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該到最後一步了。”秦言在心裏如此想道。
類似於吱吱這樣特殊的母猿,一直處於秦言的詳細觀察與精密計劃之下。這幾代古猿的每一次關鍵性變化,其中都離不開秦言的暗中推動。
就好似吱吱的繁衍期延長,哢哢能在公猿的殺戮中存活,咕咕意外的走出了巢穴,秦言都在暗中進行推動,就連它們的名字都是秦言暗中取的。
現在看來他的計劃卓有成效,這些古猿正在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欲求為基礎,逐漸演變出以血脈聯係為主要生存方式的原始聚落單位。
它們的思考正在變得複雜化,欲求的增加使得它們開始逐漸產生思考,並完善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是的,如果說聚落文明是晉升三階必不可少的條件,那麽伴隨著古猿硬件方麵的成熟,它們的軟件也要得到充分的進化。
以吱吱為例,在秦言的記錄上這隻獨特的古猿,已經萌發出了親子感情的雛形,確認了其身為母親的責任感,甚至還將這種基於血脈的感情聯係傳遞了下去。
哢哢的猿生雖然失敗,孤獨終老,但在秦言看來它的存在對於整個種群的智慧體係反而有著更好的促進作用。
它完善了“叛逆”“憤怒”“不甘”“絕望”等一係列負麵情緒,確認了“違背責任就必須付出代價”這一條真理,甚至還萌生出了對於衰老的“恐懼”。
這對於整個古猿種群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好似道家學說裏的孤陽不存,孤陰不生,負麵情緒的完善與正麵情緒的完善對於想要發展成為“人類”的古猿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吱吱這樣的古猿並非特例,秦言現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為那些古猿種族與魚人種族中,更有潛力者提供思考的環境與條件。
這是一種不同於簡單的殺戮與生存戰爭不一樣的戰場,它們要想突破到文明的初級形態,首先就必須突破種族的限製,將自己從“古猿”與“魚”變為“猿人”與“魚人”
值得慶幸的是,古猿種族與魚人種族在擊敗其他種族之後,依舊保持著充沛的種族潛力與創造力。
每一種新的欲求與感情的完善,都是一次“無中生有”的過程。
就好似吱吱這樣的特殊古猿,秦言以“誘發原始親族感情”為目標進行觀察的母猿對象有一萬隻,麵對的都是相似的母子分離的特殊環境,卻隻有“吱吱”一隻母猿完成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其他許多母猿在麵對這樣的情況時依舊無動於衷,普遍表現都是為了討好公猿,完全無視幼體的死活。
這樣的特殊個體當然引起了秦言的高度關注,緊接著吱吱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嗣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創造力,秦言便基本將自己關注的目標完全放在了它們身上。
如果說原始時代有主角的話,那麽吱吱與它的後代們就是當之無愧的引領變革者。
……
咕咕在將自己的母親拋入河流之中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巢穴,在經曆這樣的變故之後,它變得越發的冷酷起來。
它的大腦對於整個世界與個體見得關係還沒有什麽清晰的認識,但對於族群中的公猿、母猿、幼崽的關係卻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符合現代邏輯的體係。
我,你,他的概念在咕咕的大腦裏已經初步形成。
它已經可以算的上是一個獨立的,智慧的個體。
但那還不夠,咕咕繼承了它母親對於享受的渴望,卻又深深恐懼於母親的結局。
它即想追求快樂,不願承擔照顧子嗣的責任,也希望子嗣在自己年邁時能照顧自己,這是一種初生的“貪婪”。
