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吳彥真的借這件事入了省裏領導們的眼,那麽自己呢?
會不會接替吳彥的位置?
在劉致遠看來,這兩個廠子是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不至於爛到這種程度。
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曲光同身上,如果換做自己,他有信心把兩個廠子給盤活!
想到這,劉致遠開口道:“感謝孫書記的信任,如果我接手的話,給我兩年的時間,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兩個廠子盤活。”
劉致遠的話讓孫雲舟臉上笑意更濃了。
蘇木不得不開口說道:“兩個廠子本身就在市中區,我覺得由趙永圖書記接管更為合適,也方便管理。”
“而且,我也相信趙永圖書記的能力,一定能讓兩個廠子起死回生。”
趙永圖有些詫異的看了蘇木一眼,沒想到這位年輕的蘇書記心胸這麽開闊。
自己才剛剛拿他做了一回棋子,他竟然毫不介意的幫自己。
自己今年已經三十八了,而市裏的領導還都很年輕,因為市政府和市委駐地的關係。
市中區已經是陽治最繁華的地區,就算自己再怎麽努力也不過是錦上添花,根本就沒有讓領導眼前一亮的政績。
所以蘇木找到自己的時候,便一口答應下來。
但是以他的傲氣又不甘心做別人的附庸,所以他根本就沒想過要跟蘇木交底。
與馮宇的關係,除了他們兩人以外誰也不知道。
看到蘇木和吳彥打起了擂台,孫雲舟心中樂開了花。
他故作為難的歎了口氣道:“眼看就要到中午了,這次的常委會開的時間有些長了,不如我們吃完飯再繼續?”
說完他意味深長的看了吳彥一眼。
吳彥心中一動點點頭道:“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先吃飯,一個小時後再繼續。”
孫雲舟點點頭沒有詢問蘇木的意見笑著說道:“趙秘書長,讓食堂準備幾個好菜咱們吃完飯再說。”
......
飯後,蘇木的辦公室中。
趙永圖和馮宇淡然的坐在沙發上喝著茶。
蘇木則笑眯眯的看著趙永圖問道:“趙書記看起來好像不怎麽急,剛才吳市長可是跟著孫書記去了他的辦公室。”
趙永圖輕輕一笑道:“有蘇書記在,我急有什麽用。”
蘇木啞然失笑,隨後自嘲的說道:“趙書記還真是喜歡說笑,我在陽治是獨自一人可沒有幫手,不像趙書記隱藏的這麽好。”
說著把目光看向馮宇。
馮宇放下茶杯笑著說道:“蘇書記勿怪,我跟永圖是大學同學,隻不過這件事除了我們兩個,在陽治沒有別人知道。”
蘇木臉上露出幾分釋然,怪不得馮宇這次會幫趙永圖。
趙永圖也放下手中的茶杯誠懇的說道:“蘇書記你一定以為我這次是想借這兩個廠子拿政績,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隻占了一小部分,畢竟我不是聖人,我也想往上爬,當更大的官。”
“但是我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幫助馮宇查一查這兩個廠子的賬目。”
蘇木看了兩人一眼,好家夥,你們兩個還真是互惠互利啊。
“這三年來,市裏給兩個廠子撥了近五個億,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拿著五個億養豬,養出來的都是金豬,可這三年下來,兩個廠子不僅年年虧損,而且比以前還要虧的厲害,我跟馮宇都不相信曲光同沒從裏麵撈錢。”
趙永圖表情凝重的說道。
盡管趙永圖言語間隻是在說曲光同,但是蘇木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
曲光同的背後是沒人不知道。
趙永圖說想要查曲光同,就真的單單隻是想查曲光同嗎?
