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往哪邊走
開局奪金手指:逃荒路上美滋滋 作者:小趴菜鴨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外麵的情況越來越糟糕,隻看剛才那一幕,無一人阻攔,可見在外麵大家已經習慣了。
裴煜也帶上了口罩,當然,是天青做的,本來看到的時候就挺好奇,後麵一起上路之後,沈梨給了一個讓他自己研究。
裴煜仔細看了,覺得這個叫做“口罩”的很是巧妙,為何之前一直沒有見過,看來,沈姑娘還有許多奇思妙想,這就是她與旁人最大的不同。
交給天青之後,很快就做出來了。
天青滿意的看著手裏的口罩,他覺得跟著主子再出來幾趟,回去之後他就能頂上全能福伯的大管家位置了。
“魏公子可知,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出荊州?”
裴煜沉思了片刻,“按照現在這個速度,還需5天。”
“出了荊州之後就是洛州,幹旱的情況比荊州好一點,但是,現在太多難民湧入洛州,具體情況如何還要再看。”
“到了洛州之後,不知沈姑娘選擇往哪邊前進?”
沈梨斂眉沉思,到了洛州之後,可以從青州或者吳郡經過,很快就能抵達蘇州。
“在下倒是有一個提議,我們可以從青州過,青州那邊雖然發生了洪災,但現在已經退了,災民以得到妥善的安置。”
“而且從那邊走不用擔心水源的問題,隻是那邊剛經曆過災難,物價可能有些貴。”
沈梨點頭,“這個倒是能理解,畢竟現在到處都是災難,其他地方價格也便宜不到哪裏去。”
聽他這麽一說,從青州經曆過倒是挺好,隻是……
“為何不從吳郡過?”
吳郡雖然隻是一個郡,但範圍並不比其他地方小,而且沒有經曆什麽災難。
裴煜就知道她會這麽問,含笑解釋:“這一路上什麽情況,沈姑娘已經了解了,據我所知,現在有八成的難民都選擇穿過吳郡,如此你還覺得好嗎?”
沈梨搖頭,太多難民湧入,要是太過混亂不便於管理,那麽當地的官員很可能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措施。
“青州的情況當真為魏公子說的那般?”
裴煜點頭,“自然,我們現在是一起行動的,再說了,欺騙你對我也沒什麽好處,不是嗎?”
“要是沈姑娘還在憂心之前的瘟疫,那完全不必擔憂,包括青州在內患了瘟疫的州郡,瘟疫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解決了。”
他並沒有說一定要從青州經過,隻是把兩邊的利弊分析給沈梨聽,讓她自己選擇。
吳郡湧入了太多的難民,不隻是物價,也會混亂很多,相比之下,現在人少的青州更適合他們一行人趕路。
沈梨點頭,倒是沒有懷疑他說的話,按照瘟疫的傳播速度,要是沒有得到妥善控製的話,那麽現在他們所在的荊州隻會更亂。
“我和他們商量一下。”
“好。”
沈梨拍馬離開裴煜的馬車旁,雖然他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她一時之間還沒想好。
按照目前來說,瘟疫此刻已經在蘇州傳開了,據說蘇州城內有一名神醫,所以疫情才會那麽快就得到控製。
並沒有立即把情況跟他們說明,他們出山林的時候是正下午,趕了兩個多時辰的路,超過了很多流民隊伍。
晚上在官道兩邊看到一個村莊,大家都選擇過去歇腳。
村子不大不小,不止他們選擇這裏落腳,沈長山找了一排四間的正屋,院子還算完好,他們人多牲口也多,就要大院子才住夠。
而且院子旁兩邊都有房屋,看上去也還算完好,要是魏公子他不想擠在這邊,他完全可以帶著手下到旁邊去。
沈振源一家和劉大夫一家選擇了左邊的院子,裴煜也如沈長山所想的那樣,並沒有進去,而是選了右邊的一間茅草屋。
沈梨把口罩摘下來,換了一個口罩,取下來的口罩兩邊合攏,然後把口罩外麵的灰拍下去。
今天速度快,除了第一輛馬車,後麵的人幾乎都在吃灰塵,尤其是她還騎在馬上,一拍身上,都是灰。
坐在馬車裏還好,他們把車窗的位置掀開了,進去了一下灰塵。
這個院子裏沒有枯草,地麵是由泥土夯實的,現在都裂成了網狀塊,走路的時候若是不注意,就會被絆倒,然後吃一嘴的泥。
大家腳步都放輕了不少,尤其是煮飯的時候,可不想吃到一鍋的泥。
吃過晚飯後,沈梨把幾家人都叫到了一起,把今天裴煜說的事跟他們說了,然後等著他們的決斷。
沈長山聽了,要是青州的情況好轉,那麽走那邊真的會省事很多。
“阿梨,我覺得走青州不錯,你是怎麽想的?”
