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裏屯村在大興安嶺的南端,出村十幾裏就可以進入浩瀚的林海,所以也是一個物產資源豐富的地方。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人在這裏駐有一個大隊的士兵,主要就是為了保護“日本墾荒團”,他們在這裏大肆的掠奪資源,對山林和土地的破壞極為嚴重。解放後,通過合理的開發利用,以及恢複生態的措施,逐漸呈現出興盛的模樣。


    姚蝶衣作為這裏的隊長,與主要是來自同一座城市的幾個學校的同學們在一起。其實,在火車上的時候,她就是一個很好動的人,因此與大家基本上都是相識了。所以,這一個冬天,在好客的村民們的的幫助下,把知青點建設的非常溫馨,一共四十三個男生住在兩個磚混的平房裏,其他的所有女生全部住在大隊部騰出來的房子。兩處地方不遠,走路也就五分鍾就能到。整個冬天,他們與其他點的同學們做的差不多都是幫助農民識字,一開春就進入墾荒勞動中。


    我們的大東北,被稱為“三千裏江山”,這裏孕育了很多的少數民族,比如後來入主中原的滿族就是這裏的,所以也留下了很多可供生產生活的土地。雖然經過百年多的戰亂損毀,但是勤勞的當地人民仍然用雙手開發建設的很好。


    姚蝶衣帶著同學們開始進入春耕後,就經常在休息的時候去附近的山上轉轉。在大興安嶺中,還有很多連綿起伏的高山。這些山中物產豐富,但是也有猛獸出沒。後來,他們得知楓樹村的一個叫查頭霜的知青是個中醫專家,而且還專門配置了能防猛獸的藥物,於是姚蝶衣親自跑了一趟,在楓樹村找到查頭霜,硬是住了三天,逼著查頭霜連軸轉的配置了很多藥物。


    姚蝶衣回到五裏屯後,給村裏的獵戶們給了一些,剩下的她都留下了,每到休息的時候,她就帶著知青們上山去抓獵物。為此,他們跟一些老獵人學會了很多捕獵的本事,比如在小動物出沒的地方下套子、在中小型獵物常走的山坳中挖地坑等。他們來了半年多,種地的本事沒有學到多少,但是套捕獵物的能力卻是有了很大增長。好在村裏的幹部們本來也沒有指望他們能做多少農活,所以也就聽之任之了。姚蝶衣對這一點很高興,她的一張嘴本來就是能說會道,經常把村幹部們哄的非常開心,所以大多數時間,她都是留下一部分同學在村子裏幫著村民做一些事,另外一部分村民則到附近的山上去采摘或者捕獵。


    因此,幾乎每天都能從知青點傳出香撲撲的味道。可是姚蝶衣更聰明,從來都不吃獨食,她把燉好的肉,讓同學們挨家挨戶的去送一些。這樣,他們與村裏的關係也是越來越融洽了。


    五裏屯的知青沒過多少時間,就愉快的玩在了一起,雖然農村的生活對他們來說還是顯得枯燥而乏味,但是年輕人總是好動的,所以他們是永遠不會閑下來的。除了經常上山去捕捉小獵物以外,還能在一些溫潤的山穀裏采摘,這裏的各種菌類實在是多得不得了。也不知道是農民們不曉得這些菌類能吃,還是他們沒有時間去采摘,所以每次知青們都能背著十幾大包的菌類回來。


    他們把這些菌類清洗幹淨後,再把洗幹淨內髒的獵物燉在一起,加上姚蝶衣從楓樹村的查頭霜那裏學到的一些粗淺的中醫知識,將各種各樣的中草藥丟進去。水開了以後,再開始加上鹹鹽等調味。隔三差五的這樣打牙祭,知青們對姚蝶衣更加佩服。


    有的時候,知青們沒有捕獲了,也幹一些偷雞摸狗的勾當。這個時候往往是姚蝶衣帶著女知青們把一大鍋菌湯都熬好了,男知青們也偷偷的從村裏早就看好的張大叔的、李大媽的、王大嬸的或者劉老倔的院子裏,摸上一隻雞,這些雞都是肥嘟嘟的。知青們學這些本事很強,剛開始的時候還沒抓住雞,很可能就被村民們發現了。後來,慢慢的總結了經驗,可以悄無聲息的就把雞剁了,在村口的小渠裏宰殺好洗剝好,回到知青點扔進鍋裏,不到半小時,就可以聞到香噴噴的燉雞味道了。


    所以,自從姚蝶衣帶著知青們來了以後,村裏的雞可就遭了殃。基本上隔一天,就能聽到有人在滿村子的呼喊:“是哪個壞蛋把我家的雞偷吃了?連個雞毛也不給我留下啊!”


