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送去縣衙
農家小奶包:又萌又氣人 作者:漁火不是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天空依舊陰沉沉的,傾盆大雨還在繼續下著。
唐家村外的玄青觀內,善予村的壯漢們,一大早就綁著大山村的百餘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山下走去……
被繩子綁住雙手的大山村人,看著身旁善予村人無論怎麽被謾罵,都對他們毫不理會後,罵著罵著也就聲音漸小。
也有那心眼多的,改變了策略,開始向善予村的漢子們哭求。
“各位大哥,我們知道錯了,我們不該和你們起爭執,也不該搶你們的食物。但這一切都是我們這些大人的錯,與孩子們無關啊!”
“求求你們行行好,把他們留下吧!”
其他大山村的人也紛紛附和,尤其是那些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婦人們,被暴雨一淋,更是要多淒慘有多淒慘。
“求求你們了,可憐可憐這些孩子吧!”
“去縣城這麽遠的路,在這麽淋下去,他們怕是要沒命了啊!”
然而,善予村的人卻不為所動。
其中一村民抬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冷漠地說道:“就是因為可憐這些孩子,我們才決定冒險送你們去縣衙。”
“要不然,昨晚你們就已經被我們扔到山裏喂野獸了。”
另一名善予村的村民接著說道:“等你們到了衙門,縣令大人一定會為你們安排住處。而且,縣城裏每天都會施粥,每個人都可以領到兩碗。”
“就是,你們到時候不僅有地方住,也不用再擔心會餓死了。”
“我們這麽做,可都是為了你們好。”
大山村的漢子們一聽這話,又開罵起來。
“放屁,說的好聽叫施粥,其實那都是剁碎的野菜湯。”
“裏麵連半碗米粒都沒有。”
“還一次隻能領一碗,怎麽怎麽可能管飽。”
離叫囂的男人近的善予村村民,抬腳便把幾人給踹了出去。
“有的吃都不錯了,你們還他娘的敢嫌棄。”
“也就咱們縣令大人心善,還籌集糧食在城中施粥,要是在其他城鎮,別說是粥了,你們連半碗水都沒得喝。”
那些野菜,可都是他們善予村大幾百人,早出晚歸冒雨挖到,交托給唐家村兄弟送去的縣衙,為的就是希望能給龍溪縣多添點吃食,減少有人餓死,發生之前一樣的暴亂……
可這些人倒好,好手好腳的不進山找吃的,居然跑去縣城領粥,如今倒還好意思嫌棄上了。
大山村的人們被吼的一個個閉上了嘴,有那不滿的人,也不敢大聲反駁,隻敢低頭小聲抱怨。
聽到後麵動靜,從最前麵趕來的袁裏正,在瞧見台階旁被踹的滿身是泥的幾個漢子,並未多說什麽,隻是讓村民們把人拉起來繼續下山。
當一行人終於到了山腳下,看著不過一夜,便上漲了好幾個台階的積水,所有人都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們站在台階上,看著眼前一片渾濁的積水,臉上充滿了愁容與慶幸。
袁裏正深深歎了口氣,用柴刀砍了根手臂粗的樹枝,砍成趁手的長度後,便用木棍在積水中探了探深淺。
看著有膝蓋深的積水,袁裏正吩咐村民去多砍了些木棍,好用作探路。
等人人一根木棍到手後,袁裏正才讓大山村的人背起孩子,小心翼翼地在邁入積水中探著深淺,一步一步地朝著官道走去。
而與此同時,城牆上巡邏的唐家村人,在遠遠看到一行人從玄青山下來後,神情也跟著緊張起來。
連忙招呼一人跑下城牆,去喚了王老頭上來。
一個巡邏的人,眼尖的看到王老頭上來後,開口問道:“王伯,他們那麽多人下山,不會是真打算把人送縣衙去吧?”
