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聖子被邀請參加婚禮
她這麽老實,怎會海我 作者:胭脂換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葉曉曼盯看著,嘴巴微張,差點流下口水。
如果不是殘存的理智,恨不得舔屏鏡子。
她能夠舔一天。
上線容許她雙手搭在鏡子上,看了一會。
他問:“可以了嗎?”
葉曉曼吞吞唾液:“還有嗎?”
上線:“想看什麽?”
他偶爾給葉曉曼的感覺很天然呆,很好說話。
葉曉曼得寸進尺:“看看腿。”
上線:“嗯。”
上線的一條大長腿,從兩片衣袍正中間的縫隙探出來。
葉曉曼:“噢!”
葉曉曼還想提別的要求,上線說:“好好完成任務,下次再給你看。”
葉曉曼被打了雞血:“好的!”
上線看葉曉曼被他徹底籠絡住,很滿意。
他稱心如意地下線了。
葉曉曼吧唧吧唧嘴,回憶剛才看過的美景。
她回憶著,猛地想到一個細節。
她見過破天甲,鎧甲上有很多修補過的裂縫。
她曾做過推論:這麽嚴重的傷口,主人身上應該也會留疤。
她記得很清楚,上線的左腹肌,有一道斜向右,蔓延大半個腹部的傷痕。
和鎧甲上的裂縫,無論長度,還是形狀,一樣的。
葉曉曼終於能夠確定了。
上線絕對是荊追!
她真的在替本世界最大的反派辦事。
害怕。
葉曉曼忐忑歸忐忑,該去辦的正經事,緊鑼密鼓,一件沒落下。
三天後就要結婚了,她為什麽還能這麽淡定,她也不知道自己哇。
也許是還沒從震驚中緩過來,無計可施後的擺爛。
總之,葉曉曼的生活照舊。
她貼著牆聽外頭的動靜,同門們出去玩沒回家,蕭楚競在前院練劍。
她從後門悄悄出去。
三條街外,巷子口停著一輛外形普通的馬車。
是嘉應派人來接她。
她上了車。
車子駛向永寧寺。
她在途中,抽空回複魚塘的信息。
司空情不用說了,今天也是長長的篇幅。
他們分開的這段時間,他發的信息如果打印下來,可以用來糊幾麵牆。
姬惟明高興得像過年。
【禮部送來了幾套大婚禮服,我送到葉大人府上,你過來看看喜歡那套?】
葉曉曼回複:【我晚點過去。】
姬文逸隻給她傳過一條訊息:【我不會放棄的。】
暴風雨前的平靜,貌似在憋大招。
但想想賜婚的聖旨已下,姬文逸如今失勢了,需要韜光養晦。
他最多就是想辦法將她偷走,綁架,隻要她注意點,影響不大。
遂安心下來。
葉曉曼沒有回複他。
想想無法得到姬文逸的洗髓草,非常可惜。
但無論如何都不想踏入婚姻的墳墓。
也不想騙婚。
隻好遺憾地放棄。
如果看到姬文逸有可能贈送她洗髓草,她還是會抓住曙光再努力一下的!
葉曉曼和嘉應成功會麵。
嘉應已在兩人密會的場所,他的禪房,等待著她了。
掐著佛珠念經,念三句,錯一句。
她剛推開門,他就把她拉進來。
葉曉曼看著嘉應。
哎,真不知道三天後,你看到我和姬惟明拜堂成親,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她剛這麽想,就看到嘉應拿出一張大紅色的婚禮請柬。
好個姬惟明,能夠膈應情敵的機會,一點也不願放過呢,你氣死嘉應有什麽好處。
葉曉曼:“嗬嗬。”
嘉應麵上雖然還是淡淡的,但葉曉曼看出他很高興。
他將請柬在她麵前翻開,讓她看新娘一欄上“葉止水”的名字。
他告訴葉曉曼:“新娘子叫葉姹,是葉太傅的千金,止水聽說是她的道號。”
神域的道家弟子,在外會用道號互相稱呼,久而久之,道號就取代俗名成為正式姓名。
新娘子請柬上寫道號,也是神域的習俗,因此嘉應沒有起疑。
嘉應將姬惟明當作眼中釘,已經做好要跟他爭搶一輩子的心理準備。
姬惟明直接放棄,他求之不得。
正夫之位,觸手可及。
葉曉曼不敢碰請柬一下,好像上麵有什麽大恐怖一樣。
她目移:“這樣啊……”
她問:“你要去參加婚禮嗎?”
