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


    一副全新的中華版圖顯映出來。


    從清初的六百多萬平方公裏,迅速擴大至九百多萬平方公裏。


    而伴隨著疆內擴張,康熙的一生又再次快速閃過。


    平定三藩,收複台灣、親征噶爾丹、聯合蒙古諸部。


    最後畫麵定格在坐在龍椅上的皇帝。


    暮龍闔目。


    ……


    【康熙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之一,且在他即位時,清朝的疆域僅包括原明朝版圖加上關外東北,廣大南方還處於半獨立的漢人藩王控製下。】


    【而在他去世時,這個國家已經完全統一,蒙古、青海、西藏以及新疆東部地區的統治得到鞏固,他創建了一個版圖空前廣大、政權極其穩固的帝國。】


    【評級s級·得五分】


    ……


    {康熙可以說是學習型皇帝啊,也算是打天下到坐天下轉變。}


    {曆代統治者裏綜合能力最強的,文武雙全,各類知識都有一定基礎,難得的是連自然科學都懂一些,在古代帝王裏很難得了。}


    ……


    大漢·武帝時期


    “雖然不喜歡胡族。”


    劉徹看著那幾乎快翻番的疆土,長吐一口氣。


    “但這開疆拓土的功業還是要承認的。”


    “若能穩定三代,這些土地就是自古以來了。”


    “法理也就延續下去了。”


    有了法理,這些土地也就有了自古以來之名了。


    ……


    大唐·玄宗時期


    花萼相輝樓


    “多好啊……”


    李隆基把玩著手裏的白玉杯,看著那偌大的疆土,感慨萬千。


    “這麽大的疆域,也是許久未見了。”


    “……真是的……明朝皇帝都在幹什麽啊……”


    一旁的楊玉環興致缺缺的吃著瓜果,懶散道:


    “沒有得到就沒有失去。”


    “總比先得到然後被禍害光要好些吧。”


    李隆基倒酒的手一僵。


    可惡!


    在前麵被李泌陰陽怪氣。


    回來還要被你陰陽怪氣!


    那朕不是白跑……白回來了!


    “哼!婦人之見!”


    楊玉環翻了翻眼睛。


    ……


    【製度建設:拓宇開疆,極於無外,君威煊赫。也因此,康熙直接將八旗各都統、副都統的任命收入囊中。】


    【至此,各旗的王公無權幹涉旗務。進一步削弱了八旗諸王和原旗主的權力。】


    【在加強了手中權利後,康熙開始進一步完善清朝兵製。】


    【一是加強綠營兵製。】


    【綠營兵是清朝軍隊的主力,在兵役製度上,實行兵皆土著的原則,隻用本地人當兵。】


    【一列兵籍,便終身不能改動。】


    【綠營拔補,凡騎兵拔於步兵,步兵拔於守兵,守兵拔於餘丁,無餘丁,方募於民。】


    【所謂餘丁,是將營中清出的火糧收養兵丁子弟,每名月給餉銀五錢,以備出缺挑補。】


    【餘丁拔補,使得綠營成為世兵製。】


    【綠營兵製保證了軍隊的穩定兵源,避免了募兵製隨意往來脫離的弊病。】


    【且餘丁生長兵家,自小耳濡目染,較易訓練。】


    ……


    大唐·高祖時期


    李淵的眼睛轉了兩圈,笑出聲。


    “這不就是朱元璋的那套嗎?”


    “稍微改改就拿出用了?”


    “忘了明朝衛所是怎麽腐敗衰退,積習日深,並代代相傳,愈加不可救藥的了?”


