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這不是二八能打發的
誰規定海盜不能當大明首輔 作者:半包軟玉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已經成為錦衣衛獵物的範永鬥從總鎮府離開後,直接來到九龍壁附近的一家客棧。
客棧是範永鬥的產業,平時並不對外開放,主要用來接待和範家有生意往來的客商。
客棧的大廳裏,十幾個人正在焦急等待範永鬥歸來,他們是晉商的代表,主要以靳家、王家、黃家、梁家、翟家、田家為主。
這些家族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滿清八大皇商,他們聚在一起的目的是討論大明朝廷如今的政策,以及他們晉商以後該怎麽辦?
自從晉商派出的殺手刺殺宋王失敗後,他們內心便非常忐忑,不過之後朝廷並沒有查到他們頭上,加之當時山西在順軍的控製下,這讓他們放鬆了些警惕。
如今大明組織兵馬西征,晉商的心又懸了起來,生怕自己幹的那些齷齪事被朝廷發現。
所以吳三桂率軍進城之後就被他們盯上了,範永鬥更是帶著滿滿的誠意親自上門拜會,希望能夠拉攏吳三桂。
晉商在遼東做生意,吳三桂在遼東當總兵。
晉商想在遼東和滿清做生意,自然避不開吳三桂,所以他們對吳三桂很了解,甚至每年都有一份孝敬送到吳府。
基於以前的交情,晉商覺得拉攏吳三桂應該很簡單。
見範永鬥回來,代表們立刻圍上去,七嘴八舌地詢問情況。
“諸位不要著急!”
範永鬥先讓代表們安靜下來,道:“我剛才已經見到了吳都督,他的態度有些不明朗。”
靳家的代表靳良寶皺眉問道:“範兄的錢沒有送出去嗎?”
範永鬥點點頭,道:“吳都督清正廉潔,不肯沾手銀錢之事,不管是捐資助餉還是私人感謝,他都沒有要。”
“吳都督是這樣的人嗎?”
和吳三桂打過交道的梁家代表梁嘉棟一臉的不信,他在遼東做生意的時候,可沒少被關寧軍刁難,左右都是要錢。
“反正他是這樣說的。”範永鬥淡然一笑,“他讓我直接去找範督師商議勞軍之事。”
“這是好事啊!”
梁嘉棟麵露喜色,道:“我聽說你們介休範氏和範督師的吳橋範氏同出一家,頗有淵源,範督師肯定會給範兄一點麵子。”
範永鬥搖搖頭,道:“梁老弟別這樣說,我們家和範督師八竿子打不著,範督師也看不上我們這種商賈之家,之前我前往京師拜會範督師,連他的家門都沒有進到。”
梁嘉棟臉上露出失望之色,低聲嘀咕道:“都說仗義多為屠狗輩,這些讀書人發達了就瞧不起人。”
“梁兄,妄議朝廷封疆大吏,可是重罪!”
翟家的代表翟闖笑嗬嗬地說:“沒有利益,和誰是親戚都沒有用,依我之見,是我們給得不夠,所以吳都督才不願意收。”
平日裏比較摳門的田家代表田生秀聞言立刻跳起來,道:“一見麵就給十三萬兩白銀還少了?我們幾家一家出一萬多兩白銀,你知道掙這麽多銀子多不容易嗎?這些銀子都是我們刀口舔血掙來的,憑什麽要給他們。”
田生秀說的是實話,晉商掙的都是血汗錢,他們的確靠著走私在口外掙了不少錢,但是口外的環境複雜,賊匪眾多,若是遇上用刀子付賬的部落,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
“老田,所以說你們田家的生意做不大。”
翟闖冷笑道:“現在是多少錢的問題嗎?現在的問題是吳都督不肯收錢,他不收錢的話,我們貨物無法出關,在口外的生意就沒有保障,到時候你一個銅板都掙不到。”
田生秀眉頭緊皺,道:“當初薑總兵在的時候,我們和薑總兵商議好了的,我們的貨物出關,所得利潤二八分成,就算闖賊來了這個規矩也沒有變過,我們幹脆就按這個規矩和吳都督談怎麽樣?”
“你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翟闖無奈地說,“薑總兵現在已經死於亂軍之中,現在掌握大同防務的是吳都督,我們在口外的生意總歸是要做下去,不把他喂飽可不行。”
“行了,大家不要吵了!”