就在咕咕在這種貪婪所導致的矛盾與折磨之中度過每一天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直小猴崽子被野獸給叼走了。
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咕咕並沒有因此傷心欲絕,隻是很坦然的接受了這樣的事實,畢竟這是大家都經曆過的,見識過的事情,沒什麽好意外的。
但在數天之後,咕咕第一次生出了名為驚訝的情緒,這隻小猴崽子自己回來了,它甚至還帶回來了食物。
當那隻小猴崽子圍在咕咕的身旁,發出渴望與母親親昵的叫聲,並且試圖將自己手中的食物遞給咕咕的時候,咕咕陷入了猿生中的第二次思考。
這些小猴崽子不需要成年就可以獲得食物,它們現在已經不需要自己的照顧,反倒應該照顧自己了。
咕咕提前開始了關於小猴崽子們獲取食物的教導。
它現在每一次出去尋覓食物,都會帶上一隻小猴崽子,在演示了如何獲取食物後,便會將之棄於一旁,隻有小猴崽子因為饑餓而不得不主動尋找食物後,它才會將這隻小猴崽子帶回巢穴。
雖然這種訓練方式原始野蠻而血腥,但不得不承認相比起其種群曾經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更加先進,從僅具有雛形的分配模式開始,曆經三代的變換,原始的“權利”誕生了。
小猴崽子們學會了提前獲取食物,但它們還太過幼小,尋覓回來的食物通常會被咕咕直接拿走,在滿足了它自己的食欲後才會將剩下的食物分配給小猴崽子們。
此時咕咕最初的矛盾已經被解決了,它既可以追求快樂,也可以提前受到小猴崽子們的供養。
唯一的缺點是,提前展開的訓練會導致小猴崽子們死亡的加速。
咕咕隻能如同自己的母親一樣,不停的呼喚著種群中的公猿,不停的生育下新的小猴崽子,然後從容不迫的享受著小猴崽子們用生命換來的食物。
古猿種族最大的族群特點就是學習,咕咕這樣幸福快樂的生活很快便被其他古猿學習了過去,一場既悲哀又代表著進化的變革就此發起。
原始的親族感情終究敵不過權利帶來的享受,明明應該是母親的存在,卻反而成為了原始時代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壓迫者,被剝削的正是它們的子嗣。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咕咕生下的第八窩子嗣,一隻名叫可可的母猿誕生了。
類似於吱吱這樣特殊的母猿,一直處於秦言的詳細觀察與精密計劃之下。這幾代古猿的每一次關鍵性變化,其中都離不開秦言的暗中推動。
就好似吱吱的繁衍期延長,哢哢能在公猿的殺戮中存活,咕咕意外的走出了巢穴,秦言都在暗中進行推動,就連它們的名字都是秦言暗中取的。
現在看來他的計劃卓有成效,這些古猿正在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欲求為基礎,逐漸演變出以血脈聯係為主要生存方式的原始聚落單位。
它們的思考正在變得複雜化,欲求的增加使得它們開始逐漸產生思考,並完善自己對世界的認知。
是的,如果說聚落文明是晉升三階必不可少的條件,那麽伴隨著古猿硬件方麵的成熟,它們的軟件也要得到充分的進化。
以吱吱為例,在秦言的記錄上這隻獨特的古猿,已經萌發出了親子感情的雛形,確認了其身為母親的責任感,甚至還將這種基於血脈的感情聯係傳遞了下去。
哢哢的猿生雖然失敗,孤獨終老,但在秦言看來它的存在對於整個種群的智慧體係反而有著更好的促進作用。
它完善了“叛逆”“憤怒”“不甘”“絕望”等一係列負麵情緒,確認了“違背責任就必須付出代價”這一條真理,甚至還萌生出了對於衰老的“恐懼”。
這對於整個古猿種群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好似道家學說裏的孤陽不存,孤陰不生,負麵情緒的完善與正麵情緒的完善對於想要發展成為“人類”的古猿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吱吱這樣的古猿並非特例,秦言現在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為那些古猿種族與魚人種族中,更有潛力者提供思考的環境與條件。
