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受賄賬本
農家小奶包:又萌又氣人 作者:漁火不是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同在書房的柳老太爺,瞧見縣令一副天塌了的模樣,拄著拐杖上前。
皺眉詢問道:“大人可是丟了什麽重要東西?”
縣令一聽這話,連忙從地上爬起來坐好。
強扯著笑意說道:“也不是什麽重要的東西,都是些身外物。”
他哪敢說,丟的是承恩候寫與他的書信,以及他私下裏貪汙所得的銀兩。
最重要的是,上麵還寫下了行賄於他的名單。
這要是說了,他怕是不用等東窗事發,就得被柳家人給弄死。
柳老太爺看著縣令發虛的眼神,直覺丟的東西和他們柳家有關。
可看縣令一副閉口不說,柳老太爺不由的眯起老眼,提醒道:“大人可別忘了,如今你與我柳家可是一條船上的人,我柳家若是出了事,大人也別想置身事外。”
“大人要不要再想想,有沒有丟失什麽重要東西?”
“趁東西剛丟失,或許來得及找回。”
縣令抬袖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他當然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正因知道,他才不敢開口告知。
可一想到,柳家背後那些隻手遮天的貴人時,縣令心中不禁暗暗叫苦連天。
倘若日後東窗事發,那些貴人肯定不會放過他一家老小。
如今,唯一能補救的,便是趁著事態尚未失控,懇請承恩候出手幹預。
這樣一來,即便那些東西被上交到京城去,也會有人幫忙暗中調換。
想到這些,縣令咬了咬牙關,一副苦大仇深的看向柳老太爺。
“老太爺,實不相瞞,此前未能及時銷毀的信件以及賬本均已失竊。”
“最嚴重的是,那賬本上記下了本官這麽些年,貪汙受賄銀兩數額,以及行賄人的名單。
這些東西一旦落入敵對之人的手中,不僅本官頭上這官帽不保,就連你柳家和京城的權貴們恐怕都會遭受牽連。”
縣令膽戰心驚地說完這番話後,也沒敢抬起頭去看柳老太爺的表情。
聽完縣令說的話,柳老太爺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那原本就布滿皺紋的老臉上,此刻更是皺成了一團,就連一雙眼睛都瞪得渾圓,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和憤怒,似乎要噴出火來,將眼前的縣令活活燒死。
他萬萬沒有想到,眼前這個愚蠢的縣令竟然如此膽大,竟敢將受賄之事記錄在賬本之上,甚至還敢留下私下裏通信的信件。
他留下這些東西的目的,顯然是想要以此來威脅他柳家,或者是要挾承恩侯。
就連這蠢縣令自己,怕是都未曾想過,這些東西竟會有丟失的一天,丟失的還如此讓人措手不及。
柳老太爺緊閉雙眼,胸口劇烈起伏,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憤怒和恐慌。
待情緒稍稍穩定後,才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如同兩道寒芒,直直地凝視著縣令。
咬牙切齒地問道:“明知那些東西的重要性,你為何不安排人守在書房門口?”
若是有人在外看守,何至於那東西輕易丟失。
被吼的縣令,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就連額頭上的冷汗也涔涔而下。
他吞了吞口水,結結巴巴地解釋道:“我……我以為青花縣無人敢那麽大膽,闖入衙門來偷東西,更何況,書房門我平時都是鎖著的,若不是你今日來的匆忙,我也不會……”
說到最後,縣令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微不可聞。
聽到縣令後一句推卸責任的話,柳老太爺冷哼一聲。
“哼!你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解決。”
說著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不管是關閉城門也好,挨家挨戶去搜也罷,一定要盡快找回那些東西,否則,咱們幾家老小都沒好下場。”
說完,柳老太爺便猛地轉身,拂袖而去。
隻留下縣令一個人呆坐在原地,望著柳老太爺離去的背影,在心中暗自祈禱。
希望柳家能盡快去信京城,讓京城的貴人出麵,早點找到那些能要他全家老命的東西。
隨後想到柳老太爺離開時說的那些話,縣令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朝著門外跑去。
“來人,快來人啊!”