    “又挖坑,嘖。”


    李世民則明白康熙的選擇。


    無他,沒得選罷了。


    從征召士兵的方式來說,曆代推行的兵製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編戶兵役製、軍戶府兵製、募兵製。


    編戶兵役製是讓編戶齊民中的所有成年男丁均有服軍役若幹年的義務。


    軍戶製府兵製則是由國家劃定的軍戶或揀點的府兵負責服軍役。


    這三種兵製,募兵製不可強征,所以朝廷需要以優厚的待遇招徠士兵。給士兵支薪,又勢必導致朝廷要承擔巨大的財政壓力。


    重商的宋朝都養不起,何況財政混亂的大明與剛剛建立大清呢。


    而編戶兵與府兵製大差不差。


    唯一的區別無非是,軍戶府兵是指一部分人專作軍籍。


    而編戶則是通國皆兵罷了。


    但二者所需的土地數目就不是一個等級了。


    李世民望著天幕。


    三製裏,募兵製其實是最適合的。


    隻要解決錢的問題。


    ……


    【二是設立火器營,三是加強八旗兵製,四是推行兵農合一製度。】


    【同時,是他親自組織人力編撰了大量的書籍,如,修訂《明史》,編撰《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佩文韻府》、《曆象考成》、《皇輿全覽圖》、《康熙字典》等。】


    【其中《康熙字典》是我國第一部以“字典”來命名的字書,也是我國第一部官修字典。】


    ……


    大明。


    “哼!”


    朱元璋將手裏的黃瓜尾巴扔進嘴裏,大聲道:


    “不就是字典嗎!”


    “咱也能修!”


    “咱還能修的比他好!”


    “來人啊!宣李……唔!”


    馬皇後直接一張煎餅拍他嘴上,無奈道:


    “重八啊,你可消停點吧。”


    “別看著碗裏的想著鍋裏的了,還是想一想開海的事兒吧。”


    朱元璋將臉上的煎餅卷吧卷吧咬了一口,冷哼一聲。


    “說你婦人吧!”


    “現在又不能硬開,想從他們手裏拿點好處,你不得給點好處?”


    馬皇後擀麵的手一頓,看向老朱。


    朱元璋得意的又咬一口煎餅。


    “嘿,這幫措大!咱早看明白了!”


    “好名貪財。”


    “但名在財前。”


    “編書著傳這種事,咱不信他們忍不住。”


    馬皇後想了想,輕聲道:


    “你還是要跟丞相商量商量。”


    “別一拍腦袋,就想一出是一出。”


    “而且……有些事還是丞相下場比較好,也方便。”


    朱元璋點點頭。


    “你放心,咱心裏有數。”


    ……


    【康熙在滿足滿洲人願望的同時,也繼續抑製滿族親貴的權力。】


    【滿洲貴族不得侵占漢人土地,皇室成員也不得出任高官。】


    【這些限製政策表明,康熙極想得到漢人士紳的支持。】


    【為拉攏那些拒絕入仕、以示忠於明朝的文人學者,康熙十八(1679)宣布了一項名為“博學鴻詞”的特別科舉。】


    【那些依然對明朝忠貞不渝的學者雖然還是拒絕上京,但也對康熙表現出的尊敬之意讚賞不已,紛紛鼓勵那些對前朝執念較淺的親友報名參加考試。】


    【脫穎而出的報考者被收入翰林院或聚集了全國學者精英的南書房。】


    【由此,有了修撰《明史》編成《佩文韻府》編纂《康熙字典》等事。】


    【也正式著手整頓吏治,恢複了京察、大計等等製度。】


    ……


    {你這……不好說……}


    {這件事確實是清朝不可推卸的責任。}


    {康熙也要求參加修《明史》的人一定要占有詳細的材料才能動筆,而且需要秉筆直書,寫的雖是前朝的曆史,但是要實事求是,要讓後人心服、口服,不能譏貶前朝。}


    {還要求在修史的過程中正確總結曆史的經驗教訓,給後世一些借鑒。}


    {但話雖如此,《明史》裏麵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為了迎合清朝,曆史的真實麵目似是而非。}


    ……


    【而康熙把自己塑造成開明君主的同時,也效仿明初的皇帝,有意識地促進帝國專製的長期發展。】


    ……


    天幕上。


    康熙手裏拿著一份折子。


    掃了一眼“長篇大作”


