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哨子
胎穿年代,家人帶傻子下鄉 作者:肥妞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風晴月幾人回到徐奶奶家裏,東西已經收拾的差不多了,大部分已經搬去新家那裏,剩下的一點等這兩天搬完就好。
“哥,我和姐去新屋子那邊煉豬油。”風晴月跟風景初說一聲,兩姐妹去新房子。
風景初看人過去了,家裏的柴火是不夠的,他還得準備,放在徐奶奶家裏的柴火隻拿過去一半,剩下的都是留給徐奶奶,這是感謝,也是感謝秋收時候徐奶奶願意把自家的柴火給自己用。
風家新房院子裏。
“你拿這麽多豬肉出來幹嘛?”風晴晚看妹妹拿出那麽多豬肉就好奇。
“我打算做一點脆哨軟哨。”
“是什麽?”風晴晚不懂也沒有吃過。
“就是西南的一種吃食,跟豬油渣差不多,但是比豬油渣好吃,還好保存在主要是冷了以後味道小,在家裏吃,味道傳不出去。”風晴月解釋。
為了吃肉方便,風晴月也是想了各種辦法,如果家裏每天傳出肉味,村裏的人都會過來看。
隻能趁著煉油這種時候多準備點吃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那你指揮,我來動手。”風晴晚聽到是做吃的,還是方便偷吃的東西,嗯,可以的。
隻要是能吃肉,做什麽都可以。
來這裏一個月多,大部分人家就沒有吃過肉,秋收的時候也隻是飯稠一點,煮菜多下一點油,其他的是沒有的。
村長和書記家也隻是明麵上吃了一次。
她們就不能這麽招搖。
“那我們先把這些五花肉切成肉丁,肉條,差不多大小就好。”
風晴月示範切了幾個給風晴晚看。
五花肉是從後世買的,已經去掉了皮,切起來也快。
一共20斤的肉,她們切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累,但想到以後可以吃肉,就不累了,她們不是嘴饞,就是身體發出的信號要吃。
新房子圍了兩米高的圍牆,把院門一鎖,沒有人看得到裏麵的人在做什麽。
姐妹倆抬著豬肉進廚房準備煉肉,做哨子。
鍋是從家裏帶過來的炒鍋,已經按好,20斤豬肉倒進去就是滿滿的一鍋,又切幾塊薑進去去味。
前麵大火不斷翻炒把水燒幹,後轉中小火,不斷翻炒避免受熱不均,一焦一半還沒開始出油。
風晴月第一次用柴火做這個,怕掌控不了火候,就一直都是小火慢慢熬。
時間是長了一點,結果很不錯。
哨子不能熬太幹了,風晴月看著差不多了,就把多餘的豬油舀出來放進豬油罐裏,做足足裝了兩大罐。
鍋裏還有很多,
用一個大盆加鹽、料酒、醬油、五香粉,甜酒和水調和倒進鍋裏繼續小火慢煮煮,直到把水煮幹,反複翻炒到鍋裏出了很多油泡。
風晴月把多餘的油舀出來放在一個新罐子裏,把哨子舀出一半,這個時候哨子裏的油還有點多,不夠脆,就是軟哨。
剩下的一半繼續在鍋裏小火不斷翻炒到用鏟子掂了掂,軟聽到清脆得聲音,就差錯頭發。
聽過把哨子過濾出來快速散熱,這個時候的哨子就是脆哨。
整個小院裏都是豬油和肉的香氣。
“姐,試一下,看看好不好吃。”
風晴晚吃了一個,眼睛一亮,“好吃,跟豬油渣不一樣的味道。”
“是吧,這個放涼了可以保存久一點,香味後麵散發不遠。”
網上有說過常溫最長可以保存3-6個月,是不是真的也沒有關係。
平常家裏不想做飯,煮個麵的時候,除了可以加雞蛋還可以加哨子,肉食也豐富一點。
哨子可以冷吃,就跟花生米差不多吃法,這樣不用天天想著紅燒肉,豬肉燉粉條等等各種香氣十足的菜。
“嗯,所以還是後世好,見得多吃的多了,啥都知道。”風晴晚羨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她也想吃遍各地的美食。
“有機會的,我們都可以看到盛世。”
“那你還吃過哪些好吃的菜,到時候做給我們吃。”風晴晚想吃。
“可以啊,有個蒸菜特別好吃,用麵粉裹著菜隨便蒸個五分鍾,配個蘸料就可以吃了。”
吃這塊,風晴月屬於吃過四方的人,除了茴香餃子吃不進去,其他的東西她都吃,而且吃過幾次,都能模仿味道模仿個七八成像。
也因此,風晴月也沒有虧過自己的嘴,就想來到這個不能大口吃肉的年代,她也有各種方法吃到肉,別人也不知道。
或者說知道,也可以用豬油混過去。
姐妹倆說說笑笑把東西放涼,用幹淨的罐子裝起來,收拾差不多,一起回徐奶奶家裏。
