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風呼嘯,吹起了我糾結在一起的發絲。風很涼很冰,讓人兩眼微紅。也許是還無法適應陽江的空氣,也許隻因為冤家路窄碰上的台風,淩烈尖銳的海風有些可怕。
我不止一次地凝視著海上的地平線,看著波瀾起伏的海浪,眺望遠方讓人遐想連篇的漁船。那麽遙遠的東西一定承載了不少自由。
離開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日了,舒語總是三天兩頭的給她媽打電話,要說她沒有戀母癖都難。而對哪怕一次也從來沒有主動給老媽打過電話的我來說,她們的世界無法懂。
我對母親的定義不多,有也是根據電視節目書本文章之類的東西總結出來的,與現實完全沾不上邊。撇開家庭暴力無故暴怒不說,撇開無時不當替罪羊遭仇視白眼不說,撇開那被蹂躪地幾近求死的心情不說,光那暗無天日的童年至今回憶起來都令我不禁作嘔。沒錯,我不但不戀母而且到了恨母的程度。所以我才有了比其他小朋友都多的心理糾葛——我要離家出走。我想快點長大,我要有隻屬於自己的堅硬翅膀,我要逃離這個家。
但現實往往不如人所願,很遺憾我沒有太多的勇氣跨上逃離的路程,隻是日複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從無變更。我不敢想象出走後被抓回來會是什麽樣的場景,棍棒相加亦或是朋友親戚麵前的哭爹喊娘,我絕對不會相信離開後她能夠好好反省自己。反省,真是一種奢望。
記得第一次晚回家那會,是因為去朋友家寫作業去了,寫得太晚忘記回家。直到她媽媽叫她吃飯。我背起書包大跨步地奔往家的方向那時心裏究竟有多害怕呀,腳都崴了卻渾然不理。之後我隻記得一輛暗紅的摩托車,我瑟瑟地低著頭,不知說了什麽後一隻大手猛然揪起我的劉海瞬間大壩決堤了,滾燙的熱流順著臉頰的輪廓結成冰。我隻記得那瞬間的感覺,世界水潤地讓人心疼。
我不敢再犯了。
若不是初三暑假外出打工時發生的那件事,估計我還會如從前那樣終日抑鬱寡歡在不見天日的地方沉淪。
那會兒,我結識了野小子,她跟我一般大,是和我截然不同的一個女孩。她一身男孩裝扮,酒紅色的短發泛著桀驁不馴的味道,她大大咧咧,行為怪誕自我,擁有我所無法觸及的熱烈的紅色光芒,我們一起逃工,在街上放蕩不羈。她會突然問我,“渴不渴?”我說不渴。她微眯著那雙明媚的雙眼看了我一會兒便自作主張地跑進附近的便利店買了兩瓶飲料,一瓶給我。接過她遞過來的清涼,我瞬間淪陷了。
估計是在同一個時間點,另一個地方,父親和母親打起來了。又一次打起來了。原因我已記不清,反正這次鬧得挺大,母親一氣之下奪門而出跳江,自盡了。
我似乎聽見她說,她受夠了。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我坐在醫院的長椅上望著天花板上的燈發呆,父親雙手握成拳坐在我旁邊的位置上,中間隔著兩個人的距離。我看見他那時扭曲著的一張臉上全是悔恨。那天起我就發誓我不要長大,絕對不要長大。我不明白他們的世界,也不想明白。
從手術室出來,昏迷了兩天,那兩天父親好似瘦了好多,憔悴了好多。待她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忘記了一切。醫生說那隻是短暫性的,估計過幾天就好了。你們要多跟她講一下關於過去的事情,這樣可能更快記起來。然而這所謂的“幾天”卻能如此看不見盡頭。而我該跟她講些什麽過去呢?
