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軍也跟著挑選一把趁手的武器。


    隻能說不愧是部隊淘汰下來的舊槍。


    武器庫裏存放的大多是51式和52式手槍,甚至還有不少老古董的駁殼槍。


    至於王建軍印象裏在部隊用的那款54式手槍這裏一把都沒有。


    54式的性能比起軋鋼廠的這些二手貨可好多了。


    那可是在後世華國部隊服役70多年的槍械,經受住了時間的洗禮。


    最後選了一把膛線磨損並不嚴重的52式,再在後勤處做了登記兩人就騎著自行車前往這次的目的地,趙家莊。


    趙家莊是趙飛的老家,趙飛能當上采購科三組的組長也是因為他在趙家莊有不少資源。


    人民公社要從58年開始,現在農村的生產積極性還是很高的。


    跟著趙飛先去和村長打聲招呼後就帶著王建軍往村裏去。


    一路上趙飛也和王建軍講了關於采購員這份工作的門門道道。


    趙飛這三組采購員和二組的工作內容都一樣,專門負責下鄉采購物資。


    主要采購的也是一些農產品。


    像一些山貨肉類雞蛋都屬於采購員的采購範圍。


    當然這些食材基本不是給工人準備的。


    采購科一個組也就十個人左右,三個組三十人。


    六千多的工人就靠這些采購員的那點東西哪裏夠吃。


    這些東西主要是為廠裏的蘇聯專家還有廠領導準備的。


    60年以前蘇聯和華國還處於蜜月期,蘇聯那邊給華國支援了不少專家協助發展建設。


    紅星軋鋼廠裏就常駐著不少的蘇聯專家。


    這些蘇聯人的待遇可比普通工人好太多了。


    上級也下了命令,盡一切地滿足這些專家的生活需求。


    所以廠裏自然要好酒好菜地招待他們,基本餐餐都得有肉。


    另外廠裏的領導接待客人時也需要有些拿得出手的東西。


    就算沒接待,領導們平日裏日理萬機那不得吃點好的補充下營養。


    像劇裏的李懷德,自從當上副廠長後還要兼顧關懷廠裏女同誌的私生活。


    那就更需要補了。


    這樣吃喝下來,以軋鋼廠配給的那些物資自然是不夠的。


    所以才會有采購員下鄉采購食材。


    在這個計劃經濟為主導的時代,也就農村還能弄到一些計劃外的食材。


    至於工人們的夥食則是由采購一組的人跟著運輸隊去糧食局還有肉聯廠拉回來。


    一組的工作和二組三組不一樣。


    主要負責和糧食局還有肉聯廠這些單位對接。平時都是跟著運輸隊去拉貨,很少需要需要下鄉采購。


    比起二組還有三組來,工作那是既輕鬆又安全。


    而能進一組的基本都有些關係背景。


    像王建軍這樣沒背景的自然不會被安排進一組。


    “我剛進采購科那會還以為隻要做的好就能調到一組去,後來才知道自己想多了。”


    說到這趙飛忍不住自嘲一笑。


    王建軍也理解,這個世界哪有什麽公平可言,就算在這個年代也是這樣。


    王建軍並不在意能不能去一組。


    他在意的是趙飛剛才說,一組有時候會跟著運輸隊去其他地區采購物資。


    去年軋鋼廠就和幾個單位聯合一起去赤峰拉了一些牛羊回來犒勞工人。


    那次廠裏難得的吃上了一次羊肉湯,雖然湯裏的蘿卜比肉還多,但每人還是能分到兩小塊的羊肉。


    王建軍想著以後要是有機會可以混進運輸隊跟著去采購,要是能搞到牛羊養在空間裏那就太爽了。


    他現在可是饞肉饞的厲害。


    兩人說話間來到一處院子。


    趙飛也不敲門衝著院子裏喊了聲“三叔公”。


    沒一會一個老大爺拄著拐杖出來。


    趙飛拉著嗓子和老大爺聊了幾句。


    顯然老大爺有些耳背,不像聾老太太那樣裝聾作啞。


    “三叔公,我今天是來拿你家那隻不下蛋的老母雞,上次來的時候和堂叔說好了。”


    老大爺應了幾句就回了院,沒一會手裏就抓著一隻雙腳被草繩綁著的老母雞出來。


    趙飛接過撲騰掙紮的老母雞用隨身帶著的秤稱重後說道:


    “四斤二,按之前說的價格一斤四毛八,總共兩塊六分錢,給你算個整兩塊一毛,您點點。”


    說著就掏出錢數好遞過去。


    老大爺嘴上說著不用,但還是大致清點了一下這才把錢收進口袋。


    趙飛則是樂嗬嗬地接過老母雞放進竹簍子裏。


    有了這一隻老母雞,今天的任務就算差不多了。


    王建軍看到那隻老母雞心下一動,隨即問道:


    “大爺,你這有雞崽子賣嗎。”


    “你要雞崽子幹嘛,又沒多少肉的。”


    王建軍隨便扯了個理由道:


    “這不是想在院裏養上幾隻,等過年了也能吃頓好的。”


    王建軍倒也不是胡扯。


    四合院裏很多住戶都會在院裏弄個籠子或者用籬笆圈個地方養幾隻雞鴨留著過年吃。


    像許大茂家就養了幾隻雞,甚至賈家也養了一窩兔子。


    一般養的數量都不會太多,畢竟四合院本來就擠,養多了味道太重。


    老大爺搖搖頭道:


    “我家也就剩幾隻留著,你去趙老四家看看,他家養的雞崽子多,前兩天還聽說怕養不活準備拿去和人換東西。”


    趙飛則表示等回去的時候會帶他去買。


    王建軍道了聲謝後,又跟著趙飛去了幾家繼續采購食材。


    再後麵采購到的東西就比較一般了。


    大多是像幹蘑菇幹筍之類的幹貨還有一些村民自家種的新鮮蔬菜。


    趙飛也不挑剔隻要采購清單上有的東西他就收。


    至於收購價就比較靈活。


    廠裏給的收購價是固定的,一般都會參考市場價再參考票的錢適當加一些。


    不管采購員花多少錢采購報銷時都是按這個價。


    這就給了采購員一定的操作空間。


    低買高賣掙的就是這個差價。


    像趙飛剛買的那個老母雞,他付的錢是兩塊一毛,拿到廠裏報銷能報兩塊五。


    這一轉手就能掙四毛錢。


    采購員的這個福利算是半公開的秘密,畢竟哪有采購不吃回扣的。


    後勤處負責收貨的人也知道這個秘密,但也不會多說什麽。


    畢竟人家采購員是拿命去掙這個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奮鬥從五十年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仰泳的胖頭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仰泳的胖頭魚並收藏四合院:奮鬥從五十年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