蘇明淮聞著從風晴月的院子裏飄來的香味,肉香,好香,好想吃,
“你說,風家這是做什麽什麽,這香。”
不止是蘇明淮被吸引了,其他幫忙建房子的人也被香味給迷住了。
看到風晴月兩個人路過,就有人開口問了:“兩位知青,你們是弄了什麽啊,這麽香。”
“大叔,我們就是煉了一點豬肉,我男人回部隊給了我兩張肉票,這不是想著明天就要請客吃飯了,今天就去縣城買了肥肉回來煉油,到後天好招待大家,感謝大家幫忙建房子。”
風晴晚把話敞亮說出來。
“這樣啊,那明天我們就有福氣了。”聽到是買肉煉油招待他們,想到明天可以吃到帶肉的菜,心裏很開心。
“我們家也煉過豬肉,沒你家的香啊。”
“我這是放了一點香葉什麽進去一起熬了,香味才會這樣濃。”
“我就說嘛原來方法不一樣。”
“這城裏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弄個豬油都那麽香,也不知道明天的菜會不會也更好吃。”
很快村裏人就知道風家買了兩斤肥肉來感謝幫忙建房子的人,後天的菜裏會有豬油渣吃。
不是大肉也沒有關係,鄉下人能吃一次豬油渣就已經很好了,大部分時候都是連肉都買不到,吃肉全靠年底殺豬分肉。
“奶,我們後天定幾個菜?”風晴月問風奶奶。
這邊的習俗,風奶奶也不懂,問了一下大隊長媳婦。
人說一切從簡,不用大魚大肉,6-10個菜,每個菜帶點葷腥就好。
折中一下就定了8個菜。
女人這邊商量著菜色的事情,男人那邊就是在說風景初投稿的問題。
他投了一個省報一個全國的,按理說省報應該有回複,就是一直沒有收到回信。
風晴月隻負責把話題提出來,其他的事情不管,就默默聽著家裏人在商量事情。
一家人熱熱鬧鬧在商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小月兒,你覺得定這幾個菜有沒有問題?”風奶奶問風晴月。
“沒問題。”人吃的開心就好。
他們不是本地人,這些東西也不熟悉,都是長輩怎麽說就怎麽做。
“那行,菜就這麽定吧,明天提前去把菜換回來,收拾好,後天就省功夫。”
事情商量好,大家就各忙各的,每天兩個小時的學習是不能拉下來的。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在商量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
“哥,我和姐去新屋子那邊煉豬油。”風晴月跟風景初說一聲,兩姐妹去新房子。
風景初看人過去了,家裏的柴火是不夠的,他還得準備,放在徐奶奶家裏的柴火隻拿過去一半,剩下的都是留給徐奶奶,這是感謝,也是感謝秋收時候徐奶奶願意把自家的柴火給自己用。
風家新房院子裏。
“你拿這麽多豬肉出來幹嘛?”風晴晚看妹妹拿出那麽多豬肉就好奇。
“我打算做一點脆哨軟哨。”
“是什麽?”風晴晚不懂也沒有吃過。
“就是西南的一種吃食,跟豬油渣差不多,但是比豬油渣好吃,還好保存在主要是冷了以後味道小,在家裏吃,味道傳不出去。”風晴月解釋。
為了吃肉方便,風晴月也是想了各種辦法,如果家裏每天傳出肉味,村裏的人都會過來看。
隻能趁著煉油這種時候多準備點吃的,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那你指揮,我來動手。”風晴晚聽到是做吃的,還是方便偷吃的東西,嗯,可以的。
隻要是能吃肉,做什麽都可以。
來這裏一個月多,大部分人家就沒有吃過肉,秋收的時候也隻是飯稠一點,煮菜多下一點油,其他的是沒有的。
村長和書記家也隻是明麵上吃了一次。
她們就不能這麽招搖。
“那我們先把這些五花肉切成肉丁,肉條,差不多大小就好。”
風晴月示範切了幾個給風晴晚看。
五花肉是從後世買的,已經去掉了皮,切起來也快。
一共20斤的肉,她們切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累,但想到以後可以吃肉,就不累了,她們不是嘴饞,就是身體發出的信號要吃。
新房子圍了兩米高的圍牆,把院門一鎖,沒有人看得到裏麵的人在做什麽。
姐妹倆抬著豬肉進廚房準備煉肉,做哨子。
鍋是從家裏帶過來的炒鍋,已經按好,20斤豬肉倒進去就是滿滿的一鍋,又切幾塊薑進去去味。
前麵大火不斷翻炒把水燒幹,後轉中小火,不斷翻炒避免受熱不均,一焦一半還沒開始出油。
