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惡人先告狀
重生之侯府嫡女奪天下 作者:十弦vela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寧子青睡到快午時才起來。
銀香伺候她用膳時,鴛離幾人趕回來複命,並帶回來一個壞消息。
袁榷手中的那幾封至關重要的密函,已經落入了霍雲鴻的手中。
而昨日那場突如其來的綁架,其實是嘉柔縣主一手策劃的。
她因嫉妒和不甘,在得知曜帝要讓蘇衍七盡快迎娶寧子青後,便失去了理智,犯下了這樣的大錯。
寧子青聽完這些紛擾之事,心中一陣煩躁,她斂著眉頭擱下了碗筷,再也沒有胃口進食。
倚在窗邊的夭夭見狀,揮手示意鴛離他們先退下,然後坐到寧子青身邊擔憂地問道:“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
“沒了二皇子的把柄,我們又少了幾分勝算。”
寧子青輕歎口氣,冷冷道。
“都把我逼到這份上了,我豈能再心慈手軟。”
夭夭皺眉不解。
寧子青卻是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拿起帕子慢悠悠地擦幹淨嘴角,隨後吩咐銀香。
“一會兒差人以侯爺的名義去請個太醫來為我診病,就說我昨日遭遇不測,受到驚嚇過度,半夜突發惡疾,導致現在臥床不起。”
接著,她又叫來薑霏和薑且嚴肅地叮囑道:“你們二人現在立刻帶著伊薑族的所有族人前往宮門外,向大內遞上帖子,請求麵見聖上。請他為我主持公道,嚴懲那些謀害我的人。動靜一定要鬧得越大越好,要讓文武百官都知道這件事情!”
薑且撓著頭,一臉困惑,不明白為什麽要繞這麽大個彎。
夭夭在一旁提醒他。
“你們阿沙雅被人陷害得這麽慘,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你們伊薑族在京都沒有靠山嗎?所以你們得大鬧一場,硬氣些,別讓人以為你們好欺負。”
薑且恍然大悟,怒氣瞬間湧上心頭。
“既然不讓我們阿沙雅調動黑羽軍,那就必須處置了那些惡人,給我們伊薑族和整個曄北一個交代。否則,我定要告到王上那裏去!”
夭夭滿意地拍了拍他的頭。
“孺子可教也,趕緊去吧!”
薑且兩人領命而去。
寧子青對自己這樣的安排頗為得意,她撩下帕子,重新躺回床上,指揮夭夭給她畫個病容妝。
“幫我畫得越慘越好,最好能騙過我嫂嫂他們。”
夭夭無語:“小狐狸,就你鬼點子最多。”
寧子青調皮地支起一條腿,嘿嘿大笑:“誰讓她們要來招惹我,這下踢到鐵板上了,我隻好送她們去見閻王囉。”
京都鬧市街頭,看熱鬧的人群將一片區域圍得水泄不通。
午時剛至,幾個侍衛粗暴地踢開了早已熄滅的火盆,準備將隻穿著白色中衣、蜷縮在地上的嘉柔縣主四人押往大理寺牢獄。
圍觀的人群看著她們衣衫不整的模樣,紛紛投來鄙夷的目光,對著她們指指點點,冷嘲熱諷。
四人被堵住了嘴,隻能埋頭,羞愧難當,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麵對眾人的惡言惡語。
恢複了正常麵容的嘉柔縣主猛地站起身來,凶狠地瞪著侍衛,發出氣憤的嚷嚷聲。
為首的侍衛厭惡地扯起捆住她雙手的繩索用力一拉,嘉柔縣主一個踉蹌,狼狽地摔倒在地,引來眾人的一陣哄笑。
嘉柔縣主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淚水奪眶而出,嗚咽著哭了出來。
她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受到如此屈辱。
這比直接要了她的命還要讓她難受。
侍衛再次將她拉起,嘉柔縣主不再掙紮,隻想盡快逃離這個令她羞恥的地方。
人群中不斷有人指責她們陷害阿照公主的罪惡。
甚至有人帶頭朝她們身上扔爛葉子、雞蛋和石頭。
寧子蘭緊縮著脖子,咬牙忍受著疼痛,艱難的挪動步子,心裏恨極了寧子青。
侍衛們沒有阻止憤怒的百姓,反而押著她們緩緩前行,邊走邊高聲宣讀她們所犯的罪行。
“徐李二府串通歹人,謀害阿照公主,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人群再次沸騰起來,對著四人喊打喊殺。
“阿照公主心地善良,多方照拂受災的百姓,還為了我國與西洲大國簽訂通商的協議,以雙麵繡換來精良的馬匹,黃金等財物。她勞苦功高,你們這些心腸惡毒的小人,怎可昧著良心去謀害她!”
