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見到鄭知府
農家小奶包:又萌又氣人 作者:漁火不是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唐老二走近第一個茅草棚,抬頭看了眼棚內,裏麵果然擠滿了人。
不過他現在需要的正是人多。
於是他拱手開口問道:“這位兄弟,能否讓我也進去避避雨?我不會打擾你們的,就站外麵一點就好。”
然而,還沒等漢子拒絕,一道蒼老的聲音從棚內傳來。
“強子啊,讓他進來吧!”
看著叫強子的漢子,在瞪了他一眼轉身回屋後,唐老二聳了聳肩,將馬牽到能遮些雨的棚子下,拴好。
隨後脫下蓑衣,朝著外麵抖了抖雨水,這才進了棚子。
看著棚內圍坐在火堆旁的老人和強子,唐老二輕聲道謝。“多謝老叔,多謝這位兄弟。”
老人在火堆裏又添了一根幹柴,抬手說道:“那用得著道謝,過來烤烤火吧!”
等唐老二坐下後,老人繼續說道:“強子剛才讓你去後麵的棚子,也是為了顧及我們這些老家夥,怕驚醒了我們。如果他有什麽冒犯的地方,還望你能原諒他。”
坐在一旁的強子聽到這話,一臉的不服氣,不滿地喊道:“阿叔。”
他不就說了句實話嗎?
哪冒犯人了?
唐老二環顧四周,發現周圍都是些老人,隻有強子和另一個漢子,也瞬間明白了強子不希望他進來的顧慮。
於是笑著說道:“看老叔說的,強子兄弟也就是和我說了句話,那有啥得罪不得罪的。”
接著他又拍了拍自己的衣服,說道:“我能借著你們的火堆去去身上的寒氣,感謝你們還來不及呢。”
說完,又疑惑地問道:“老叔,你們是這附近的人嗎?可知道這些棚子是什麽時候搭的?我兩天前從這裏路過時還沒有看到這些棚子呢?”
聽到這話,老人心中一動,猜測唐老二可能是離這裏不遠的人。
於是他開口回道:“這些棚子啊,都是昨天午時知府大人讓衙役們搭建起來的。不僅這個城門口有,其他幾個城門口也有不少,據說這是給咱們這些起早趕路的村民們,搭的一個避風避雨的地方。”
一聽老人提到知府,唐老二順勢接過話頭。“如果其他縣城的大人,也能像知府大人一樣為民就好了,那我們老百姓就不用再擔心過不上好日子了。”
接著,唐老二故意露出悲傷的神情,搖頭歎息道:“可惜啊,像知府大人這樣一心為民的好官實在是太少了。”
“要是我們青花縣的縣令,也能像知府大人這般,我族兄他……”
話沒說完,唐老二就抬手捂住臉,假裝悲痛的埋頭抖動著肩膀。
一旁的強子,看到‘傷心,無聲哭泣’的唐老二,想了想,還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是別扭的安慰道:“這位兄弟,快別傷心了,你要是有啥冤屈,可以請知府大人為你做主啊。”
唐老二把眼睛揉紅了點,才抬起頭來,激動的看向強子。“我是青花縣的人,沒錢沒勢的,知府大人會為我做主嗎?”
聽到這話的強子很是不滿,皺起眉頭,提高音量反駁道:“知府大人可不是那些貪官!大人他清正廉明,怎麽會為了一點銀錢,就不管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冤屈呢?”
緊接著,強子情緒激動地將知府大人如何為他們作主,從村裏惡霸財主那裏討回全村錢糧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述了出來……
一旁的老人和陸續醒來的其他老人,在聽到強子‘嘚吧嘚吧’的,不僅把知府大人為他們做主的事情說了出來,還把村裏人那雞毛蒜皮的事,找知府大人做主的一應事說出來後。
老人們紛紛按著心口,連連搖頭歎息。
這個缺心眼的憨小子,真是啥事都敢和素不相識的人說啊!
坐一旁的另一個漢子,在注意到醒來的幾位老人,正伸手去拿柴火棍時,嚇的急忙站起身來,一把將快要挨揍的強子拽離原地。
急切地說道:“強子啊,這外麵太黑了,我有些害怕,你陪我一起去蹲個坑。”
強子滿臉嫌棄地看著他。“你啥時候變得這麽膽小了?你那進山打虎的熊膽上哪兒去了?”