範永鬥製止了大夥兒的爭吵,道:“今天吳都督拒絕我的時候麵不改色,想要把他喂飽,二八肯定不夠。”
“我在京師的耳目傳來消息,說吳都督被宋王反複折騰,如今已經被拿捏得死死的,利益不夠,吳都督怕是不會背叛宋王。”
“我估計五五分成都不能打動吳都督,即使打動了,我們的利益又從何而來?”
“做口外的生意,各方麵的年節孝敬一文錢都不能少,若是吳都督一個人就拿走五成,我們這口外的生意還有什麽可做的?白白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分析了眼前的事態,範永鬥總結道:“銀錢開路這條路子不能走,我們隻能想別的辦法。”
翟闖問:“範大哥有什麽想法?”
“吳都督手握重兵,硬碰硬肯定不行。”
範永鬥低聲說出自己的計劃:“我們現在隻有一條路可以走,待範督師抵達大同後,我會帶著足夠的誠意去求見,隻要範督師點頭,吳都督自然會和我們結交。”
這個主意靠譜,田生秀立刻湊上前來,問道:“範兄可有把握?”
範永鬥歎了一口氣,道:“說實話,把握不大,範督師素來清廉,我也隻能試一試,”
雖然成功率不高,但是現在給晉商留下的路不是很多,其他的路線不是太冒險就是太艱難,眾人隻能希望範督師像大明其他官員一樣隻是把“清廉”二字掛在嘴上。
待眾人散去之後,範永鬥來到二樓的一個房間裏。
房間裏,一個溫文爾雅的年輕人正在喝酒讀書。
見範永鬥進來,年輕人放下書本,笑著問:“族叔,吳三桂肯接受你的拉攏嗎?”
範永鬥搖搖頭。
“果然不出我所料!”年輕人頗為自得地分析,“吳三桂現在已經甘願當呂宋人的狗,他自然不會和你們攪和在一起,他現在可是大明的忠臣,哦!不對,他現在應該是宋王殿下的忠臣。”
“族叔,我收到消息,呂宋人已經盯上大明的邊貿,你們以前聯合明廷邊軍將領做口外生意的路子怕是走不通了。”
給範永鬥提供了一個消息後,年輕人收斂笑意,問:“所以,我的提議族叔考慮得怎麽樣了?”
客棧是範永鬥的產業,平時並不對外開放,主要用來接待和範家有生意往來的客商。
客棧的大廳裏,十幾個人正在焦急等待範永鬥歸來,他們是晉商的代表,主要以靳家、王家、黃家、梁家、翟家、田家為主。
這些家族便是後世大名鼎鼎的滿清八大皇商,他們聚在一起的目的是討論大明朝廷如今的政策,以及他們晉商以後該怎麽辦?
自從晉商派出的殺手刺殺宋王失敗後,他們內心便非常忐忑,不過之後朝廷並沒有查到他們頭上,加之當時山西在順軍的控製下,這讓他們放鬆了些警惕。
如今大明組織兵馬西征,晉商的心又懸了起來,生怕自己幹的那些齷齪事被朝廷發現。
所以吳三桂率軍進城之後就被他們盯上了,範永鬥更是帶著滿滿的誠意親自上門拜會,希望能夠拉攏吳三桂。
晉商在遼東做生意,吳三桂在遼東當總兵。
晉商想在遼東和滿清做生意,自然避不開吳三桂,所以他們對吳三桂很了解,甚至每年都有一份孝敬送到吳府。
基於以前的交情,晉商覺得拉攏吳三桂應該很簡單。
見範永鬥回來,代表們立刻圍上去,七嘴八舌地詢問情況。
“諸位不要著急!”
範永鬥先讓代表們安靜下來,道:“我剛才已經見到了吳都督,他的態度有些不明朗。”
靳家的代表靳良寶皺眉問道:“範兄的錢沒有送出去嗎?”
範永鬥點點頭,道:“吳都督清正廉潔,不肯沾手銀錢之事,不管是捐資助餉還是私人感謝,他都沒有要。”
“吳都督是這樣的人嗎?”
和吳三桂打過交道的梁家代表梁嘉棟一臉的不信,他在遼東做生意的時候,可沒少被關寧軍刁難,左右都是要錢。
“反正他是這樣說的。”範永鬥淡然一笑,“他讓我直接去找範督師商議勞軍之事。”
“這是好事啊!”
