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靈門主》 第四百十四章
辭河
2024-8-2203:16浙江
《九靈門主》 第四百十四章
參拜過玉京山,第二個要去的當然是不周山。
這不周山是最高的山脈,高聳入雲,常年冰雪連綿、寒風呼嘯。沒有仙境的功力,根本上不去。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宇宙沉睡了一萬八千年。他醒來的時候,眼前黑暗一片,他就拿起巨斧,向黑暗劈去,隻聽一聲巨響,黑暗分開,向上升的形成了天,向下降的便成了地。
盤古開了天地之後,怕天地再合攏,就頭頂天,腳踏地,支撐著天地。久而久之,天地形成了,盤古也累倒了。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他的骨骼變成了山體。
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戰中慘敗,共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係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就形成了海洋。
那不周山,就是現在世界最高的山脈。
這不周山要登上去確實不簡單。這山不僅高,而且還很寒冷,時不時的還有暴風雪襲擊,一般的人根本無法上去,上到半山就被凍死了。甚至天境以及以下的功力,根本無法上去。
其實,不周山上並沒有修行的門派,人們之所以攀登不周山,是因為傳說不周山上有長生不老的靈藥。秦始皇當時相信長生不老的靈藥在蓬萊仙閣,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下海尋找。而修行界卻認為長生不老靈藥在不周山上。
三天三夜,趙亮與暴風雪和極端的低溫搏鬥。海拔每升高一公裏,氣溫下降四度,這十公裏,就是四十度。不包括本身的氣溫,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盡管趙亮已經是經曆兩次天劫的仙境境界,仍然非常艱難地登上了頂峰。
不周山的頂峰,除了冰雪,隻有幾處山崖,四處霧蒙蒙一片,不用說尋找長生不老的靈藥了,連視線也不足三米遠。
趙亮在山頂尋找了一個小時,什麽也沒有找到。趙亮突然恍然大悟了。這不周山本來就沒有什麽長生不老靈藥,要讓人們登山,隻不過給人以希望,來此經曆一番磨煉。
想那秦始皇何等偉大,為何派徐福去蓬萊仙閣尋找長生不老藥?想來這秦始皇已經攀登過這不周山。
趙亮感應四周,仿佛這不周山頂附近也有些冰凍在地下的屍骨,那是一些攀登頂峰死去的人。並不是每一個仙境高手都能夠攀登上不周山的頂峰的。
由此看來,這山山與五嶽是大為不同的。
想通了這些,趙亮迅速地下山了。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其實是對普通人說的,對於武功高手來說,當然是下山容易。人就像鳥一樣飛,隻要把握身體降落點就可以了。下降速度過快的時候,還能夠使用仙氣降低下降的速度。
下得山來,趙亮才有些後怕。
要是一心一意尋找那長生不老靈藥,就會在山頂待更長時間,在那極端低溫下,自己又能夠堅持多少時間?弄不好就與其他人一樣,埋屍荒山了。
後麵麵臨的就是昆侖山。
這昆侖山在那邊趙亮是曾經去過了,趙亮的天劫就是在那邊的昆侖山經曆的。那麽兩千多年前的昆侖山又是什麽模樣呢?
