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之體:封印之術(3)
“自有書四種:一曰《藏書》,上下數千年是非,未易肉眼視也,故欲藏之,言當藏於山中以待後世子雲也。一曰《焚書》,則答知己書問,所言頗切近世學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則必欲殺之,言當焚而棄之,不可留《焚書》之後又有別錄……”小王李正趴在黑水流芳樓一樓的大廳石階上捧著李贄的《焚書》自序開始讀了起來。
黑水流芳樓建築形式如同閩江的土樓,俯視而望像是一枚黑色的手環,但是這個手環實在是太過巨大,直徑應有二裏。隻有傳說中的巨人誇父才夠資格佩戴。
環形的黑水流芳樓共有十層樓,每層樓足有百萬卷書。這裏從來不允許明火,若是想要進去看書必須手提一盞防風燈籠。所以有時候進入其中,有螢火晃動,還以為是書中的精靈放出的鬼火。
但是到了流芳樓的頂樓,風景就大不同,不是窗外的風景不同,而是這裏有許多夜明珠,能夠幽幽的發出冷光,不是十分的明亮,但去足以能夠看書。
這種別致的待遇,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進入第十層的人必須是學識上被眾人認可的才行,王李在十五歲的時候取得了上頂樓看書的資格,他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人,這和他特殊的輩分沒有絲毫的關係,學識和輩分沒有什麽必然的因果關係。
人孤獨的處在其間就像是被流放在陌生的荒島上一樣,沒有人煙沒有交通。能夠排解情懷的隻有古往今來留下的一本本書。
在漆黑的樓中也要點燈,有的人不愛燈火的影影綽綽,於是將樓層兩側的窗戶打開趴在窗台上看書。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樓中的窗戶都是開著的,以至於一層樓中許多卷書堆砌在一起,居然沒有任何發黴的味道。
。
在流芳樓的中心位置更是一個好地方,那裏經常圍滿了人,但是最中心的地方卻沒有人敢去圍堵搶占,因為那是影門掌管督學的書帥才有資格坐的位置。
這裏雖然書籍眾多但是尋找起來相當的方便,因為它的分類方式很有現代化的管理學的味道,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列。在門樓的地方還有書目的總錄,也可以在那裏找到想要的書籍。
傳聞清朝的紀曉嵐奉乾隆皇帝旨意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就是借助影門黑水流芳的分列方式。
在流芳樓中有兩本書最為特別,一本是放在最底層開卷第一本書,書裏麵隻有書名卻沒有記載內容。因為其中的書已經在世間永遠找不到。比如傳說中的《連山》、《歸藏》、《廣陵散》。
明朝時一個思想很激蕩的王朝。因為一時之間出現了許多巨儒。王竹風算一個,王陽明算下一個,李贄也要算一個,至於方孝孺隻能算是腐儒。大儒聖人都是為了救人,可他居然害得至親十族,八百七十三人被淩遲處死。
淩遲處死不是淩時處死。八百多人的肉一片一片用利刀割落,堆砌的肉屑應該也能養活後人的豹房了。
利瑪竇又將西方的音律、數學、哲學、宗教帶到了中國。使得海禁中的明朝知道了海的那一邊是有另一個文明。
“妙哉~~”王李通讀李贄的《焚書》後,不覺得大汗淋漓。“李老不愧為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王李七歲的時候,已經在樓房樓中當起了書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書童就是書生公子的小跟班,整理書籍、筆墨等等。一起陪讀照顧書生生活起居的人。
但是影門的書童卻很特別,他們的工作特別的簡單,卻也特別的不簡單,即使看書。每七天看完一本書,然後去流芳樓的廣場上為督學書帥複述書中的內容,在一些細節上必須旁征博引闡述自己的觀點,說出書中的你認為對的觀點和錯的觀點。
這是一個將書讀厚的過程,有時候書帥還要故意刁難書童,故意說出錯誤的觀點,讓書童證明是對的。
比如有一次書帥就讓王李證明:假如秦始皇現在複活,他會將倭寇怎樣。
七歲的書童在明朝之前也是少見的,在影門天下第一大幫之中雖然神童許多,但是七歲能夠有資格進入流芳樓中當書童的王李是第一個。
這裏的書童大多是十五六歲。對於七歲的孩子可能連常見字都認不全,但是王李卻無師自通,似乎有些能力是天生就具備的。
當他時候一歲孩子的時候,就捧著《世說新語》看著嘿嘿的了。王竹風看到連連稱奇,隻有王李的是師母,看後一臉的傷心。