林虎也點頭了,“我也覺得走那邊可以,不缺水,至於糧食,咱們還有,大不了省著點吃。”
劉大夫點頭表示走青州也行,沈振源低頭思索著,兩相其害取其輕,走青州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路。
“阿梨,走青州確實有利於我們,你是怎麽想的?”
沈梨在他們的隊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很多時候她並沒有直接出麵,但是一起上路這麽久了,大家都已經了解了。
而沈梨本人確實對走青州也很是心動,吳郡有太多難民湧入,不止是物價貴,形勢混亂,就連山林裏麵的東西也會大幅度減少。
所以,就目前看來,走青州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那我們就暫定走青州。”
“好。”
聽到這裏,他嘴角微微上翹,旁邊的聲音並沒有要遮掩的意思,而且以他的功力,這麽近的距離,估計也遮掩不住。
曲起修長的手指敲了敲眉心,這“暫定”兩字,恐怕是專門說給自己聽的。
嗯,出門在外,又是女子,有點防備心是很正常的事。
這是好事。
要是天青知道自家主子心裏在想什麽,指不定要在心裏吐槽一番。
之前在他麵前耍小心機的那些女孩子,那個不是被他臊的麵紅耳赤的。
這沈姑娘估摸著就是因為救了主子,所以才會有這般待遇。
裴煜也帶上了口罩,當然,是天青做的,本來看到的時候就挺好奇,後麵一起上路之後,沈梨給了一個讓他自己研究。
裴煜仔細看了,覺得這個叫做“口罩”的很是巧妙,為何之前一直沒有見過,看來,沈姑娘還有許多奇思妙想,這就是她與旁人最大的不同。
交給天青之後,很快就做出來了。
天青滿意的看著手裏的口罩,他覺得跟著主子再出來幾趟,回去之後他就能頂上全能福伯的大管家位置了。
“魏公子可知,我們還有多久才能出荊州?”
裴煜沉思了片刻,“按照現在這個速度,還需5天。”
“出了荊州之後就是洛州,幹旱的情況比荊州好一點,但是,現在太多難民湧入洛州,具體情況如何還要再看。”
“到了洛州之後,不知沈姑娘選擇往哪邊前進?”
沈梨斂眉沉思,到了洛州之後,可以從青州或者吳郡經過,很快就能抵達蘇州。
“在下倒是有一個提議,我們可以從青州過,青州那邊雖然發生了洪災,但現在已經退了,災民以得到妥善的安置。”
“而且從那邊走不用擔心水源的問題,隻是那邊剛經曆過災難,物價可能有些貴。”
沈梨點頭,“這個倒是能理解,畢竟現在到處都是災難,其他地方價格也便宜不到哪裏去。”
聽他這麽一說,從青州經曆過倒是挺好,隻是……
“為何不從吳郡過?”
吳郡雖然隻是一個郡,但範圍並不比其他地方小,而且沒有經曆什麽災難。
裴煜就知道她會這麽問,含笑解釋:“這一路上什麽情況,沈姑娘已經了解了,據我所知,現在有八成的難民都選擇穿過吳郡,如此你還覺得好嗎?”
沈梨搖頭,太多難民湧入,要是太過混亂不便於管理,那麽當地的官員很可能會采取一些極端的措施。
“青州的情況當真為魏公子說的那般?”
