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隻粗粗去了點殼,就放在鍋裏熬煮,等麥粒軟了,再放十幾個切成塊的大倭瓜,最後放幾大勺鹽。
既頂餓又有力氣,不過熬粥可不是一時半會的功夫。
趙二郎拽了拽蓉寶的小辮子,朝兩人問,“要去玩嗎?”
蓉寶去後院找到了楊氏,再三叮囑,“娘,我很快就會回來,你一定要等我一起去。”
楊氏點頭的弧度很大,“去吧去吧。”
蓉寶扭頭跑了兩步,又吭哧吭哧的跑回來,想帶棋寶一起去。
棋寶裹的圓乎乎的坐在灶邊,手裏還拿著蒙學書,目光在大人身上和小夥伴身上徘徊幾下,堅定的說不去。
“好吧。”蓉寶鬆開她的手,立即撒著腿丫子往外跑,但幾個呼吸間的功夫又折返回來,再次叮囑,“娘,你一定要等我啊!”
楊氏抬了抬手,手背在外,一個無奈又趕人的動作。
小孩子的話多,趙老四和楊氏忙的時候顧不上兩人,如今放假了,蓉寶的小嘴就叭叭叭個沒完。
端著碗都能聊半天,一會兒說學堂的事,一會又講到流民和徐縣令,有時候還會格外想念趙六郎。
楊氏這個當娘的都有點受不了。
店裏幹活的婦人半真半假的誇道:“縣裏最好的學堂就是石山學堂了,聽說考了不少秀才呢。先生教的好,能在裏麵讀書的娃都是聰明孩子,個個頂伶俐。”
楊氏謙虛了幾聲,隨即岔開話聊,“今年比往年要冷。”
“比往年冷多了,雨水也多,五六月份那會兒沒停過。今年雨水多,就怕明年旱,糧食本來就貴,要是老天爺還不睜眼,明年家裏都要斷炊了。”
“我們隻能是過一日算一日了,管爹管娘,也管不到老天爺身上去,有吃的就好,沒得吃也沒法子。”
天氣冷,大家夥洗菜切菜都湊在一塊,聊會天,也顧不上外頭的冷風了。
李氏已經在店鋪裏幹了一年多了,除了洗碗,現在還要幫著洗菜切菜上菜,工錢自然漲了,有六百文一個月,逢年過節還有油糧發。
要是店裏有客人沒吃完的飯菜也能帶回家去,家裏孩子老人都能跟著貼貼油水,吃的好,身子骨壯實,就不容易得病。
“你家小兒不是今年要說親了嗎?”
另一個幹活的婦人叫秀梅,三十出頭的年紀,但看著有四五十歲了,幹活利索清爽,特別愛幹淨。
“說是要五兩銀子的聘銀,哪拿的出來。”
秀梅沒幹過地裏活,但在娘家的時候,就幫人洗衣刷碗掙錢,嫁到婆家,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除了要掙錢,還要照顧公婆孩子,她沉默寡言,整天除了幹活,基本沒有多餘的話說,但想到煩心事,這個笨嘴的女人也不免多說了兩句,“我家男人說重新找一個,我家三小子不肯,就認準這一個了。”
李氏唏噓,“這城裏姑娘貴,管她壞的臭的,張嘴就是幾兩銀子,我們這種人家就算娶進門,也養活不起。”
秀梅嬸萬分無奈的歎了口氣,“都是前世的債,這輩子來收我了。”
前年給二小子娶媳婦已經花了好幾兩銀子,這兩年夫妻兩個攢了點錢,想著給小兒子娶了媳婦,以後的擔子就鬆快了。
哪能想到這麽貴的聘銀,五兩銀子,還要個銀鐲子,連著酒席辦下來,七八兩銀子都算少了。
要是有錢人也就算了,都是在城裏討活的人,一家幾口擠著那小院子,上不見天,內不透光,能掙個糊嘴錢都是老天爺保佑。
今年年頭不好,上半年攢了一兩銀子,還沒捂熱呢,買糧食又全花了出去。
眼見著世道不好,要把家底全掏出來,以後萬一出了什麽事可怎麽辦?
