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深問:“我爸是不是在住院?”
“住了四個月,”姐姐告訴他,“你當年念高三,你爸第一次被查出來那個病。你高考出成績的那幾天,叔叔在哈爾濱做手術,他們騙別人說,他們隻是出來旅遊……”
趙雲深閉上雙眼:“當時治好了,現在複發了?癌細胞擴散轉移到了身體其他部位?”
姐姐苦笑:“我寧願你沒猜中。”
趙雲深問出醫院的地址。他簡單收拾一遍行李,連夜趕去了醫院。他從沒對醫院生出那麽強烈的恐懼感,見到父親的那一刻,趙雲深的血液和骨頭完全凝固,如同一座被人敲得粉碎的石雕。
他輕聲道:“爸爸?”
隔壁病床的老頭在打鼾。
趙雲深的母親趴在一旁補眠。
趙雲深並未喚醒父親,但他驚動了母親。母親乍一眼看見他,還以為是做夢,便低下頭去揉眼,剪短的頭發毛躁幹枯,灰白交雜。
“媽。”趙雲深念道。
母親問他:“考試結束了?”
趙雲深盯著病床:“還沒開始,我請假回來了。”
母親又問:“你們領導給你批假?”
“是啊,”趙雲深摘下圍巾,“聽說我家有事,立刻批假。醫生和護士的地位上升很多,現在都講究一個人文關懷。”
趙雲深和母親交談時,病床上的父親悠悠轉醒。他身高一米八幾,瘦得隻剩一具黃皮骨架,有沒有八十斤?趙雲深並不確定。
記憶中的父親是強健有力的。小時候,趙雲深隨父母回鄉,參加鎮上的趕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父親把趙雲深舉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肩上,一家三口走街串巷,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現在,他的父親身患膽管癌,晚期確診。母親和趙雲深提起,這個病特別纏人,不僅麻煩,還很疼的,劇痛一旦發作,就需要注射嗎啡。
趙雲深萬分清楚,膽管癌患者依靠嗎啡止痛,病情已經到了什麽程度。他彎下腰,躬身靠近父親,喊道:“爸爸。”
父親應道:“唉,爸還在呢。”
父親抬起一隻手,碰到趙雲深的手腕。
趙雲深低聲笑了:“爸,我是醫生,也在腫瘤科實習過。你答應我,別放棄,心理作用的影響很大。我明早去找你的主治醫生,現代醫學發達了,你會沒事的。”
父親隻是點頭。
趙雲深反握他的手:“爸,我再過四年博士畢業。畢業典禮上,你怎麽說也要來吧。還有,我和許星辰正在商量結婚的事,到了婚禮那天,新郎的父親必須上台發表致辭。”
父親隱有期待:“是的,爸爸知道。”
趙雲深與他拉鉤:“我們說好了。”
趙雲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像個小男孩一樣索求父親的許諾。而他的父親一如當年,痛快地答應了他。
這一瞬間,他拾起很多記憶的碎片。比如他喜歡吃另一條街上的烤羊腿,父親下班時,經常騎著自行車路過那裏,打包一份帶回來兒子。又比如,互聯網剛剛興起時,父親咬牙給他買了一台電腦,擺在房間裏,教他如何撥號上網。
他非常想抓緊父親的手,但他無法用力。
之後幾天,趙雲深一直留守醫院。他不斷和主治醫生溝通,對方那一手龍飛鳳舞的字,那一副見慣生死的淡然態度,都讓趙雲深覺得諷刺又好笑。
他對醫生說:“我願意折壽二十年,換我爸爸再活五年。”
醫生感歎:“在世的人更要珍惜生活。”
趙雲深平白無故冒出一股火:“你什麽意思,我爸人還躺在病床上,你們醫院要放棄治療嗎?”