“我呸!還是高門貴女呢,真是卑鄙無恥,禽獸不如,簡直天理難容!”
“殺了她們!殺了她們……”
場麵愈發激烈,百姓們的聲討聲此起彼伏,嚇得嘉柔縣主幾人心驚膽戰。
這時,走在隊伍最後方的徐二小姐突然渾身劇烈抽搐,大口大口地吐出血來,甚至連耳鼻和眼睛都流出了鮮血。
她痛苦地呻\/\/\/吟了幾聲,一頭栽倒在地,不一會兒便因七竅流血而斷了氣。
侍衛長走上前來查看,發現是她體內的毒藥再次發作,最終落了個慘死的下場。
徐二小姐的死訊一出,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老天爺開眼了,是它收了這為非作歹的惡人!”
嘉柔縣主三人驚恐地望著徐二小姐的屍體,生怕下一個毒發身亡的就是自己。
嘉柔縣主更是崩潰到了極點,她瘋狂地搖著頭,身體顫抖得幾乎無法站立。
就在這時,人群中擠出幾個家丁模樣的漢子,他們一眼就認出了嘉柔縣主。
這些家丁難以置信地衝上前去,費力地解開了捆住嘉柔縣主的繩子,扯掉了塞在她嘴裏的布團。
“嘉柔縣主,是誰把你捆到這裏來的!”
家丁們焦急萬分。
聽到有人喊出嘉柔縣主的名字,周圍的人群大吃一驚。
“陷害阿照公主的竟然是嘉柔縣主……她可真是膽大包天……”
“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
“她罪孽深重,喪盡天良,愧對陛下的恩德!”
嘉柔縣主雙手捂緊耳朵,麵孔扭曲得可怕,失聲尖叫起來:“寧子青,你害我至此,我若不殺你,誓不罷休!”
京都城在這一天徹底亂了套。
寧子駿狀告徐、李兩府的奏折剛送到曜帝手中,大理寺也將審理完畢的此案卷宗呈遞到了禦書房。
與此同時,吳公公向曜帝稟報,伊薑族的族人在宮門口大聲喊冤,懇請曜帝為他們的公主主持公道。
曜帝還未來得及弄清楚事情始末,齊國公怒氣衝衝地衝進宮裏來告狀了。
次日早朝,大臣們分為了兩派,雙方各執一詞,分別奏請曜帝處罰寧子青以及徐、李兩府和嘉柔縣主。
為了安撫寧侯府,曜帝首先下旨將徐、李兩府滿門抄斬。
對於這一判決,雙方都沒有提出異議,畢竟徐、李兩府本就有罪在先,如今更是罪上加罪,死有餘辜。
這樣的結果,最讓霍雲鴻感到高興。
他原本頗為頭疼的這兩家心頭大患,如今終於不用他親自出手,就被曜帝解決了。
霍雲鴻暗自竊喜,打算在一旁靜觀其變,看好戲上演。
接下來,齊國公一派開始指責寧子青的不是。
他們不停向曜帝進言:“陛下,阿照公主雖然遇險在先,但她對四位官家小姐強行灌下各種毒藥,手段實在太過殘忍,令人發指。之後,她又剝去她們的外衣,讓她們在眾目睽睽之下暴露無遺,這豈不是濫用私刑、不遵守國法嗎?”