她和丈夫都不同意,但小兒子就跟秤砣一樣,鐵了心的要那個,秀梅嬸沒辦法,想著拖吧,拖到那邊把閨女嫁出去了再給兒子說個媳婦。
不然也沒別的辦法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總不能因為小兒子一個,讓家裏人都寒了心。
李氏是個嘴皮子利索的,以前各個地方到處幹活,誰家的消息都能聽上一嘴,說的跟唱曲一樣,有趣兒的很,“城裏有個黎家,家裏爺們是窯頭燒瓦的,活計又髒又累,但錢掙了不知數。兩年就在城裏買了一個大宅子,就是家裏男丁少,就一個小子,三個丫頭。”
“丫頭是一個賽一個的漂亮,前兩個都嫁到家底厚實的人家去了,隻有這個小的,性子古怪,又長的俏,好打扮,一般人家可養不住……”
楊氏越聽越覺得熟悉,“是青雲巷的黎福家嗎?”
“可不正是!”李氏一拍大腿,興奮問,“趙四娘子認識?”
“倒真巧了,黎嫂子做的一手好繡活,以前請她幫忙做過東西。”
“哎呦,這真是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那黎家二姑娘嫁的是我男人的親大哥,叫我一聲三嬸子呢!我那大嫂為了聘這個兒媳,前前後後花了十兩銀子是有了。”
秀梅嬸的嘴角抿了抿。
李氏接著說,“這錢花的值當,那姑娘進門孝順的不得了,從不跟妯娌爭氣,踏踏實實的過自己的日子,平日裏繡個花打個絡子去賣,給兒女買零嘴買頭繩打扮的漂漂亮亮,街坊四鄰誰不誇啊!”
“按理來說,前頭兩個丫頭都是好的,這小的該更招人惦記才對。”
楊氏拿著一根長棍子在膝蓋上掰斷,也不撥火了,專心聽著,就連秀梅幹活的動作都慢了下來。
“可惜太要強了,氣性小,成天跟上頭的大嫂吵個沒完,這種姑娘,誰家敢要?”
楊氏拿起一旁的火鉗把灶口裏的柴火往上撥,火勢變大,鍋裏的粥也咕嘟咕嘟響。
“我家侄媳婦就整天愁,想著尋摸個好後生,把妹子說過去。姑娘家的要強能頂門戶,我家小子要是年紀大上一些,我倒是要厚著臉皮討這一門親,隻是緣分淡了點。”
李氏瞥了一眼楊氏和趙氏,見兩人沒有皺眉,心裏鬆了一口氣。
既頂餓又有力氣,不過熬粥可不是一時半會的功夫。
趙二郎拽了拽蓉寶的小辮子,朝兩人問,“要去玩嗎?”
蓉寶去後院找到了楊氏,再三叮囑,“娘,我很快就會回來,你一定要等我一起去。”
楊氏點頭的弧度很大,“去吧去吧。”
蓉寶扭頭跑了兩步,又吭哧吭哧的跑回來,想帶棋寶一起去。
棋寶裹的圓乎乎的坐在灶邊,手裏還拿著蒙學書,目光在大人身上和小夥伴身上徘徊幾下,堅定的說不去。
“好吧。”蓉寶鬆開她的手,立即撒著腿丫子往外跑,但幾個呼吸間的功夫又折返回來,再次叮囑,“娘,你一定要等我啊!”
楊氏抬了抬手,手背在外,一個無奈又趕人的動作。
小孩子的話多,趙老四和楊氏忙的時候顧不上兩人,如今放假了,蓉寶的小嘴就叭叭叭個沒完。
端著碗都能聊半天,一會兒說學堂的事,一會又講到流民和徐縣令,有時候還會格外想念趙六郎。
楊氏這個當娘的都有點受不了。
店裏幹活的婦人半真半假的誇道:“縣裏最好的學堂就是石山學堂了,聽說考了不少秀才呢。先生教的好,能在裏麵讀書的娃都是聰明孩子,個個頂伶俐。”
楊氏謙虛了幾聲,隨即岔開話聊,“今年比往年要冷。”
“比往年冷多了,雨水也多,五六月份那會兒沒停過。今年雨水多,就怕明年旱,糧食本來就貴,要是老天爺還不睜眼,明年家裏都要斷炊了。”
“我們隻能是過一日算一日了,管爹管娘,也管不到老天爺身上去,有吃的就好,沒得吃也沒法子。”
天氣冷,大家夥洗菜切菜都湊在一塊,聊會天,也顧不上外頭的冷風了。
李氏已經在店鋪裏幹了一年多了,除了洗碗,現在還要幫著洗菜切菜上菜,工錢自然漲了,有六百文一個月,逢年過節還有油糧發。
要是店裏有客人沒吃完的飯菜也能帶回家去,家裏孩子老人都能跟著貼貼油水,吃的好,身子骨壯實,就不容易得病。
“你家小兒不是今年要說親了嗎?”
