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高效的秋收
黑心大小姐帶著空間下鄉啦 作者:青橘檸檬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年有了拖拉機,自然不能像往年一樣全靠人工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活拖拉機都能代替,畢竟不是全機械時代,主要勞動力還是人工,拖拉機這稀罕物能幫的也確實是有限。
運輸自然是最大的作用,像是收割下來已經成堆的東西,之前要靠人工,靠扁擔,麻煩,或者牛車,才能運到地頭,再運到村部,費人費力氣費時間不說,還占據了村民們的大部分精力。
每年秋收那麽長時間,跟這個也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半的時間都用在搬運上麵了,對村裏人來收,也是無奈。
秋天也不是都是晴天,他們尤其怕的是正收著地時的大雨,或者剛把糧食收回來時候的秋雨綿綿。
現在可好,像掰苞米,割豆子之類的這些自然還是人工,但是就僅僅是少了運輸這一項,村民的負擔就減去了一大半,幹起活來,都歡快了不少,言語間也都是對這個大件的讚美。
“哎呀,這拖拉機可真是個好東西哈,你看看,咱們扒了一上午的苞米,要是擱平時,那就是大老爺們往地頭背,也都是緊忙乎,那至少不得好幾十個人?
這大車,這一趟地,兩車就拉完了,你瞅瞅,一會兒一車一會兒一車,這省多少力氣啊?”
“嫂子,那你說的可不全對,這車啊,那都直接給送到村部去了,咱們那老牛都輕快不少呢。”
說話間也都是滿足的笑。
農民,本就是看天吃飯,不說平時,就是秋收,那也是要爭分奪秒的,不然劉衛民也不能急頭白臉的。
要是正秋收的時候來一場大雨,卻沒收回來還掛在杆子上的糧食,還好點,天晴了曬幹了,再晾晾,影響倒是不太大。
但是要是趕在這些東西都收回來,晾曬的時候來場雨,那可真就透心涼了。
那麽多糧食,捂在一起,不透氣,潮氣都在裏麵捂著,散發不出來,這個季節的早晚溫差大,但是白天溫度還是很高,秋老虎秋老虎,這話可不假。
這種溫度,用不上兩天,被潮氣捂著的糧食妥妥的就變質,甚至發芽,那才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呢。
壓在他們頭上的,第一個就是占大頭的,公糧。
這個是風雨無阻。
除卻像三年前那種極其惡劣的天氣,基本是沒有例外的。
再加上人吃馬嚼,一個村子每年必須的糧食自然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是每年貓冬的時候,劉衛民他們這些村幹部就開始愁的事情,從春天到秋收把糧食分到村民手裏,這心才能放到肚子裏。
然後閑不幾天,就又要開始操心下一年。
現在有了拖拉機,這效率妥妥的提高了一半,村民們隻需要認真的收地,然後有兩個人裝車,一個人開車就行了。
說起開車,那天拖拉機送來的時候,現場教學,村裏幾個年輕的都試了試,最後是前些日子受打擊的劉解放上手最快,這個倒是連劉衛民他們都意外的事,他們都以為這活得二十來歲的小夥子,靈巧兒的,才合適呢。
另一個能熟練開走的居然是年紀最小的李廣,就連陳景和顧建軍這兩個整日吃住在一起的,知根知底的發小,都驚訝的很。
不過,這個活跟下地相比,勞動強度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工分也不低,他們兩個自然隻有高興的。
於是,劉家屯的兩個拖拉機手,就出來了。