這是一種不同於簡單的殺戮與生存戰爭不一樣的戰場,它們要想突破到文明的初級形態,首先就必須突破種族的限製,將自己從“古猿”與“魚”變為“猿人”與“魚人”
值得慶幸的是,古猿種族與魚人種族在擊敗其他種族之後,依舊保持著充沛的種族潛力與創造力。
每一種新的欲求與感情的完善,都是一次“無中生有”的過程。
就好似吱吱這樣的特殊古猿,秦言以“誘發原始親族感情”為目標進行觀察的母猿對象有一萬隻,麵對的都是相似的母子分離的特殊環境,卻隻有“吱吱”一隻母猿完成了從無到有的突破。其他許多母猿在麵對這樣的情況時依舊無動於衷,普遍表現都是為了討好公猿,完全無視幼體的死活。
這樣的特殊個體當然引起了秦言的高度關注,緊接著吱吱的第二代,第三代子嗣都表現出了高度的創造力,秦言便基本將自己關注的目標完全放在了它們身上。
如果說原始時代有主角的話,那麽吱吱與它的後代們就是當之無愧的引領變革者。
……
咕咕在將自己的母親拋入河流之中後就回到了自己的巢穴,在經曆這樣的變故之後,它變得越發的冷酷起來。
它的大腦對於整個世界與個體見得關係還沒有什麽清晰的認識,但對於族群中的公猿、母猿、幼崽的關係卻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符合現代邏輯的體係。
我,你,他的概念在咕咕的大腦裏已經初步形成。
它已經可以算的上是一個獨立的,智慧的個體。
但那還不夠,咕咕繼承了它母親對於享受的渴望,卻又深深恐懼於母親的結局。
它即想追求快樂,不願承擔照顧子嗣的責任,也希望子嗣在自己年邁時能照顧自己,這是一種初生的“貪婪”。
就在咕咕在這種貪婪所導致的矛盾與折磨之中度過每一天的時候,情況發生了變化。
一直小猴崽子被野獸給叼走了。
這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咕咕並沒有因此傷心欲絕,隻是很坦然的接受了這樣的事實,畢竟這是大家都經曆過的,見識過的事情,沒什麽好意外的。
但在數天之後,咕咕第一次生出了名為驚訝的情緒,這隻小猴崽子自己回來了,它甚至還帶回來了食物。
當那隻小猴崽子圍在咕咕的身旁,發出渴望與母親親昵的叫聲,並且試圖將自己手中的食物遞給咕咕的時候,咕咕陷入了猿生中的第二次思考。
這些小猴崽子不需要成年就可以獲得食物,它們現在已經不需要自己的照顧,反倒應該照顧自己了。
咕咕提前開始了關於小猴崽子們獲取食物的教導。
它現在每一次出去尋覓食物,都會帶上一隻小猴崽子,在演示了如何獲取食物後,便會將之棄於一旁,隻有小猴崽子因為饑餓而不得不主動尋找食物後,它才會將這隻小猴崽子帶回巢穴。
雖然這種訓練方式原始野蠻而血腥,但不得不承認相比起其種群曾經的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更加先進,從僅具有雛形的分配模式開始,曆經三代的變換,原始的“權利”誕生了。
小猴崽子們學會了提前獲取食物,但它們還太過幼小,尋覓回來的食物通常會被咕咕直接拿走,在滿足了它自己的食欲後才會將剩下的食物分配給小猴崽子們。
此時咕咕最初的矛盾已經被解決了,它既可以追求快樂,也可以提前受到小猴崽子們的供養。
唯一的缺點是,提前展開的訓練會導致小猴崽子們死亡的加速。
咕咕隻能如同自己的母親一樣,不停的呼喚著種群中的公猿,不停的生育下新的小猴崽子,然後從容不迫的享受著小猴崽子們用生命換來的食物。
古猿種族最大的族群特點就是學習,咕咕這樣幸福快樂的生活很快便被其他古猿學習了過去,一場既悲哀又代表著進化的變革就此發起。
原始的親族感情終究敵不過權利帶來的享受,明明應該是母親的存在,卻反而成為了原始時代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壓迫者,被剝削的正是它們的子嗣。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咕咕生下的第八窩子嗣,一隻名叫可可的母猿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