漢子氣憤。“被你給吃了。”
坐在火堆旁的唐老二,聽到兩個漢子的對話,不禁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不過聽了強子說那麽多,他也在心裏有了底,這知府大人的確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待到卯時三刻,城門打開。
等進了城,唐老二就和一眾人告辭,前往府衙而去。
府衙內。
“鄭大人!”唐老二還有點震驚。
這不是當初在龍溪縣,替他媳婦辦好新戶籍,還送了他們成親大禮,又幫助他們良多的鄭大人嗎!
原來是高升到了西澤府任職。
難怪西澤府城內一片祥和,百姓們也對知府大人那麽擁戴。
鄭德奇笑著點頭,“難為你還能記得我。”
鄭德奇也沒想到,來找他商談事情的,會是先前談起過的駙馬爺。
唐老二提壺倒了杯茶水,兩手捧著茶杯上前。
“大人對我的恩情,我唐秋生一直銘記於心。”
鄭德奇接過茶杯一飲而盡,拍著唐老二的手臂說道:“幾年不見,你這身板倒是結實了不少。”
“有什麽事,咱們先坐下慢慢說。”
待坐下後,唐老二將唐連生所遭遇到的事情,以及想讓他出麵審理的事情如實說了出來。
鄭德奇聽後陷入沉思,過了片刻,才緩緩開口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唐老二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有些不解地問道:“大人,難不成那柳家與縣令背後還有其他人?”
鄭德奇緩緩開口道:“你可知道承恩侯府?”
唐老二點頭應道:“聽過。”
鄭德奇瞪了眼開始裝傻充愣的唐老二,這才繼續說道:“承恩侯的族地,便是在青花縣下的一個村子裏,而你口中柳豐商行的柳家老太爺,是承恩候的隔房堂叔。”
“更為重要的是,那柳豐商行相當於是承恩候的錢袋子。”
也就是知曉唐老二是在皇上這一方的,他才會將這些事告知與他。
唐老二一聽和承恩侯府有關,心中暗罵。
這柳家還真是陰魂不散,哪哪都有他們的存在。
不過,也更加堅定了要弄死他們的決心。
不過他現在需要的正是人多。
於是他拱手開口問道:“這位兄弟,能否讓我也進去避避雨?我不會打擾你們的,就站外麵一點就好。”
然而,還沒等漢子拒絕,一道蒼老的聲音從棚內傳來。
“強子啊,讓他進來吧!”
看著叫強子的漢子,在瞪了他一眼轉身回屋後,唐老二聳了聳肩,將馬牽到能遮些雨的棚子下,拴好。
隨後脫下蓑衣,朝著外麵抖了抖雨水,這才進了棚子。
看著棚內圍坐在火堆旁的老人和強子,唐老二輕聲道謝。“多謝老叔,多謝這位兄弟。”
老人在火堆裏又添了一根幹柴,抬手說道:“那用得著道謝,過來烤烤火吧!”
等唐老二坐下後,老人繼續說道:“強子剛才讓你去後麵的棚子,也是為了顧及我們這些老家夥,怕驚醒了我們。如果他有什麽冒犯的地方,還望你能原諒他。”
坐在一旁的強子聽到這話,一臉的不服氣,不滿地喊道:“阿叔。”
他不就說了句實話嗎?
哪冒犯人了?
唐老二環顧四周,發現周圍都是些老人,隻有強子和另一個漢子,也瞬間明白了強子不希望他進來的顧慮。
於是笑著說道:“看老叔說的,強子兄弟也就是和我說了句話,那有啥得罪不得罪的。”
接著他又拍了拍自己的衣服,說道:“我能借著你們的火堆去去身上的寒氣,感謝你們還來不及呢。”
說完,又疑惑地問道:“老叔,你們是這附近的人嗎?可知道這些棚子是什麽時候搭的?我兩天前從這裏路過時還沒有看到這些棚子呢?”