蘇木再次認真打量了一遍這對同學,果然能玩到一起的覺得性格相近。
兩人都是膽大包天的人。
看到蘇木沉默不語,趙永圖淡淡的說道:“我想蘇書記來也是帶著任務吧,不然你這麽年輕不可能讓你過來當副書記還兼任政法委書記的職責。”
“或者說,如果蘇書記害怕的話,可以冷眼旁觀,隻要在關鍵時刻能夠讓檢察院的同誌給馮宇足夠的幫助就好了。”
蘇木笑了笑說道:“我剛來陽治,還沒有那麽大的威望,檢察院這種獨立又強力的部門可不是那麽聽招呼的。”
“何況吳市長進了孫書記的辦公室,我想等會的常委會結局已經不言而喻,憑我們三個根本沒有勝算,咱們還是徐徐圖之的好,總會有機會的。”
趙永圖搖搖頭道:“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孫書記估計要走了。”
蘇木心中一驚,趕忙問道:“不可能吧,如果孫書記要走的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
趙永圖猶豫了一下,看向馮宇。
馮宇輕輕的點了點頭。
趙永圖才緩緩說道:“畢省長的秘書柯敏傑跟馮宇關係很好,就在你來之前,孫書記就去畢省長那裏拜訪過,等到孫書記走了以後,畢省長問柯敏傑彭省長的身體狀況如何,是不是還需要每個星期去醫院。”
蘇木眼神微變,趙永圖口中的彭家營今年已經五十二歲,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很好,在所有的副省長中也是邊緣人物。
要知道到了畢勝利這個級別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意,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這麽問,尤其是在孫雲舟剛剛跟他見完麵以後。
怪不得趙永圖心急,如果孫雲舟真的走了,哪怕到最後真的查出一些他的情況,到時候怎麽辦,誰來繼續往上查,誰敢繼續往上查。
就算有人敢往上查,畢省長會怎麽想,這不是在打畢省長的臉嗎。
蘇木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對於那些蛀蟲,蘇木一向是眼中揉不得沙子,如果趙永圖隻是單純的想往上爬,或許蘇木這次會退讓一步。
但是牽扯到這種貪腐的事情,蘇木絕對不可能袖手旁觀。
可是吳彥這次不知道怎麽回事,竟然主動去孫雲舟辦公室示好,要知道這幾年兩人可是一直不對付,能讓吳彥主動放下身段,可見他對這兩個廠子新的話事人是誌在必得。
會不會接替吳彥的位置?
在劉致遠看來,這兩個廠子是存在很多問題,但是不至於爛到這種程度。
最大的問題還在於曲光同身上,如果換做自己,他有信心把兩個廠子給盤活!
想到這,劉致遠開口道:“感謝孫書記的信任,如果我接手的話,給我兩年的時間,我有信心也有能力把兩個廠子盤活。”
劉致遠的話讓孫雲舟臉上笑意更濃了。
蘇木不得不開口說道:“兩個廠子本身就在市中區,我覺得由趙永圖書記接管更為合適,也方便管理。”
“而且,我也相信趙永圖書記的能力,一定能讓兩個廠子起死回生。”
趙永圖有些詫異的看了蘇木一眼,沒想到這位年輕的蘇書記心胸這麽開闊。
自己才剛剛拿他做了一回棋子,他竟然毫不介意的幫自己。
自己今年已經三十八了,而市裏的領導還都很年輕,因為市政府和市委駐地的關係。
市中區已經是陽治最繁華的地區,就算自己再怎麽努力也不過是錦上添花,根本就沒有讓領導眼前一亮的政績。
所以蘇木找到自己的時候,便一口答應下來。
但是以他的傲氣又不甘心做別人的附庸,所以他根本就沒想過要跟蘇木交底。
與馮宇的關係,除了他們兩人以外誰也不知道。
看到蘇木和吳彥打起了擂台,孫雲舟心中樂開了花。
他故作為難的歎了口氣道:“眼看就要到中午了,這次的常委會開的時間有些長了,不如我們吃完飯再繼續?”
說完他意味深長的看了吳彥一眼。
吳彥心中一動點點頭道:“天大地大吃飯最大,先吃飯,一個小時後再繼續。”
孫雲舟點點頭沒有詢問蘇木的意見笑著說道:“趙秘書長,讓食堂準備幾個好菜咱們吃完飯再說。”
......
