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戰伏牛山


    伏牛山地處現在河南省的西南部,綿亙八百裏。西接秦嶺,東連霍山,北望洛城,南臨漢江,西北靠近熊耳山,地理位置極為不錯,既是很好的藏身之處,又是很好的戰略基地。要是在這裏建立根據地,北伐之時會給軍隊以有力的支援,正是從這點考慮,李雋才決定帶領老百姓進山發展。


    說實在的,李雋帶領這些老百姓進山非常非常不樂意,帶老百姓進山後會非常艱苦,日子會過得很艱難。倒不是李雋怕吃苦,李雋這個戰爭英雄什麽樣的苦頭沒有吃過,哪會在乎這點苦楚,而是因為進山後沒有住處不說,還沒有吃的,再加上正是冬季,到處是冰天雪地,朔風怒吼,吹在身上如刀似割,伏牛山是河南省最高的山脈,溫度就更低了,其中的苦楚有多少不用想都知道。


    但是,李雋也是迫不得已,不得不為,要是李雋放手不管,不用說那些老百姓肯定是死路一條,他們回到家鄉肯定是給蒙古軍隊抓住吊死,那些自發回歸的老百姓的下場也是如此。


    這種事情李雋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決心拯救他們。他救下的老百姓數量不多,隻有幾百人,再加上他派牛遠輝他們從別處帶來的老百姓也不過千把人,以此少得可憐的人數根本就無法與蒙古人對抗。


    要是別人,肯定是無法應對,對於李雋來說就是別人認為沒有辦法的事情他也有辦法,略一審視,李雋決定去伏牛山,把大本營安在伏牛山上。進山的苦楚雖然多得很,但是總比等死強得太多吧。


    李雋是個富有遠見的人,他預見到蒙古軍隊必然會從後追來,蒙古軍隊最善長破壞,他們所過之處必然是一片廢墟,他們必然不會放過他們所到之處的老百姓,李雋充分發揮他的特長,“廖作偽言”,把這些老百姓帶上,一起進山。


    群峰聳峙,千岩競秀,萬壑崢嶸,林木幽深,白雪皚皚,一片銀裝素裹,伏牛山好象是用銀子造就似的。伏牛山的自然風光極其優美,用現在的話來說,是很好的旅遊勝地,要是在平時的話,李雋肯定是會以詩人的心情來賞景。現在,他根本就沒有心思瀏覽美麗的山色,因為他要給老百姓創造生存的機會。


    伏牛山固然是藏身的好地方,但是新來乍見,沒有住處,沒有生活用具,要是不處理的話,凍餓二字就會要了很多老百姓的性命。


    “牛遠輝,你們去伐木造房。時間緊迫,房子就不用造得中規中矩,能夠遮風擋雪就行了。房子不要建在山嶺上,也不要建在山坡上,那裏的風大,會很冷,找地勢低矮的地方造。造好了就把老人,孩子,女人,病人安排進去住。年青人,身強力壯的就先讓讓,最後再住進去。”李雋對牛遠輝分派任務道:“這事,你看著點。靈活點處理。”


    牛遠輝萬萬想不到李雋會把這樣重要的任務分派給他負責,很是高興地道:“大人請放心,我一定做好,一定做好。”


    牛遠輝乍看之下是一個老實巴交的農夫,其實他挺有才幹,做起事來很是機靈,這點李雋從他去聯絡那些回歸的老百姓一事得到驗證,他聯絡回來的老百姓最多,情緒也是最好,最是支持李雋向伏牛山退卻的主張。是以,李雋才把這個任務分派給他。


    “丁大同,你帶人去打獵。我們人多,消耗量很大,能吃的全部獵獲。”李雋對著一個四十來歲的漢子叮囑道:“要注意安全,千萬不能出事。”丁大同是獵戶,善長打獵,李雋才把打獵的任務分派給他。


    一萬多人進山,首先就要解決吃住兩件事,住還可以湊合著,吃就不能湊合著了,人要是不吃飯,隻有餓死一途了。


    並非沒有糧食,李雋采取的是能帶走的就全帶走,一萬多人進山還是帶了差不多十萬斤糧食,但是十萬斤糧食對於一萬多人來說,根本就頂不了什麽事情,放開肚子吃的話,隻需要幾天就光了。李雋非常清楚,他們麵臨的局勢是何等的凶險,不得不預為籌謀,一到山裏就派人去打獵。