“還請陛下對寧侯府進行問罪。”
“阿照公主身為公主,卻不能以身作則,行事肆意妄為、草菅人命。望陛下降罪責罰她,以儆效尤!”
此話一出,眾多大臣紛紛附和:“請陛下懲治阿照公主。”
曜帝聽完這些說辭後,抿唇思索,並未急於做出決斷。
昨日,齊國公氣急敗壞地闖進禦書房,狀告寧子青不僅對嘉柔縣主下毒致殘,還毀其名節。
家丁們將她救回府後不久,她悄悄懸梁自盡,幸好被丫鬟及時發現並救下。
齊國公跪在禦前,悲憤交加,淚流滿麵,懇求曜帝為他的女兒做主,嚴懲寧子青。
曜帝震驚不已,下令徹查此事。
經過審訊盤問,曜帝知道這起案件遠比想象中複雜,因此決定在早朝公開審理此案。
然而,今日早朝,寧侯爺與寧子駿卻並未現身。
昨日夜裏,寧侯府就遞了告假帖,稱寧子青突遭無妄之災,急病臥床不起,寧老夫人也因擔憂過度而病倒。
寧子駿在奏折中寫明,此案幕後黑手及人證、供詞均已查實,如何處置,全憑曜帝聖裁。
曜帝心知肚明,寧侯府這是想將這塊燙手山芋丟給他處理,讓他出麵治齊國公府的罪。
這無疑是給他出了一個難題。
曜帝板著臉,看著朝臣們為此事爭論不休,心中十分氣悶。
霍雲訣聽著大臣們非議寧子青,實在忍受不了,出聲反駁道:“你們是非不分,卻妄圖惡人先告狀!”
他向曜帝行禮請示:“父皇,請聽兒臣一言。”
曜帝默了默,點頭應允,眾人立馬安靜下來。
霍雲訣擲地有聲道:“阿照公主本是此案的受害者,諸位大臣反而顛倒黑白,竟想將罪責都推到她頭上。”
“你們此舉不但會寒了阿照公主的心,還會招來更大的禍患!”
齊國公和霍雲鴻聽罷,皆是對此感到不屑。
齊國公眼神暗示一個大臣提出質疑:“四殿下,您此言何意?難不成,阿照公主還想跑到禦前來喊冤嗎?”
霍雲訣朝那個大臣投去冷冷一瞥,譏諷道:“周大人,即便阿照公主不來禦前喊冤,你們都應該去侯府親自向她賠禮道歉,再好好感激她一番才是。”
眾人聽到此話,嘩然一片。
霍雲鴻哼笑道:“四弟,慎言,寧子青現在的身份,不過是謙王一時興起,自封的一個伊薑族部落的公主頭銜罷了。你怎敢在父皇麵前,讓眾大臣去她麵前認錯?你這是在抬舉她,還是沒把父皇放在眼裏啊?”
他的話說得龍椅上的曜帝臉色一沉,怒斥道:“放肆!朕還沒有對寧子青興師問罪,她倒想讓朕的大臣們去跟她請罪!”
曜帝龍顏大怒,嚇得殿中所有人跪伏在地,齊聲高呼。
“陛下息怒!”
霍雲鴻低垂著首,唇邊抿著幸災樂禍的笑意。
霍雲訣連忙拱手解釋:“父皇,兒臣方才那般言語,實乃事出有因,還請父皇明鑒。”
曜帝心裏窩火,瞪了霍雲訣一眼:“老四,你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朕定饒不了你。”
霍雲訣點頭應是,繼續稟明緣由:“父皇,阿照公主昨日遭遇橫禍,險些喪命。她身邊的伊薑族護衛在情急之下,拿出了謙王此前留給她的黑羽令,要她當即下令,前往梵海調遣黑羽軍來京都護衛她的安全。”
“那可是三萬黑羽軍啊,謙王竟然送給了阿照公主,讓她隨意號召。可見她在謙王心中是何等重要的分量。”
“兒臣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已經勸下阿照公主收回成命。父皇若是不信,可以詢問中郎君,他當時也在場,親眼目睹伊薑族護衛拿出黑羽令請求阿照公主派他去調兵。”
得知這一消息,眾臣臉色大變,驚得目瞪口呆。
霍雲鴻與齊國公兩人神情一怔,感到不可思議。
曜帝眉頭緊皺,愕然問道:“你說什麽!謙王竟將黑羽令交給了寧子青!”
