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員,這種事情通常都是交給武警和公安執行,如果這次改變了,那麽下次再有類似事件,是按照慣例還是?”


    一位副司令員站出來說道,官場上有句話叫做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聽上去和歪理差不多,可這也是官場上的格言之一。


    為什麽很多時候都說年輕人有衝勁?因為年輕人他有前進空間,等到30多歲之後已經認清現實,發現除非鴻運當頭否則再難前進一步的時候,就要想方設法保證自己不落下。


    大部分時候隻要你不是太倒黴,不犯大錯和你的上級領導對著幹,基本上就能在這個職位上幹到退休。


    深知這一套道理的張司令員自然清楚這些人在想什麽,無非就是怕擔責任嘛。


    於是將目光從這位身上移開,投向的其他人,有的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也有的提出了反對意見,但大部分還是認可趙司令的做法。


    最終經過舉手表決,同意空突連的開火申請,接著就是第2個議題。


    原來李寧在詢問上級意見的電報發出後又請示給予支援,原因是他們的武器彈藥在今天的訓練中已經消耗掉了一大半。


    特別是榴彈發射器的彈藥全部打光,每個人的手中隻有一個彈夾的子彈,希望給予一定的補充。


    相比第1個議題,這個就討論的非常快,都已經同意開火了,再送點彈藥上去根本就不是事兒。


    正好空突連的直升機就停在距離他們位置不到200公裏的地方,飛機上有他們所需要的全部東西,還包括8輛貓貓車,直接讓飛行員開過去就可以。


    至於能否打過?這個可能性完全不會出現在這幾位將軍的大腦中。


    要知道在演習中空突連的戰鬥力能夠與兩個裝甲偵察連相媲美,這些偷獵者得聚集多少人才能夠打贏空突連呢?


    500人,且是全員裝備了標準製式武器的500人,這是軍區參謀部推演出來的結果。


    如果這裏真聚集了這麽多偷獵者,估計不少人的帽子都得被摘了,出現幾個,十幾個,甚至是幾十個還能用工作疏漏來解釋,500人,而且還是裝備精良的500人,如果時間再往前推個幾十年,甚至能算得上一支小軍閥。


    隨著討論結束,一封前去支援的電報打到了高原一處倉庫內,迅速就有幾名飛行員跑出屋外,將停靠在水泥地麵上的6架直升機全部開了過去。


    就在軍區和機場忙活之際,李寧已經找到了這群偷獵者的蹤跡。


    原來就在剛剛過去的一個小時裏,他們直接跑出去了7公裏,雖然隊伍中有幾隻馬和騾子用來拉貨,可是這速度是真快呀。


    你可以說這些人的品德不好,但是不能說他們的腳步不快。


    “連長,軍區發回電報,他們已經將咱們停在倉庫的6架直升機派人開過來了,大約45分鍾之後就會到達這裏,開火申請已批準”。


    通訊員將最新的情況向李寧匯報道。


    〝我知道了,立刻準備出擊,這一次他們誰也別想逃脫法律的製裁〞,當然李寧沒有說的是,這些人最好一個都別活著走到法庭上。


    40分鍾後,天空中傳來了陣陣轟鳴聲,隻見六架直升機開始緩緩降落,因為這裏地形較為平坦,車輛可以通行,所以李寧並沒有拒絕將貓貓車帶來。


    “試一下子看看車輛能不能啟動,放心,咱們的時間比較充裕,黑鷹偵查直升機前出,把他們的情況都給我標記出來,等會兒試試能不能勸降。要是不行的話直接火力覆蓋。


    迫擊炮的炮組高原射表背熟了嗎?等會兒還要靠你們呢。〞


    隻見眾人先是將5號和6號直升機裏的6輛貓貓車全部推了下來,試著啟動發動機。


    要知道在高原地區直升機普遍都是無法滿載的,但是之前在規劃的時候,因為飛機數量太少,基本上都是擠的不能再擠。


    現在就出現了弊端,如果貓貓車不能夠啟動,那麽就需要不少戰士靠雙腿跑過去了。


    〝報告連長,恐怕是不行啊,裝載迫擊炮的貓貓車載重太大了,動幾下子就不行了,其他的車輛倒是問題不大〞。


    朱振飛皺著眉頭,跑過來向李寧匯報。


    “把這4輛迫擊炮的炮車兩輛為一組,用吊裝帶給我掛到指揮機和3號機的外掛掛鉤上”。


    李寧一早就做出了準備,為了防止在高原地區出現滿載飛不動的情況,所以申請在指揮機和3號機的外部安裝了掛鉤,可以臨時用來運載載具。


    “重型榴彈器組和紅箭八導彈發射器組走就乘車過去吧,其他人登上直升機,現在出發”。


    隨著一聲令下,戰士們就各奔自己要乘坐的交通工具,突擊排直接登上了一旁的直升機,而火力支援部隊的戰士的有的跨上車,有的鑽進了直八直升機的內部。


    很快,剩下的5架直升機也全部起飛,衝著幾公裏外的目標飛去。


    隻是當飛機升空不到20秒,指揮機就收到了一條重要的消息:偷獵者的增援來了。


    看完這條消息李寧大為驚訝,偷獵團夥他又不是軍隊,平時也就十幾個人或者是幾人為一隊。


    畢竟對於獵殺藏羚羊來說十幾個和幾十個的差距不大,相反人數一旦聚攏過多,那麽獲得的收益就會相對減少。


    所以就算讓他們聚在一起,都沒有人願意這麽做。


    “匯報總人數,還有他們地處的位置信息,地圖都發過來。”


    向偵察直升機發出命令後馬上就有了回信,首先就是敵人的總人數:至少有200人。


    他們地處是一處凹地,看樣子他們是要在這裏進行宿營。


    李寧看著200人這個數字久久下不了決定,如果是十幾人他可以毫不猶豫的下達攻擊的命令。


    可是現在看來,這個人數實在是太多了,已經不是自己能夠做決定的了。


    “連長需要向上級匯報嗎?”


    跪求催更!!!書評!!段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50年的軍旅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書之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書之母並收藏50年的軍旅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