    麵無表情的寫下一個閱字。


    然後打開下一份奏折。


    看了一眼,額頭青筋暴起。


    咬牙切齒的在奏折留白處寫下朱紅四字。


    『撕碎扔了!』


    ……


    哈哈哈哈哈哈!}


    {笑啥呢?}


    {你不知道,這個封套裏是兩個奏折。}


    {第一封內容是:法雨寺主持圓寂了,還有個叫仇兆鱉的文人也死了。}


    {緊接著第二封奏折就是:皇上,你還好嗎?}


    {還有一份堅持不懈送芒果的,讓康熙煩的要死。}


    {想一下古代的交通狀況和運輸能力,然後再想一下現代運到外地的芒果和本地產直接吃的芒果的區別……}


    {對,閩浙總督給康熙送芒果,還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誇讚芒果如何如何美味的話。}


    {但因為送太快了導致沒熟。康熙回複:“不好吃,以後不要送了……”}


    {這下可犯了難,這沒芒果就剩椰子了啊,椰子怎麽運過去?}


    {以芒果的保質期,送到北京大概隻剩核了。}


    {所以,康熙勉為其難吃下了一整隻芒果核,然後下旨以後別雞兒送了(狗頭)}


    {康熙好多史料都在吃水果,我看過一個史料,噶爾丹入侵蒙古時給康熙進供一箱蜜瓜,康熙高興地收下了蜜瓜,還專門給後宮寫了一冊食用指南,然後他一邊啃瓜一邊大罵噶爾丹是賊。}


    ……


    【跟朱元璋一樣,康熙也將自己置於決策中心。】


    【他認為皇權應該與整個官僚體係直接溝通,所以黎明前就起床閱讀來自全國各地的奏章。】


    【同時建立了秘折製度。】


    【他巧妙的把宦官內務府變成了滿足自己需求的私人機構,讓旗人與包衣在裏麵任職。】


    【包衣來自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在遼東征戰時俘獲的那些漢人戰俘。】


    【最聰明和最有進取心的包衣們不是被提拔為帝國侍衛,就是進了內務府當差。】


    【他們成了皇帝最理想的仆從。和宦官一樣,他們的地位完全是主子的恩賜,所以都極為忠誠。】


    【不過,因為包衣並未淨身,所以尊嚴並未受辱。】


    【而且,包衣與滿洲人旗兵的密切關係,還能防止他們得罪貝勒。】


    【因此,他們很快便成了康熙的心腹耳目。】


    【被安插在各省的包衣,必須把他看到的諸如官員能力、民情反應和軍務等事務,如實匯報上去。】


    【這也導致,六部有時就是負責傳達皇命的中轉站而已。】


    【各省巡撫的權力,也被數名直接向北京匯報情況的總兵、布政使和按察使等官員牽製。】


    【旗營將軍、綠營統領、巡按道台、藩司衙門和監察禦史都有直接聯係中央的渠道,有些甚至還可直接向皇帝上奏。】


    【評價s級·得五分】


    ……


    炎漢·光武帝時期


    劉秀完全忽視了那些搞怪的話語,直接看透本質。


    “高明。”


    “既能了解下麵情況,辦事效率高保密性好,又不會像明代廠衛製度弄的人人自危,有密折專奏權的臣子臉上也有光彩。”


    “又相當於直接連接了地方官員與皇帝個人的交流通道。”


    劉秀下意識的拿他與明朝皇帝對比了一下。


    “看來,清朝皇帝不會文官集團牽著走了。”


    劉莊看著康熙身邊那一堆奏折,摸了摸胳膊。


    “這麽事無巨細……”


    “可有得累了。”