醫生禮貌地辯解:“我們一定會全力救治。”
趙雲深此前一直站在醫生的角度。患者家屬的態度稍有不好,他就懶得理人。如今,角色顛倒,他一時竟然也沒適應過來。
他徹底放下了學業。每天待在病床前,盼著醫學奇跡的降臨。
那一天的上午,趙雲深還覺得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昏睡的父親忽然意識清醒,想吃一碗米粥。
“白米粥和豆沙包。”他這樣說。停頓片刻,他又含糊其辭:“長身體啊,不能不吃早飯。”
趙雲深上初中時,很不愛吃早飯。他聽到父親的話,就像被錘子砸裂了脊骨,他牽起父親的手,冰冷又潮濕,這代表了驟減的循環血液量。他急忙喊:“爸,堅持一下,你答應過我。”
他衝出病房,到處找醫生。
他的大腦麻木,不會思考。既像是痛苦到了極點,又像是已經得道成仙,雙腳虛無,漂浮在走廊上。隔著幾間病房,趙雲深聽見一陣“咯咯”聲,來自病人肺泡積攢的分泌物,預示著死亡不可挽回。
趙雲深轉身,狂奔回病房。
已經來不及了。
他爸爸說過:“等你博士畢業,我想參加你們的畢業典禮。”還說過:“爸媽永遠是你的後盾。”
可惜,命裏注定會缺席。
從那天開始,趙雲深沒有了父親。
趙雲深的爸爸是個好榜樣。他答應兒子的事,從來沒有反悔,也從來沒有食言。唯一的一次不守約定,就是在醫院說:再活七年。然後,他隻活了七天。
母親一邊收拾遺物,一邊告訴趙雲深:你那時候總抱怨,誰家兒子二十多歲了,還每天往家裏打電話?我們經常打電話給你,不是故意讓你煩。你爸爸病倒了,想聽聽你的聲音,你跟他說句話,他心裏高興。
第31章預兆
趙雲深失蹤半個月。
輔導員聯係上了趙雲深的母親。趙母說,丈夫去世,兒子在家守孝,暫時趕不回學校。她問輔導員,學校還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嗎?
輔導員不斷安慰她,憋到最後才說:再過幾天,就是大四年級的期末考試。雖然趙雲深事出有因,但是,學校的考試規定不能更改。
母親含淚,轉告兒子:“你去學校考試吧。”
趙雲深卻回答:“過了頭七,我再走。”
母親勸說道:“你爸還在的時候,就怕打擾你的學習。你那麽用功,家裏給你的經濟支持不多,也沒辦法托人幫你找關係。你總是說,最大的願望就是拿到職稱,進大醫院……”
趙雲深抬起手,扶著一旁的桌子:“媽,你別擔心我,你回房間休息。”
無論如何,他們還要打起精神,辦好後事。
親人去世的那一瞬間,痛苦就在心底紮根。之後的追悼會、葬禮、上墳,都將反複提醒在世者:陰陽相隔,那個人已經離開了。哪怕他生前是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父親,每當想念時,他的至親也隻能到墳前坐一坐。
自從父親走後,趙雲深母親的精神與身體狀況都不太好。她不上班了,請過病假,枯坐在家,經常整理幾十年前拍過的老相片。
八十年代留存的黑白照片中,趙雲深的父親年輕挺拔,英姿颯爽。照片邊緣是鋸齒狀的花紋,背麵寫有一行字:“思你念你,此生相依。”
趙雲深的母親對著這張照片流淚。
隔日,她去了影樓,放大照片,做成遺像,掛在書房中,桌前擺上燭台和香爐。她每日點燃一根檀香,還會和丈夫說許多話。
趙雲深原本想開解母親。後來,他覺得,這樣也好,她心裏有個寄托。
趙雲深每天清晨出門,走到農貿市場買菜,回來做飯、刷碗、打掃衛生。規律的生活隻持續了兩天。第三天上午,趙雲深走出小區,竟然撞見了狂奔向他的許星辰。
許星辰抱住他不撒手:“你家裏出事了嗎?”
最近,趙雲深經常聽見“節哀順變”這四個字。他乍一見到許星辰,就像久行於黑暗的迷途者發現了一束光,身心交瘁,恍如隔世。
他扯開嘴角,擠出一個比哭更慘的笑:“我爸走了。”
許星辰定格在原地。
趙雲深又對她複述一遍:“我爸走了,再也不回來了。”
“住了四個月,”姐姐告訴他,“你當年念高三,你爸第一次被查出來那個病。你高考出成績的那幾天,叔叔在哈爾濱做手術,他們騙別人說,他們隻是出來旅遊……”
趙雲深閉上雙眼:“當時治好了,現在複發了?癌細胞擴散轉移到了身體其他部位?”