……
皇宮。
柳尚書手持雨傘,滿心忐忑的走在前往禦書房的宮道上。
邊走邊在心中暗自琢磨,他這幾個月來一直謹言慎行,既沒有在朝堂上多說一句話,私下裏也未曾與其他同僚起爭執,皇上為何突然想起要召見他?
而且還是在這個天色已晚的時候?
莫不是他那被派往龍溪縣任職的小兒子,犯了什麽錯?
等來到了禦書房外,柳尚書剛想和門口的大總管,探聽一下口風,就見大總管讓旁邊的小公公接過了他手中的雨傘卻。
而大總管也推開了禦書房的門,伸手對他做了個請的手勢。
“皇上已等多時,柳大人還是快些進去吧!”
聽到大總管這話,柳尚書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了。
他深吸一口氣,快步走進了禦書房。
進入房間後,柳尚書立刻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著整個空間。
他不敢抬頭直視皇上,低頭恭敬地跪下,俯首行禮:“微臣參見皇上。”
皇上緩緩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掃過柳尚書,語氣平靜地說道:“起來吧!”
柳尚書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微微躬身表示敬意。
皇上看著他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接著開口說道:“柳愛卿不必緊張。”
緊接著問道:“朕若是沒記錯,愛卿的長子可是任職京城府尹?”
柳尚書心頭一緊,莫非有人把他長子今日與承恩侯府的矛盾,傳到了皇上耳中?
隨後趕忙回道:“回皇上,正是微臣長子。”
隨後說道:“犬子年輕氣盛,行事若有不妥之處,還請皇上多多提點與他。”
皇上唇角上揚,這柳愛卿不會以為今日找他,是為了白日所鬧一事吧?
隨後想到正事,也不再多說,直言道:“朕今日收到一份奏章,提到了青花縣令近年受賄商賈,草菅人命的事……”
皇帝頓了頓,繼續說道:“朕聽聞愛卿之長子斷案自有一套章法,那這青花縣一事,便交由他去辦……”
皺眉詢問道:“大人可是丟了什麽重要東西?”
縣令一聽這話,連忙從地上爬起來坐好。
強扯著笑意說道:“也不是什麽重要的東西,都是些身外物。”
他哪敢說,丟的是承恩候寫與他的書信,以及他私下裏貪汙所得的銀兩。
最重要的是,上麵還寫下了行賄於他的名單。
這要是說了,他怕是不用等東窗事發,就得被柳家人給弄死。
柳老太爺看著縣令發虛的眼神,直覺丟的東西和他們柳家有關。
可看縣令一副閉口不說,柳老太爺不由的眯起老眼,提醒道:“大人可別忘了,如今你與我柳家可是一條船上的人,我柳家若是出了事,大人也別想置身事外。”
“大人要不要再想想,有沒有丟失什麽重要東西?”
“趁東西剛丟失,或許來得及找回。”
縣令抬袖擦了擦額頭的冷汗,他當然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正因知道,他才不敢開口告知。
可一想到,柳家背後那些隻手遮天的貴人時,縣令心中不禁暗暗叫苦連天。
倘若日後東窗事發,那些貴人肯定不會放過他一家老小。
如今,唯一能補救的,便是趁著事態尚未失控,懇請承恩候出手幹預。
這樣一來,即便那些東西被上交到京城去,也會有人幫忙暗中調換。
想到這些,縣令咬了咬牙關,一副苦大仇深的看向柳老太爺。
“老太爺,實不相瞞,此前未能及時銷毀的信件以及賬本均已失竊。”
“最嚴重的是,那賬本上記下了本官這麽些年,貪汙受賄銀兩數額,以及行賄人的名單。
這些東西一旦落入敵對之人的手中,不僅本官頭上這官帽不保,就連你柳家和京城的權貴們恐怕都會遭受牽連。”
縣令膽戰心驚地說完這番話後,也沒敢抬起頭去看柳老太爺的表情。
聽完縣令說的話,柳老太爺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他那原本就布滿皺紋的老臉上,此刻更是皺成了一團,就連一雙眼睛都瞪得渾圓,眼中滿是難以置信和憤怒,似乎要噴出火來,將眼前的縣令活活燒死。
他萬萬沒有想到,眼前這個愚蠢的縣令竟然如此膽大,竟敢將受賄之事記錄在賬本之上,甚至還敢留下私下裏通信的信件。
他留下這些東西的目的,顯然是想要以此來威脅他柳家,或者是要挾承恩侯。
就連這蠢縣令自己,怕是都未曾想過,這些東西竟會有丟失的一天,丟失的還如此讓人措手不及。
柳老太爺緊閉雙眼,胸口劇烈起伏,努力平複著內心的憤怒和恐慌。
待情緒稍稍穩定後,才緩緩睜開雙眼,目光如同兩道寒芒,直直地凝視著縣令。
咬牙切齒地問道:“明知那些東西的重要性,你為何不安排人守在書房門口?”