這次秋收就是他們的首秀,兩個人換班,另一個人也不休息,跟車,一個是萬一有事能隨時頂上,同時也幫著裝車。
農村人不怕累,也沒有閑著的時候,更別說現在這秋收的黃金時段了。
兩個知青受傷後,劉衛民的臉色就沒好過,其他人就是再累,也真就沒有敢在這個關頭抱怨什麽的,就是劉小雲陳玉幾個,也都乖乖的跟在村民後麵,生怕下一把火就燒到自己身上來。
在周圍鄰居村子羨慕嫉妒的眼神中,在他們還在哈腰撅腚的掰苞米,起地瓜的時候,劉家屯比往年少用了一大半的時間,就已經將秋收弄得利利索索的,全村人整裝待發,準備收山了。
不光是村民,知青們也很喜歡收山,累是累,但是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撿到的所有山貨,那可都是自己的口糧。
指著糧食,那不用說,肯定是吃不飽的,還要計劃好,畢竟還要帶著來年一整個正月和初春的青黃不接呢,所以這個冬天能不能填飽肚子,撿山貨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早就說好的幾個小夥伴,早早的就在簡單家裏集合了。
譚雅君,明珠兩口子,淩衛東,袁野,錢程,陳景,顧建軍,李廣,基本還是這個小隊伍,至於李燕陳建國林招娣他們,婚後跟他們的來往就少了不少,自然都是他們各自的兩口子單獨行動的。
知青那邊,白小琴,和新來的唐紅英,和魏淑娟倆人來往日益親近,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後麵跟著的是陳和平幾個走得近的男知青。
第一天,都沒打算往裏走,活動的範圍基本都是外圍,簡單他們也不例外,沒打算這就開始搞特殊,跟村民們混在一起。
最靠近外村子的那片林子,最多的是榛子樹,和核桃樹,這都是大家熟悉的流程,還是由著男同誌上樹,將已經八九分成熟的果實搖晃擊打下來,村裏的女人和孩子就在樹下忙著往起收,背簍,麻袋那都是肉眼可見的變化。
簡單她們也沒有混在中間,而是找了一處靠邊的位置,一邊往麻袋裏裝,一邊商量著下一步的方向。
“明天往上走走,去咱們的秘密基地?”
說是秘密基地,倒也不是多秘密,隻不過那個方位偏僻,小路又隱蔽,都是雜亂的灌木和藤蔓蒿子,基本沒有村民往那邊去,所以也算是讓他們撿了個便宜。
而且,最巧的是,這一片,離他們烤魚的那個位置還真就不遠。
幾年下來,他們都已經習慣了。
而且,那片的東西也不少,像是淩衛東他們,都沒有特意瞞著,現在幾乎是他們活動的場所了。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活拖拉機都能代替,畢竟不是全機械時代,主要勞動力還是人工,拖拉機這稀罕物能幫的也確實是有限。
運輸自然是最大的作用,像是收割下來已經成堆的東西,之前要靠人工,靠扁擔,麻煩,或者牛車,才能運到地頭,再運到村部,費人費力氣費時間不說,還占據了村民們的大部分精力。
每年秋收那麽長時間,跟這個也有著很大的關係,一半的時間都用在搬運上麵了,對村裏人來收,也是無奈。
秋天也不是都是晴天,他們尤其怕的是正收著地時的大雨,或者剛把糧食收回來時候的秋雨綿綿。
現在可好,像掰苞米,割豆子之類的這些自然還是人工,但是就僅僅是少了運輸這一項,村民的負擔就減去了一大半,幹起活來,都歡快了不少,言語間也都是對這個大件的讚美。
“哎呀,這拖拉機可真是個好東西哈,你看看,咱們扒了一上午的苞米,要是擱平時,那就是大老爺們往地頭背,也都是緊忙乎,那至少不得好幾十個人?
這大車,這一趟地,兩車就拉完了,你瞅瞅,一會兒一車一會兒一車,這省多少力氣啊?”