    ……


    【外交策略:開放海禁。】


    【清代初期,清朝實行非常嚴厲的海禁,片板不得下海。】


    【到康熙年間,因為收複台灣,海禁結束,商人可以出海貿易。】


    【也是在康熙年間,清廷在廣州、廈門、寧波、上海設立了四個海關,管理海外貿易,史稱“四口通商”】


    ……


    天幕上。


    曙光照耀草原。


    數萬清軍列陣以待。


    頭戴鑲有貂皮的頭盔,康熙佩帶挎刀和弓箭。


    他坐在禦帳外的虎皮寬椅上。


    兩邊的號角聲大作。


    一眾騎兵大呼前進,萬馬奔騰。


    ……


    【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確定中俄東段邊界。】


    【烏蘭布通之戰後,蒙古草原的勢力版圖被重新劃分。】


    【因噶爾丹倉皇敗逃,大清氣勢如虹。康熙趁熱打鐵,揮師北上,邀約蒙古各部王公會盟。】


    【康熙三十年(1691)四月,康熙帝親率官兵到達距北京八百裏的多倫諾爾駐營。】


    【喀爾喀蒙古三大部、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的營帳,以康熙帝大營為中心,眾星捧月,四麵環繞。】


    【從五月初一日到初六日,進行會盟。】


    【其主要內容為:規定喀爾喀蒙古須遵行清廷的法令。】


    【令土謝圖汗察琿多爾濟等具疏請罪,以結束喀爾喀蒙古內部紛爭。】


    【廢除喀爾喀三部舊有濟農、諾顏等名號,留汗號,依次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


    【依四十九旗例編族,分左中右三路,設盟,實行盟旗製度。】


    【此次會盟,改善了喀爾喀蒙古各部與清之間的關係,並使清朝對漠北地區的管轄得到加強。】


    【因多倫諾爾蒙古語為七溪、七星潭之意。】


    【所以多倫會盟又稱七溪會盟。】


    【康熙後來表示:“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於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


    【又言:“蒙古部落,三皇不治,五帝不服,今已中外無別矣”】


    【而多倫會盟也是蒙古國官方曆史裏元朝滅亡的時間。】


    【評價s級·得五分】


    ……


    大秦。


    沉默……


    這話也沒法反駁……


    草原那一片確實一直天不服地不管的……


    嬴政深吸一口氣。


    且不管他,先記下來再說。


    後麵要不要按照清朝這個路數收複草原,那就是後代子孫的事了。


    自己要吸取教訓。


    不是什麽事情都要在自己這裏有個決斷的。


    ……


    大漢。


    “你說就說……”


    劉邦很不滿意這些人的臭毛病。


    “怎麽一個個總喜歡拉踩呢!”


    “你看乃公什麽時候拉踩過別人!”


    “三皇五帝和秦漢招你惹你了。”


    呂雉眼角一挑,輕笑一聲。


    “怎麽?”


    “難受了?”


    “想起白登之事了?”


    劉邦眼睛一翻,身子一扭,屁股衝她。


    煩人!


    ……


    大元·世祖時期


    啃著大棒骨的忽必烈猛得一愣。


    “蒙古國?”


    我大蒙古居然這麽持久!


    “嗨呀,還得是我們草原健兒!”


    手中骨頭一扔,忽必烈高興道:


    “蒙古存在的時間比什麽匈奴突厥可長多了!”


    “比漢人朝代存在的時間都長!”


    “果然……”


    忽必烈眸中精光一閃。


    “我們黃金家族才是劉氏正統!”


    眾人齊齊低頭。


    您可忘了這事兒吧!


    ……


    大明·天啟時期


    “唉……”


    朱由校看著天幕一陣的唉聲歎氣。


    其實大明也有搞這種多倫會盟的機會的。


    宣德六年,被成祖打殘的韃靼跑到漠南向宣宗求救。


    沒管。


    兩百多年……


    統治蒙古的最佳時期恐怕就在那時了……然而……


    “唉……”


    “禁錮於華夷之辨,也就沒了臨機應變的本事……”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品大韭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品大韭菜並收藏曝光曆代皇帝六維圖,老祖宗慌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