中郎將快步出列稟報:“啟稟陛下,四殿下所言千真萬確。昨夜,微臣親眼所見,阿照公主手中拿著的令牌正是黑羽令。好在四殿下與微臣極力勸阻,阿照公主才打消了調動黑羽軍來京都的念頭。”
有了中郎將的證實,大臣們再次驚得倒吸一口冷氣。
那勇猛無匹、殺人如麻的黑羽軍,萬一真的被寧子青召來京都,以她心狠手辣的手段,恐怕會對他們痛下殺手……
先前那些詆毀汙蔑寧子青的大臣,此刻,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就不該聽信齊國公的一麵之詞,抨擊寧子青。
如今得罪了她,還不知道以後會遭到怎樣的報複。
大臣們追悔莫及,哀歎連連。
曜帝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好一個寧子青,她究竟有何能耐?能讓謙王如此對待她!”
霍雲訣道出了實情:“父皇,阿照公主說,她其實並不知道這黑羽令的來曆。這是在她生辰那日,纏著謙王要一份大禮。謙王拗不過她,隻好拿出黑羽令來哄她開心,之後那令牌便一直由伊薑族的護衛妥善保管。”
“阿照公主也是昨晚才得知這塊黑羽令的重要性,她自己也驚了一跳。”
“她托兒臣代為轉達,雖然她名義上是伊薑族的公主,但她也是南曜國的子民。”
“她請父皇放心,黑羽令她已封存起來,日後絕不拿出來使用。等下次見到謙王,她會親自歸還。”
“隻是……她懇請父皇,能夠還她一個公道。”
銀香伺候她用膳時,鴛離幾人趕回來複命,並帶回來一個壞消息。
袁榷手中的那幾封至關重要的密函,已經落入了霍雲鴻的手中。
而昨日那場突如其來的綁架,其實是嘉柔縣主一手策劃的。
她因嫉妒和不甘,在得知曜帝要讓蘇衍七盡快迎娶寧子青後,便失去了理智,犯下了這樣的大錯。
寧子青聽完這些紛擾之事,心中一陣煩躁,她斂著眉頭擱下了碗筷,再也沒有胃口進食。
倚在窗邊的夭夭見狀,揮手示意鴛離他們先退下,然後坐到寧子青身邊擔憂地問道:“接下來,你打算怎麽辦?”
“沒了二皇子的把柄,我們又少了幾分勝算。”
寧子青輕歎口氣,冷冷道。
“都把我逼到這份上了,我豈能再心慈手軟。”
夭夭皺眉不解。
寧子青卻是不懷好意地笑了笑,拿起帕子慢悠悠地擦幹淨嘴角,隨後吩咐銀香。
“一會兒差人以侯爺的名義去請個太醫來為我診病,就說我昨日遭遇不測,受到驚嚇過度,半夜突發惡疾,導致現在臥床不起。”
接著,她又叫來薑霏和薑且嚴肅地叮囑道:“你們二人現在立刻帶著伊薑族的所有族人前往宮門外,向大內遞上帖子,請求麵見聖上。請他為我主持公道,嚴懲那些謀害我的人。動靜一定要鬧得越大越好,要讓文武百官都知道這件事情!”
薑且撓著頭,一臉困惑,不明白為什麽要繞這麽大個彎。
夭夭在一旁提醒他。
“你們阿沙雅被人陷害得這麽慘,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你們伊薑族在京都沒有靠山嗎?所以你們得大鬧一場,硬氣些,別讓人以為你們好欺負。”
薑且恍然大悟,怒氣瞬間湧上心頭。
“既然不讓我們阿沙雅調動黑羽軍,那就必須處置了那些惡人,給我們伊薑族和整個曄北一個交代。否則,我定要告到王上那裏去!”