姐姐苦笑:“我寧願你沒猜中。”
趙雲深問出醫院的地址。他簡單收拾一遍行李,連夜趕去了醫院。他從沒對醫院生出那麽強烈的恐懼感,見到父親的那一刻,趙雲深的血液和骨頭完全凝固,如同一座被人敲得粉碎的石雕。
他輕聲道:“爸爸?”
隔壁病床的老頭在打鼾。
趙雲深的母親趴在一旁補眠。
趙雲深並未喚醒父親,但他驚動了母親。母親乍一眼看見他,還以為是做夢,便低下頭去揉眼,剪短的頭發毛躁幹枯,灰白交雜。
“媽。”趙雲深念道。
母親問他:“考試結束了?”
趙雲深盯著病床:“還沒開始,我請假回來了。”
母親又問:“你們領導給你批假?”
“是啊,”趙雲深摘下圍巾,“聽說我家有事,立刻批假。醫生和護士的地位上升很多,現在都講究一個人文關懷。”
趙雲深和母親交談時,病床上的父親悠悠轉醒。他身高一米八幾,瘦得隻剩一具黃皮骨架,有沒有八十斤?趙雲深並不確定。
記憶中的父親是強健有力的。小時候,趙雲深隨父母回鄉,參加鎮上的趕集,人來人往,好不熱鬧。父親把趙雲深舉起來,讓他坐在自己肩上,一家三口走街串巷,似乎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現在,他的父親身患膽管癌,晚期確診。母親和趙雲深提起,這個病特別纏人,不僅麻煩,還很疼的,劇痛一旦發作,就需要注射嗎啡。
趙雲深萬分清楚,膽管癌患者依靠嗎啡止痛,病情已經到了什麽程度。他彎下腰,躬身靠近父親,喊道:“爸爸。”
父親應道:“唉,爸還在呢。”
父親抬起一隻手,碰到趙雲深的手腕。
趙雲深低聲笑了:“爸,我是醫生,也在腫瘤科實習過。你答應我,別放棄,心理作用的影響很大。我明早去找你的主治醫生,現代醫學發達了,你會沒事的。”
父親隻是點頭。
趙雲深反握他的手:“爸,我再過四年博士畢業。畢業典禮上,你怎麽說也要來吧。還有,我和許星辰正在商量結婚的事,到了婚禮那天,新郎的父親必須上台發表致辭。”
父親隱有期待:“是的,爸爸知道。”
趙雲深與他拉鉤:“我們說好了。”
趙雲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代,像個小男孩一樣索求父親的許諾。而他的父親一如當年,痛快地答應了他。
這一瞬間,他拾起很多記憶的碎片。比如他喜歡吃另一條街上的烤羊腿,父親下班時,經常騎著自行車路過那裏,打包一份帶回來兒子。又比如,互聯網剛剛興起時,父親咬牙給他買了一台電腦,擺在房間裏,教他如何撥號上網。
他非常想抓緊父親的手,但他無法用力。
之後幾天,趙雲深一直留守醫院。他不斷和主治醫生溝通,對方那一手龍飛鳳舞的字,那一副見慣生死的淡然態度,都讓趙雲深覺得諷刺又好笑。
他對醫生說:“我願意折壽二十年,換我爸爸再活五年。”
醫生感歎:“在世的人更要珍惜生活。”
趙雲深平白無故冒出一股火:“你什麽意思,我爸人還躺在病床上,你們醫院要放棄治療嗎?”
