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朱見深是真的強,成化犁庭,平定王庭,平反於謙,以德報怨給朱祁鈺恢複了皇帝位,承認其功績,能做到這樣真的是不容易。}


    {雖然成立西廠導致高度專權,但也隻存在五年多就被廢了,還打壓東廠和宦官的權利,重用人才與民休息,做的貢獻是不少的。}


    {不然如何能以“憲”為廟號,朱瞻基如果還在世可能也會說上一句好聖孫。}


    {朱見深早年於謙等忠臣平反,初年勵精圖治,體恤民情,任用李賢、商輅、彭時等賢臣。}


    {但後期又宦官奸臣,又擴置“皇莊”大肆侵占土地,使明朝政治日壞。}


    {人本來就是會變的。尤其是皇帝。他的功績在前麵,後期又開始吏治敗壞,尤其開皇莊兼並的先河。}


    {現在好像網上一定要把一個皇帝定性為單一的“明”或者“昏”。}


    {但是事實上,大多數皇帝早年都會想有一番作為,開局就擺爛的不多,然而大權在握十多年以上就會逐漸懈怠,後期腐化或者昏庸起來,曆朝曆代皆如此。}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撚著胡須,微閉雙目陷入沉思。


    霍去病心中好奇到死,也不裝樣子,直接出口問道:


    “陛下,可是哪有不對?”


    一邊的衛子夫也是暗自支著耳朵,雖然這人在情感上是個混球,但在國家大事上可是個天才!


    好好記,將來教導劉據就有了思路,然後……


    衛子夫看著五歲幼兒,眸光閃爍。


    ‘兒啊,大丈夫豈能鬱鬱久居人下!’


    劉徹睜開眼睛,望著天幕。


    “不知為何,朕總覺得後世子孫對於明憲宗的評價有些拘泥於一種說辭。”


    “什麽初年明君跡象、後期弊政多多的觀點。”


    “似乎自唐玄宗之後,這種觀點就一直充斥著天幕裏。”


    霍去病就是單純的聽不懂。


    但他懂一件事。


    “聽起來像是行軍打仗隻用正不用奇一般?”


    “這樣很容易走上歧路或者偏頗啊。”


    劉徹看了眼霍去病。


    “你這個說辭倒也貼合幾分。”


    “在朕看來,明憲宗雖曆經波折但地位穩固。”


    “作為一個難得的正常人,他對自己的施政也明顯進行了一番斟酌。”


    “無論是為於謙平反、頻繁對外用兵,還是開辦皇莊、內批授官。”


    劉徹頓了頓,繼續道:


    “這一切都是為了圍繞維護明朝穩定以及加強帝王權威這兩點展開。”


    “而這也是必須做的。”


    “朱祁鎮在主導了土木之變和奪門之變後,可謂人心盡失,明朝君權跌入巨大低穀。”


    “此時對明朝來說,加強君主權威甚至比維持明朝統治更加重要。”


    “觀其所行便可得知。”


    劉徹豎起一根手指。


    “第一,挑撥文官內部的對立和內鬥。”


    “第二,扶植武人牽製文官。”


    “第三,擴大君權基礎,扶植宦官勢力。”


    “內批授官是為了培養一批忠於皇帝本身的大臣,開設皇莊明顯是要解決內庫用度不足為君權提供財力保證的問題。”


    霍去病跟著劉徹的思路一走。


    頓時撥開一層迷霧。


    他看向皇帝。


    這就是君與臣的想法差異嗎?


    劉徹將手收回袖子,眼中神色深邃。


    “明代外戚一直沒有出頭,這說明明朝外戚受了很大限製,不能用,也無法用。”


    “所以皇帝隻能轉而培養宦官,有意識強化宦官與軍權的結合,為宦官提供除批紅、鎮守、東廠以外的第四項權力來源——軍權。”


    “批紅權,這是明代宦官最重要的權力。”


    “東廠的緝事權,刺探情報。”


    “出鎮地方,參與地方軍政事務。”


    “最後就是汪直這種,能在軍隊中起到重要作用。”


    霍去病有些明白了。


    “還是君權相權之爭?但是為什麽?”


    劉徹眼中帶有讚許之色和幾分惋惜之意。


    “於謙是一名忠臣。”


    “但他隻忠於明朝,不忠於君主。”


    “放棄英宗改立新君,這是對的。”


    “但自此之後,任何明朝皇帝都不可避免的會重新思考這種君臣關係,並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反製。”


    “君臣關係,從代宗上位那一天起就失衡了。”


    “而分化相權隻能減少相權對君權的壓製,隻有擴大君權才能解決君相失衡問題。”


    “但權力啊,誰樂意失去呢?”


    ……


    大明·宣德時期


    朱瞻基看著衣袖上的花紋。


    “總分十五嗎……”


    若是沒有朱祁鎮,分數興許就能破了二十吧?


    “確實擔得一句好聖孫。”


    “可你是朱祁鎮的兒子啊……”


    朱瞻基站起身,來回踱步。


    最後深吸一口氣。


    留子,去父!


