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時釋迦牟尼佛,告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汝觀是一切諸佛菩薩及天龍鬼神,此世界、他世界,此國土、他國土,如是今來集會到忉利天者,汝知數不?”


    現在這個法會還沒有開始,就聚集了這麽多諸佛菩薩,為什麽沒有說人呢?因為是在忉利天說法,不是在人間,沒有國王、大臣、四眾弟子圍繞,因為在忉利天,沒有神通是到不了,這都是有神通的。來的像雲彩似的那樣多,遍滿虛空都是。因為上首弟子法王子是文殊師利菩薩,所以釋迦牟尼就告訴文殊師利菩薩說:“你看一看現在來這個會裏頭的諸佛菩薩以及天龍鬼神,這個娑婆世界的或者是別的世界的,你知不知道現在來了多少天、多少龍、多少鬼、多少神、多少諸佛、多少菩薩?”


    “文殊師利法王子”,我們有時候稱為“曼殊師利”,有時候稱為“妙吉祥”,有時候稱為“文殊師利童子”,總而言之,翻譯的名詞很多,或者翻“妙德”,或者翻“妙善”,或者翻“妙吉祥”,都是文殊師利菩薩以他所修的業所感應而得的名。文殊師利菩薩是七佛之師,他早已成就道業了,他行的六度萬行是以智慧為最大的,德圓果成,但是他示現為菩薩,這一類的大菩薩都稱為倒駕慈航。就像釋迦牟尼佛,我們知道在兩千五百多年前他已經入滅了,入滅就是入了涅槃,涅槃了就不生不滅了,實際上他還在這個世間利益眾生。


    終南山弘揚律宗的道宣律師,我們出家受的戒以及現在所學的戒都是根據道宣律師所弘揚的南山戒律。道宣律師在唐朝威名遠播,因此他感得天人給他送供。天人給他送供的時候,他就問這個天人:“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現在住到什麽地方?”天人聽他這麽一問感覺到很詫異,不知道怎麽回答好,就反問他:“你問的是哪一位釋迦牟尼佛啊?”他說:“就是在印度出生的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隻有一位,哪有很多呢?”天人說:“那是你看的,我們看的釋迦牟尼佛太多了,以我的天眼觀,都不知道有多少釋迦牟尼佛,你說的是這位釋迦牟尼佛在這兒入滅了,在這兒化現了;我看見釋迦牟尼佛正在說法,正在投生,正在做事。”


    由此可知,我們所認為的,其實是我們肉眼所見的情況,天人看見的情況不一樣。釋迦牟尼佛距離我們這個時候已有兩千多年了,四天王天他的壽命五百歲,我們人間五十年是他的一晝夜,我們人間的五百年是他的十天,兩千五百年也隻有他一個多月,他要是活五百歲,能見到很多,很長的時間,時間不一樣,壽命不一樣,他所認識的情況跟他所處的環境都不一樣了。因此對於佛、菩薩,我們要以聖境來會,不能以凡夫的知見來對待。


    文殊師利菩薩在各部經上都承認,觀世音菩薩就不一樣了,你到印度說觀世音菩薩,沒有人知道,地藏王菩薩更是神話了!在我們國土所說的大菩薩,在印度是不承認的,南傳佛教也不承認,也不相信。


    我在北京辦中國佛學院的時候,南傳國家派一位教育部長來參觀,他到了法源寺,不進大殿門,我們大殿裏頭有尊釋迦牟尼、阿彌陀佛、藥師佛,前麵是八大菩薩,他說我們供這些鬼幹什麽?他不承認八大菩薩是佛,我們跟他解釋,他也不進去,認為我們是外道,他們的殿裏隻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沒有其它的。但是一般的小乘佛教也承認文殊師利菩薩,因為釋迦牟尼佛、文殊師利菩薩故事很多。