不過她的失憶對我而言並不是件壞事,至少她忘記了她的嚴厲和那所謂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忘記了罪孽便可以幹幹淨淨地活,這就是她想要的吧。原來過去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忘記,然而過去所發生過的事情卻永遠無法抹去。
“你恨我嗎?”她第一次如此儒弱著問我。
“恨。”我毫不猶豫地說出口,沒有給她留任何餘地。
“…………”她不再做聲,心有千千結,愧疚,懊惱,還有不可置信,統統展現在她那瘦小的臉上,一覽無餘。
難道我不該恨你嗎?在折磨完我之後你依然能露出那麽清澈的眼眸,從此我的過去與你無關,從此我的傷痕與你無關,從此我的痛苦,與你無關。
“我要離家出走,你陪我一起嗎?”野小子轉頭看向身後的我。陽光在她身上泛出斑斕的紅光,明媚的雙眸有幾分誘惑。似是從遙遠的天國降臨於世。
我說:“你到哪,我到哪。”
“好,我們就這樣約定了。”她歡快地逃離了我的身邊,躲進璀璨的日光裏。看不清麵容。
我們辭工的時候,老板對我說,不要跟她(野小子)靠太近。她不是什麽好東西。我沒有反駁他,我知道我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你們充其量不過是外界饒人的目光,我需要一場固執的任性,我的世界需要新生命,而不是一成不變。
我想從此我也不是什麽好孩子乖寶寶了吧。或者我一直以來都不是。
計劃開始實施的前一天,我被母親發現了痕跡,她用前所未有的哀求神色對我規勸,用我最無法接受的柔軟將我收服。
那天,我沒有如約踏上通往自由的那列火車,而是選擇了站在站台上透過車窗看著麵無表情的她的側臉。母親一直在我身旁催促:“走吧,回去了。”
我沒有等到火車開動便已離開。而她到最後也沒有側頭看我一眼。
我能感覺到脖頸上有一枚很重很重的金屬項圈被一根鐵索拴著,而鐵索另一頭有母親緊緊揪著。即使她已經失憶,對於自己過去所發生的事情隻當是旁人聽故事而已,但她仍是不會放過我。一輩子,永遠不放。
後來我給她打過一次電話,她在電話那頭問:“你誰啊?!”
然後,我掛了電話。名字前麵掛著背叛的招牌的那個,是誰呢?早點將我忘記不是更好?我已沒有資格讓你記憶。
那夜跟淩玲聊天聊到很晚。
我說:“我愛她。”而我已經失去她。
她有些震驚,沉默了片刻後說:“也許,你愛的不過是另一個自己。”
我哭了,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撕心裂肺,更加天昏地暗。
於是第二天,我便性格大變,不再鬱鬱寡歡,不再悶悶不樂,而是笑得沒心沒肺,笑得天荒地老。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我不止一次地凝視著海上的地平線,看著波瀾起伏的海浪,眺望遠方讓人遐想連篇的漁船。那麽遙遠的東西一定承載了不少自由。
離開家也不是一天兩天的時日了,舒語總是三天兩頭的給她媽打電話,要說她沒有戀母癖都難。而對哪怕一次也從來沒有主動給老媽打過電話的我來說,她們的世界無法懂。
我對母親的定義不多,有也是根據電視節目書本文章之類的東西總結出來的,與現實完全沾不上邊。撇開家庭暴力無故暴怒不說,撇開無時不當替罪羊遭仇視白眼不說,撇開那被蹂躪地幾近求死的心情不說,光那暗無天日的童年至今回憶起來都令我不禁作嘔。沒錯,我不但不戀母而且到了恨母的程度。所以我才有了比其他小朋友都多的心理糾葛——我要離家出走。我想快點長大,我要有隻屬於自己的堅硬翅膀,我要逃離這個家。
但現實往往不如人所願,很遺憾我沒有太多的勇氣跨上逃離的路程,隻是日複一日地重複著同樣的事情,從無變更。我不敢想象出走後被抓回來會是什麽樣的場景,棍棒相加亦或是朋友親戚麵前的哭爹喊娘,我絕對不會相信離開後她能夠好好反省自己。反省,真是一種奢望。
記得第一次晚回家那會,是因為去朋友家寫作業去了,寫得太晚忘記回家。直到她媽媽叫她吃飯。我背起書包大跨步地奔往家的方向那時心裏究竟有多害怕呀,腳都崴了卻渾然不理。之後我隻記得一輛暗紅的摩托車,我瑟瑟地低著頭,不知說了什麽後一隻大手猛然揪起我的劉海瞬間大壩決堤了,滾燙的熱流順著臉頰的輪廓結成冰。我隻記得那瞬間的感覺,世界水潤地讓人心疼。
