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鄭佳城:這有點顛覆我的認知了
回檔90後幼崽,殖民火星 作者:本正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王子辰出生以來,從來不忍心打王子辰的董昭卿,第一次動手了。
不過那力氣並沒有多大,王子辰卻很配合的哇哇大哭了起來。
而董昭卿也趁著這個機會,將王子辰抱起來到邰總麵前道歉,不能砸了自己家的招牌。
對董昭卿來說,如果王子辰此前隻是收下壓歲錢,那麽這相當於欠下的一份人情。
人情債要還,難還……也能還,看情況、也分人!
好在這個事兒到時候隻需要丟給王子辰的父親就行,但王子辰這臭小子亂鬧,讓人家誤會是自己這些大人,暗中指使的話。這就變成了坑人!
兩百的磚瓦,怕不是金子做的吧!
生生砸了自家招牌!
這些天的經曆雖然辛苦,但是每日看報學習,讓夫婦倆有了徹底脫離“土裏刨食”生活的期望,就算最好磚瓦廠不是自己的了,但要從事其他行業,也要有個好口碑才行。
所以她要表態,不能因為王子辰的玩鬧,讓著邰總對自家人產生不好的想法。
還是之前的疑慮,到最後他們一家人或許可以抽身而去,可是孩子的三姑父楊魁堂怎麽辦?
盡管董昭卿心裏想,自己和這個小姑子關係不咋地,可是人家終究是要生孩子了,三姑夫要是丟了工作,以他的性子很難說,會甘心接受娘家的援助。
這日子一苦起來,那可就難捱了,甚至還會造成某些悲劇。
其實放在以前,董昭卿根本不會想這麽多。
畢竟她接受的教育,是很基礎的,但偏偏這段時間,她跟著王子辰的父親,在家裏牆壁上的報紙,學到了很多新的觀點和知識。
尤其是心理學和管理學方麵的。
隻是他們不斷增長見識、拓寬知識麵的同時,也對他們各自的處事理念和方法產生了影響。
而目前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想的太多。
這是吸收的知識點,沒有完全消化,並將之化為己用的負麵影響之一。
當然最最關鍵的是王子辰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本就無法保證隻會對他的父母產生好的方麵的影響。
因此董昭卿隻是遇到了知見障。
她隻是以個人的主觀,去臆測了一個人的所有選擇。
而假設真的出現了那種最壞的情況,為了家庭,隻要有責任感的男人,那就是跪地行乞,他會保證自己的妻兒過得比自己好。那個時候,尊嚴也就不算什麽了。
說回正題。
邰總從始至終就沒當成正事兒,解釋了一番後,就詢問起了董昭卿這琉璃磚瓦的事情。
但董昭卿知道的也不多,畢竟前段時間她主要是管理賬目,管理火候,也隻見過這些失敗的類似彩色玻璃、彩色陶片之類的東西。
但因為東西壞掉了,也沒什麽用,加上每一次開窯的磚瓦的成功率,越來越低,他們是真的沒放在心上。
不過邰總也從董昭卿這裏得知,今天他們燒出了完整狀態、可以用於經營出售的琉璃瓦、琉璃磚,這也讓他徹底的安心了。
說了一聲,董昭卿又去繼續忙活了。
隻是沒把王子辰放在外麵,也是擔心王子辰再鬧出什麽幺蛾子來。
於是就讓孩子奶奶把王子辰帶到了北屋去,過了一陣吳隊長也回來了,他大包小包帶著好幾個人過來。
又是一番熱鬧,然後就隻有他們兩個,在這裏等著見王義傑。
另一邊。
小陳找到了正用設備檢測那塊微晶玻璃的鄭佳城,跟他匯報了套話的結果,依舊是和之前一般無二。
“也就是說,這真的是巧合了。”鄭佳城伸了個懶腰,舒緩了一下背部的疲勞,說:“但是真沒道理,這也太不科學了。有點顛覆我的認知了!哈~”
鄭佳城隨手拿起放在旁邊折疊桌上的一張設計圖。圖紙是隨行人員,剛才去各個窯洞考察並畫出來的,專業程度自然遠非王子辰能比,清晰標注到了小數點之後的兩位。
就是因為有這些數據作為支撐,鄭佳城才做出了“不科學”的判斷。