“嫂子,那你說的可不全對,這車啊,那都直接給送到村部去了,咱們那老牛都輕快不少呢。”
說話間也都是滿足的笑。
農民,本就是看天吃飯,不說平時,就是秋收,那也是要爭分奪秒的,不然劉衛民也不能急頭白臉的。
要是正秋收的時候來一場大雨,卻沒收回來還掛在杆子上的糧食,還好點,天晴了曬幹了,再晾晾,影響倒是不太大。
但是要是趕在這些東西都收回來,晾曬的時候來場雨,那可真就透心涼了。
那麽多糧食,捂在一起,不透氣,潮氣都在裏麵捂著,散發不出來,這個季節的早晚溫差大,但是白天溫度還是很高,秋老虎秋老虎,這話可不假。
這種溫度,用不上兩天,被潮氣捂著的糧食妥妥的就變質,甚至發芽,那才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望呢。
壓在他們頭上的,第一個就是占大頭的,公糧。
這個是風雨無阻。
除卻像三年前那種極其惡劣的天氣,基本是沒有例外的。
再加上人吃馬嚼,一個村子每年必須的糧食自然不是一個小數目,這是每年貓冬的時候,劉衛民他們這些村幹部就開始愁的事情,從春天到秋收把糧食分到村民手裏,這心才能放到肚子裏。
然後閑不幾天,就又要開始操心下一年。
現在有了拖拉機,這效率妥妥的提高了一半,村民們隻需要認真的收地,然後有兩個人裝車,一個人開車就行了。
說起開車,那天拖拉機送來的時候,現場教學,村裏幾個年輕的都試了試,最後是前些日子受打擊的劉解放上手最快,這個倒是連劉衛民他們都意外的事,他們都以為這活得二十來歲的小夥子,靈巧兒的,才合適呢。
另一個能熟練開走的居然是年紀最小的李廣,就連陳景和顧建軍這兩個整日吃住在一起的,知根知底的發小,都驚訝的很。
不過,這個活跟下地相比,勞動強度就不是一個級別的,工分也不低,他們兩個自然隻有高興的。
於是,劉家屯的兩個拖拉機手,就出來了。
這次秋收就是他們的首秀,兩個人換班,另一個人也不休息,跟車,一個是萬一有事能隨時頂上,同時也幫著裝車。
農村人不怕累,也沒有閑著的時候,更別說現在這秋收的黃金時段了。
兩個知青受傷後,劉衛民的臉色就沒好過,其他人就是再累,也真就沒有敢在這個關頭抱怨什麽的,就是劉小雲陳玉幾個,也都乖乖的跟在村民後麵,生怕下一把火就燒到自己身上來。
在周圍鄰居村子羨慕嫉妒的眼神中,在他們還在哈腰撅腚的掰苞米,起地瓜的時候,劉家屯比往年少用了一大半的時間,就已經將秋收弄得利利索索的,全村人整裝待發,準備收山了。
不光是村民,知青們也很喜歡收山,累是累,但是這可都是實實在在的,撿到的所有山貨,那可都是自己的口糧。
指著糧食,那不用說,肯定是吃不飽的,還要計劃好,畢竟還要帶著來年一整個正月和初春的青黃不接呢,所以這個冬天能不能填飽肚子,撿山貨就是很重要的一步。
早就說好的幾個小夥伴,早早的就在簡單家裏集合了。
譚雅君,明珠兩口子,淩衛東,袁野,錢程,陳景,顧建軍,李廣,基本還是這個小隊伍,至於李燕陳建國林招娣他們,婚後跟他們的來往就少了不少,自然都是他們各自的兩口子單獨行動的。
知青那邊,白小琴,和新來的唐紅英,和魏淑娟倆人來往日益親近,這種情況下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後麵跟著的是陳和平幾個走得近的男知青。
第一天,都沒打算往裏走,活動的範圍基本都是外圍,簡單他們也不例外,沒打算這就開始搞特殊,跟村民們混在一起。
最靠近外村子的那片林子,最多的是榛子樹,和核桃樹,這都是大家熟悉的流程,還是由著男同誌上樹,將已經八九分成熟的果實搖晃擊打下來,村裏的女人和孩子就在樹下忙著往起收,背簍,麻袋那都是肉眼可見的變化。
簡單她們也沒有混在中間,而是找了一處靠邊的位置,一邊往麻袋裏裝,一邊商量著下一步的方向。
“明天往上走走,去咱們的秘密基地?”
說是秘密基地,倒也不是多秘密,隻不過那個方位偏僻,小路又隱蔽,都是雜亂的灌木和藤蔓蒿子,基本沒有村民往那邊去,所以也算是讓他們撿了個便宜。
而且,最巧的是,這一片,離他們烤魚的那個位置還真就不遠。
幾年下來,他們都已經習慣了。
而且,那片的東西也不少,像是淩衛東他們,都沒有特意瞞著,現在幾乎是他們活動的場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