裴煜點頭,“自然,我們現在是一起行動的,再說了,欺騙你對我也沒什麽好處,不是嗎?”
“要是沈姑娘還在憂心之前的瘟疫,那完全不必擔憂,包括青州在內患了瘟疫的州郡,瘟疫早在三個月前就已經解決了。”
他並沒有說一定要從青州經過,隻是把兩邊的利弊分析給沈梨聽,讓她自己選擇。
吳郡湧入了太多的難民,不隻是物價,也會混亂很多,相比之下,現在人少的青州更適合他們一行人趕路。
沈梨點頭,倒是沒有懷疑他說的話,按照瘟疫的傳播速度,要是沒有得到妥善控製的話,那麽現在他們所在的荊州隻會更亂。
“我和他們商量一下。”
“好。”
沈梨拍馬離開裴煜的馬車旁,雖然他分析的很有道理,但她一時之間還沒想好。
按照目前來說,瘟疫此刻已經在蘇州傳開了,據說蘇州城內有一名神醫,所以疫情才會那麽快就得到控製。
並沒有立即把情況跟他們說明,他們出山林的時候是正下午,趕了兩個多時辰的路,超過了很多流民隊伍。
晚上在官道兩邊看到一個村莊,大家都選擇過去歇腳。
村子不大不小,不止他們選擇這裏落腳,沈長山找了一排四間的正屋,院子還算完好,他們人多牲口也多,就要大院子才住夠。
而且院子旁兩邊都有房屋,看上去也還算完好,要是魏公子他不想擠在這邊,他完全可以帶著手下到旁邊去。
沈振源一家和劉大夫一家選擇了左邊的院子,裴煜也如沈長山所想的那樣,並沒有進去,而是選了右邊的一間茅草屋。
沈梨把口罩摘下來,換了一個口罩,取下來的口罩兩邊合攏,然後把口罩外麵的灰拍下去。
今天速度快,除了第一輛馬車,後麵的人幾乎都在吃灰塵,尤其是她還騎在馬上,一拍身上,都是灰。
坐在馬車裏還好,他們把車窗的位置掀開了,進去了一下灰塵。
這個院子裏沒有枯草,地麵是由泥土夯實的,現在都裂成了網狀塊,走路的時候若是不注意,就會被絆倒,然後吃一嘴的泥。
大家腳步都放輕了不少,尤其是煮飯的時候,可不想吃到一鍋的泥。
吃過晚飯後,沈梨把幾家人都叫到了一起,把今天裴煜說的事跟他們說了,然後等著他們的決斷。
沈長山聽了,要是青州的情況好轉,那麽走那邊真的會省事很多。
“阿梨,我覺得走青州不錯,你是怎麽想的?”
林虎也點頭了,“我也覺得走那邊可以,不缺水,至於糧食,咱們還有,大不了省著點吃。”
劉大夫點頭表示走青州也行,沈振源低頭思索著,兩相其害取其輕,走青州確實是目前最好的路。
“阿梨,走青州確實有利於我們,你是怎麽想的?”
沈梨在他們的隊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很多時候她並沒有直接出麵,但是一起上路這麽久了,大家都已經了解了。
而沈梨本人確實對走青州也很是心動,吳郡有太多難民湧入,不止是物價貴,形勢混亂,就連山林裏麵的東西也會大幅度減少。
所以,就目前看來,走青州確實是最好的選擇。
“那我們就暫定走青州。”
“好。”
聽到這裏,他嘴角微微上翹,旁邊的聲音並沒有要遮掩的意思,而且以他的功力,這麽近的距離,估計也遮掩不住。
曲起修長的手指敲了敲眉心,這“暫定”兩字,恐怕是專門說給自己聽的。
嗯,出門在外,又是女子,有點防備心是很正常的事。
這是好事。
要是天青知道自家主子心裏在想什麽,指不定要在心裏吐槽一番。
之前在他麵前耍小心機的那些女孩子,那個不是被他臊的麵紅耳赤的。
這沈姑娘估摸著就是因為救了主子,所以才會有這般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