昨天,善予村來人說大山村上玄青觀鬧事的時候,他們這十幾人正好輪到休息。
因此,他們知道的也並不是很清楚,隻從輪班弟兄口中知道個大概情況。
王老頭眯眼看著漸漸消失在雨幕中的一行人,點了點頭應聲。
“看樣子是這樣。”
緊接著又道:“善予村的袁裏正一直將我們裏正視為指路明燈,他肯定會盡力維護善予村的聲譽。”
“麵對大山村的人來鬧事,袁裏正他們即使麵臨著受傷,也沒輕易鬧出人命,按照我們裏正傳給他們的話,選了最明智的做法,將這些人押送去了縣衙,由縣令大人來安排。”
巡邏隊的人點頭,笑說道:“咱們裏正雖是這十裏八村最年輕的,可他做出的事沒有一件不是在為村子著想,袁裏正能把咱們裏正當指路明燈,想來他也是個有眼光的人。”
“他們善予村的人也都不差,明明自己都靠那點糧食過活,還願意拿出冒著大雨挖來的野菜送去縣衙。”
其中一人又道:“那這樣說的話,咱們村的人也是不是,都是有眼光的人了。”
“哈哈哈。”王老頭笑著點頭。“是這麽個理。”
“咱們全村的人是既有眼光,還幸運。”
說著便背起手,笑著朝著城下走去,隻是走了幾步台階,又倒轉回來。
看著巡邏隊的人問道:“善予村下山這事,你們告訴裏正了沒?”
巡邏隊的人先是一震,隨後搖頭。
“我們看他們是朝官道去,對咱們村沒什麽危險,就沒急著去告訴裏正了。”
王老頭一聽這話,板著臉說道:“裏正安排你們巡邏隊輪班巡邏,為的就是讓你們注意村外的異常情況,不管是危險,還是不危險的,但凡察覺到異常都得及時通知裏正。”
“也隻有把所有異常及時告訴裏正,裏正才能在突來危險時,及時作出安排。”
聽王老頭這麽一說,巡邏隊的十多人也都嚴肅起來。“王伯,我們明白了,以後不會再像今天這樣。”
“我跑的快,我現在就跑去村裏告訴裏正。”說完,這人就抬腳朝著城下跑去。
而此時,被王老頭他們討論的袁裏正一行人,正在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前行著。
直到兩個時辰後,才滿身泥濘的來到龍溪縣城附近……
唐家村外的玄青觀內,善予村的壯漢們,一大早就綁著大山村的百餘人,浩浩蕩蕩地朝著山下走去……
被繩子綁住雙手的大山村人,看著身旁善予村人無論怎麽被謾罵,都對他們毫不理會後,罵著罵著也就聲音漸小。
也有那心眼多的,改變了策略,開始向善予村的漢子們哭求。
“各位大哥,我們知道錯了,我們不該和你們起爭執,也不該搶你們的食物。但這一切都是我們這些大人的錯,與孩子們無關啊!”
“求求你們行行好,把他們留下吧!”
其他大山村的人也紛紛附和,尤其是那些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婦人們,被暴雨一淋,更是要多淒慘有多淒慘。
“求求你們了,可憐可憐這些孩子吧!”
“去縣城這麽遠的路,在這麽淋下去,他們怕是要沒命了啊!”