    伏牛山的飛禽走獸很多,要是打獵打得好的話,倒也不失為一條籌措糧食的好辦法。當然,這有一個困難,就是在冰天雪地裏打獵,收獲恐怕不是太好。其實,冬天打獵有冬天打獵的好處,好多動物正在過冬,用現在的話說是在冬眠,不會亂跑,有經驗的獵人會很容易得手,收獲反而更大。


    李雋這話說得很是關懷,好象親人在叮囑一樣,丁大同這輩子還沒有聽到過如此隨和的叮囑,很是感奮,道:“大人請放心,小的其他本事沒有,打獵的本事還是有一套,丁大同向大人保證,絕不會餓死一個鄉親。”


    他是一個經驗極其豐富的獵手,他信心十足地說出這樣的話,李雋放心了不少,非常讚許地道:“那就全拜托你了。”


    “大人等著瞧就是。”丁大同手一揮,帶著狩獵隊伍出發了。


    李雋望著丁大同他們的背影,直到看不見了才收回目光,對身邊一個五十多六十歲的男子道:“姚大伯,就有勞你帶人去伐木,做木釘竹釘,把上山的幾條道路全插滿。這事有關萬多鄉親的性命,還請姚大伯用心。”


    非常明顯,李雋他們在伏牛山一落腳,蒙古軍隊馬上就會趕來鎮壓,要是不預為準備的話,蒙古大軍一到,萬多百姓必然是慘遭毒手。李雋才決定在上山的幾條重要通道上插滿木釘竹釘,再積存些滾木擂石,蒙古人要是敢來的話,準叫他們好受。


    這個男子叫姚守依,是山中的樵夫,對伐木之事極是熟悉,很有經驗,這種事情自然是非他莫屬了。


    姚守依非常感奮地道:“大人,你說什麽我就做什麽,決不出問題。”頓了頓,才道:“我姚守依活了大半輩子,都在給韃子做牛做馬,從來沒有過上一天人過的日子,現在大人給我機會做人,我一定好好做一回人。鄉親們,走咧!”扛著斧頭,帶著人去了。


    在蒙古鐵蹄下,做牛做馬的又豈止他一個人,李雋很是感歎他的激奮之言,叮囑道:“你們要小心點,要平安回來。”


    “大人,請放心。”姚守依的聲音遠遠地傳來。


    安排完這些必須安排之事,李雋大步向前走去,來到一個山窪處,這裏聚集了一千多名身強力壯的男子,正在十幾個侍衛的指揮下練習刺殺搏鬥,他們將是這支農民隊伍的守護神,他們將用他們的生命和熱血來捍衛一萬多老百姓的生命。


    李雋天生就有一種本領,他的言詞能夠激動人心,挑選出這批人後,李雋給他們訓話,聽了李雋的訓話,無不是人人振奮,恨不得與蒙古人拚個你死我活。練習搏鬥技巧很是用功,雖是在大冬天也是人人汗流滿臉,額頭上熱氣騰騰,好象一個大蒸籠。


    對於他們的表現,李雋很是滿意,不住點頭。然而,唯一不足的是,他們手裏的武器實在是不堪入目,因為他們手裏拿的是木棍,還是剛剛砍下來的,不住向外滲著水份。


    他們是農民,根本就沒有武器,事起倉促,李雋就是有通天徹地之能也不可能象變戲法一樣變出兵器,隻好要他們去砍些木棍當作武器了。


    在李雋巧妙部署下,在老百姓的通力合作下,幾天之後,房子也造了接近兩百間,幾個人、十幾個人甚至幾十個人擠在一起也能湊合著住了。李雋先把老人孩子女人病人安排進去,也隻能勉強夠。就是這樣,也讓李雋放心不少。


    眼看著天氣又要變了,馬上就要下雪,實在無奈,李雋隻好派人去找山洞,除了不能不集中的人,比如那些接受訓練的丁壯,全部分散開,要他們住到山洞裏去。山洞陰暗潮濕,根本就不適合居住,但實在是無法可想,李雋是不得不出此下策,要不然雪一下,還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給凍死。