我不敢再犯了。
若不是初三暑假外出打工時發生的那件事,估計我還會如從前那樣終日抑鬱寡歡在不見天日的地方沉淪。
那會兒,我結識了野小子,她跟我一般大,是和我截然不同的一個女孩。她一身男孩裝扮,酒紅色的短發泛著桀驁不馴的味道,她大大咧咧,行為怪誕自我,擁有我所無法觸及的熱烈的紅色光芒,我們一起逃工,在街上放蕩不羈。她會突然問我,“渴不渴?”我說不渴。她微眯著那雙明媚的雙眼看了我一會兒便自作主張地跑進附近的便利店買了兩瓶飲料,一瓶給我。接過她遞過來的清涼,我瞬間淪陷了。
估計是在同一個時間點,另一個地方,父親和母親打起來了。又一次打起來了。原因我已記不清,反正這次鬧得挺大,母親一氣之下奪門而出跳江,自盡了。
我似乎聽見她說,她受夠了。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我坐在醫院的長椅上望著天花板上的燈發呆,父親雙手握成拳坐在我旁邊的位置上,中間隔著兩個人的距離。我看見他那時扭曲著的一張臉上全是悔恨。那天起我就發誓我不要長大,絕對不要長大。我不明白他們的世界,也不想明白。
從手術室出來,昏迷了兩天,那兩天父親好似瘦了好多,憔悴了好多。待她醒來卻發現自己已經忘記了一切。醫生說那隻是短暫性的,估計過幾天就好了。你們要多跟她講一下關於過去的事情,這樣可能更快記起來。然而這所謂的“幾天”卻能如此看不見盡頭。而我該跟她講些什麽過去呢?
不過她的失憶對我而言並不是件壞事,至少她忘記了她的嚴厲和那所謂恨鐵不成鋼的心情,忘記了罪孽便可以幹幹淨淨地活,這就是她想要的吧。原來過去可以如此輕而易舉地忘記,然而過去所發生過的事情卻永遠無法抹去。
“你恨我嗎?”她第一次如此儒弱著問我。
“恨。”我毫不猶豫地說出口,沒有給她留任何餘地。
“…………”她不再做聲,心有千千結,愧疚,懊惱,還有不可置信,統統展現在她那瘦小的臉上,一覽無餘。
難道我不該恨你嗎?在折磨完我之後你依然能露出那麽清澈的眼眸,從此我的過去與你無關,從此我的傷痕與你無關,從此我的痛苦,與你無關。
“我要離家出走,你陪我一起嗎?”野小子轉頭看向身後的我。陽光在她身上泛出斑斕的紅光,明媚的雙眸有幾分誘惑。似是從遙遠的天國降臨於世。
我說:“你到哪,我到哪。”
“好,我們就這樣約定了。”她歡快地逃離了我的身邊,躲進璀璨的日光裏。看不清麵容。
我們辭工的時候,老板對我說,不要跟她(野小子)靠太近。她不是什麽好東西。我沒有反駁他,我知道我擁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而你們充其量不過是外界饒人的目光,我需要一場固執的任性,我的世界需要新生命,而不是一成不變。
我想從此我也不是什麽好孩子乖寶寶了吧。或者我一直以來都不是。
計劃開始實施的前一天,我被母親發現了痕跡,她用前所未有的哀求神色對我規勸,用我最無法接受的柔軟將我收服。
那天,我沒有如約踏上通往自由的那列火車,而是選擇了站在站台上透過車窗看著麵無表情的她的側臉。母親一直在我身旁催促:“走吧,回去了。”
我沒有等到火車開動便已離開。而她到最後也沒有側頭看我一眼。
我能感覺到脖頸上有一枚很重很重的金屬項圈被一根鐵索拴著,而鐵索另一頭有母親緊緊揪著。即使她已經失憶,對於自己過去所發生的事情隻當是旁人聽故事而已,但她仍是不會放過我。一輩子,永遠不放。
後來我給她打過一次電話,她在電話那頭問:“你誰啊?!”
然後,我掛了電話。名字前麵掛著背叛的招牌的那個,是誰呢?早點將我忘記不是更好?我已沒有資格讓你記憶。
那夜跟淩玲聊天聊到很晚。
我說:“我愛她。”而我已經失去她。
她有些震驚,沉默了片刻後說:“也許,你愛的不過是另一個自己。”
我哭了,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撕心裂肺,更加天昏地暗。
於是第二天,我便性格大變,不再鬱鬱寡歡,不再悶悶不樂,而是笑得沒心沒肺,笑得天荒地老。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