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永遠的騾馬市
吟誦關中:陳忠實最新作品集 作者:陳忠實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頭一回聽到騾馬市,竟然很驚訝。原因很直白,城裏怎麽會有以騾馬命名的地方呢?問父親,父親說不清,隻說人家就都那麽叫著。問村裏大人,進過騾馬市或沒去過騾馬市的人也都說不清淵源,更說不明白,也如父親一樣回答,自古就這麽叫著,甚至責怪我多問了不該問的事。
我便記住了騾馬市。這肯定是我在尚未進入西安之前,記住了的第一條街道的名字。作為古城西安的象征性標誌性建築鍾樓和鼓樓,我聽大人們神秘地描述過多少次,依然是無法實現具體想象的事,還有許多街巷的名字,聽過多遍也不見記住,唯獨這個騾馬市,聽一回就記住了。如果誰要考問我幼年關於西安的知識,除了鍾鼓樓,就是騾馬市了。這個道理很簡單,生在西安郊區的我,隻看見各種樹木和野草,各種莊稼的禾苗也辨認無誤,還有一座挨著一座破舊的廈屋一院連一院的土打圍牆,怎麽想象鍾樓和鼓樓的雄偉奇觀呢?晴天鋪滿黃土,雨天滿路泥濘,如何想象西安大街小巷的繁華以及那些稀奇古怪乃至拗口聱牙的名字呢?隻有騾子和馬,讓我不需費力不需想象就能有一個十分具體的活物。我在驚訝城市怎麽會有以騾馬命名的街區的同時,首先感到的是這座神秘城市與我的生存形態的親近感,騾子和馬,便一遍成記。我第一次走進西安也走進了騾馬市,那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進城念初中的事。騾馬市離鍾樓不遠,父親領我觀看了令人目眩的鍾樓之後就走進了騾馬市。一街兩邊都是小鋪小店小飯館,賣什麽雜貨都已無記,也不大在意。隻記得在鄉下人口邊說得最多的戲園子“三意社”那個門樓。父親是個戲迷,在那兒徘徊良久,還看了看午場演出的戲牌,終於舍不得掏二毛錢的站票錢,引我坐在旁邊一家賣大碗茶的地攤前,花四分錢買了兩大碗沙果葉茶水,吃了自家帶的饃,走時還繼續給我興致勃勃地說著大名角蘇育民,怎樣脫光上衣在倒釘著釘子的木板上翻身打滾,嚇得我毛骨悚然。
還有關於騾馬市的一次記憶,說來有點驚心動魄。史稱“三年困難時期”之後的第一年,即1963年冬天,我已是鄉村小學教師,期考完畢,工會犒賞教師,到西安做一天一夜旅行。先天後晌坐公交車進城,在騾馬市“三意社”看一場秦腔,仍然是最便宜的站票。夜住騾馬市口西安最豪華的民用西北旅社,洗一次澡,第二天參觀兩個景點,吃一碗羊肉泡饃,大家就充分感受了作為人民教師的光榮和享受了。唯一令我不愉快乃至驚心動魄的記憶發生在次日早晨。走出西北旅社走到騾馬市口,有一個人推著人力車載著用棉布包裹保溫的大號鐵鍋,叫賣甑糕。數九天的清早,街上隻有零星來往的人走動。我已經聞到那鐵鍋彌漫到空氣裏的甑糕的香氣兒,那是被激活了的久違的極其美好的味覺記憶。我的腿就停住了,幾乎同時就下定決心,吃甑糕,哪怕日後挨一頓餓也在所不惜。我交了錢也交了糧票。主人用一個精巧燦亮的小切刀——切甑糕的專用刀——很熟練地動作起來,小切刀在他手裏像是舞蹈動作,一刀從鍋邊切下一片,一刀從鍋心削下一片,一刀切下來糯米,又一刀刮來紫色的棗泥,全都疊加堆積在一張花斑的葦葉上。一手交給我的同時,另一隻手送上來筷子。我剛剛把包著甑糕的葦葉接到手中,尚未動筷子,滿嘴裏都滲出口水來。