夭夭滿意地拍了拍他的頭。
“孺子可教也,趕緊去吧!”
薑且兩人領命而去。
寧子青對自己這樣的安排頗為得意,她撩下帕子,重新躺回床上,指揮夭夭給她畫個病容妝。
“幫我畫得越慘越好,最好能騙過我嫂嫂他們。”
夭夭無語:“小狐狸,就你鬼點子最多。”
寧子青調皮地支起一條腿,嘿嘿大笑:“誰讓她們要來招惹我,這下踢到鐵板上了,我隻好送她們去見閻王囉。”
京都鬧市街頭,看熱鬧的人群將一片區域圍得水泄不通。
午時剛至,幾個侍衛粗暴地踢開了早已熄滅的火盆,準備將隻穿著白色中衣、蜷縮在地上的嘉柔縣主四人押往大理寺牢獄。
圍觀的人群看著她們衣衫不整的模樣,紛紛投來鄙夷的目光,對著她們指指點點,冷嘲熱諷。
四人被堵住了嘴,隻能埋頭,羞愧難當,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麵對眾人的惡言惡語。
恢複了正常麵容的嘉柔縣主猛地站起身來,凶狠地瞪著侍衛,發出氣憤的嚷嚷聲。
為首的侍衛厭惡地扯起捆住她雙手的繩索用力一拉,嘉柔縣主一個踉蹌,狼狽地摔倒在地,引來眾人的一陣哄笑。
嘉柔縣主的眼神中充滿了絕望,淚水奪眶而出,嗚咽著哭了出來。
她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在這大庭廣眾之下受到如此屈辱。
這比直接要了她的命還要讓她難受。
侍衛再次將她拉起,嘉柔縣主不再掙紮,隻想盡快逃離這個令她羞恥的地方。
人群中不斷有人指責她們陷害阿照公主的罪惡。
甚至有人帶頭朝她們身上扔爛葉子、雞蛋和石頭。
寧子蘭緊縮著脖子,咬牙忍受著疼痛,艱難的挪動步子,心裏恨極了寧子青。
侍衛們沒有阻止憤怒的百姓,反而押著她們緩緩前行,邊走邊高聲宣讀她們所犯的罪行。
“徐李二府串通歹人,謀害阿照公主,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人群再次沸騰起來,對著四人喊打喊殺。
“阿照公主心地善良,多方照拂受災的百姓,還為了我國與西洲大國簽訂通商的協議,以雙麵繡換來精良的馬匹,黃金等財物。她勞苦功高,你們這些心腸惡毒的小人,怎可昧著良心去謀害她!”
“我呸!還是高門貴女呢,真是卑鄙無恥,禽獸不如,簡直天理難容!”
“殺了她們!殺了她們……”
場麵愈發激烈,百姓們的聲討聲此起彼伏,嚇得嘉柔縣主幾人心驚膽戰。
這時,走在隊伍最後方的徐二小姐突然渾身劇烈抽搐,大口大口地吐出血來,甚至連耳鼻和眼睛都流出了鮮血。
她痛苦地呻\/\/\/吟了幾聲,一頭栽倒在地,不一會兒便因七竅流血而斷了氣。
侍衛長走上前來查看,發現是她體內的毒藥再次發作,最終落了個慘死的下場。
徐二小姐的死訊一出,人群中頓時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老天爺開眼了,是它收了這為非作歹的惡人!”
嘉柔縣主三人驚恐地望著徐二小姐的屍體,生怕下一個毒發身亡的就是自己。
嘉柔縣主更是崩潰到了極點,她瘋狂地搖著頭,身體顫抖得幾乎無法站立。
就在這時,人群中擠出幾個家丁模樣的漢子,他們一眼就認出了嘉柔縣主。
這些家丁難以置信地衝上前去,費力地解開了捆住嘉柔縣主的繩子,扯掉了塞在她嘴裏的布團。
“嘉柔縣主,是誰把你捆到這裏來的!”