她的感傷不是出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憂慮,而是她想起來自己的老頭子。王李本來就是天下奇珍異寶塑成的人形,比起單一的佛陀舍利珍貴千百倍。
若是在一個人的身上花費很多的寶貝,不一定是傷心的事情,老婆子身為魔界的公主,現在應當是女王大人。一生見過的寶貝也是數不清,就連上古十大神器的軒轅箭、繡針簪、開天斧不僅見過而起還莫過。
她是一個富有的人,富有的人絕不會為金錢而哭泣,她哭泣的原因是應為她想起自己的丈夫老頭——王孟。
造神和造人的道理應該是一樣的,若是用天下的至寶塑成人形,那也隻是人形,和寺廟裏的泥胎金身佛是一樣的,沒有二致。和土狗瓦雞本質也是一樣的。
因為它們都沒有靈魂。
東西老了也許有可能成精,但是王老頭已經等不及了。行動的力量總是很可怕,尤其是王孟這種逆天級的人物。
王孟為讓王李能夠擁有靈魂,像王李的身體注入了自己一半內丹一半靈魂,就像是女媧給泥人吹了口仙氣,泥人就活了過來一樣。
但是王李的體內王孟的靈魂一直處於混沌的狀態,始終不能和王李的強大身體融合,因此王李既有自己的人格,又在不自覺中習得自己師父靈魂的記憶。
當王李體內王孟的靈魂蘇醒的時候,王李或者說王孟應該可以和神的最高者天神相匹敵。
師娘總是沉重的撫撫王李的小腦袋,“希望,那一天不要到來。”
“師娘,哪一天呀?”王李天真的抬著自己的頭顱,看著已經白發蒼然的師娘。
“當天上的太陽沒有光芒,月亮流出血淚。”
王李不沒有顯得驚恐,也沒有看看天上的太陽有沒有變色。因為明媚的陽光正被他踩在腳下,格外的暖和。“是天狗食日嗎?”
“不是,天狗食日後,太陽還會照樣的明亮升起,可是我說的是,太陽永遠的暗淡無光。”
“天黑了,我們多點幾根蠟燭不就好啦~~”王李很天真。
“嗬嗬~~是呀。”師母慘笑了一下。“天黑了,讓大地亮起來就好了。”如果真的那一天到來,六界的毀滅又是幾根蠟燭可以拯救的呢。老婆子在心中想著。
老頭子王李無疑是個悲觀的人,但凡見證過第三次什麽大戰的人、神、魔、妖、鬼、禽獸、草木無不駭然。
第一次大戰將盤古創造的大地能得支離破碎,五塊大陸失去了中土大陸,而且剩下的四塊大陸也不通人煙,各自都是畫地為牢卻不自知,人是如此,神也是如此。
在遙遠的境界裏,人和神都是一樣——鼠目寸光。
第二次大戰,將人也卷入其中,但是旗鼓相當時候,開始立下天地的契約,白雲以上歸神仙統治,也就是為什麽高山之中常有神仙;地下百尺以下由魔統治,因此井下數尺的地方經常出現一下恐怖駭人的景象;地以上白雲以下的區域百類共同管理的區域,六界誰都又發言權。
以至於魔界的魑魅魍魎、妖界的灰白黃柳青、神界散仙金仙常常遊曆。但是隻知道刀耕火種的人類卻因為六界共存於一個區域,而變得更加的強大。人們逐漸從神仙那裏學會了製服鬼魅妖邪的道術;又從魔界中學會了誅仙的法門。
逐漸,人成為白雲之下大地以上強大力量,這一片空間被稱之為人間。雖然天界、人間、幽冥是三者並立,但是很明顯人間是實力最為渺小的一樣。
它的弱小很明顯體現在人間的改朝換代背後都有諸邪的操縱,比如西周的建立離不開女媧、道仙的背後相助;劉邦是赤帝之子……
古代皇帝都成自己是天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第三次大戰更是將人間大片的土地化為烏有。人間夾在天界和幽冥之間,就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兩個人打架,你在中間就是不偏不倚,就算老老實實的站著也難免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自己被兩邊的人踹上了幾腳。
第三次大戰就是這樣,人間曾經水土豐美,牛羊遍地的羅布泊變成了死亡的禁區,無垠的火熱沙漠,曾經的珠穆朗雅增高了一倍,變成了世界的屋脊,天下第一高峰。
天下第一高峰,聽起來很霸氣,但是卻造成千裏的土地無法耕種,幾萬人因雪崩、地震、冰裂而死去。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一點兒沒有錯。就是因為兩敗俱傷的戰爭使得曾經祥和風和雨順的神州變成了四季不明的氣候,六月飛雪,臘月烈日……江南沒有水,北方水漫堤。
王孟是個悲觀主義者,天下的沒有無源的水,沒有無本的樹。王孟的悲觀正是源於親眼見證了第三次大戰。
他要成為神不是統治人間,而是要和兩界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相互牽製,才能換來六界的真正和平安寧。
(謝謝閱讀,從明天起,回歸到《明朝書生》那一卷的寫作。)
...