正當此時,啪的一聲,我尚弄不清發生了什麽,葦葉上的甑糕一掃而光,眼見一個半大孩子雙手掬著甑糕竄逃而去。我嚇得腿都軟了,才想到剛才那一瞬間所發生的迅捷動作,一隻手從葦葉刮過去,另一隻手就接住了刮下來的甑糕。動作之熟練之準確之幹淨利索,非久練不能做到。我把剛接到手的筷子還給主人,把那張葦葉也交給他回收,謝拒了賣主要我再買一份的好意,離開了。賣主毫不驚奇,大約早已司空見慣。關於“三年困難”的諸多至今依然不泯的生活記憶事相裏,吃甑糕的這一幕尤為鮮活。在騾馬市街口。
朋友李建寧把一冊裝潢精美的《騾馬市商業步行街圖像》給我打開,看著主街次街內街外街回廊街漂亮的景觀,一座座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韻的現代商業建築,令我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心向往之。勾起對騾馬市的點滴記憶屬人之常情,也自然免不了世事變遷生活演進文明進步等閱曆性的感動和感慨了。
西安在變。其速度和規模雖然比不得沿海經濟大市,然而西安確實在變化,愈變愈美。一條大街一街小巷,老城區與新開發區,老建築物的修複和新建築群的崛起,一行花樹一塊草皮一種新穎的街燈,都使這座和這個民族古老文明血脈相承的城市逐漸呈現出獨有的風姿。作為這個城市終生的市民,我難得排除地域性的親近感和對它變化的欣然。騾馬市幾乎是脫胎換骨的變化,是古老西安從漢唐承繼下來的無數街區坊巷變化的一個縮影,自然無須贅述。我最感動的是這個名字,從明朝形成延續到清代,都在紅火繁榮著以騾馬交易的特殊街坊,把農業文明時代的城市和鄉村的臍帶式關係,以一個騾馬市融會貫通了。什麽叫封建文明封建經濟形態?古長安城有個騾馬市。
無論西安日後會亮麗到何種狀態,無論這個騾馬市亮麗到何種形態,隻要保存這個名字,就保存了一種曆史的意蘊,一種曆史演進過程中獨有的風情和韻味,而沒有誰會較真,真要牽出一頭騾子或一匹馬來。
哦!騾馬市。永遠的騾馬市。
2004.5.30 雍村
我便記住了騾馬市。這肯定是我在尚未進入西安之前,記住了的第一條街道的名字。作為古城西安的象征性標誌性建築鍾樓和鼓樓,我聽大人們神秘地描述過多少次,依然是無法實現具體想象的事,還有許多街巷的名字,聽過多遍也不見記住,唯獨這個騾馬市,聽一回就記住了。如果誰要考問我幼年關於西安的知識,除了鍾鼓樓,就是騾馬市了。這個道理很簡單,生在西安郊區的我,隻看見各種樹木和野草,各種莊稼的禾苗也辨認無誤,還有一座挨著一座破舊的廈屋一院連一院的土打圍牆,怎麽想象鍾樓和鼓樓的雄偉奇觀呢?晴天鋪滿黃土,雨天滿路泥濘,如何想象西安大街小巷的繁華以及那些稀奇古怪乃至拗口聱牙的名字呢?隻有騾子和馬,讓我不需費力不需想象就能有一個十分具體的活物。我在驚訝城市怎麽會有以騾馬命名的街區的同時,首先感到的是這座神秘城市與我的生存形態的親近感,騾子和馬,便一遍成記。我第一次走進西安也走進了騾馬市,那是上世紀50年代中期,我進城念初中的事。騾馬市離鍾樓不遠,父親領我觀看了令人目眩的鍾樓之後就走進了騾馬市。一街兩邊都是小鋪小店小飯館,賣什麽雜貨都已無記,也不大在意。隻記得在鄉下人口邊說得最多的戲園子“三意社”那個門樓。父親是個戲迷,在那兒徘徊良久,還看了看午場演出的戲牌,終於舍不得掏二毛錢的站票錢,引我坐在旁邊一家賣大碗茶的地攤前,花四分錢買了兩大碗沙果葉茶水,吃了自家帶的饃,走時還繼續給我興致勃勃地說著大名角蘇育民,怎樣脫光上衣在倒釘著釘子的木板上翻身打滾,嚇得我毛骨悚然。