風晴月第一次用柴火做這個,怕掌控不了火候,就一直都是小火慢慢熬。
時間是長了一點,結果很不錯。
哨子不能熬太幹了,風晴月看著差不多了,就把多餘的豬油舀出來放進豬油罐裏,做足足裝了兩大罐。
鍋裏還有很多,
用一個大盆加鹽、料酒、醬油、五香粉,甜酒和水調和倒進鍋裏繼續小火慢煮煮,直到把水煮幹,反複翻炒到鍋裏出了很多油泡。
風晴月把多餘的油舀出來放在一個新罐子裏,把哨子舀出一半,這個時候哨子裏的油還有點多,不夠脆,就是軟哨。
剩下的一半繼續在鍋裏小火不斷翻炒到用鏟子掂了掂,軟聽到清脆得聲音,就差錯頭發。
聽過把哨子過濾出來快速散熱,這個時候的哨子就是脆哨。
整個小院裏都是豬油和肉的香氣。
“姐,試一下,看看好不好吃。”
風晴晚吃了一個,眼睛一亮,“好吃,跟豬油渣不一樣的味道。”
“是吧,這個放涼了可以保存久一點,香味後麵散發不遠。”
網上有說過常溫最長可以保存3-6個月,是不是真的也沒有關係。
平常家裏不想做飯,煮個麵的時候,除了可以加雞蛋還可以加哨子,肉食也豐富一點。
哨子可以冷吃,就跟花生米差不多吃法,這樣不用天天想著紅燒肉,豬肉燉粉條等等各種香氣十足的菜。
“嗯,所以還是後世好,見得多吃的多了,啥都知道。”風晴晚羨慕。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她也想吃遍各地的美食。
“有機會的,我們都可以看到盛世。”
“那你還吃過哪些好吃的菜,到時候做給我們吃。”風晴晚想吃。
“可以啊,有個蒸菜特別好吃,用麵粉裹著菜隨便蒸個五分鍾,配個蘸料就可以吃了。”
吃這塊,風晴月屬於吃過四方的人,除了茴香餃子吃不進去,其他的東西她都吃,而且吃過幾次,都能模仿味道模仿個七八成像。
也因此,風晴月也沒有虧過自己的嘴,就想來到這個不能大口吃肉的年代,她也有各種方法吃到肉,別人也不知道。
或者說知道,也可以用豬油混過去。
姐妹倆說說笑笑把東西放涼,用幹淨的罐子裝起來,收拾差不多,一起回徐奶奶家裏。
蘇明淮聞著從風晴月的院子裏飄來的香味,肉香,好香,好想吃,
“你說,風家這是做什麽什麽,這香。”
不止是蘇明淮被吸引了,其他幫忙建房子的人也被香味給迷住了。
看到風晴月兩個人路過,就有人開口問了:“兩位知青,你們是弄了什麽啊,這麽香。”
“大叔,我們就是煉了一點豬肉,我男人回部隊給了我兩張肉票,這不是想著明天就要請客吃飯了,今天就去縣城買了肥肉回來煉油,到後天好招待大家,感謝大家幫忙建房子。”
風晴晚把話敞亮說出來。
“這樣啊,那明天我們就有福氣了。”聽到是買肉煉油招待他們,想到明天可以吃到帶肉的菜,心裏很開心。
“我們家也煉過豬肉,沒你家的香啊。”
“我這是放了一點香葉什麽進去一起熬了,香味才會這樣濃。”
“我就說嘛原來方法不一樣。”
“這城裏來的人就是不一樣,弄個豬油都那麽香,也不知道明天的菜會不會也更好吃。”
很快村裏人就知道風家買了兩斤肥肉來感謝幫忙建房子的人,後天的菜裏會有豬油渣吃。
不是大肉也沒有關係,鄉下人能吃一次豬油渣就已經很好了,大部分時候都是連肉都買不到,吃肉全靠年底殺豬分肉。
“奶,我們後天定幾個菜?”風晴月問風奶奶。
這邊的習俗,風奶奶也不懂,問了一下大隊長媳婦。
人說一切從簡,不用大魚大肉,6-10個菜,每個菜帶點葷腥就好。
折中一下就定了8個菜。
女人這邊商量著菜色的事情,男人那邊就是在說風景初投稿的問題。
他投了一個省報一個全國的,按理說省報應該有回複,就是一直沒有收到回信。
風晴月隻負責把話題提出來,其他的事情不管,就默默聽著家裏人在商量事情。
一家人熱熱鬧鬧在商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
“小月兒,你覺得定這幾個菜有沒有問題?”風奶奶問風晴月。
“沒問題。”人吃的開心就好。
他們不是本地人,這些東西也不熟悉,都是長輩怎麽說就怎麽做。
“那行,菜就這麽定吧,明天提前去把菜換回來,收拾好,後天就省功夫。”
事情商量好,大家就各忙各的,每天兩個小時的學習是不能拉下來的。
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在商量要做點有意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