若是有人在外看守,何至於那東西輕易丟失。
被吼的縣令,臉色瞬間變得慘白,就連額頭上的冷汗也涔涔而下。
他吞了吞口水,結結巴巴地解釋道:“我……我以為青花縣無人敢那麽大膽,闖入衙門來偷東西,更何況,書房門我平時都是鎖著的,若不是你今日來的匆忙,我也不會……”
說到最後,縣令的聲音越來越小,幾乎微不可聞。
聽到縣令後一句推卸責任的話,柳老太爺冷哼一聲。
“哼!你現在說這些還有什麽用?”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那我們必須盡快想辦法解決。”
說著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決絕。“不管是關閉城門也好,挨家挨戶去搜也罷,一定要盡快找回那些東西,否則,咱們幾家老小都沒好下場。”
說完,柳老太爺便猛地轉身,拂袖而去。
隻留下縣令一個人呆坐在原地,望著柳老太爺離去的背影,在心中暗自祈禱。
希望柳家能盡快去信京城,讓京城的貴人出麵,早點找到那些能要他全家老命的東西。
隨後想到柳老太爺離開時說的那些話,縣令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朝著門外跑去。
“來人,快來人啊!”
……
皇宮。
柳尚書手持雨傘,滿心忐忑的走在前往禦書房的宮道上。
邊走邊在心中暗自琢磨,他這幾個月來一直謹言慎行,既沒有在朝堂上多說一句話,私下裏也未曾與其他同僚起爭執,皇上為何突然想起要召見他?
而且還是在這個天色已晚的時候?
莫不是他那被派往龍溪縣任職的小兒子,犯了什麽錯?
等來到了禦書房外,柳尚書剛想和門口的大總管,探聽一下口風,就見大總管讓旁邊的小公公接過了他手中的雨傘卻。
而大總管也推開了禦書房的門,伸手對他做了個請的手勢。
“皇上已等多時,柳大人還是快些進去吧!”
聽到大總管這話,柳尚書心中的不安愈發強烈了。
他深吸一口氣,快步走進了禦書房。
進入房間後,柳尚書立刻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壓力,籠罩著整個空間。
他不敢抬頭直視皇上,低頭恭敬地跪下,俯首行禮:“微臣參見皇上。”
皇上緩緩放下手中的奏折,目光掃過柳尚書,語氣平靜地說道:“起來吧!”
柳尚書小心翼翼地站起身來,微微躬身表示敬意。
皇上看著他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眼中閃過一絲笑意。
接著開口說道:“柳愛卿不必緊張。”
緊接著問道:“朕若是沒記錯,愛卿的長子可是任職京城府尹?”
柳尚書心頭一緊,莫非有人把他長子今日與承恩侯府的矛盾,傳到了皇上耳中?
隨後趕忙回道:“回皇上,正是微臣長子。”
隨後說道:“犬子年輕氣盛,行事若有不妥之處,還請皇上多多提點與他。”
皇上唇角上揚,這柳愛卿不會以為今日找他,是為了白日所鬧一事吧?
隨後想到正事,也不再多說,直言道:“朕今日收到一份奏章,提到了青花縣令近年受賄商賈,草菅人命的事……”
皇帝頓了頓,繼續說道:“朕聽聞愛卿之長子斷案自有一套章法,那這青花縣一事,便交由他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