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裏頭有不少人,大多都是學生,大家都在安靜的看書,這年頭參加工作的人很少會來書店,打發時間一個手機足夠用了。


    這賣書的鋪子竟然能讓人隨便翻看,以前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


    那會兒書坊的掌櫃盯客人跟盯賊一樣,大概瞅一眼可以,但細瞧肯定不行,買回去你想咋看咋看,撕下來擦屁股都行。


    “你還喜歡看書呢?”


    王浩看著李安在書架上翻找著問了一句。


    “那你看吧,我去給你買點兒洗漱用品。”


    說完王浩就走了,他對看書沒興趣,連小說都不怎麽看得下去,這年頭電子書很方便,還可以聽。


    這下子他更加確定了這哥們兒就是富家子弟了,除了學生,誰還往書店鑽?


    找了很久,李安終於找到了一本新華字典。


    往常蘇醒的時候,他基本上用不上這個東西,因為沒什麽變化,偶爾遇到一兩個沒見過的字才會翻翻字書。


    現在不行了,大概有半數的他都看不懂。


    如果連字都看不明白的話,其他的都白搭。


    字典很厚,但李安翻書很快,他的記憶力很好,基本上過目不忘,這讓他做事情事半功倍。


    但有時候記憶力太好也不是什麽好事。


    很快李安就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這些不認識的字都是以前那些個字簡化過來的。


    應該是想讓更多的人識字念書,他對此相當認同。


    以前的讀書人太辛苦了,小時候認字就認得頭暈眼花的,寫字更是費勁,學會一個字要花很大的功夫。


    以前科舉考試裏,一個科目一共二十來道題,即便寫字就要花兩個時辰的功夫,更別說還要思考如何解題了。


    一張試卷算下來一千來字。


    後來康熙登基之後才下了道旨,規定一張試卷不能超過七百五十字,就是為了更加精簡,節省閱卷時間,也節省了考生的時間。


    要當年這些個字就能從繁化簡,李安保準兩炷香的功夫就能答完一張卷。


    找到了其中的規律了之後,李安認字的速度也就快了很多。


    等著王浩回來的時候,他剛剛好翻完整本字典。


    如今他已經認識了所有的字,也知道這些字組什麽詞是什麽意思了,現在的字書比以前詳細了太多。


    “有啥要買的嗎?”


    王浩看了看時間,也差不多該回去了。


    李安點點頭,找了找,終於找到了一本華夏曆史概述。


    “對了哥們兒,這都一天了,還不知道你叫啥名字呢。”


    王浩笑著說道,這都一天了,他仍然不知道李安叫什麽名字。


    他看到了旁邊有紙和筆,這是學生們進店買筆的時候試筆用的。


    李安點點頭,拿起筆在本子上劃了劃,這筆不知道是啥材質的,用起來頗為順滑,比外國的鋼筆還好使。


    接著他隨意的在本子上寫下了李安兩個字。


    這麽多年過來了,他的名字從來沒有變過,一直都叫這個名字,隻不過很少人知道而已。


    認識他的人一般都叫他的字號子木,也就是李字猜開來的倆字兒。


    以前人們稱呼對方的時候一般都用字,不直接叫姓名。


    李安這個名字,在大秦的時候李姓裏麵十個有八個,類似於現在的張偉李強王富貴。


    “李安……名字簡單。”


    “不過你這字寫得真牛逼啊!”


    王浩感歎著說道,這字兒就是正楷字,即便他是個門外漢也能看得出來其功力深厚,怎麽誇讚呢……


    嗯,跟小學生臨摹的那個範本差不多。


    這滿篇都是小學生鬼畫符的本子上,李安這倆字兒就跟鶴立雞群一般。


    “這他娘的簡直就是書法家啊……”


    王浩感歎著說道。


    “走吧,明天沒搶到活兒,咱們早起撿鴿子去。”


    王浩拿著書結了賬,帶著李安往家裏走。


    李安一邊跟著他一邊翻閱手上這本書。


    原來貳零貳叁並不是皇帝的年號,而是采用的國際年份計算的方式,2023是阿拉伯國家發明的數字。


    0便是空位,在算盤上就是進一的意思,還是挺好理解的。


    甲午海戰的甲午年是1894年。


    而他陷入沉睡的那一年是民國一十四年,也就是1925年。


    這還沒有一百年呢!


    他就說嘛,以前他陷入沉睡到蘇醒最久也不過百年時間。


    讓他有些詫異的是,這短短百年不到的時間裏,華夏竟然就發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民國也就存在了三十來年而已,現在已經沒有皇帝了,最後一個皇帝就是溥儀。


    他記得當年袁世凱曾經當過幾天皇帝來著,時代是真變了啊,李安心裏感歎著。


    對於民國,李安知道得不多,洋人入清之後,他就很少出門了,有時候慈禧會召他入宮去,其他時間基本上都呆在家裏。


    因為那個時候他已經在京城待了很多年了,每次出門都要化妝很麻煩,也感覺到自己快要沉睡了,所以就懶得搬走了。


    後來慈禧和光緒雙雙去世之後,他就極少進宮了,除非宮裏哪個貴主患上了太醫都沒法的病,才會召他進宮去。


    到了後麵小朝廷的時候,他就搬到紅螺山這邊來了。


    至於民國,他知道有幾個比較厲害的人,但他看慣了大浪淘沙,對這些已經不感興趣了,隻想閑雲野鶴。


    那個時候雖然是民國,但京城是沒什麽太大變化的,更別說農村了,那是一點兒沒變。


    老百姓們以前啥樣現在還是啥樣,溥儀雖然被逼退位了,但仍然住在紫禁城內城裏,也就是所謂的小朝廷。


    京城還是那個京城,農村還是以前的農村,至於中原,聽說很亂,但離京城很遠,所以李安也沒有見著。


    後來他沉睡了之後,就讓家臣給直接埋到這紅螺山山腰處了,如今已經過了九十八年,算起來,如果小李子還在世的話,現在應該也一百一十多歲了吧?


    應該是死了吧?


    也可能沒有,以那小子的命格,不像是個短命鬼,要是一直按照李家養生的法子,應該還沒死的。


    新一代家臣是肯定培養了的,就是不知道多少歲了。


    以這百年的曲折經曆,恐怕已經有幾代家臣了,或許斷代了都有可能的。


    想到這裏,李安搖搖頭歎了口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長生:因為死不了所以隻能長生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謝張張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謝張張謝並收藏長生:因為死不了所以隻能長生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