家丁們焦急萬分。
聽到有人喊出嘉柔縣主的名字,周圍的人群大吃一驚。
“陷害阿照公主的竟然是嘉柔縣主……她可真是膽大包天……”
“天子腳下,還有沒有王法了!”
“她罪孽深重,喪盡天良,愧對陛下的恩德!”
嘉柔縣主雙手捂緊耳朵,麵孔扭曲得可怕,失聲尖叫起來:“寧子青,你害我至此,我若不殺你,誓不罷休!”
京都城在這一天徹底亂了套。
寧子駿狀告徐、李兩府的奏折剛送到曜帝手中,大理寺也將審理完畢的此案卷宗呈遞到了禦書房。
與此同時,吳公公向曜帝稟報,伊薑族的族人在宮門口大聲喊冤,懇請曜帝為他們的公主主持公道。
曜帝還未來得及弄清楚事情始末,齊國公怒氣衝衝地衝進宮裏來告狀了。
次日早朝,大臣們分為了兩派,雙方各執一詞,分別奏請曜帝處罰寧子青以及徐、李兩府和嘉柔縣主。
為了安撫寧侯府,曜帝首先下旨將徐、李兩府滿門抄斬。
對於這一判決,雙方都沒有提出異議,畢竟徐、李兩府本就有罪在先,如今更是罪上加罪,死有餘辜。
這樣的結果,最讓霍雲鴻感到高興。
他原本頗為頭疼的這兩家心頭大患,如今終於不用他親自出手,就被曜帝解決了。
霍雲鴻暗自竊喜,打算在一旁靜觀其變,看好戲上演。
接下來,齊國公一派開始指責寧子青的不是。
他們不停向曜帝進言:“陛下,阿照公主雖然遇險在先,但她對四位官家小姐強行灌下各種毒藥,手段實在太過殘忍,令人發指。之後,她又剝去她們的外衣,讓她們在眾目睽睽之下暴露無遺,這豈不是濫用私刑、不遵守國法嗎?”
“還請陛下對寧侯府進行問罪。”
“阿照公主身為公主,卻不能以身作則,行事肆意妄為、草菅人命。望陛下降罪責罰她,以儆效尤!”
此話一出,眾多大臣紛紛附和:“請陛下懲治阿照公主。”
曜帝聽完這些說辭後,抿唇思索,並未急於做出決斷。
昨日,齊國公氣急敗壞地闖進禦書房,狀告寧子青不僅對嘉柔縣主下毒致殘,還毀其名節。
家丁們將她救回府後不久,她悄悄懸梁自盡,幸好被丫鬟及時發現並救下。
齊國公跪在禦前,悲憤交加,淚流滿麵,懇求曜帝為他的女兒做主,嚴懲寧子青。
曜帝震驚不已,下令徹查此事。
經過審訊盤問,曜帝知道這起案件遠比想象中複雜,因此決定在早朝公開審理此案。
然而,今日早朝,寧侯爺與寧子駿卻並未現身。
昨日夜裏,寧侯府就遞了告假帖,稱寧子青突遭無妄之災,急病臥床不起,寧老夫人也因擔憂過度而病倒。
寧子駿在奏折中寫明,此案幕後黑手及人證、供詞均已查實,如何處置,全憑曜帝聖裁。
曜帝心知肚明,寧侯府這是想將這塊燙手山芋丟給他處理,讓他出麵治齊國公府的罪。
這無疑是給他出了一個難題。
曜帝板著臉,看著朝臣們為此事爭論不休,心中十分氣悶。
霍雲訣聽著大臣們非議寧子青,實在忍受不了,出聲反駁道:“你們是非不分,卻妄圖惡人先告狀!”
他向曜帝行禮請示:“父皇,請聽兒臣一言。”
曜帝默了默,點頭應允,眾人立馬安靜下來。
霍雲訣擲地有聲道:“阿照公主本是此案的受害者,諸位大臣反而顛倒黑白,竟想將罪責都推到她頭上。”
“你們此舉不但會寒了阿照公主的心,還會招來更大的禍患!”