“鄭研究員,我之前記得聽你說過微晶玻璃,現在在世界上也是相當前列的技術,而且我們也沒有辦法從那些人手裏獲得具體的生產技術,但有沒有這種可能,他們發在期刊上的那些論文,本就是糊弄人的。”小陳完全是門外漢的說法。
而且也刺激到了鄭佳城的敏感神經。
“這不可能。”鄭佳城說,“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他不會,也不屑於作假。也就是說在國外確實有了實驗室的製品,他們公布的製作原理,必然是沒問題的。”
“如果真的有人作假,那一旦事發,他們隻會自絕於整個科學界、學術圈。”
“我們這種人,到了這一步之後,錢已經沒什麽吸引力了,關鍵的就在於名望,但這並不是一天都會養成的。也不是那麽簡單的就能夠實現的。科學家們又不是傻子”
“那這就存在另一種可能的。”小陳話鋒一轉。
鄭佳城這激烈的態度,他見過不止一次,倒也不會放在心上,他知道對方針對的不是他,隻是就事論事。
“你是說微晶玻璃存在第2種,製備原理?析晶法之外的?”鄭佳城立馬反應了過來。
鄭佳城不禁沉思,畢竟微晶玻璃開始也是源自一場意外。
到目前為止,國內確實沒有未經玻璃的成功試驗,就連807研究所也隻不過是剛剛立項。
小陳搖了搖頭說:“不是,我的意思是這並不是微晶玻璃,它隻是類似的東西。畢竟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專業的檢測設備,因此所有的判斷,都是基於經驗而得出的。”
鄭佳城沒有被質疑的不爽。
看看窯洞,看看圖紙,再看看放在他的身前桌子上的碎塊式的微晶玻璃,手指不由自主地觸摸著它破裂的邊緣,沒有任何的鋒利感。
“那就隻能是你說的第2種可能了,但無論如何,我們需要盡快把這素材,送回研究所,進行驗證。”
科學終究還是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
經驗主義要不得。
小陳說他馬上就去辦,安排人把東西送回去。
雖然他們在密州建築有限公司獲得了磚瓦的樣品,並緊急檢測了一番之後,確定極其適合他們所“隔熱瓦”項目借鑒,已經將這結果傳了回去,還附帶的一些檢測數據和樣本。
而且那邊也聯係過,會繼續安排其他的研究員過來實地考察。
然後做出評估,來決定這座磚窯廠的未來。
不過,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隻會購買一部分素材,記錄生產流程之後,便啟用早已經籌備好的生產設施,進行下一步的驗證實驗以及製備完整工業程序的設計。
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強奪這磚窯廠的想法,畢竟根據鄭佳城現在所收集的資料。
這幾座窯洞並沒有那麽特殊性。
如果之後再證實,那並不是微晶玻璃,那就進一步說明,這隻是一個巧合!
他們隻需要複刻流程和材料配比,自然也能夠生產出來。
“好,我現在就先安排!”小陳說完就走,結果又被鄭佳城給叫住了。
“記住了是我們635所!”
不過那力氣並沒有多大,王子辰卻很配合的哇哇大哭了起來。
而董昭卿也趁著這個機會,將王子辰抱起來到邰總麵前道歉,不能砸了自己家的招牌。
對董昭卿來說,如果王子辰此前隻是收下壓歲錢,那麽這相當於欠下的一份人情。
人情債要還,難還……也能還,看情況、也分人!
好在這個事兒到時候隻需要丟給王子辰的父親就行,但王子辰這臭小子亂鬧,讓人家誤會是自己這些大人,暗中指使的話。這就變成了坑人!
兩百的磚瓦,怕不是金子做的吧!
生生砸了自家招牌!
這些天的經曆雖然辛苦,但是每日看報學習,讓夫婦倆有了徹底脫離“土裏刨食”生活的期望,就算最好磚瓦廠不是自己的了,但要從事其他行業,也要有個好口碑才行。
所以她要表態,不能因為王子辰的玩鬧,讓著邰總對自家人產生不好的想法。
還是之前的疑慮,到最後他們一家人或許可以抽身而去,可是孩子的三姑父楊魁堂怎麽辦?