聽到這話,老人心中一動,猜測唐老二可能是離這裏不遠的人。
於是他開口回道:“這些棚子啊,都是昨天午時知府大人讓衙役們搭建起來的。不僅這個城門口有,其他幾個城門口也有不少,據說這是給咱們這些起早趕路的村民們,搭的一個避風避雨的地方。”
一聽老人提到知府,唐老二順勢接過話頭。“如果其他縣城的大人,也能像知府大人一樣為民就好了,那我們老百姓就不用再擔心過不上好日子了。”
接著,唐老二故意露出悲傷的神情,搖頭歎息道:“可惜啊,像知府大人這樣一心為民的好官實在是太少了。”
“要是我們青花縣的縣令,也能像知府大人這般,我族兄他……”
話沒說完,唐老二就抬手捂住臉,假裝悲痛的埋頭抖動著肩膀。
一旁的強子,看到‘傷心,無聲哭泣’的唐老二,想了想,還是抬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很是別扭的安慰道:“這位兄弟,快別傷心了,你要是有啥冤屈,可以請知府大人為你做主啊。”
唐老二把眼睛揉紅了點,才抬起頭來,激動的看向強子。“我是青花縣的人,沒錢沒勢的,知府大人會為我做主嗎?”
聽到這話的強子很是不滿,皺起眉頭,提高音量反駁道:“知府大人可不是那些貪官!大人他清正廉明,怎麽會為了一點銀錢,就不管我們這些老百姓的冤屈呢?”
緊接著,強子情緒激動地將知府大人如何為他們作主,從村裏惡霸財主那裏討回全村錢糧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講述了出來……
一旁的老人和陸續醒來的其他老人,在聽到強子‘嘚吧嘚吧’的,不僅把知府大人為他們做主的事情說了出來,還把村裏人那雞毛蒜皮的事,找知府大人做主的一應事說出來後。
老人們紛紛按著心口,連連搖頭歎息。
這個缺心眼的憨小子,真是啥事都敢和素不相識的人說啊!
坐一旁的另一個漢子,在注意到醒來的幾位老人,正伸手去拿柴火棍時,嚇的急忙站起身來,一把將快要挨揍的強子拽離原地。
急切地說道:“強子啊,這外麵太黑了,我有些害怕,你陪我一起去蹲個坑。”
強子滿臉嫌棄地看著他。“你啥時候變得這麽膽小了?你那進山打虎的熊膽上哪兒去了?”
漢子氣憤。“被你給吃了。”
坐在火堆旁的唐老二,聽到兩個漢子的對話,不禁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不過聽了強子說那麽多,他也在心裏有了底,這知府大人的確是個一心為民的好官。
待到卯時三刻,城門打開。
等進了城,唐老二就和一眾人告辭,前往府衙而去。
府衙內。
“鄭大人!”唐老二還有點震驚。
這不是當初在龍溪縣,替他媳婦辦好新戶籍,還送了他們成親大禮,又幫助他們良多的鄭大人嗎!
原來是高升到了西澤府任職。
難怪西澤府城內一片祥和,百姓們也對知府大人那麽擁戴。
鄭德奇笑著點頭,“難為你還能記得我。”
鄭德奇也沒想到,來找他商談事情的,會是先前談起過的駙馬爺。
唐老二提壺倒了杯茶水,兩手捧著茶杯上前。
“大人對我的恩情,我唐秋生一直銘記於心。”
鄭德奇接過茶杯一飲而盡,拍著唐老二的手臂說道:“幾年不見,你這身板倒是結實了不少。”
“有什麽事,咱們先坐下慢慢說。”
待坐下後,唐老二將唐連生所遭遇到的事情,以及想讓他出麵審理的事情如實說了出來。
鄭德奇聽後陷入沉思,過了片刻,才緩緩開口道:“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唐老二皺起眉頭,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有些不解地問道:“大人,難不成那柳家與縣令背後還有其他人?”
鄭德奇緩緩開口道:“你可知道承恩侯府?”
唐老二點頭應道:“聽過。”
鄭德奇瞪了眼開始裝傻充愣的唐老二,這才繼續說道:“承恩侯的族地,便是在青花縣下的一個村子裏,而你口中柳豐商行的柳家老太爺,是承恩候的隔房堂叔。”
“更為重要的是,那柳豐商行相當於是承恩候的錢袋子。”
也就是知曉唐老二是在皇上這一方的,他才會將這些事告知與他。
唐老二一聽和承恩侯府有關,心中暗罵。
這柳家還真是陰魂不散,哪哪都有他們的存在。
不過,也更加堅定了要弄死他們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