飯後,蘇木的辦公室中。
趙永圖和馮宇淡然的坐在沙發上喝著茶。
蘇木則笑眯眯的看著趙永圖問道:“趙書記看起來好像不怎麽急,剛才吳市長可是跟著孫書記去了他的辦公室。”
趙永圖輕輕一笑道:“有蘇書記在,我急有什麽用。”
蘇木啞然失笑,隨後自嘲的說道:“趙書記還真是喜歡說笑,我在陽治是獨自一人可沒有幫手,不像趙書記隱藏的這麽好。”
說著把目光看向馮宇。
馮宇放下茶杯笑著說道:“蘇書記勿怪,我跟永圖是大學同學,隻不過這件事除了我們兩個,在陽治沒有別人知道。”
蘇木臉上露出幾分釋然,怪不得馮宇這次會幫趙永圖。
趙永圖也放下手中的茶杯誠懇的說道:“蘇書記你一定以為我這次是想借這兩個廠子拿政績,這一點我不否認,但是隻占了一小部分,畢竟我不是聖人,我也想往上爬,當更大的官。”
“但是我最重要的目的還是幫助馮宇查一查這兩個廠子的賬目。”
蘇木看了兩人一眼,好家夥,你們兩個還真是互惠互利啊。
“這三年來,市裏給兩個廠子撥了近五個億,說句不好聽的,就算拿著五個億養豬,養出來的都是金豬,可這三年下來,兩個廠子不僅年年虧損,而且比以前還要虧的厲害,我跟馮宇都不相信曲光同沒從裏麵撈錢。”
趙永圖表情凝重的說道。
盡管趙永圖言語間隻是在說曲光同,但是蘇木心中卻翻起了滔天巨浪。
曲光同的背後是沒人不知道。
趙永圖說想要查曲光同,就真的單單隻是想查曲光同嗎?
蘇木再次認真打量了一遍這對同學,果然能玩到一起的覺得性格相近。
兩人都是膽大包天的人。
看到蘇木沉默不語,趙永圖淡淡的說道:“我想蘇書記來也是帶著任務吧,不然你這麽年輕不可能讓你過來當副書記還兼任政法委書記的職責。”
“或者說,如果蘇書記害怕的話,可以冷眼旁觀,隻要在關鍵時刻能夠讓檢察院的同誌給馮宇足夠的幫助就好了。”
蘇木笑了笑說道:“我剛來陽治,還沒有那麽大的威望,檢察院這種獨立又強力的部門可不是那麽聽招呼的。”
“何況吳市長進了孫書記的辦公室,我想等會的常委會結局已經不言而喻,憑我們三個根本沒有勝算,咱們還是徐徐圖之的好,總會有機會的。”
趙永圖搖搖頭道:“我們已經沒有多少時間了。”
“孫書記估計要走了。”
蘇木心中一驚,趕忙問道:“不可能吧,如果孫書記要走的話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有。”
趙永圖猶豫了一下,看向馮宇。
馮宇輕輕的點了點頭。
趙永圖才緩緩說道:“畢省長的秘書柯敏傑跟馮宇關係很好,就在你來之前,孫書記就去畢省長那裏拜訪過,等到孫書記走了以後,畢省長問柯敏傑彭省長的身體狀況如何,是不是還需要每個星期去醫院。”
蘇木眼神微變,趙永圖口中的彭家營今年已經五十二歲,身體狀況一直不是很好,在所有的副省長中也是邊緣人物。
要知道到了畢勝利這個級別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有深意,不可能無緣無故的這麽問,尤其是在孫雲舟剛剛跟他見完麵以後。
怪不得趙永圖心急,如果孫雲舟真的走了,哪怕到最後真的查出一些他的情況,到時候怎麽辦,誰來繼續往上查,誰敢繼續往上查。
就算有人敢往上查,畢省長會怎麽想,這不是在打畢省長的臉嗎。
蘇木已經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對於那些蛀蟲,蘇木一向是眼中揉不得沙子,如果趙永圖隻是單純的想往上爬,或許蘇木這次會退讓一步。
但是牽扯到這種貪腐的事情,蘇木絕對不可能袖手旁觀。
可是吳彥這次不知道怎麽回事,竟然主動去孫雲舟辦公室示好,要知道這幾年兩人可是一直不對付,能讓吳彥主動放下身段,可見他對這兩個廠子新的話事人是誌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