另一個幹活的婦人叫秀梅,三十出頭的年紀,但看著有四五十歲了,幹活利索清爽,特別愛幹淨。
“說是要五兩銀子的聘銀,哪拿的出來。”
秀梅沒幹過地裏活,但在娘家的時候,就幫人洗衣刷碗掙錢,嫁到婆家,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除了要掙錢,還要照顧公婆孩子,她沉默寡言,整天除了幹活,基本沒有多餘的話說,但想到煩心事,這個笨嘴的女人也不免多說了兩句,“我家男人說重新找一個,我家三小子不肯,就認準這一個了。”
李氏唏噓,“這城裏姑娘貴,管她壞的臭的,張嘴就是幾兩銀子,我們這種人家就算娶進門,也養活不起。”
秀梅嬸萬分無奈的歎了口氣,“都是前世的債,這輩子來收我了。”
前年給二小子娶媳婦已經花了好幾兩銀子,這兩年夫妻兩個攢了點錢,想著給小兒子娶了媳婦,以後的擔子就鬆快了。
哪能想到這麽貴的聘銀,五兩銀子,還要個銀鐲子,連著酒席辦下來,七八兩銀子都算少了。
要是有錢人也就算了,都是在城裏討活的人,一家幾口擠著那小院子,上不見天,內不透光,能掙個糊嘴錢都是老天爺保佑。
今年年頭不好,上半年攢了一兩銀子,還沒捂熱呢,買糧食又全花了出去。
眼見著世道不好,要把家底全掏出來,以後萬一出了什麽事可怎麽辦?
她和丈夫都不同意,但小兒子就跟秤砣一樣,鐵了心的要那個,秀梅嬸沒辦法,想著拖吧,拖到那邊把閨女嫁出去了再給兒子說個媳婦。
不然也沒別的辦法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總不能因為小兒子一個,讓家裏人都寒了心。
李氏是個嘴皮子利索的,以前各個地方到處幹活,誰家的消息都能聽上一嘴,說的跟唱曲一樣,有趣兒的很,“城裏有個黎家,家裏爺們是窯頭燒瓦的,活計又髒又累,但錢掙了不知數。兩年就在城裏買了一個大宅子,就是家裏男丁少,就一個小子,三個丫頭。”
“丫頭是一個賽一個的漂亮,前兩個都嫁到家底厚實的人家去了,隻有這個小的,性子古怪,又長的俏,好打扮,一般人家可養不住……”
楊氏越聽越覺得熟悉,“是青雲巷的黎福家嗎?”
“可不正是!”李氏一拍大腿,興奮問,“趙四娘子認識?”
“倒真巧了,黎嫂子做的一手好繡活,以前請她幫忙做過東西。”
“哎呦,這真是一家人不認一家人了。那黎家二姑娘嫁的是我男人的親大哥,叫我一聲三嬸子呢!我那大嫂為了聘這個兒媳,前前後後花了十兩銀子是有了。”
秀梅嬸的嘴角抿了抿。
李氏接著說,“這錢花的值當,那姑娘進門孝順的不得了,從不跟妯娌爭氣,踏踏實實的過自己的日子,平日裏繡個花打個絡子去賣,給兒女買零嘴買頭繩打扮的漂漂亮亮,街坊四鄰誰不誇啊!”
“按理來說,前頭兩個丫頭都是好的,這小的該更招人惦記才對。”
楊氏拿著一根長棍子在膝蓋上掰斷,也不撥火了,專心聽著,就連秀梅幹活的動作都慢了下來。
“可惜太要強了,氣性小,成天跟上頭的大嫂吵個沒完,這種姑娘,誰家敢要?”
楊氏拿起一旁的火鉗把灶口裏的柴火往上撥,火勢變大,鍋裏的粥也咕嘟咕嘟響。
“我家侄媳婦就整天愁,想著尋摸個好後生,把妹子說過去。姑娘家的要強能頂門戶,我家小子要是年紀大上一些,我倒是要厚著臉皮討這一門親,隻是緣分淡了點。”
李氏瞥了一眼楊氏和趙氏,見兩人沒有皺眉,心裏鬆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