醫生禮貌地辯解:“我們一定會全力救治。”
趙雲深此前一直站在醫生的角度。患者家屬的態度稍有不好,他就懶得理人。如今,角色顛倒,他一時竟然也沒適應過來。
他徹底放下了學業。每天待在病床前,盼著醫學奇跡的降臨。
那一天的上午,趙雲深還覺得他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昏睡的父親忽然意識清醒,想吃一碗米粥。
“白米粥和豆沙包。”他這樣說。停頓片刻,他又含糊其辭:“長身體啊,不能不吃早飯。”
趙雲深上初中時,很不愛吃早飯。他聽到父親的話,就像被錘子砸裂了脊骨,他牽起父親的手,冰冷又潮濕,這代表了驟減的循環血液量。他急忙喊:“爸,堅持一下,你答應過我。”
他衝出病房,到處找醫生。
他的大腦麻木,不會思考。既像是痛苦到了極點,又像是已經得道成仙,雙腳虛無,漂浮在走廊上。隔著幾間病房,趙雲深聽見一陣“咯咯”聲,來自病人肺泡積攢的分泌物,預示著死亡不可挽回。
趙雲深轉身,狂奔回病房。
已經來不及了。
他爸爸說過:“等你博士畢業,我想參加你們的畢業典禮。”還說過:“爸媽永遠是你的後盾。”
可惜,命裏注定會缺席。
從那天開始,趙雲深沒有了父親。
趙雲深的爸爸是個好榜樣。他答應兒子的事,從來沒有反悔,也從來沒有食言。唯一的一次不守約定,就是在醫院說:再活七年。然後,他隻活了七天。
母親一邊收拾遺物,一邊告訴趙雲深:你那時候總抱怨,誰家兒子二十多歲了,還每天往家裏打電話?我們經常打電話給你,不是故意讓你煩。你爸爸病倒了,想聽聽你的聲音,你跟他說句話,他心裏高興。
第31章預兆
趙雲深失蹤半個月。
輔導員聯係上了趙雲深的母親。趙母說,丈夫去世,兒子在家守孝,暫時趕不回學校。她問輔導員,學校還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嗎?
輔導員不斷安慰她,憋到最後才說:再過幾天,就是大四年級的期末考試。雖然趙雲深事出有因,但是,學校的考試規定不能更改。
母親含淚,轉告兒子:“你去學校考試吧。”
趙雲深卻回答:“過了頭七,我再走。”
母親勸說道:“你爸還在的時候,就怕打擾你的學習。你那麽用功,家裏給你的經濟支持不多,也沒辦法托人幫你找關係。你總是說,最大的願望就是拿到職稱,進大醫院……”
趙雲深抬起手,扶著一旁的桌子:“媽,你別擔心我,你回房間休息。”
無論如何,他們還要打起精神,辦好後事。
親人去世的那一瞬間,痛苦就在心底紮根。之後的追悼會、葬禮、上墳,都將反複提醒在世者:陰陽相隔,那個人已經離開了。哪怕他生前是最好的丈夫,最好的父親,每當想念時,他的至親也隻能到墳前坐一坐。
自從父親走後,趙雲深母親的精神與身體狀況都不太好。她不上班了,請過病假,枯坐在家,經常整理幾十年前拍過的老相片。
八十年代留存的黑白照片中,趙雲深的父親年輕挺拔,英姿颯爽。照片邊緣是鋸齒狀的花紋,背麵寫有一行字:“思你念你,此生相依。”
趙雲深的母親對著這張照片流淚。
隔日,她去了影樓,放大照片,做成遺像,掛在書房中,桌前擺上燭台和香爐。她每日點燃一根檀香,還會和丈夫說許多話。
趙雲深原本想開解母親。後來,他覺得,這樣也好,她心裏有個寄托。
趙雲深每天清晨出門,走到農貿市場買菜,回來做飯、刷碗、打掃衛生。規律的生活隻持續了兩天。第三天上午,趙雲深走出小區,竟然撞見了狂奔向他的許星辰。
許星辰抱住他不撒手:“你家裏出事了嗎?”
最近,趙雲深經常聽見“節哀順變”這四個字。他乍一見到許星辰,就像久行於黑暗的迷途者發現了一束光,身心交瘁,恍如隔世。
他扯開嘴角,擠出一個比哭更慘的笑:“我爸走了。”
許星辰定格在原地。
趙雲深又對她複述一遍:“我爸走了,再也不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