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自行車給王建設讓他自己騎著玩。


    來到石墩處,王建軍像變戲法一樣從隨身帶著的軍用背包裏掏出三瓶北冰洋汽水,打開一瓶遞給王文娟。


    王建設本來騎的正高興,看到有汽水也顧不上自行車連忙湊過來。


    三人坐在曬穀場的石墩上邊喝汽水邊看日落。


    “三哥,這就是汽水嗎?好好喝啊!怎麽還是冰的?”


    文娟喝著汽水,突然發現這汽水居然是冰的。


    “考考你們,把冰塊放在被窩裏是會化的更快還是更慢。”


    “當然是更快了。”


    王建設不假思索就回答道。


    隻有一旁的文娟思考了一會才猶豫道:


    “三哥,應該是更慢吧。之前我看到供銷社賣的冰棍都用棉被蓋著。”


    王建軍笑了笑也不去解釋這裏麵的的物理原理。


    王建設估計不是讀書這塊料,兄妹倆會讀書的應該是文娟。


    至於讀大學,王建軍算了下時間發現這丫頭要是能讀大學,時間剛好碰到那場風暴。


    那時候讀大學可不是什麽好選擇。


    王建軍不希望她幾年努力的學習最後成為泡影。


    還是讓她讀到高中或者直接直接讀中專,畢業後找個班上。


    王建軍已經開始為這兩小子考慮未來。


    這個年代要想改變命運提高社會地位,讀書肯定是最好的出路。


    前提是避開那段風暴的時間。


    老峪溝村太偏僻了,交通也不行,未來幾十年估計也發展不起來。


    王建軍不想叔叔一家一輩子守在這個山溝溝裏麵朝黃土背朝天。


    有機會還是去城裏,就是得想辦法弄個城裏的戶口。


    王建軍回憶著腦海裏的記憶。


    在王德發去世時,原身才十六七歲,突然遭遇這種事可以說是孤立無援。


    還是王德財得到消息後第一時間就來到城裏忙前忙後地幫著料理後事。


    沒多少文化人生地不熟的他一路打聽著去軋鋼廠幫王建軍處理工作的事情。


    那次老實本分一輩子的王德財直接在軋鋼廠裏和一眾軋鋼廠領導大吵大鬧就為了給原身多爭取一些利益。


    後來因為不放心原身一個人在城裏無依無靠,還隔三差五地來城裏給自己送糧食。


    那段時間要不是有王德財,王建軍都不知道該怎麽辦。


    繼承了原身的一切的王建軍自然對這個叔叔滿懷感激,所以他才想著把自己父親那個工作名額讓給他。


    既然叔叔不願意去,那就等建設年紀夠了讓他去頂崗。


    至於文娟,先看看她能讀到哪裏,不行的話再想辦法給她弄個工作。


    自己有金手指,給自己一段時間發展想來應該不難。


    給兩人規劃一番未來,看著時間差不多了這才載著兄妹倆回去吃飯。


    晚飯不算豐盛,窩頭配鹹菜還有醬茄子,唯一一盤肉菜是臘肉炒豇豆。


    臘肉不算多,七八片的量。


    就這還是逢年過節叔叔家才吃得上的。


    城裏過日子都得精打細算更何況農村。


    餐桌上王德財一個勁招呼王建軍吃臘肉。


    王建軍推辭不過夾了一塊,剩下的都塞到兄妹倆碗裏。


    看兄妹倆那渴望又不敢的眼神就知道兩人有多饞那些肉了。


    吃飯期間王建軍和叔叔聊起來兄妹倆的學習。


    和他猜的一樣,王建設不是讀書的料,初中能不能讀完都是個問題。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文娟,在班裏經常考第一。


    王建軍考慮了一下對王建設鼓勵道:


    “建設,隻要你能考上高中,三哥我給你買一輛自行車。”


    王建設眼前一亮道:“真的嗎?三哥!”


    王德財隻當王建軍和孩子開玩笑,也在一旁附和道:


    “是啊,隻要你考上,爸想辦法給你買。”


    王建設還小,把父親和三哥的話當真,還真就暗自決定努力讀書。


    王建軍不指望他一個學渣真能考上高中,提的條件不過是預設一個高目標讓他奮鬥。


    高中考不上至少初中要畢業。


    雖然軋鋼廠替崗的崗位對學曆要求沒卡的那麽嚴,但為了他未來的發展,有個好文憑還是很重要的。


    隨即他又看向王文娟,這丫頭才是全家人的希望啊。


    “文娟,你和你哥一樣,考上了高中我也給你買自行車,而且我給你買的是你們女生騎的自行車。”


    文娟一聽居然還有自己的份,激動地差點跳起來。


    倒是一旁的王月英有些猶豫,因為女兒是個會讀書的,在她看來文娟讀個高中應該不成問題 。


    但看到女兒那高興的樣子,王月英也不忍心去說什麽。


    算了,到時候再說吧。


    吃過飯,王德財又讓王月英給王建軍收拾了一下房間。


    當初王德發搬到城裏,房子田地都被留給了王德財。


    王建軍晚上在這邊過夜也不愁沒房間住。


    村裏晚上沒什麽娛樂項目,城裏下鄉放電影也是個把月才輪到一次。


    太陽剛下山,吃過飯的村民拿著煤油燈和蒲扇三三兩兩聚在一起嘮嗑。


    王德財和王月英一起出的門,不過是分開兩個方向。


    男人有男人的紮堆地,女人有女人的聚集處,基本不會在一處。


    王建軍則是留在家裏輔導兄妹倆做作業。


    前世本科學曆又當過一段時間兼職家教的他,教導小學生和初中生不要太簡單。


    不過學渣就是學渣,教王建設學習時才知道有多心累,這家夥連九九乘法表都沒背好。


    轉眼看看王文娟,難怪老師都喜歡學習好的學生,那是真得省事啊。


    估計是自行車的獎勵支持著,王建設罕見的沒有放棄,依然堅持聽到了最後。


    隻是王建軍看他那抓耳撓腮的樣子就知道他沒聽懂多少。


    算了,慢慢來吧。


    兄妹倆做完作業收拾一番就被父母趕去睡覺。


    夜晚的鄉下沒有那麽熱,拿著一把蒲扇倒也能入睡。


    空氣中飄散著艾草燃燒後特有的味道,這是這個年代蚊香的替代品。


    騎了一天自行車的王建軍也不覺得累,拿著蒲扇聽著院外的蟲鳴。


    印象裏離村不遠的地方有一個水庫還有一段野長城。


    明天倒是可以去水庫看看有有什麽魚。


    還有就是去山上轉轉,看看有什麽物資可以收進空間裏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奮鬥從五十年代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仰泳的胖頭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仰泳的胖頭魚並收藏四合院:奮鬥從五十年代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