據說這昆侖山是華夏的龍脈,也是萬山之祖,甚至說它是天帝的下都。又傳說這裏有西王母娘娘的瑤池,到處長著結滿珍珠和美玉的仙樹。
從遠古關於昆侖山的傳說就不斷,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難解之謎,令人無限向往。
然而,這昆侖山脈南北七百裏,東西五千裏,在這麽大範圍裏,要尋找西王母娘娘的瑤池,談何容易?有的人窮其一生也無法走遍這昆侖山脈。
昆侖山也稱萬山之山。
昆侖山這麽大,自然有不少修道人士前往尋找機遇。於是,這裏就成了盛極一時的道教聖地。甚至道教祖師和他的七個弟子也曾經把昆侖山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
當然,來到昆侖山,自然是尋找機遇和福源。也確實有不少人在昆侖山收獲不小。包括趙亮就曾經在昆侖山經曆天劫,升入仙境境界。
趙亮在途中也遇到一些道友,有的人背著大大的行囊,既有天境高手,也有仙境境界的人。不過,趙亮看這些人的行囊就知道什麽人可能有儲物戒。
有儲物戒的人雖然也背有行囊,那隻不過是掩人耳目。儲物戒一般是遠古時候大能們遺傳下來的,非常珍貴。
趙亮現在的功力已經是仙境大成了,來昆侖山一個月了,也沒有尋找到西王母娘娘的瑤池所在地。也遇到一些道觀,有的規模並不大。
在秦朝時期,昆侖山盡管有不少道觀,昆侖派還沒有誕生,隻是後來昆侖派以昆侖山為基地組成了昆侖派,成為華夏武林八大門派之一。
既然趙亮在昆侖山並沒有得到什麽機遇,就決定往回返。與別人尋找機遇不同,趙亮是參拜三山五嶽的。既然找不到瑤池,也強求不得。
一天,趙亮正行走間,忽然心頭一震,抬頭往前一看,遠方竟然有烏雲遮天。
趙亮心中立時有了驚醒:渡劫。
趙亮是曾經渡劫過的人,知道渡劫的風險有多大,有的人即使能夠渡過天劫,最後還是被人害死。因為渡劫的人往往是天境高手的天敵,這是修煉者的分水嶺。羨慕嫉妒恨也往往在修煉人中產生。
趙亮不知道在那邊自己遇到渡劫人會怎麽做,至少在這邊,趙亮並沒有別人那種對渡劫人的心境。
既然遇到渡劫現象,趙亮就好奇地決定去看看。
趙亮也曾經給九靈門大長老渡劫護法,現在冷眼旁觀別人渡劫,也別有一番滋味。
人都有好奇心,有時候看熱鬧不嫌事大。常常有這樣的境況,若是遇到跳樓的,很多人圍觀,甚至鼓勵那人跳,也就是為了看看的目的,真的看到了,又為結果感到惋惜。
趙亮自然也想看看是什麽人渡劫。
本來距離並不太遠,趙亮卻不敢實施飛行術。在劫雲翻騰的情況下,在天上飛行,隻怕會引火燒身。如果把劫雲引導到自己身上,那是真正的劫難了。
辭河
2024-8-2203:16浙江
《九靈門主》 第四百十四章
參拜過玉京山,第二個要去的當然是不周山。
這不周山是最高的山脈,高聳入雲,常年冰雪連綿、寒風呼嘯。沒有仙境的功力,根本上不去。
傳說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還沒有分開,宇宙混沌一片。有個叫盤古的巨人,在這混沌宇宙沉睡了一萬八千年。他醒來的時候,眼前黑暗一片,他就拿起巨斧,向黑暗劈去,隻聽一聲巨響,黑暗分開,向上升的形成了天,向下降的便成了地。
盤古開了天地之後,怕天地再合攏,就頭頂天,腳踏地,支撐著天地。久而久之,天地形成了,盤古也累倒了。
盤古倒下後,他的身體發生了極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雲;他發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雙眼變成了太陽和月亮;他的四肢,變成了大地上的東、西、南、北四極;他的肌膚,變成了遼闊的大地;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他的骨骼變成了山體。
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奪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戰中慘敗,共工憤怒地用頭撞擊不周山,支撐著天的柱子折斷了,拴係著大地的繩索也斷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動了;大地的東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積水泥沙都朝東南角流去了,就形成了海洋。
那不周山,就是現在世界最高的山脈。
這不周山要登上去確實不簡單。這山不僅高,而且還很寒冷,時不時的還有暴風雪襲擊,一般的人根本無法上去,上到半山就被凍死了。甚至天境以及以下的功力,根本無法上去。
其實,不周山上並沒有修行的門派,人們之所以攀登不周山,是因為傳說不周山上有長生不老的靈藥。秦始皇當時相信長生不老的靈藥在蓬萊仙閣,派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下海尋找。而修行界卻認為長生不老靈藥在不周山上。
三天三夜,趙亮與暴風雪和極端的低溫搏鬥。海拔每升高一公裏,氣溫下降四度,這十公裏,就是四十度。不包括本身的氣溫,這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盡管趙亮已經是經曆兩次天劫的仙境境界,仍然非常艱難地登上了頂峰。
不周山的頂峰,除了冰雪,隻有幾處山崖,四處霧蒙蒙一片,不用說尋找長生不老的靈藥了,連視線也不足三米遠。
趙亮在山頂尋找了一個小時,什麽也沒有找到。趙亮突然恍然大悟了。這不周山本來就沒有什麽長生不老靈藥,要讓人們登山,隻不過給人以希望,來此經曆一番磨煉。
想那秦始皇何等偉大,為何派徐福去蓬萊仙閣尋找長生不老藥?想來這秦始皇已經攀登過這不周山。
趙亮感應四周,仿佛這不周山頂附近也有些冰凍在地下的屍骨,那是一些攀登頂峰死去的人。並不是每一個仙境高手都能夠攀登上不周山的頂峰的。
由此看來,這山山與五嶽是大為不同的。
想通了這些,趙亮迅速地下山了。
都說上山容易下山難。其實是對普通人說的,對於武功高手來說,當然是下山容易。人就像鳥一樣飛,隻要把握身體降落點就可以了。下降速度過快的時候,還能夠使用仙氣降低下降的速度。
下得山來,趙亮才有些後怕。
要是一心一意尋找那長生不老靈藥,就會在山頂待更長時間,在那極端低溫下,自己又能夠堅持多少時間?弄不好就與其他人一樣,埋屍荒山了。
後麵麵臨的就是昆侖山。
這昆侖山在那邊趙亮是曾經去過了,趙亮的天劫就是在那邊的昆侖山經曆的。那麽兩千多年前的昆侖山又是什麽模樣呢?
