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寂靜處,一輛牛車正撒著腿丫子狂奔,趙老三黑著臉道:“大花,追上他,日後招財的口糧都是你的。”


    大花“哞哞”叫了兩聲,牛蹄子都快跑出殘影了。


    車廂裏的趙二郎從裏麵爬出來,兩眼迷茫,“四叔跑這麽快幹嘛?”


    不過就是一眯眼的功夫,人影都看不到了。


    他這回跟兩個叔叔出門長了不少見識,不說賣東西的手段,就是地方都去了很多個,越靠近南陽府村子就密集,深山反而要少很多,那邊的幹貨價錢都比較高。


    趙老三趙老四分開跑,兩人各去幾個鎮子賣掉一些幹菌山貨,最後在岷文縣賣藥草皮子,總共花了三天時間,在岷文縣住了一晚後,就馬不停蹄的回家。


    趙二郎這個坐車的人都快累的不行,更別說趙老三趙老四在這大冷天的趕車,人都快吹傻了。


    楊氏聽了自然心疼,忙去把縣裏帶回來的醬肉和全部熱一遍,想著趙老三兩人還沒回來,就各分了一點出來先給趙老四吃。


    蓉寶坐到他對麵,趙老四下意識要給她喂肉。


    “爹,我不吃。”蓉寶扭開頭,“你是不是又去府城了?有沒有見到六哥,我可想他了。”


    “沒去府城,去哪見你六哥,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看到人。”


    嘉寶也坐過來,“爹,那六哥什麽時候回家過年啊?”


    總感覺自己忘了什麽的趙老四突然被嘴裏的菜嗆了一下,他咳了兩聲,跟楊氏兩個麵麵相覷。


    楊氏半晌才心虛的開口,“六郎沒來信嗎?”


    “我……”趙老四一時語塞,“我沒去鏢局看過啊!”


    楊氏深吸一口氣,“你有告訴六郎怎麽回家嗎?”


    趙老四遲疑道:“他去過好幾次了,應該知道找哪個鏢局。”


    嘉寶的一句話把兩人問的半天都沒能回神,還是趙老三的到來才打破這種寂靜。


    他對著趙老四唾棄不已,“趙四啊!還是你跑的快啊!這人就跟會飛一樣,上一刻還在想,下一刻人就已經飛回家了。”


    趙老四厚著臉皮道:“招財想家了,拉都拉不住。”


    趙老三用鼻子噴氣表示自己的不屑和嘲諷。


    趙二郎在趙老四家裏吃過飯後就想回家跟吳氏報個平安,趙老四躺在軟榻上喊住他,手在胸口處一摸,抓了一把碎銀子,約摸二兩左右。


    趙二郎又放回他身上,“四叔,我不能要。”


    “叫你過去可不是白做苦力的,我是你叔,還要臉呢。”


    旁邊的趙老三嗤笑一聲,裏麵包含的意味可多了,趙老四本人知道,趙二郎也能猜到一二。


    平日四叔的說話行事,跟“要臉”兩個字完全沾不上邊,趙二郎心裏是這樣想,臉上不免就露出了點意味。


    年輕人啊!還是沒有修煉到家,這心裏想什麽能讓別人一眼就看出來,趙老四把錢再次往他懷裏一塞,開始趕人,“我車上有幾份點心吃食,你拿一份過去給你奶奶,我跟你三叔晚點再過去。”


    村裏家家戶戶門窗緊閉,大家夥都擠在一個屋子裏聊天做活,隻剩幾個抗凍的小孩子還在村裏跑來跑去,一見到趙二郎就嘰嘰喳喳問個不停,“蓉寶二哥,你也去府城玩了嗎?”


    “府城好不好玩,是不是有很多吃的?”


    趙二郎認出其中一個是跟蓉寶時常在一起玩的小男孩,他把手從咯吱窩裏拔出來,在袖口摸了一下,一塊青色帕子包著好幾顆糖,都是在趙老四家裏順的。


    也不知道他四叔從哪裏尋的這麽多好吃的糖,酸酸甜甜的,很是勾人流口水,最重要的是在外麵買不到,反正自己找了好幾回都沒能找到一樣的。


    一共四個小孩,剛好一人一顆。


    狗蛋舔了舔嘴唇,大聲道:“謝謝蓉寶二哥。”


    “不客氣,”趙二郎好奇的問了一句,“誰告訴你我去府城了?”


    狗蛋朝小夥伴看了幾眼,誠懇道:“二狗子說的,他說趙四叔帶你去府城掙大錢了。”


    趙二郎心裏嫌惡不已,怎麽又是何家。


    吳氏比他看的開,還開解幾句,“人都有好奇心,嘴長在別人身上,要說什麽是他們的事,我們過好自個的日子就行了。”


    她看著趙二郎,笑著輕聲問,“你時常跟你三叔四叔在一塊,他們可有把這些事放在心上?”


    趙二郎聽著奶奶的話,低頭沉思半晌,突然抬頭道:“奶奶,孫兒知道了。村裏嬸子總會說我們的閑話,是因為三叔四叔能掙錢,有本事的人總會惹人眼紅。”


    吳氏含笑點了點頭,“你說的對也不對,有一些人是眼紅你三叔四叔能掙錢,還有些人就是閑著沒事聊兩句,心裏並沒有什麽惡意。這話雖然無根無據的,但被說兩句也不會掉塊肉,可以不用理會,但有些閑話,就得非要計較。”


    “就像上回何家人嘴裏不幹不淨的扯上晴姐,你林二嬸就立即幫忙出頭,奶奶也去何家走了一趟。這事咱要不出聲,傳來傳去就成真的了,到時後悔都來不及。”


    “人有錢的時候,這場子就不用自己來撐,要是沒錢,這麵子就得靠自己掙。像你們男人,就得蠻橫一點,女人就得潑辣一點,這樣在村子裏才不會受欺負。”


    趙二郎心裏大受震撼。


    村裏人嘴裏說的最多的就是趙家的閑話,趙家被說的最多的又是趙老三和趙老四。


    風言風語,有中聽的自然也有不中聽的,楊氏聽到了從來不反駁,她該怎麽過日子還是怎麽過,趙家的家底厚實一分,圍繞在身邊流言蜚語就少一點。


    就像楊家從來都不是大家夥的飯後閑談,就算聊起來也是羨慕酸兩句,有因為老楊頭是村長的緣故,更多的是忌憚楊家的讀書人。


    大家夥隻是沒見過什麽世麵,可不代表人傻,那當官的可都是讀書人,萬一這楊家出幾個大官,以後找自己算賬了咋辦。


    如今趙四郎幾個還在讀書,將來隻要有一個能考上秀才,這些閑言碎語都飄不出門縫。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趙氏發家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平安的平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平安的平平並收藏趙氏發家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