“自有書四種:一曰《藏書》,上下數千年是非,未易肉眼視也,故欲藏之,言當藏於山中以待後世子雲也。一曰《焚書》,則答知己書問,所言頗切近世學者膏肓,既中其痼疾,則必欲殺之,言當焚而棄之,不可留《焚書》之後又有別錄……”小王李正趴在黑水流芳樓一樓的大廳石階上捧著李贄的《焚書》自序開始讀了起來。
黑水流芳樓建築形式如同閩江的土樓,俯視而望像是一枚黑色的手環,但是這個手環實在是太過巨大,直徑應有二裏。隻有傳說中的巨人誇父才夠資格佩戴。
環形的黑水流芳樓共有十層樓,每層樓足有百萬卷書。這裏從來不允許明火,若是想要進去看書必須手提一盞防風燈籠。所以有時候進入其中,有螢火晃動,還以為是書中的精靈放出的鬼火。
但是到了流芳樓的頂樓,風景就大不同,不是窗外的風景不同,而是這裏有許多夜明珠,能夠幽幽的發出冷光,不是十分的明亮,但去足以能夠看書。
這種別致的待遇,並不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進入第十層的人必須是學識上被眾人認可的才行,王李在十五歲的時候取得了上頂樓看書的資格,他是其中年紀最小的人,這和他特殊的輩分沒有絲毫的關係,學識和輩分沒有什麽必然的因果關係。
人孤獨的處在其間就像是被流放在陌生的荒島上一樣,沒有人煙沒有交通。能夠排解情懷的隻有古往今來留下的一本本書。
在漆黑的樓中也要點燈,有的人不愛燈火的影影綽綽,於是將樓層兩側的窗戶打開趴在窗台上看書。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樓中的窗戶都是開著的,以至於一層樓中許多卷書堆砌在一起,居然沒有任何發黴的味道。
。
在流芳樓的中心位置更是一個好地方,那裏經常圍滿了人,但是最中心的地方卻沒有人敢去圍堵搶占,因為那是影門掌管督學的書帥才有資格坐的位置。
這裏雖然書籍眾多但是尋找起來相當的方便,因為它的分類方式很有現代化的管理學的味道,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列。在門樓的地方還有書目的總錄,也可以在那裏找到想要的書籍。
傳聞清朝的紀曉嵐奉乾隆皇帝旨意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就是借助影門黑水流芳的分列方式。
在流芳樓中有兩本書最為特別,一本是放在最底層開卷第一本書,書裏麵隻有書名卻沒有記載內容。因為其中的書已經在世間永遠找不到。比如傳說中的《連山》、《歸藏》、《廣陵散》。
明朝時一個思想很激蕩的王朝。因為一時之間出現了許多巨儒。王竹風算一個,王陽明算下一個,李贄也要算一個,至於方孝孺隻能算是腐儒。大儒聖人都是為了救人,可他居然害得至親十族,八百七十三人被淩遲處死。
淩遲處死不是淩時處死。八百多人的肉一片一片用利刀割落,堆砌的肉屑應該也能養活後人的豹房了。
利瑪竇又將西方的音律、數學、哲學、宗教帶到了中國。使得海禁中的明朝知道了海的那一邊是有另一個文明。
“妙哉~~”王李通讀李贄的《焚書》後,不覺得大汗淋漓。“李老不愧為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
王李七歲的時候,已經在樓房樓中當起了書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書童就是書生公子的小跟班,整理書籍、筆墨等等。一起陪讀照顧書生生活起居的人。
但是影門的書童卻很特別,他們的工作特別的簡單,卻也特別的不簡單,即使看書。每七天看完一本書,然後去流芳樓的廣場上為督學書帥複述書中的內容,在一些細節上必須旁征博引闡述自己的觀點,說出書中的你認為對的觀點和錯的觀點。
這是一個將書讀厚的過程,有時候書帥還要故意刁難書童,故意說出錯誤的觀點,讓書童證明是對的。
比如有一次書帥就讓王李證明:假如秦始皇現在複活,他會將倭寇怎樣。
七歲的書童在明朝之前也是少見的,在影門天下第一大幫之中雖然神童許多,但是七歲能夠有資格進入流芳樓中當書童的王李是第一個。
這裏的書童大多是十五六歲。對於七歲的孩子可能連常見字都認不全,但是王李卻無師自通,似乎有些能力是天生就具備的。
當他時候一歲孩子的時候,就捧著《世說新語》看著嘿嘿的了。王竹風看到連連稱奇,隻有王李的是師母,看後一臉的傷心。
她的感傷不是出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憂慮,而是她想起來自己的老頭子。王李本來就是天下奇珍異寶塑成的人形,比起單一的佛陀舍利珍貴千百倍。