齊國公和霍雲鴻聽罷,皆是對此感到不屑。
齊國公眼神暗示一個大臣提出質疑:“四殿下,您此言何意?難不成,阿照公主還想跑到禦前來喊冤嗎?”
霍雲訣朝那個大臣投去冷冷一瞥,譏諷道:“周大人,即便阿照公主不來禦前喊冤,你們都應該去侯府親自向她賠禮道歉,再好好感激她一番才是。”
眾人聽到此話,嘩然一片。
霍雲鴻哼笑道:“四弟,慎言,寧子青現在的身份,不過是謙王一時興起,自封的一個伊薑族部落的公主頭銜罷了。你怎敢在父皇麵前,讓眾大臣去她麵前認錯?你這是在抬舉她,還是沒把父皇放在眼裏啊?”
他的話說得龍椅上的曜帝臉色一沉,怒斥道:“放肆!朕還沒有對寧子青興師問罪,她倒想讓朕的大臣們去跟她請罪!”
曜帝龍顏大怒,嚇得殿中所有人跪伏在地,齊聲高呼。
“陛下息怒!”
霍雲鴻低垂著首,唇邊抿著幸災樂禍的笑意。
霍雲訣連忙拱手解釋:“父皇,兒臣方才那般言語,實乃事出有因,還請父皇明鑒。”
曜帝心裏窩火,瞪了霍雲訣一眼:“老四,你若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朕定饒不了你。”
霍雲訣點頭應是,繼續稟明緣由:“父皇,阿照公主昨日遭遇橫禍,險些喪命。她身邊的伊薑族護衛在情急之下,拿出了謙王此前留給她的黑羽令,要她當即下令,前往梵海調遣黑羽軍來京都護衛她的安全。”
“那可是三萬黑羽軍啊,謙王竟然送給了阿照公主,讓她隨意號召。可見她在謙王心中是何等重要的分量。”
“兒臣深知此事關係重大,已經勸下阿照公主收回成命。父皇若是不信,可以詢問中郎君,他當時也在場,親眼目睹伊薑族護衛拿出黑羽令請求阿照公主派他去調兵。”
得知這一消息,眾臣臉色大變,驚得目瞪口呆。
霍雲鴻與齊國公兩人神情一怔,感到不可思議。
曜帝眉頭緊皺,愕然問道:“你說什麽!謙王竟將黑羽令交給了寧子青!”
中郎將快步出列稟報:“啟稟陛下,四殿下所言千真萬確。昨夜,微臣親眼所見,阿照公主手中拿著的令牌正是黑羽令。好在四殿下與微臣極力勸阻,阿照公主才打消了調動黑羽軍來京都的念頭。”
有了中郎將的證實,大臣們再次驚得倒吸一口冷氣。
那勇猛無匹、殺人如麻的黑羽軍,萬一真的被寧子青召來京都,以她心狠手辣的手段,恐怕會對他們痛下殺手……
先前那些詆毀汙蔑寧子青的大臣,此刻,腸子都悔青了。
早知道就不該聽信齊國公的一麵之詞,抨擊寧子青。
如今得罪了她,還不知道以後會遭到怎樣的報複。
大臣們追悔莫及,哀歎連連。
曜帝神色變得凝重起來:“好一個寧子青,她究竟有何能耐?能讓謙王如此對待她!”
霍雲訣道出了實情:“父皇,阿照公主說,她其實並不知道這黑羽令的來曆。這是在她生辰那日,纏著謙王要一份大禮。謙王拗不過她,隻好拿出黑羽令來哄她開心,之後那令牌便一直由伊薑族的護衛妥善保管。”
“阿照公主也是昨晚才得知這塊黑羽令的重要性,她自己也驚了一跳。”
“她托兒臣代為轉達,雖然她名義上是伊薑族的公主,但她也是南曜國的子民。”
“她請父皇放心,黑羽令她已封存起來,日後絕不拿出來使用。等下次見到謙王,她會親自歸還。”
“隻是……她懇請父皇,能夠還她一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