還有關於騾馬市的一次記憶,說來有點驚心動魄。史稱“三年困難時期”之後的第一年,即1963年冬天,我已是鄉村小學教師,期考完畢,工會犒賞教師,到西安做一天一夜旅行。先天後晌坐公交車進城,在騾馬市“三意社”看一場秦腔,仍然是最便宜的站票。夜住騾馬市口西安最豪華的民用西北旅社,洗一次澡,第二天參觀兩個景點,吃一碗羊肉泡饃,大家就充分感受了作為人民教師的光榮和享受了。唯一令我不愉快乃至驚心動魄的記憶發生在次日早晨。走出西北旅社走到騾馬市口,有一個人推著人力車載著用棉布包裹保溫的大號鐵鍋,叫賣甑糕。數九天的清早,街上隻有零星來往的人走動。我已經聞到那鐵鍋彌漫到空氣裏的甑糕的香氣兒,那是被激活了的久違的極其美好的味覺記憶。我的腿就停住了,幾乎同時就下定決心,吃甑糕,哪怕日後挨一頓餓也在所不惜。我交了錢也交了糧票。主人用一個精巧燦亮的小切刀——切甑糕的專用刀——很熟練地動作起來,小切刀在他手裏像是舞蹈動作,一刀從鍋邊切下一片,一刀從鍋心削下一片,一刀切下來糯米,又一刀刮來紫色的棗泥,全都疊加堆積在一張花斑的葦葉上。一手交給我的同時,另一隻手送上來筷子。我剛剛把包著甑糕的葦葉接到手中,尚未動筷子,滿嘴裏都滲出口水來。正當此時,啪的一聲,我尚弄不清發生了什麽,葦葉上的甑糕一掃而光,眼見一個半大孩子雙手掬著甑糕竄逃而去。我嚇得腿都軟了,才想到剛才那一瞬間所發生的迅捷動作,一隻手從葦葉刮過去,另一隻手就接住了刮下來的甑糕。動作之熟練之準確之幹淨利索,非久練不能做到。我把剛接到手的筷子還給主人,把那張葦葉也交給他回收,謝拒了賣主要我再買一份的好意,離開了。賣主毫不驚奇,大約早已司空見慣。關於“三年困難”的諸多至今依然不泯的生活記憶事相裏,吃甑糕的這一幕尤為鮮活。在騾馬市街口。
朋友李建寧把一冊裝潢精美的《騾馬市商業步行街圖像》給我打開,看著主街次街內街外街回廊街漂亮的景觀,一座座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韻的現代商業建築,令我耳目一新,心曠神怡,心向往之。勾起對騾馬市的點滴記憶屬人之常情,也自然免不了世事變遷生活演進文明進步等閱曆性的感動和感慨了。
西安在變。其速度和規模雖然比不得沿海經濟大市,然而西安確實在變化,愈變愈美。一條大街一街小巷,老城區與新開發區,老建築物的修複和新建築群的崛起,一行花樹一塊草皮一種新穎的街燈,都使這座和這個民族古老文明血脈相承的城市逐漸呈現出獨有的風姿。作為這個城市終生的市民,我難得排除地域性的親近感和對它變化的欣然。騾馬市幾乎是脫胎換骨的變化,是古老西安從漢唐承繼下來的無數街區坊巷變化的一個縮影,自然無須贅述。我最感動的是這個名字,從明朝形成延續到清代,都在紅火繁榮著以騾馬交易的特殊街坊,把農業文明時代的城市和鄉村的臍帶式關係,以一個騾馬市融會貫通了。什麽叫封建文明封建經濟形態?古長安城有個騾馬市。
無論西安日後會亮麗到何種狀態,無論這個騾馬市亮麗到何種形態,隻要保存這個名字,就保存了一種曆史的意蘊,一種曆史演進過程中獨有的風情和韻味,而沒有誰會較真,真要牽出一頭騾子或一匹馬來。
哦!騾馬市。永遠的騾馬市。
2004.5.30 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