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中的氣氛有些緊張,趙永圖的話如同寒冬臘月的北風卷地般吹過會議室。


    把會議室裏的空氣凍結,讓人感覺呼吸都有些不順暢。


    幾個記錄員,相互看了一眼,又默默低下了頭。


    盡管趙永圖是市委常委,但是在眾多的常委中,他的排名可是靠後的。


    就這麽一位排名靠後的常委,竟然敢直言不諱的指責市長思想僵化。


    實在是...太刺激了。


    是趙永圖這個區委書記不想當了,還是他這個市委常委的名頭不想要了。


    吳彥冷漠的看了趙永圖一眼,嘴角露出輕蔑的笑容。


    垂死掙紮罷了,蘇木都被說的啞口無言,你趙永圖還能翻起什麽風浪來。


    高越海也鬆了口氣,終於自己還沒有被逼到做決定的時候。


    高越海跟胡立安差不多,都是帶著使命來陽治的。


    與胡立安不同的是,把高越海調來陽治的是省委宣傳部長何鬆濤。


    而何鬆濤是誰的人?


    那是跟省委趙書記保持步調一致的人。


    按照不成文的潛規則來講,高越海到了陽治也應該跟韋英軒和蘇木保持步調一致才對。


    但是,這位高部長天生就是一個喜歡冒險的人,而且對於比自己年齡小的韋英軒根本就不服氣。


    更別提年齡更小的蘇木了,在他眼裏就是個毛頭小子。


    所以到了陽治後,他一直跟韋英軒若即若離,從來不明確表態。


    對於吳彥的拉攏他也甘之若飴,萬一跟著吳彥能讓自己更進一步的話,自己也不介意站在吳市長這邊。


    至於省委的何鬆濤,自己對他是感恩的,但是自己也不是個提線木偶,誰也不能左右自己的思想!


    何鬆濤不行。


    趙懷民也不行。


    韋英軒和蘇木就更加不行!


    我高越海一生不弱於人,更不要說對兩個毛頭小子低頭!


    “嗬嗬,趙書記還真是好口才,我還是第一次見有人把穩重、謹慎、認真、負責,說成思想僵化的。”


    “如果按照趙書記的說法,那麽我們陽治領導班子的人大多都是思想僵化的人。”


    “趙書記,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那個年代過去了,浮誇的作風要不得,還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自己才能安心。”


    胡立安的話打破了寧靜。


    這種事當事人不好開口,因為一旦你自己開口,不管你對還是錯,都會給人一種你急於辯解的印象。


    而胡立安的開口就十分巧妙,既給政府這邊的三位市長開脫,又嘲諷了趙永圖。


    吳彥就毫不掩飾的對胡立安露出來欣賞的目光。


    這位胡部長思路清晰,腦子轉的也快,是位幹才。


    “韋書記、蘇書記,我建議近期還是加強一下作風建設,有些人說話在侮辱先輩,在侮辱那個充滿激情的年代。”


    一直沒有說話的市委秘書長趙天啟突然開口說道。


    並且把目光看向胡立安。


    自從孫雲舟倒了以後,這位秘書長經過幾輪審查後就變得沉默。


    盡管審查過後證明這位秘書長很清白,但是眾人對他的態度從熱情洋溢變成了敬而遠之。


    倒是蘇木一改往日對他的冷淡,跟他熱絡起來。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這讓趙天啟如何能夠不感動。


    看到蘇木無力招架,趙天啟很巧妙的把事件轉移到讜風問題上。


    在這個問題上,可以說韋英軒和蘇木根本沒有敵手,兩人本來就是管這一塊的。


    所以說趙天啟這位秘書長當的絕對稱職。


    “趙秘書長,不要避重就輕,更不要岔開話題。”


    吳彥冷冷的說道。


    “好,那咱們就繼續討論企業改製的問題。”


    蘇木看著吳彥,從公文包裏拿出一份文件放到了桌子上。


    吳彥看著蘇木不知道他想要幹什麽。


    蘇木翻開文件緩緩的讀了起來。


    “盛久玻璃有限公司,原陽治第一、第二玻璃廠合並後建立。”


    “公司在冊職工1341人,工人725人,管理人員616人,九月份工人工資總額為四百五十六萬七千三百八十四元,管理人員工資總額六百三十七萬九千八百七十七元,外包單位三個,分別承包了公司的廠區綠化工作,廠區衛生工作,和廠區的後勤工作。”


    說到這裏,蘇木抬頭看了吳彥他們三人一眼才接著說道:“承包費用每年不低於四百萬元。”


    “據我了解,這三家外包公司的人數加起來還不到五十人。”


    “那麽我請問吳市長,還有郭市長,錢是這麽花的嗎?”


    “每年一千多萬元的外包工程,就是種種花除除草,清理下衛生通個下水換燈泡?”


    被點在臉上的吳彥和郭豪民臉色鐵青。


    一旁的劉致遠心中一鬆,幸好沒有自己什麽事。


    “哦,對了,還有劉市長,您那個不爭氣的弟弟,三流大學畢業的學渣,我聽說大學的時候學的是土木工程吧,現在已經是盛久的副總了。”


    “一個學土木的,不到十年的時間,成了一個玻璃製造廠的副總,大家說神不神奇。”


    劉致遠怒視著蘇木一言不發,吳彥前幾天就勸過自己,可惜自己當時不以為然。


    沒想到蘇木還真的把這些事調查的一清二楚。


    說著,蘇木拿起手中的資料揚了揚說道:“一個廠子職工和領導人員的比例已經到了一比一的地步,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安全至上,一人工作一人指揮的境界。”


    “還有這種安全理念可不僅僅是在盛久,其餘幾家企業還需要我詳細的念一念嗎?”


    “郭市長、劉市長現在還要問我有沒有調查過嗎?”


    “問題明顯就擺在這裏,還要我調查什麽?”


    “還是說,你們都認為這種用人方式是對的?”


    麵對蘇木的質問,吳彥三人沉默不語。


    蘇木繼續說道:“那麽我再問一句,管理人員用的著這麽多人嗎?他們拿著高額的工資每天都在幹什麽?”


    “聊天?”


    “看報?”


    “追劇?”


    “或者說一直都不上班,吃空餉?”


    “或許還有我沒想到的,更嚴重的問題。”


    “我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實話實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道之庶子的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李排行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李排行二並收藏官道之庶子的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