嘉應隻有親眼看到姬惟明拜堂成親了,才放心,“我去,你一起來嗎?”
葉曉曼想哭無淚,“我說我一點也不想去,你信嗎。”
嘉應勾起嘴角。
姬惟明要成親,葉曉曼一點也不在意,看來是對他一點也不上心。
他說:“你不去也好,我怕睿王看到你,會在婚禮上反悔。”
葉曉曼背著手看窗外:“他應該不會的。”
不僅不會,還會帶著我親自向你敬酒呢。
她隻要稍微設想那個畫麵,就頭皮發麻。
嘉應討賞了。
“姬文逸被廢除祭神官的位置了。”
葉曉曼沒有忘記嘉應的功勞,“你幫了我很大的忙。”
嘉應以欲說還休的眼神勾一勾葉曉曼,睫毛幾乎掃到他眼下的淚痣,“你說過,事情辦成了,會給我獎勵。”
葉曉曼大方一回:“說吧,要什麽。”
她講完,立刻補充一句:“除了結婚的事。”
嘉應有一座神殿。
用玉石砌成的牆體,所有的用品,無論是座椅、擺設、神幡,皆是白色的。
一塵不染,莊嚴,無暇,如同聖子的品行,日月昭昭,輝耀世人。
在某些特別的日子,例如每月的初一、十五這樣的十齋日,聖子會端坐在高高的神壇上,接受信徒的膜拜。
今天是個吉日。
滕王專程來尋嘉應,他作為本屆的祭神官,來跟嘉應討個祭典開始的好時辰。
參加遊神活動的神像什麽時候從各處宮廟裏抬出,聖子什麽時候從永寧寺啟程前往皇宮祭天壇,這些時間點都需要提前請示神靈。
珠簾放下,厚重幕布從掛鉤上鬆落。
嘉應坐在重重帷帳之後,聆聽信徒的請求。
帷帳之前,神殿的地上擺著幾百個雪白的蒲團,坐滿了貴族、高官。
神殿外頭,有巨大白玉台階,一級一級地降到山腳下,足有九十九階,每級台階上也坐了數百人。
人山人海,全是趕來聆聽聖子教誨的,足以見神域信仰之虔誠。
葉曉曼僵硬地坐在嘉應的身旁,和嘉應一起接受信徒的頂禮膜拜。
嘉應選的好地點!
如果不是殘存的理智,恨不得舔屏鏡子。
她能夠舔一天。
上線容許她雙手搭在鏡子上,看了一會。
他問:“可以了嗎?”
葉曉曼吞吞唾液:“還有嗎?”
上線:“想看什麽?”
他偶爾給葉曉曼的感覺很天然呆,很好說話。
葉曉曼得寸進尺:“看看腿。”
上線:“嗯。”
上線的一條大長腿,從兩片衣袍正中間的縫隙探出來。
葉曉曼:“噢!”
葉曉曼還想提別的要求,上線說:“好好完成任務,下次再給你看。”
葉曉曼被打了雞血:“好的!”
上線看葉曉曼被他徹底籠絡住,很滿意。
他稱心如意地下線了。
葉曉曼吧唧吧唧嘴,回憶剛才看過的美景。
她回憶著,猛地想到一個細節。
她見過破天甲,鎧甲上有很多修補過的裂縫。
她曾做過推論:這麽嚴重的傷口,主人身上應該也會留疤。
她記得很清楚,上線的左腹肌,有一道斜向右,蔓延大半個腹部的傷痕。
和鎧甲上的裂縫,無論長度,還是形狀,一樣的。
葉曉曼終於能夠確定了。
上線絕對是荊追!
她真的在替本世界最大的反派辦事。
害怕。
葉曉曼忐忑歸忐忑,該去辦的正經事,緊鑼密鼓,一件沒落下。
三天後就要結婚了,她為什麽還能這麽淡定,她也不知道自己哇。
也許是還沒從震驚中緩過來,無計可施後的擺爛。
總之,葉曉曼的生活照舊。
她貼著牆聽外頭的動靜,同門們出去玩沒回家,蕭楚競在前院練劍。
她從後門悄悄出去。
三條街外,巷子口停著一輛外形普通的馬車。
是嘉應派人來接她。
她上了車。
車子駛向永寧寺。
她在途中,抽空回複魚塘的信息。
司空情不用說了,今天也是長長的篇幅。
他們分開的這段時間,他發的信息如果打印下來,可以用來糊幾麵牆。
姬惟明高興得像過年。
【禮部送來了幾套大婚禮服,我送到葉大人府上,你過來看看喜歡那套?】
葉曉曼回複:【我晚點過去。】
姬文逸隻給她傳過一條訊息:【我不會放棄的。】
暴風雨前的平靜,貌似在憋大招。
但想想賜婚的聖旨已下,姬文逸如今失勢了,需要韜光養晦。
他最多就是想辦法將她偷走,綁架,隻要她注意點,影響不大。
遂安心下來。
葉曉曼沒有回複他。
想想無法得到姬文逸的洗髓草,非常可惜。
但無論如何都不想踏入婚姻的墳墓。
也不想騙婚。
隻好遺憾地放棄。
如果看到姬文逸有可能贈送她洗髓草,她還是會抓住曙光再努力一下的!