若是在一個人的身上花費很多的寶貝,不一定是傷心的事情,老婆子身為魔界的公主,現在應當是女王大人。一生見過的寶貝也是數不清,就連上古十大神器的軒轅箭、繡針簪、開天斧不僅見過而起還莫過。
她是一個富有的人,富有的人絕不會為金錢而哭泣,她哭泣的原因是應為她想起自己的丈夫老頭——王孟。
造神和造人的道理應該是一樣的,若是用天下的至寶塑成人形,那也隻是人形,和寺廟裏的泥胎金身佛是一樣的,沒有二致。和土狗瓦雞本質也是一樣的。
因為它們都沒有靈魂。
東西老了也許有可能成精,但是王老頭已經等不及了。行動的力量總是很可怕,尤其是王孟這種逆天級的人物。
王孟為讓王李能夠擁有靈魂,像王李的身體注入了自己一半內丹一半靈魂,就像是女媧給泥人吹了口仙氣,泥人就活了過來一樣。
但是王李的體內王孟的靈魂一直處於混沌的狀態,始終不能和王李的強大身體融合,因此王李既有自己的人格,又在不自覺中習得自己師父靈魂的記憶。
當王李體內王孟的靈魂蘇醒的時候,王李或者說王孟應該可以和神的最高者天神相匹敵。
師娘總是沉重的撫撫王李的小腦袋,“希望,那一天不要到來。”
“師娘,哪一天呀?”王李天真的抬著自己的頭顱,看著已經白發蒼然的師娘。
“當天上的太陽沒有光芒,月亮流出血淚。”
王李不沒有顯得驚恐,也沒有看看天上的太陽有沒有變色。因為明媚的陽光正被他踩在腳下,格外的暖和。“是天狗食日嗎?”
“不是,天狗食日後,太陽還會照樣的明亮升起,可是我說的是,太陽永遠的暗淡無光。”
“天黑了,我們多點幾根蠟燭不就好啦~~”王李很天真。
“嗬嗬~~是呀。”師母慘笑了一下。“天黑了,讓大地亮起來就好了。”如果真的那一天到來,六界的毀滅又是幾根蠟燭可以拯救的呢。老婆子在心中想著。
老頭子王李無疑是個悲觀的人,但凡見證過第三次什麽大戰的人、神、魔、妖、鬼、禽獸、草木無不駭然。
第一次大戰將盤古創造的大地能得支離破碎,五塊大陸失去了中土大陸,而且剩下的四塊大陸也不通人煙,各自都是畫地為牢卻不自知,人是如此,神也是如此。
在遙遠的境界裏,人和神都是一樣——鼠目寸光。
第二次大戰,將人也卷入其中,但是旗鼓相當時候,開始立下天地的契約,白雲以上歸神仙統治,也就是為什麽高山之中常有神仙;地下百尺以下由魔統治,因此井下數尺的地方經常出現一下恐怖駭人的景象;地以上白雲以下的區域百類共同管理的區域,六界誰都又發言權。
以至於魔界的魑魅魍魎、妖界的灰白黃柳青、神界散仙金仙常常遊曆。但是隻知道刀耕火種的人類卻因為六界共存於一個區域,而變得更加的強大。人們逐漸從神仙那裏學會了製服鬼魅妖邪的道術;又從魔界中學會了誅仙的法門。
逐漸,人成為白雲之下大地以上強大力量,這一片空間被稱之為人間。雖然天界、人間、幽冥是三者並立,但是很明顯人間是實力最為渺小的一樣。
它的弱小很明顯體現在人間的改朝換代背後都有諸邪的操縱,比如西周的建立離不開女媧、道仙的背後相助;劉邦是赤帝之子……
古代皇帝都成自己是天子,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第三次大戰更是將人間大片的土地化為烏有。人間夾在天界和幽冥之間,就像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
兩個人打架,你在中間就是不偏不倚,就算老老實實的站著也難免的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自己被兩邊的人踹上了幾腳。
第三次大戰就是這樣,人間曾經水土豐美,牛羊遍地的羅布泊變成了死亡的禁區,無垠的火熱沙漠,曾經的珠穆朗雅增高了一倍,變成了世界的屋脊,天下第一高峰。
天下第一高峰,聽起來很霸氣,但是卻造成千裏的土地無法耕種,幾萬人因雪崩、地震、冰裂而死去。
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一點兒沒有錯。就是因為兩敗俱傷的戰爭使得曾經祥和風和雨順的神州變成了四季不明的氣候,六月飛雪,臘月烈日……江南沒有水,北方水漫堤。
王孟是個悲觀主義者,天下的沒有無源的水,沒有無本的樹。王孟的悲觀正是源於親眼見證了第三次大戰。
他要成為神不是統治人間,而是要和兩界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麵相互牽製,才能換來六界的真正和平安寧。
(謝謝閱讀,從明天起,回歸到《明朝書生》那一卷的寫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