梁嘉棟麵露喜色,道:“我聽說你們介休範氏和範督師的吳橋範氏同出一家,頗有淵源,範督師肯定會給範兄一點麵子。”
範永鬥搖搖頭,道:“梁老弟別這樣說,我們家和範督師八竿子打不著,範督師也看不上我們這種商賈之家,之前我前往京師拜會範督師,連他的家門都沒有進到。”
梁嘉棟臉上露出失望之色,低聲嘀咕道:“都說仗義多為屠狗輩,這些讀書人發達了就瞧不起人。”
“梁兄,妄議朝廷封疆大吏,可是重罪!”
翟家的代表翟闖笑嗬嗬地說:“沒有利益,和誰是親戚都沒有用,依我之見,是我們給得不夠,所以吳都督才不願意收。”
平日裏比較摳門的田家代表田生秀聞言立刻跳起來,道:“一見麵就給十三萬兩白銀還少了?我們幾家一家出一萬多兩白銀,你知道掙這麽多銀子多不容易嗎?這些銀子都是我們刀口舔血掙來的,憑什麽要給他們。”
田生秀說的是實話,晉商掙的都是血汗錢,他們的確靠著走私在口外掙了不少錢,但是口外的環境複雜,賊匪眾多,若是遇上用刀子付賬的部落,一不小心就會血本無歸。
“老田,所以說你們田家的生意做不大。”
翟闖冷笑道:“現在是多少錢的問題嗎?現在的問題是吳都督不肯收錢,他不收錢的話,我們貨物無法出關,在口外的生意就沒有保障,到時候你一個銅板都掙不到。”
田生秀眉頭緊皺,道:“當初薑總兵在的時候,我們和薑總兵商議好了的,我們的貨物出關,所得利潤二八分成,就算闖賊來了這個規矩也沒有變過,我們幹脆就按這個規矩和吳都督談怎麽樣?”
“你現在說這些有什麽用?”翟闖無奈地說,“薑總兵現在已經死於亂軍之中,現在掌握大同防務的是吳都督,我們在口外的生意總歸是要做下去,不把他喂飽可不行。”
“行了,大家不要吵了!”
範永鬥製止了大夥兒的爭吵,道:“今天吳都督拒絕我的時候麵不改色,想要把他喂飽,二八肯定不夠。”
“我在京師的耳目傳來消息,說吳都督被宋王反複折騰,如今已經被拿捏得死死的,利益不夠,吳都督怕是不會背叛宋王。”
“我估計五五分成都不能打動吳都督,即使打動了,我們的利益又從何而來?”
“做口外的生意,各方麵的年節孝敬一文錢都不能少,若是吳都督一個人就拿走五成,我們這口外的生意還有什麽可做的?白白為他人做嫁衣罷了。”
分析了眼前的事態,範永鬥總結道:“銀錢開路這條路子不能走,我們隻能想別的辦法。”
翟闖問:“範大哥有什麽想法?”
“吳都督手握重兵,硬碰硬肯定不行。”
範永鬥低聲說出自己的計劃:“我們現在隻有一條路可以走,待範督師抵達大同後,我會帶著足夠的誠意去求見,隻要範督師點頭,吳都督自然會和我們結交。”
這個主意靠譜,田生秀立刻湊上前來,問道:“範兄可有把握?”
範永鬥歎了一口氣,道:“說實話,把握不大,範督師素來清廉,我也隻能試一試,”
雖然成功率不高,但是現在給晉商留下的路不是很多,其他的路線不是太冒險就是太艱難,眾人隻能希望範督師像大明其他官員一樣隻是把“清廉”二字掛在嘴上。
待眾人散去之後,範永鬥來到二樓的一個房間裏。
房間裏,一個溫文爾雅的年輕人正在喝酒讀書。
見範永鬥進來,年輕人放下書本,笑著問:“族叔,吳三桂肯接受你的拉攏嗎?”
範永鬥搖搖頭。
“果然不出我所料!”年輕人頗為自得地分析,“吳三桂現在已經甘願當呂宋人的狗,他自然不會和你們攪和在一起,他現在可是大明的忠臣,哦!不對,他現在應該是宋王殿下的忠臣。”
“族叔,我收到消息,呂宋人已經盯上大明的邊貿,你們以前聯合明廷邊軍將領做口外生意的路子怕是走不通了。”
給範永鬥提供了一個消息後,年輕人收斂笑意,問:“所以,我的提議族叔考慮得怎麽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