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皇後反倒過來瞧她,小疊裝作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王皇後銳利的眼神將她深深一瞅,不緊不慢將她一頓訓教。


    小疊苦著小臉,搓著小手,垂著腦袋不出聲,幹脆裝可憐。


    王皇後一點都不同情,若依了從前的心性,早將孟清凝宰了,哪裏容她活到今日,還特意找人好生侍候。


    如今太子大權在握,隻差一個皇帝的登基大典。


    他重新委任東宮太傅莫謙為大丞相,謀士張之賢任太尉,先前的謝太尉打發回家養花種草帶兒孫。


    海朱每日有處理不完的奏章要閱,時有反對批判意見呈上,言官文筆犀利,將個太子批判得體無完膚。


    當然,對於這些頑固難教化的老臣子,海朱全部打發他們回老家,美其名曰:“頤養天年,安享清福。”


    省得在朝堂上搗亂,整日裏唱反調。


    海朱今日好不容易得了空閑,方才到曼妙宮一走。


    小疊被王皇後一頓和和氣氣的訓斥,小臉上的陰雲猶未散盡。


    海朱對孟清凝一事隻字未提,隻笑道:“此時節,百秀嶺風光甚好,該到郊外去走一走。”


    小疊沒骨頭般地趴在桌子上,生無可念地盯著桌麵發呆,懶洋洋道:“去就去,有什麽大不了的。”


    海朱笑起來,戳了下她的額頭。


    “最討厭別人戳我腦袋知道嗎?冷不防地來這麽一下,痛得要命!”小疊生氣地狠狠揉了幾把額頭。


    海朱傾身笑道:“那你也戳我一下還回去,嗯?”


    “別添堵,”小疊不耐煩地坐下,換了左臉頰趴在桌上。


    身披戰甲的中年男子神色凝重,麵容憔悴,風塵仆仆,但也掩飾不住渾身散發出的英武之氣。


    他抬起一雙布滿血絲的眼,望著厚重的宮門,猶豫片刻,還是毅然而入。


    門官當然認得此人,正是派去鎮壓東泰州起義的輔國將軍藍天朔。


    此時誰也沒加以阻攔,就這般落魄境況,想必戰事失利。


    男子直接來到東宮,遞上東泰州戰報,海朱瞧男子一副沮喪晦暗的神情,心知戰況不妙。


    略一過目:義軍大敗官軍,總人數已發展至六七萬,安定侯薛浪戰死,左右大將軍戰死,地方州兵二萬多傷亡慘重,州官縣令被殺焚屍......。”


    海朱心中大為震驚,義軍發展得如此之快。


    遂緊著傳令下去,召集文武百官商討評判對策,朝堂上就討伐義軍的方案發生了激烈的爭論。


    海朱麵色沉沉,目光如炬,直視著滿殿烏泱泱的兩班文武群臣,兩耳嗡嗡之聲不絕。


    安國公林躍須發皆白,說話吭吭咳咳,好似大病初愈,但本著對大穆蘇國運的憂心,出班道:


    “太子殿下自監國以來,風波不斷,因滅佛事件引發的義軍叛亂,大大小小不下十餘起,叛軍藐視皇權,殺吾將領,滅吾將士。


    太子應當拿出雷厲風行的手段,一舉擊潰,讓那些妄圖靠起義發家的亂臣賊子死無全屍。”


    藍將軍嗓門沙啞:“短短大半年,梵天教就發展壯大,時至今時,已七萬有餘,他們擅長聲東擊西,打迂回戰術,吾進敵退,吾退敵進,再不清除,恐危及皇家政權。”


    海朱麵色威嚴,毫不起眼的義軍什麽時候竟也變得如此精猛難敵,作戰有條不紊,將正規官軍殺得片甲不留?


    丞相莫謙道:“殿下切不可輕敵,臣聞背後的支持者乃長孫兆父子,長孫家族早就投靠大羅,又暗中挑唆梵天教興起作亂,將智全選為教主。


    殿下別忘了長孫悠能征善戰,父子倆皆擅長兵法,實難對付......”


    海朱一凜,為何來勢洶洶,原來事出有因,本以為是幾個教徒造反,不想竟發展如此迅猛,還與長孫家扯上關係,難怪評判如此艱難。


    當初就不該一時心軟,放虎歸山,如若按了謀反罪,至少誅長孫家三族。好嘛!等收拾了梵天教,再回頭收拾大羅國。


    海朱眼底卷起深深漩渦,淩厲出聲:“事態如此嚴峻,就從瓊林苑征調五萬兵力,近州各府調兵五萬,總十萬精銳平判梵天教起義軍,眾卿看哪位猛將可堪擔平東大將軍一職?”


    下頭各抒己見,又一派鬧麻麻:


    “安國公之孫林龐英武神勇,多次征戰大羅,戰功赫赫,平東大將軍非他莫屬......。”


    “連瓚將軍之弟連蛟有勇有謀,如今賦閑在家,正是用人之際,何不重新啟用......?”


    “急召回驃騎將軍王勝,號稱常勝將軍,此番前去定能評判......。”


    各要臣出班皆推選對自己有利的戰將,朝堂上一時爭論起來。


    但海朱在心裏都一一否決掉,林龐太衝動,對付四肢發達的大羅人還行,要對付老奸巨猾的長孫兆父子,怕還嫩了些。


    連蛟好久不曾參戰,恐力不能敵;至於王勝,屬王氏外戚,此番鎮守西疆,不能讓王氏家族再行作大。海朱一時猶豫不決。


    又有兵部侍郎及一眾大臣好意提醒:


    “東陽業就是一慘痛教訓,將帥在外領十萬精兵,若是重蹈覆轍,在外自立為王,可如何是好。


    太子何不領兵親征,一來可震懾義軍,二來給長孫家一個下馬威,三可為自己建功立業,樹立威信......”


    一日遭蛇咬,十年怕井繩,海朱不得不認真思考,穆蘇國統共才三十萬精銳,剩下的幾十萬戰鬥力不強。


    此去帶走十萬,再加數十個英勇大將,若平判後滯留東泰州自成王國,與朝廷抗衡,那可就壞了。


    當下決定:“就由本宮就親自掛帥東征評判。”


    太尉張之賢當即出班反對:“殿下使不得,近來朝野局勢不穩,各方勢力盤踞,大局難以掌控,殿下還是坐鎮朝中,以穩定大局為重。”


    “吾穆蘇有的是帥才良將,殿下毋須親自披掛上陣,況東陽業隻是個別小概率事件,殿下這一走,恐朝中平生變故.”


    一幫文武大臣隨之附和:“請太子殿下三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遺棄公主有個惡魔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桓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桓菲並收藏遺棄公主有個惡魔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