盡管董昭卿心裏想,自己和這個小姑子關係不咋地,可是人家終究是要生孩子了,三姑夫要是丟了工作,以他的性子很難說,會甘心接受娘家的援助。
這日子一苦起來,那可就難捱了,甚至還會造成某些悲劇。
其實放在以前,董昭卿根本不會想這麽多。
畢竟她接受的教育,是很基礎的,但偏偏這段時間,她跟著王子辰的父親,在家裏牆壁上的報紙,學到了很多新的觀點和知識。
尤其是心理學和管理學方麵的。
隻是他們不斷增長見識、拓寬知識麵的同時,也對他們各自的處事理念和方法產生了影響。
而目前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想的太多。
這是吸收的知識點,沒有完全消化,並將之化為己用的負麵影響之一。
當然最最關鍵的是王子辰是想到哪兒寫到哪兒。本就無法保證隻會對他的父母產生好的方麵的影響。
因此董昭卿隻是遇到了知見障。
她隻是以個人的主觀,去臆測了一個人的所有選擇。
而假設真的出現了那種最壞的情況,為了家庭,隻要有責任感的男人,那就是跪地行乞,他會保證自己的妻兒過得比自己好。那個時候,尊嚴也就不算什麽了。
說回正題。
邰總從始至終就沒當成正事兒,解釋了一番後,就詢問起了董昭卿這琉璃磚瓦的事情。
但董昭卿知道的也不多,畢竟前段時間她主要是管理賬目,管理火候,也隻見過這些失敗的類似彩色玻璃、彩色陶片之類的東西。
但因為東西壞掉了,也沒什麽用,加上每一次開窯的磚瓦的成功率,越來越低,他們是真的沒放在心上。
不過邰總也從董昭卿這裏得知,今天他們燒出了完整狀態、可以用於經營出售的琉璃瓦、琉璃磚,這也讓他徹底的安心了。
說了一聲,董昭卿又去繼續忙活了。
隻是沒把王子辰放在外麵,也是擔心王子辰再鬧出什麽幺蛾子來。
於是就讓孩子奶奶把王子辰帶到了北屋去,過了一陣吳隊長也回來了,他大包小包帶著好幾個人過來。
又是一番熱鬧,然後就隻有他們兩個,在這裏等著見王義傑。
另一邊。
小陳找到了正用設備檢測那塊微晶玻璃的鄭佳城,跟他匯報了套話的結果,依舊是和之前一般無二。
“也就是說,這真的是巧合了。”鄭佳城伸了個懶腰,舒緩了一下背部的疲勞,說:“但是真沒道理,這也太不科學了。有點顛覆我的認知了!哈~”
鄭佳城隨手拿起放在旁邊折疊桌上的一張設計圖。圖紙是隨行人員,剛才去各個窯洞考察並畫出來的,專業程度自然遠非王子辰能比,清晰標注到了小數點之後的兩位。
就是因為有這些數據作為支撐,鄭佳城才做出了“不科學”的判斷。
“鄭研究員,我之前記得聽你說過微晶玻璃,現在在世界上也是相當前列的技術,而且我們也沒有辦法從那些人手裏獲得具體的生產技術,但有沒有這種可能,他們發在期刊上的那些論文,本就是糊弄人的。”小陳完全是門外漢的說法。
而且也刺激到了鄭佳城的敏感神經。
“這不可能。”鄭佳城說,“對於一個科學家來說,他不會,也不屑於作假。也就是說在國外確實有了實驗室的製品,他們公布的製作原理,必然是沒問題的。”
“如果真的有人作假,那一旦事發,他們隻會自絕於整個科學界、學術圈。”
“我們這種人,到了這一步之後,錢已經沒什麽吸引力了,關鍵的就在於名望,但這並不是一天都會養成的。也不是那麽簡單的就能夠實現的。科學家們又不是傻子”
“那這就存在另一種可能的。”小陳話鋒一轉。
鄭佳城這激烈的態度,他見過不止一次,倒也不會放在心上,他知道對方針對的不是他,隻是就事論事。
“你是說微晶玻璃存在第2種,製備原理?析晶法之外的?”鄭佳城立馬反應了過來。
鄭佳城不禁沉思,畢竟微晶玻璃開始也是源自一場意外。
到目前為止,國內確實沒有未經玻璃的成功試驗,就連807研究所也隻不過是剛剛立項。
小陳搖了搖頭說:“不是,我的意思是這並不是微晶玻璃,它隻是類似的東西。畢竟我們現在沒有那麽專業的檢測設備,因此所有的判斷,都是基於經驗而得出的。”
鄭佳城沒有被質疑的不爽。
看看窯洞,看看圖紙,再看看放在他的身前桌子上的碎塊式的微晶玻璃,手指不由自主地觸摸著它破裂的邊緣,沒有任何的鋒利感。
“那就隻能是你說的第2種可能了,但無論如何,我們需要盡快把這素材,送回研究所,進行驗證。”
科學終究還是要用科學的方法來解釋。
經驗主義要不得。
小陳說他馬上就去辦,安排人把東西送回去。
雖然他們在密州建築有限公司獲得了磚瓦的樣品,並緊急檢測了一番之後,確定極其適合他們所“隔熱瓦”項目借鑒,已經將這結果傳了回去,還附帶的一些檢測數據和樣本。
而且那邊也聯係過,會繼續安排其他的研究員過來實地考察。
然後做出評估,來決定這座磚窯廠的未來。
不過,按照以往的慣例,他們隻會購買一部分素材,記錄生產流程之後,便啟用早已經籌備好的生產設施,進行下一步的驗證實驗以及製備完整工業程序的設計。
也就是說他們並沒有強奪這磚窯廠的想法,畢竟根據鄭佳城現在所收集的資料。
這幾座窯洞並沒有那麽特殊性。
如果之後再證實,那並不是微晶玻璃,那就進一步說明,這隻是一個巧合!
他們隻需要複刻流程和材料配比,自然也能夠生產出來。
“好,我現在就先安排!”小陳說完就走,結果又被鄭佳城給叫住了。
“記住了是我們635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