    ……


    大明·紫禁城。


    源源不斷的金光自天上湧貫到乾清宮。


    宮門外的大臣們俱都抬頭看著。


    “你們說,陛下會延壽幾何啊?”


    “一會兒不就知道了。”


    “就怕那些閹人再起波瀾啊。”


    “太能折騰了,不是什麽好事。”


    乾清宮。


    『予,神完氣足』


    朱見深瞬間體會到身體中的變化。


    頭腦之中一片清明,過往的愁思好似被風吹走。


    一股熱氣自心口向四肢蔓延,全身暖洋洋的。


    一種說不清講不明的心情開始自心中浮現。


    “朕突然好想批複奏折啊。”


    朱見深喃喃自語。


    隨即就被這個念頭嚇了一跳!


    定了定神,壓下這個可怕的念頭。


    他看向手中那一顆平平無奇的籽粒。


    這個才是金光灌注的重頭戲。


    『歲黍:於春分子時播種與五色壇中,保國境十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雙眼睜大!


    一陣狂喜湧上心頭!


    “十年五穀豐登?!”


    ……


    大漢·景帝時期


    “什麽?!!”


    劉啟跳腳指天!


    “不公平!喂!朕說不公平!”


    “他什麽分我什麽分!”


    “他得的什麽東西!我得的什麽東西!”


    小劉徹低頭啃著豬蹄嘟囔著。


    “他什麽阿父你什麽阿父……”


    劉啟已經被嫉妒衝昏了頭腦!


    他都沒聽清小劉徹嘟囔什麽東西。


    腦子裏隻有一個想法,這東西要是能到朕手裏,那朕就不是個添頭了!


    文景之治,未免不能景字為主!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看著天幕,突然一句。


    “好一盤大戲!”


    李建成與李世民心中有一股不好的預感。


    “你們看看!”


    “這朱祁鎮和朱見深玩的把戲多像趙構和趙昚玩過的!”


    “一組殺了於謙,一組殺嶽飛。”


    “一個為嶽飛平反,一個為於謙平反。好得很!”


    “好一個文風昌盛的大宋,好一個武德充沛的大明!”


    李建成與李世民都聽傻了!


    他們看著李淵目光炯炯的智慧眼神,心中一片荒唐。


    李建成咽了口吐沫,暗自懟了懟李世民低聲道:


    “老二,要不你趕緊提前上位吧,我看阿耶好像有點神智不清啊。”


    李世民則深呼吸道:


    “大兄,我懷疑你想暗害我。”


    李建成偏過頭:


    “嘖。”


    李世民瞪大眼睛:


    “你果然要害我!”


    “什麽害不害的,這不是為了你好嗎。”


    “呸!你就是要害我!”


    “……多大人了?吐口水?我呸!”


    “?!嗬……忒!”


    “!!你玩髒的李世民!嗬……”


    李淵看著那吐得不亦樂乎的兄弟二人,一臉嫌棄。


    “朕這是生出兩個傻子出來嗎?”


    ……


    大宋。


    趙匡胤看著天幕。


    不但無動於衷還十分想笑。


    “接手朕的大好河山,最後還比不過一個接了天大爛攤子的人。”


    “你怎麽可能適合做皇帝啊。”


    身後,掛著注錫銅鎖的大門寂寂無聲。


    ……


    大明。


    朱元璋五味雜陳。


    “唉……”


    “要是他爹老實一點。”


    “大明繼續安穩發展下去的話,他可能會把韃靼瓦剌打穿吧……”


    ……


    大清·雍正時期


    “明憲宗上位時明朝的局麵。”


    “荊襄百萬流民造反、四川蠻苗造反,兩廣壯瑤族造反、寧夏陝西土官造反,揚州鹽商造反,甚至兩京都盜賊烽起,各地饑荒水旱地震不斷。”


    雍正撚著手中玉串,盤腿坐在羅漢床上。


    “外麵是蒙古進犯寧夏陝西,占領河套。”


    “吐魯番侵犯哈密衛,並最終占領。”


    “其形勢與崇禎皇帝高度相似。”


    “他要是像崇禎皇帝一樣,大明估計也就可以提前宣告亡國了。”


    弘曆坐在另一邊,用鉗子夾開核桃放到玉碗裏。


    雍正看著天幕,靜靜道:


    “但當時大明仍思仁宣之義,所以經朱見深的治理,兩廣安定,平定荊襄,設置鄖陽府,使流民安居樂業。”


    “又大勝蒙古,收複河套,一度收複哈密衛。”


    “若是朱祁鎮沒能奪位。”


    “仁宣之治,於斯複現矣。”


    弘曆將核桃夾滿一小碗,然後一口倒進嘴裏。


    “汗阿瑪對成化皇帝的評價如此之高嗎?”


    雍正看了一眼空落落的小碗,又平靜的扭過頭。


    “也隻是有感而發罷了。”


    “成化皇帝……他不容易啊。”


    ……


    天幕上。


    一臉富氣相的皇帝坐在中位。


    身邊是穿著後服的皇後。


    龍椅邊則站著一名宦官。


    『弘治中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品大韭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品大韭菜並收藏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