葉曉曼和嘉應成功會麵。
嘉應已在兩人密會的場所,他的禪房,等待著她了。
掐著佛珠念經,念三句,錯一句。
她剛推開門,他就把她拉進來。
葉曉曼看著嘉應。
哎,真不知道三天後,你看到我和姬惟明拜堂成親,會是什麽樣的表情。
她剛這麽想,就看到嘉應拿出一張大紅色的婚禮請柬。
好個姬惟明,能夠膈應情敵的機會,一點也不願放過呢,你氣死嘉應有什麽好處。
葉曉曼:“嗬嗬。”
嘉應麵上雖然還是淡淡的,但葉曉曼看出他很高興。
他將請柬在她麵前翻開,讓她看新娘一欄上“葉止水”的名字。
他告訴葉曉曼:“新娘子叫葉姹,是葉太傅的千金,止水聽說是她的道號。”
神域的道家弟子,在外會用道號互相稱呼,久而久之,道號就取代俗名成為正式姓名。
新娘子請柬上寫道號,也是神域的習俗,因此嘉應沒有起疑。
嘉應將姬惟明當作眼中釘,已經做好要跟他爭搶一輩子的心理準備。
姬惟明直接放棄,他求之不得。
正夫之位,觸手可及。
葉曉曼不敢碰請柬一下,好像上麵有什麽大恐怖一樣。
她目移:“這樣啊……”
她問:“你要去參加婚禮嗎?”
嘉應隻有親眼看到姬惟明拜堂成親了,才放心,“我去,你一起來嗎?”
葉曉曼想哭無淚,“我說我一點也不想去,你信嗎。”
嘉應勾起嘴角。
姬惟明要成親,葉曉曼一點也不在意,看來是對他一點也不上心。
他說:“你不去也好,我怕睿王看到你,會在婚禮上反悔。”
葉曉曼背著手看窗外:“他應該不會的。”
不僅不會,還會帶著我親自向你敬酒呢。
她隻要稍微設想那個畫麵,就頭皮發麻。
嘉應討賞了。
“姬文逸被廢除祭神官的位置了。”
葉曉曼沒有忘記嘉應的功勞,“你幫了我很大的忙。”
嘉應以欲說還休的眼神勾一勾葉曉曼,睫毛幾乎掃到他眼下的淚痣,“你說過,事情辦成了,會給我獎勵。”
葉曉曼大方一回:“說吧,要什麽。”
她講完,立刻補充一句:“除了結婚的事。”
嘉應有一座神殿。
用玉石砌成的牆體,所有的用品,無論是座椅、擺設、神幡,皆是白色的。
一塵不染,莊嚴,無暇,如同聖子的品行,日月昭昭,輝耀世人。
在某些特別的日子,例如每月的初一、十五這樣的十齋日,聖子會端坐在高高的神壇上,接受信徒的膜拜。
今天是個吉日。
滕王專程來尋嘉應,他作為本屆的祭神官,來跟嘉應討個祭典開始的好時辰。
參加遊神活動的神像什麽時候從各處宮廟裏抬出,聖子什麽時候從永寧寺啟程前往皇宮祭天壇,這些時間點都需要提前請示神靈。
珠簾放下,厚重幕布從掛鉤上鬆落。
嘉應坐在重重帷帳之後,聆聽信徒的請求。
帷帳之前,神殿的地上擺著幾百個雪白的蒲團,坐滿了貴族、高官。
神殿外頭,有巨大白玉台階,一級一級地降到山腳下,足有九十九階,每級台階上也坐了數百人。
人山人海,全是趕來聆聽聖子教誨的,足以見神域信仰之虔誠。
葉曉曼僵硬地坐在嘉應的身旁,和嘉應一起接受信徒的頂禮膜拜。
嘉應選的好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