    雞當然還是要經常偷吃的,可是雞毛那是萬萬不敢留下作為證據的。


    五裏屯的知青們改善夥食的方法豐富,既能到山裏去采摘菌類,抓捕野兔子、野山雞等,也能無所收獲時,把村民們自己養的雞抓來下鍋。他們躺在被窩裏消化美味菌類、草藥雞的情形總是在不斷的上演。好在這些知青們一貫手腳麻利,吃過以後把所有證據都消滅的幹幹淨淨的,每次都做的天衣無縫,還從來沒有被抓住過一次。因而,即使村裏的雞都被吃光了,大家也不會想到是這些知青幹的。他們想到的隻能是隔壁的村子:李家坳。


    為什麽呢?這就要從兩個村子的曆史來說了。


    李家坳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山東一帶移民過來的,五裏屯的村民以河北的居多,所以因為土地等原因,這兩個村子結下了仇恨,若是追究根源,那可就要追溯到幾百年前的明代了。明初的時候,這裏還是女真人的天下,發源於此的女真人與中原的文明相差很遠,所以長期受到明王朝的打壓。大明派來的官吏,以馴化野蠻民族為借口,經常采取挑撥離間的手段,暗中扶持數量較少的民族,或者暗中讓他們幾個較弱的部落聯合起來,與宗族數量較大的部族、部落等,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而明王朝則在關鍵的時候才出來,或者是派兵征伐“不服管教”的部落,或者是調解爭端。總之是用盡各種手段,把這裏的幾十個少數民族政權牢牢的掌控在手心裏。


    後來,女真人的逐漸強大,讓明王朝感到難以製服,就采取綏靖政策,給予高官等,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這樣使得以努爾哈赤為主的幾個大貴族部落,開始更加強大,直到明王朝末期時,根本控製不住了。明崇禎年間,內有李自成的農民起義,東北滿族人建立的“後金”政權也是不斷進行侵擾,最終導致大明王朝覆滅。此時,“後金”改國號為“大清”,並且開始了征服中原的戰爭,得到了天下。近三百年的統治後垮台。


    在明末的時候,居住在這一帶的是屯軍的後代,主要是河北、河南、山東以及雲南等地的士卒。後來,一部分村子開始接受滿族人的領導,並被編入了漢八旗,成為大清朝最初的幾個軍事集團,進攻中原的時候,隻有不到一半的漢八旗調入關內,而其中的大部分主要是鎮守在東北。但是,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明末屯軍的後代,因為思念故土,卻也回不去,更不願意受滿人的管理,時常發生對抗的事件。滿族人也實行以漢人治理漢人的策略,並且也是蓄意的製造他們好幾個地方的矛盾。


    就這樣,類似於五裏屯和李家坳這樣存在仇恨的村裏不在少數。雖然經曆了整個清朝、北洋軍閥時期、抗日戰爭時期等,三百多年的時間並沒有消弭矛盾,反而是愈演愈烈的代代延續著。


    最早的五裏屯是河北的屯軍地,到明末時隻有幾十戶屯軍後代了。後來,人口不斷的減少中,一些從關外逃難到此的河北人就聽著口音來了。從最早的屯軍後代,到不斷增加的居住區,人們開始墾荒種地,逐漸發達了起來後,卻又被連續的征兵減少了大量人口,尤其是男丁數量急劇下降。五裏屯的人很聰明,發現關內的戰亂很多,就從村裏選了一些身強力壯的人,出了關回到河北,我們都知道河北是離山海關最近的省份了。他們回去後,就帶來了更多的人。


    這些人帶來了比較先進的農耕種植技術,大量肥沃的土地被開發出來,而人口也不斷增長。這樣不斷重複著穩定時期的人口暴增和戰亂時期的人口減少,五裏屯算是方圓百十裏人煙最稠密的地方了。


    李家坳早先就是一塊荒蕪的野地,沒有名字。隨著時間的變遷,後來躲避戰亂的一大部分山東的難民來了以後,五裏屯的人以地主自居而拒絕接納這些人,於是他們就翻過了一座山,在這裏開始了艱苦的拓荒,因為最早來的一批人中李姓的居多,所以就被稱為李家坳了。最後,也逐漸的形成了人口越來越多的居住區。


    這裏都是鄉村之地,所以農民們特有的土地觀念就被帶了過來,各種的爭奪一代一代的越演越激烈。加上地域和宗族觀念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兩個靠的最近的村子,卻成了仇恨最深的村子。當然,這也與曆代的管理階級的挑撥有著絕對的關係。後來,又隨著可耕地的不斷減少,為了爭奪優質土地而發生的爭鬥更甚。這兩個村子,在曆史上發生過很多次規模較大的械鬥,也造成了人員死傷,仇恨越結越深。但是,不論是清朝統治者,還是國民黨政權,以及建立了滿洲國的日本人,都是樂於看到這樣的爭鬥經常發生的,因為這樣可以給他們的管理帶來方便,所以曆代的統治階級根本不想調解好爭鬥,反而是有意的挑撥著事端,以引發爭鬥來從中漁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帥哥靚妹鬧紅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PP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PP哥並收藏帥哥靚妹鬧紅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