玩到一塊。
江雲華大搖大擺地走進院子中。
馬如龍忙著去點燈,這沒個奴婢,真不習慣,他做這些雜事,沒經驗,還真做不好。
也不知燈、打火石被那個忤逆放到哪裏去了?
這一個多月來,他就沒點過燈,每天都早出晚歸,回來就修煉。
他一個人,目力尚佳,點燈不點燈都無所謂。
可這來了客人,不點燈,像什麽話?
兩個大男人,黑燈瞎火的,坐在一起,想幹什麽?
江雲華在院子裏走了一圈,看著手忙腳亂的馬如龍,笑道:
“龍師弟,別忙了,點什麽燈啊……用這個!”
他說著從儲物袋裏掏出一個發著光芒的珠子出來,遞給馬如龍,接著說道:
“送給你了。”
江雲華覺得叫馬如龍為馬師弟沒有氣勢,叫龍師弟更顯得威武霸氣,所以他一直叫龍師弟。
馬如龍接過,這珠子有拳頭大小,散發著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個客廳,如同白晝,這個東西他還沒見過,問道:
“這是……”
江雲華笑道:
“這是夜明珠,修仙界喜歡用來照明,主要是起個點綴的作用。”
馬如龍問道:
“這一個需多少靈石?”
江雲華笑道:
“不值錢,坊市裏多的是,一塊靈石就可以買一個,我哪天去坊市時再買幾個,送給龍師弟,在院子裏、各個房間裏放一顆,就不需要點燈了。
用久了光線不行時,拿出去曬曬太陽,就可以繼續用。”
馬如龍問道:
“難道別人院子裏照明的都是用的夜明珠?
我一直以為是陣法呢,都沒留心看過。”
江雲華笑道:
“有的是陣法、有的是夜明珠、有的是明光石……明光石就是一種能發光的石頭。”
馬如龍將夜明珠放到桌上,原本以為這夜明珠很貴的,他還想付靈石給江雲華呢,誰知才一塊靈石,他都不好意思拿出手了。
他拿起茶壺,想倒水給江雲華,誰知卻是空的。
馬如龍這才想起,自從馬吾天走後,他自己都沒煮過茶。
東看看、西看看,家裏好像沒有什麽東西可以招待客人的,馬如龍隻好從儲物袋掏出一個葫蘆來,倒上兩杯,遞了一杯給江雲華,說道:
“江師兄,來,喝酒!”
又從儲物袋裏拿出一盒鹵熊肉、筷子……
江雲華也喜歡喝酒,看著鮮紅如血的酒,毫不客氣地端了起來,喝了一口,說道:
“這是尋味樓的元參虎骨酒,不是宗門食堂的酒。”
馬如龍問道:
“你怎麽喝得出來?”
江雲華笑道:
“尋味樓的元參虎骨酒酒味濃,宗門食堂的元參虎骨酒靈氣更濃。
你是用這元參虎骨酒喝著玩的還是用來修行的?”
馬如龍問道:
“這還有區別啊?
我還沒喝過宗門食堂的元參虎骨酒呢,我都是喝尋味樓的元參虎骨酒。”
江雲華笑道:
“如果你是喝著玩的,用尋味樓的更好。
如果你是用來修行的,用宗門食堂的更好。
價格一樣,但有區別。”
馬如龍說道:
“我一直以為宗門食堂的酒沒有尋味樓的好,我見宗門內有點身份的人都是去尋味樓喝酒,所以也一直在尋味樓買酒。”
……
兩人邊喝邊閑聊,過了一陣,馬如龍問道:
“江師兄,今晚可是有事?”
江雲華笑了笑,說道:
“有點小事,需要麻煩一下龍師弟……”
馬如龍笑道:
“請師兄吩咐!”
江雲華說道:
“我看過宗門資料,你和雷緣峰馬三思來自同一個地方,你們是同一家族嗎?”
馬如龍好奇地問道:
“師兄問這個幹嗎?”
他略一思索,還是據實說道:
“不是同族,他是一個不知來曆的孤兒,從小就在馬家鎮流浪乞討,他出現時大概就四五歲吧,看著他可憐,所以大家就丟點剩菜剩飯給他,就這樣活了下來……”
江雲華問道:
“那他為什麽姓馬呢?”
馬如龍說道:
“在馬家鎮,我馬家就是大姓,仙門來收徒時,他就說自己姓馬,取了這個名字。
他自己解釋就是表示他出身在馬家鎮,是馬家鎮的鄉親養大了他,用姓作紀念。”
江雲華又問道:
“為什麽我聽你們叫他二傻子?”
馬如龍說道:
“在仙門來收徒之前,他整天都表現得傻傻的,什麽都不懂,再簡單的事都學不會。
在他7歲那年,家父見他可憐,就讓他到我家來養馬……結果用了三年,他都學不會割馬草、喂馬料。
因為見他一直都是傻頭傻腦,癡癡呆呆,又不知道他叫什麽名字,大家就叫他二傻子。”
江雲華說道:
“那他是真傻還是假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