    當然,李雋給他們製訂了紀律,要他們遵守,這些紀律主要是不要下山,下山者必然重處。原因非常簡單,山上的條件非常艱苦,難免有人捱不住了,想冒險下山,說不定給蒙古人抓住了,山上的情形就會給蒙古人知曉,那樣的話對李雋極為不利。


    為了防止有人逃跑下山,李雋派人守住各處要道,帶頭的都是侍衛,他們不僅軍事素質過硬,還絕對忠誠,非常可靠。不是李雋不相信老百姓,這是實務,不得不防。


    狩獵隊的收獲也不小,每天都能打到大量的飛禽走獸,不下四五千斤之多。之所以有如此成績,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丁大同的經驗豐富,他帶領的狩獵隊都是由有狩獵經驗的人組成,輕車熟路,打獵自然是容易。


    另一個原因就是伏牛山的野獸本來就不少,伏牛山海拔高,一年到頭也沒有幾個人來到,這裏的野獸根本就沒有和獵人較量過,真的是說得上一個蠢字,遇到經驗豐富的丁大同他們還有不倒黴的道理。


    收獲雖然大,但是用度更大,四五千斤根本就不夠萬多人塞牙縫,李雋衡量之後下令,除了老人孩子病人和接受訓練的青壯年,以及要幹重活的人以外,全部定量供應。


    為了最好地執行這一措施,李雋以身作則,自己的糧食供應隻有定量的一半。有了李雋的榜樣,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麽,隻能接受定量這一事實。


    許久以後,李雋回憶起這段艱苦的時光,評論道:“正是鄉親們的支持,定量這一措施才得以實施,我們挺過了這段艱苦的時光,為隊伍的壯大作出了貢獻。”


    蒙古軍隊的反應也夠快,李雋他們進山不到十天,一支為數三千人的蒙古軍隊就趕到了伏牛山下,準備對伏牛山發起進攻,一舉消滅山上的老百姓。


    要不是李雋巧妙運籌,製造假象,把他們迷惑,牽著鼻子向南追的話,他們早就到了,李雋根本就不可能進山。


    倫多巴是這支蒙古軍隊的指揮官,騎在高頭大馬上,望著雲纏霧繞的伏牛山,很是不屑地道:“他媽的,南蠻還變兔子了,居然跑到山上去躲起來了。別的不說,老子隻要圍住山不攻,他們不是給凍死也會給餓死。”


    他說得一點沒錯,現在的情況真的是讓李雋傷透了腦筋,許久以後李雋回憶這段時光說:“我還從來沒有如此傷腦筋過,就是臨安保衛戰,就是最需要銀子的時候我也沒有如此焦慮過。我最擔心的就是蒙古人采取圍困之策,因為冰天雪地的,我們除了打獵,很少能有食物。”


    要是倫多巴真的照他自己說的去做,采取圍困之策的話,李雋的麻煩會很大,不過李雋也不會沒有辦法,他已經想到一個應對之策,那就是要是蒙古人真的圍山,無法過下去的話,他就帶領老百姓從伏牛山往西去,因為伏牛山西邊和秦嶺相近,靠近漢中之地。


    解晉正在掃蕩漢中,李雋往西肯定會得到他的支援,問題就好辦多了。


    倫多巴隻不過是說說而已,他並沒有圍山的打算,大嘴裏噴出一口熱氣,冷笑道:“老子可沒有時間跟他們去磨,傳我號令,準備上山。”


    要是打都不打就圍山的話,姑且不論他的上司會不會找他的麻煩,會不會罵他個狗血淋頭,亦或是撤他職權,就是他的自尊心都受不了。原因非常之簡單,蒙古軍隊就還沒有遇到過中原老百姓如此大規模反抗蒙古統治的事情。對於倫多巴來說,這些老百姓和兔子差不多,見了他們的影子就會給嚇軟在地上,要他們不進攻都不行。


    命令一下去,蒙古軍隊就開始向山上進攻。


    伏牛山地勢險要,道路窄小,根本就不適合騎兵進攻,進山沒多久,騎兵就無法行動了。倫多巴下令,要蒙古騎兵下馬,準備棄馬步戰了。以他想來,蒙古軍隊武裝到牙齒,作戰經驗豐富,欺負老百姓的經驗最是豐富,就算沒有馬也能打勝仗,根本就不當一回事。