    文殊師利菩薩經常在佛前,一次遇到結夏安居時他沒有來,因為他是菩薩,菩薩不注意這一類的事情,也不拘小節,他有菩薩戒,但菩薩戒沒有結夏安居,隨時都要利益眾生。除了釋迦牟尼佛,迦葉尊者是上首,文殊菩薩回來時,迦葉就問他:“文殊師利,你哪裏去了?”文殊菩薩說:“這三個月我去三個地方,第一個月到波斯匿王王宮裏去了,給後宮的宮女說法;第二個月我住到女孩子學校去給她們說法;第三個月我到妓女院去了,因為妓女最苦了,我去給她們說法。”


    迦葉尊者一聽就說:“你還是佛弟子?”他就拿起木魚,集合所有的僧眾,逼文殊師利,不許他再進寺廟,他還沒打,文殊菩薩一個手抓住說:“你逼我哪一個?要把我哪一個攆出去?”他說:“我就是攆你!”文殊菩薩又說:“你看有很多的我。”迦葉尊者抬眼一看,整個寺廟全變成文殊師利菩薩,他趕緊把木魚放下了,他攆這個文殊,那些文殊還是在啊!這是形容菩薩跟比丘不同的,不要拿菩薩來要求比丘。


    有很多人說:“你這個出家人怎麽不學學那些大菩薩?”我們怎麽學得了?大菩薩具足戒、定、慧,我們要是做了就要下地獄了。因為他的智慧第一。文殊菩薩事例太多了,他降生有十種吉祥,所以又叫妙吉祥,大家都知道文殊師利菩薩是法王子,智慧第一,紹隆佛種。所以佛問他:“你有沒有看到,現在在這個法會集會的諸佛跟那些大菩薩、天、龍、鬼神有多少,你知不知道?”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測度,不能得知。’”


    我以我的神通力來測度現在到會場的究竟有多少天人?究竟有多少諸佛菩薩?給我一千劫的時間(這裏是指小劫)也不能知道它的數。


    “佛告文殊師利:‘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


    不但你不知道,今天到這兒來集會的有多少,“吾以佛眼觀故,猶不盡數”,不能夠詳細確定有多少人。


    這裏有一個問題,以文殊師利來看忉利天,他一眼就望盡了,更不要說佛了,忉利天有多大,怎麽能容納這麽多呢?文殊師利都不知道數字,佛都不能盡知,這就叫不可思議的妙了。而地藏王菩薩所教化的就有這麽多,還有正在教化的,我們都算是地藏王菩薩教化的。我們念《地藏經》,念地藏聖號,我們算還是未度的;但是在那個時候,那是已度的、正度的,我們這些人還不算在裏麵。這是顯地藏王菩薩的殊勝功德,讓我們學這個法的時候先生起殊勝感,生起不可思議感。


    如果大家學過《維摩詰經》,那間丈室容八萬四千四十寶座,一個寶座高三萬二千由旬,他那間小屋子怎麽容得下呢?《華嚴經》上講“於一毛端現寶王剎”,一個汗毛的尖一個佛國土,一個佛教化的寶王剎在這裏頭,小能容大,一多兼容,數字雖然多但是小大兼容,也就是顯示不可思議的事。


    “此皆是地藏菩薩久遠劫來,已度、當度、未度,已成就、當成就、未成就。”


    我們不知道數目的這些諸佛、菩薩、天、龍、鬼神,都是地藏王菩薩久遠劫來所教化的,這些人都成菩薩了,成佛了;還有“當度”,就是正在度的,正在度的不是指我們這些人,那些鬼神、天、龍都是正在度的,集會到這個道場來受度法。“已度”的就是已經成佛、成大菩薩了,成了菩薩自然就快成佛。“當度”的就是鬼神,“未度”的,我們就在“未度”之處,或者是參加那個勝會的,還沒有得成就的。


    “已成就”當然指諸佛了,已經成就佛果。“當成就”,那些菩薩都是當然要成就佛果的;“未成就”,那些天、龍、鬼神還沒有成佛,現在還在修行當中,還在行菩薩道當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8地獄與33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親吻你的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親吻你的唇並收藏18地獄與33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