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的,孫文悅你來指揮。”


    隻見防禦陣地上劉海峰的煙霧發射器被觸發,一大股白色的煙霧噴射而出,這代表著他已經陣亡,必須退出戰場。


    演習與真正戰鬥的另一個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如果指揮官陣亡的話,他可以指定下一個指揮官。


    不過這也就到此為止了,在指定完下一任指揮官後原先那位就沒辦法繼續參與戰鬥。


    被劉海峰指認為下一個指揮官的孫文悅並不是很高興,因為在剛剛的戰鬥中已經陣亡了11人,更重要的是自己還真未必能夠指揮的動學員班的人。


    他們的頭頭是羅興國,如果是劉海峰指揮可能還會聽他的,但現在換成了孫文悅,那麽命令能聽幾分那就不知道了。


    對於李寧來說並沒有受影響,他繼續尋找著狙擊手,就在剛剛他又擊斃了一人,同時也調換了兩個狙擊陣地。


    就在擊斃了一個機槍手後,突然身後傳來了密集的槍聲,趕緊回頭望去,隻見在遠處的密林中有一些人稀稀疏疏的出現。


    看樣子敵人要從側翼發動攻擊了,趕緊調轉槍口直接進行阻擊。


    李寧剛開始還以為這是小股部隊進行穿插,結果用狙擊鏡一看便發現了足足有20多人。


    這還是僅僅掃一眼發現的結果,實際上的人數絕對比這個更多,敵人不會要從這邊發動總攻吧!


    “隊長側翼有大量敵人”。


    李寧直接朝著山頂附近的指揮部大喊道,又瞄準了一個敵人,直接扣動了扳機,現在已經不是在乎隱蔽性的時候了。


    如果不能夠將這夥敵人擋住,那麽側翼就很有可能直接被占領,因為之前的戰鬥中接近九成的防禦陣地都設在了正麵,側麵雖然也有防禦陣地,可那都是散兵坑差不多的東西。


    敵人隻需要派幾個人壓製住就沒辦法進行還擊。


    還有幾個算是偵察哨,視線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地方太小,最多隻能容納下兩人。


    也是非常容易壓製的,正因此想要在側麵防禦住隻能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堆人,一個不夠兩個,兩個不夠5個,5個不夠10個。


    至於為什麽最開始不從這裏進攻,這主要是從這裏攻擊打下來,傷亡也是很大的,山坡也很陡,麵積小,一旦大規模發起衝鋒的話損失會相當大。


    這場演習可是關乎著不少人的評分呢,自然也不敢輕易冒險,如果不冒險就拿不下勝利。


    正在指揮的羅興國與孫文悅也聽到了李寧的喊聲以及後麵的槍聲,臉色都已經凝重了起來。


    別忘了他們還有個傷亡值的硬性要求,一旦傷亡人數過了這個數值那麽他們會直接判定為崩潰,就此輸掉整場演習,因此他們也陷入了兩難。


    派人過去的話就需要不斷的往裏添人,敵人傷亡大自己這邊也很大,現在已經有15個人被判為陣亡。


    距離被判定為崩潰隻差10人,也就是說敵人隻要在擊殺自己這方十人,那麽他們就會取得勝利,一旦做出了增援側翼的決定,那麽很有可能這場演習將會輸掉。


    之前下達任務的時候並沒有人說這場演習關乎著他們未來的決定,可大家都知道,是真的沒有影響嗎?


    特別是對於他們這些指揮的人更是如此,大家未來都是軍官,是要去指揮的,你要是連一場連排級的演習都指揮的不好,前途怎麽能光明呢?


    相比這兩人猶猶豫豫,作為這支隊伍的指揮官郭鑫則是非常的果斷,將整支部隊分成小批次,盡量的向敵方陣地靠攏,在被發現之後全力衝刺。


    別管周圍的戰友還剩多少人,反正衝就完了,而且他還偷偷摸摸的耍了一個小計謀,眾所周知,這場演習隻有身上的煙霧釋放出來才算是被擊斃。


    而大家在衝鋒的時候會保持一個高速的運動,就像汽車刹車一樣,如果讓100邁的車減速到靜止必須要給它一定的製動時間。


    人也一樣,所以一旦身上的煙霧被釋放出來,接著衝,不用衝多了,衝個十幾米就夠,這就跟放了煙霧彈似的,通過煙霧的掩護,讓後麵的戰友繼續發動衝擊。


    見到這架勢羅興國也不說了,趕緊指揮人手向後麵進行增援,否則的話,等會兒就該衝到山頂上來了。


    在正麵進攻的敵人才發現陣地上有人向後撤退也是急了,如果這些人成功撤到側翼,那麽這場演習必敗。


    於是都不躲了,全部拿起槍進行火力覆蓋,一個人也別想撤走。


    轉眼剛剛要出戰壕的幾人就被擊中,身上的煙霧直接釋放開來,其餘人也不敢撤退了,出去就是死呀。


    好在李寧的位置相當之不錯,之前最好的幾個狙擊點都已經撤了出來,現在的這個狙擊點既可以攻擊側麵,又可以攻擊正麵,硬是將這把半自動的狙擊槍打出了全自動的火力輸出。


    “媽的,能不能調人過來了?”李寧向前方陣地大吼了一聲,實在是敵人都快衝到山腳下了,而且距離越近,精準度就越高,原先在側翼陣地上的戰友幾乎都已經陣亡了。可能就剩下兩三個人還被壓製在戰壕裏,不敢露頭。


    自己也差不多,都打到這份上也是無語了。


    李寧無奈,隻能又像黑叔叔那樣射擊直接將整個狙擊槍抬出頭頂,對著底下的敵人盲射。


    隻是這一次不同上回那樣,要知道79式狙擊槍使用的子彈是7.62x54rmm,五六式衝鋒槍使用的子彈是7.62x39毫米,現在使用的子彈都是沒有彈頭的,可除了沒有彈頭之外和實彈沒有任何差距。


    所以這次是真的盲射,李寧根本估算不出來子彈到底打到哪裏去了,隻能一個勁兒的扣動扳機。


    此時位於山頂上的指揮部已經可以用肉眼看到敵人已經從山腳下衝上來,此時就算是傷亡再大也得往側翼補充。


    隻是現在補充是不是有些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50年的軍旅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之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之母並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