    在倫多巴的督導下,蒙古軍隊順著山道向山上行去。山道太窄,蒙古軍隊隻能一個挨一個地向山上去,從山頂上望去好象一條長龍,逶迤蜿蜒,盤盤折折。


    蒙古軍隊推進非常順利,一直上到半山之上也沒有看見一個人影,不要說人影,就是鬼影也沒有看見。


    倫多巴跳到一塊突出的石頭上大聲吼道:“快,快,給老子打起精神,跑快點。山上有很多細皮白肉的小娘們,誰逮著了就是誰的。”


    蒙古人最喜歡的兩件事一件是騎在馬背上,另一件是睡在女人的胸脯上,女人是他們的最愛。倫多巴這道命令無異於是說你們想做什麽就做什麽,對於蒙古兵卒來說這話太有誘惑力了,無不是精神大振,吼道:“衝上山去,活捉小娘們!”突然之間,腿上有力了,衝得比兔子還要快。


    數千人一齊大吼起來,聲音很大,好象焦雷轟地,震得山鳴穀應,千峰萬壑都在抖動。


    倫多巴望著精神大振的蒙古軍隊,很是得意於自己的奇思妙想,大步一邁,向山上衝去。興奮中的倫多巴根本就不知道他的對手是誰,要是他知道他的對手是讓忽必烈頭痛之極的李雋的話,他肯定不會如此興奮。


    “這個韃子,居然自大到這種程度,把軍隊放在一起不說,還擺起了一字長蛇陣。”李雋站在山頭上看著奮力向山上爬的蒙古軍隊,很是不屑地點評。


    李雋說得一點沒錯,象這樣的攻山行動,絕對不能把軍隊放一個方向,原因非常簡單,要是敵人在山上阻擊的話,一受挫就會慘敗。把軍隊放在幾個方向,向山頭突擊,勝算就大多了。倫多巴之所以如此安排,那是他根本就不把老百姓放在眼裏。


    再說,象這樣擺一字長蛇陣也是兵家之忌。姑且不說在這種非常不利的險要地勢上如此用兵,就是在平原上擺長蛇陣都不行,對手隻要派出軍隊吸引住一頭一尾,再集中兵力衝擊中部,截為兩段,前後不呼應,就是必敗之勢。(按:某些評書中的一字長蛇陣,按照我的看法是一點軍事常識也沒有。)


    李雋平靜逾恒地看著蒙古軍隊上山,一點反應也沒有。但是,他身邊的那些丁壯的反應就不如他那般鎮定自若,他們非常緊張,一個個緊握著手裏的木棍,緊張得手心裏沁出了汗水不說,就是額頭上都冒出了熱汗。


    最緊張的反應說起來有點誇張,一個丁壯緊張得想叫喚,理智告訴他不能叫喚,隻好順手抓起一塊雪塊塞進嘴裏,把嘴巴堵起來,這總不能叫了吧。


    初次上戰場的新兵都有這種反應,都很緊張,李雋當年初次和老美幹上時也緊張過,很是理解他們的反應。


    牛遠輝握著木棍,對李雋道:“大人,我們幹他娘的!”


    “不,再等等,等他們走近點再說。”李雋好整以暇地道,語氣非常平靜,好象這不是在戰場上,是在和人話家常似的。


    牛遠輝不無擔心地道:“要是韃子太靠近了,我們不一定……”後麵的話沒有說出來,意思非常明白,那就是對他們極為不利,他們不一定打得過。


    這是大實話,丁壯才訓練了幾天,雖然刻苦,比起正規蒙古軍隊就差得太遠了,要是讓蒙古軍隊靠近的話,一打起來吃虧的自然是他們。


    李雋非常讚賞地看了他一眼,笑道:“沒事。你看,這山這麽高,就讓他們爬吧,爬得越高,體力消耗就越大,打起來就更容易。”李雋這話隻說了一半,還有一半沒有說,那就是爬得越高,摔得越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之宋武大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殷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殷揚並收藏重生之宋武大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