據說這昆侖山是華夏的龍脈,也是萬山之祖,甚至說它是天帝的下都。又傳說這裏有西王母娘娘的瑤池,到處長著結滿珍珠和美玉的仙樹。
從遠古關於昆侖山的傳說就不斷,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難解之謎,令人無限向往。
然而,這昆侖山脈南北七百裏,東西五千裏,在這麽大範圍裏,要尋找西王母娘娘的瑤池,談何容易?有的人窮其一生也無法走遍這昆侖山脈。
昆侖山也稱萬山之山。
昆侖山這麽大,自然有不少修道人士前往尋找機遇。於是,這裏就成了盛極一時的道教聖地。甚至道教祖師和他的七個弟子也曾經把昆侖山選為創教立派的洞天福地。
當然,來到昆侖山,自然是尋找機遇和福源。也確實有不少人在昆侖山收獲不小。包括趙亮就曾經在昆侖山經曆天劫,升入仙境境界。
趙亮在途中也遇到一些道友,有的人背著大大的行囊,既有天境高手,也有仙境境界的人。不過,趙亮看這些人的行囊就知道什麽人可能有儲物戒。
有儲物戒的人雖然也背有行囊,那隻不過是掩人耳目。儲物戒一般是遠古時候大能們遺傳下來的,非常珍貴。
趙亮現在的功力已經是仙境大成了,來昆侖山一個月了,也沒有尋找到西王母娘娘的瑤池所在地。也遇到一些道觀,有的規模並不大。
在秦朝時期,昆侖山盡管有不少道觀,昆侖派還沒有誕生,隻是後來昆侖派以昆侖山為基地組成了昆侖派,成為華夏武林八大門派之一。
既然趙亮在昆侖山並沒有得到什麽機遇,就決定往回返。與別人尋找機遇不同,趙亮是參拜三山五嶽的。既然找不到瑤池,也強求不得。
一天,趙亮正行走間,忽然心頭一震,抬頭往前一看,遠方竟然有烏雲遮天。
趙亮心中立時有了驚醒:渡劫。
趙亮是曾經渡劫過的人,知道渡劫的風險有多大,有的人即使能夠渡過天劫,最後還是被人害死。因為渡劫的人往往是天境高手的天敵,這是修煉者的分水嶺。羨慕嫉妒恨也往往在修煉人中產生。
趙亮不知道在那邊自己遇到渡劫人會怎麽做,至少在這邊,趙亮並沒有別人那種對渡劫人的心境。
既然遇到渡劫現象,趙亮就好奇地決定去看看。
趙亮也曾經給九靈門大長老渡劫護法,現在冷眼旁觀別人渡劫,也別有一番滋味。
人都有好奇心,有時候看熱鬧不嫌事大。常常有這樣的境況,若是遇到跳樓的,很多人圍觀,甚至鼓勵那人跳,也就是為了看看的目的,真的看到了,又為結果感到惋惜。
趙亮自然也想看看是什麽人渡劫。
本來距離並不太遠,趙亮卻不敢實施飛行術。在劫雲翻騰的情況下,在天上飛行,隻怕會引火燒身。如果把劫雲引導到自己身上,那是真正的劫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