然而,善予村的人卻不為所動。
其中一村民抬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冷漠地說道:“就是因為可憐這些孩子,我們才決定冒險送你們去縣衙。”
“要不然,昨晚你們就已經被我們扔到山裏喂野獸了。”
另一名善予村的村民接著說道:“等你們到了衙門,縣令大人一定會為你們安排住處。而且,縣城裏每天都會施粥,每個人都可以領到兩碗。”
“就是,你們到時候不僅有地方住,也不用再擔心會餓死了。”
“我們這麽做,可都是為了你們好。”
大山村的漢子們一聽這話,又開罵起來。
“放屁,說的好聽叫施粥,其實那都是剁碎的野菜湯。”
“裏麵連半碗米粒都沒有。”
“還一次隻能領一碗,怎麽怎麽可能管飽。”
離叫囂的男人近的善予村村民,抬腳便把幾人給踹了出去。
“有的吃都不錯了,你們還他娘的敢嫌棄。”
“也就咱們縣令大人心善,還籌集糧食在城中施粥,要是在其他城鎮,別說是粥了,你們連半碗水都沒得喝。”
那些野菜,可都是他們善予村大幾百人,早出晚歸冒雨挖到,交托給唐家村兄弟送去的縣衙,為的就是希望能給龍溪縣多添點吃食,減少有人餓死,發生之前一樣的暴亂……
可這些人倒好,好手好腳的不進山找吃的,居然跑去縣城領粥,如今倒還好意思嫌棄上了。
大山村的人們被吼的一個個閉上了嘴,有那不滿的人,也不敢大聲反駁,隻敢低頭小聲抱怨。
聽到後麵動靜,從最前麵趕來的袁裏正,在瞧見台階旁被踹的滿身是泥的幾個漢子,並未多說什麽,隻是讓村民們把人拉起來繼續下山。
當一行人終於到了山腳下,看著不過一夜,便上漲了好幾個台階的積水,所有人都不禁深深地歎了口氣。
他們站在台階上,看著眼前一片渾濁的積水,臉上充滿了愁容與慶幸。
袁裏正深深歎了口氣,用柴刀砍了根手臂粗的樹枝,砍成趁手的長度後,便用木棍在積水中探了探深淺。
看著有膝蓋深的積水,袁裏正吩咐村民去多砍了些木棍,好用作探路。
等人人一根木棍到手後,袁裏正才讓大山村的人背起孩子,小心翼翼地在邁入積水中探著深淺,一步一步地朝著官道走去。
而與此同時,城牆上巡邏的唐家村人,在遠遠看到一行人從玄青山下來後,神情也跟著緊張起來。
連忙招呼一人跑下城牆,去喚了王老頭上來。
一個巡邏的人,眼尖的看到王老頭上來後,開口問道:“王伯,他們那麽多人下山,不會是真打算把人送縣衙去吧?”
昨天,善予村來人說大山村上玄青觀鬧事的時候,他們這十幾人正好輪到休息。
因此,他們知道的也並不是很清楚,隻從輪班弟兄口中知道個大概情況。
王老頭眯眼看著漸漸消失在雨幕中的一行人,點了點頭應聲。
“看樣子是這樣。”
緊接著又道:“善予村的袁裏正一直將我們裏正視為指路明燈,他肯定會盡力維護善予村的聲譽。”
“麵對大山村的人來鬧事,袁裏正他們即使麵臨著受傷,也沒輕易鬧出人命,按照我們裏正傳給他們的話,選了最明智的做法,將這些人押送去了縣衙,由縣令大人來安排。”
巡邏隊的人點頭,笑說道:“咱們裏正雖是這十裏八村最年輕的,可他做出的事沒有一件不是在為村子著想,袁裏正能把咱們裏正當指路明燈,想來他也是個有眼光的人。”
“他們善予村的人也都不差,明明自己都靠那點糧食過活,還願意拿出冒著大雨挖來的野菜送去縣衙。”
其中一人又道:“那這樣說的話,咱們村的人也是不是,都是有眼光的人了。”
“哈哈哈。”王老頭笑著點頭。“是這麽個理。”
“咱們全村的人是既有眼光,還幸運。”
說著便背起手,笑著朝著城下走去,隻是走了幾步台階,又倒轉回來。
看著巡邏隊的人問道:“善予村下山這事,你們告訴裏正了沒?”
巡邏隊的人先是一震,隨後搖頭。
“我們看他們是朝官道去,對咱們村沒什麽危險,就沒急著去告訴裏正了。”
王老頭一聽這話,板著臉說道:“裏正安排你們巡邏隊輪班巡邏,為的就是讓你們注意村外的異常情況,不管是危險,還是不危險的,但凡察覺到異常都得及時通知裏正。”
“也隻有把所有異常及時告訴裏正,裏正才能在突來危險時,及時作出安排。”
聽王老頭這麽一說,巡邏隊的十多人也都嚴肅起來。“王伯,我們明白了,以後不會再像今天這樣。”
“我跑的快,我現在就跑去村裏告訴裏正。”說完,這人就抬腳朝著城下跑去。
而此時,被王老頭他們討論的袁裏正一行人,正在深一腳,淺一腳地艱難前行著。
直到兩個時辰後,才滿身泥濘的來到龍溪縣城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