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多少豪傑競折腰,美人多嬌,多少英雄江山都不要?不過是癡心一片,薄酒一樽祭奠世間那幾個癡心妄想的可憐之人。(玄幻武俠)
黑水白山之間有一個古老的女真族,他們驍勇善戰,精於騎術。在古老的女真部族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北方長白山有一種雪狼,善於叼人類的孩子撫養,被他養大的孩子擁有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他們會成就雄圖霸業,君臨天下,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叫——吳乞買。一個被部族安排被雪狼養大的孩子。他代表了殘忍,殺戮,血腥和無法言說的情。
這是一個天下四分五裂,金戈鐵馬踏碎河山萬裏的時代。這個時代叫做宋,北有遼國、西夏、西州回鶻、黑汗。以遼國國勢最強。南有大理,西南吐蕃。可謂一片江山,百姓離亂萬千。
宋徽宗政和四年,新年剛過咋暖還寒臘梅吐蕊,年僅二十五歲的皇後王氏薨逝。宋徽宗懷其恭謹追諡“靖和”,葬於裕陵西側。整個政和二年最為宏壯富麗的便是王皇後的葬禮。
出殯那一天的京師舉國上下俱是縞素。皇後棺槨行經處空人萬象,宋徽宗感念和皇後王氏伉儷情深,幽思難複,下旨推遲恰逢其年的選秀以悼念二人伉儷情深。
此後嚴查王皇後早逝之事,卻無從查起,隻是這一年除了王皇後,賢德妃,陳婉儀一個因病去世,一個在晏飲獻舞時意外墜樓身亡。三分之一的命婦牽連其中,更甚者伺候或有關的宮女奴才打發遣散甚多,外臣牽涉其中者不是抄家刺配就是斬首示眾。導致冤殺無數。
選秀,宋朝,三年一大選,入宮未獲選且未侍寢的女子(獲選和侍寢是兩碼事),充作宮人。到了一定年限便可歸家自行出嫁。
這一年汴梁城1柳府的柳依依長成十五六歲,本該豆蔻年華被送入宮的她,因國喪暫緩三年。今年是她人生中始料未及的轉折點,這一世富貴榮華,一生心酸,都成了一輩子的禁錮,他始終無法走出囚籠一樣的命運。因著國喪,便隻能繼續蹉跎歲月,若是未被選中,出宮之日,已是二十多歲的老姑娘了。
柳依依。柳府嫡長女。平日隻懂戸牗針黹,詩畫茶藝的女子,爹爹柳方宜一介書生,雖官居從二品右侍郎中,卻多了一副與世無爭的文人風流意氣。母親是樞密使童貫的表姐,娘家大名府柴氏嵐煙。父母親隻她一個成年的女兒。另兩個尚在繈褓中的弟妹。尚無名字。可謂大家閨秀錦衣玉食,卻也恰恰應了福禍相依這句話。
柳依依有兩個丫鬟,稍長的十七八歲,喚作懷琴,膚白勝雪,鵝蛋臉潤如玉,杏仁眼默含情。心思縝密,辦事穩妥,老成持重。年幼的和柳依依年齡相仿,喚作吟畫,身資豐腴,體態婀娜。開朗活潑,機警靈動,齜睚必較,平日喜歡紮著兩個總角髻。二人行事勤謹,相輔相成。成日介隨柳依依讀書識字,也略認識幾個字,隻是二人大小事處處維護於她。柳夫人也縱著他們,儼然寵的一管事麽麽。一個二小姐一樣。
柳府後院是一戶三進的院落沒個院落都有一個大花園,入門時一座假山,引一汪清泉飛瀑而下,山後一池植有夏蓮及芙蓉,名曰小橋流水,山兩側小道蜿蜒,左邊道旁值有竹,名曰曲徑通幽,右邊道旁值梧桐,遮的整條路萋萋蕪蕪,秋風處更是一片蕭瑟。二進則是花廳左右各一自稱院落,左邊芳草淒淒,滿園臘梅,右邊橫蕪影影重重。廳內擺設素淨清雅。另有東西兩個小跨院各有芬芳。三進往後幽深寂寂一路上蓊榮青翠。則是後堂女眷婢仆住處。奈何家中人丁甚少,更顯得院落寂靜幽深。
柳依依的閨房是一座小閣樓,在二進的西廂。名叫【攬月閣】。樓前樓後種滿了各色花卉。甚是鮮豔奪目。
柳依依是甚少下樓,每日見到的隻是頭上那片蒼茫的天空。如今已經是初春時節,新燕簷下租巢,一茬新梅沐浴了整個春華總算是開敗了。可見冰清玉潔的東西經得住三九嚴寒風霜卻熬不住柔情似水富貴榮華。
眼下季節,柳依依最喜於竹林焚香彈琴,那種寂寞清冷的感覺豈止一個愁字了得。
這日清晨,柳依依一身青紗芍藥繡,罩在一襲淡白色的衡蕪刺,滾銀邊的綢衣上。髻上斜斜插了多芙蓉玉雕致的簪子,芙蓉玉本是尋常,隻是那雕刻,請了京城有名的老手藝師傅精心雕刻的。眉若遠山似含黛,雙頰巧染【飛靨妝】3。遠遠望去清淡素雅,影影倬倬。
不由的想起了柳永的那首【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麽,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隻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忽聞牆外有笛聲響起,似乎有意暗和自己的琴音,柳依依喟歎不已:“本自彈自唱,自怨自艾。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鍾子期俞伯牙當年知音相合,怕也不過如此。”
隨之琴聲分外悠揚,節奏鏗鏘有力,聲音如展翅的蝴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寧靜悠揚的流淌入心脾,又如深山之中皓月當空,沉澱著靜謐清澈的光芒,遠遠聽去浩大廣袤,氣韻沉靜。
那人似乎亦是有意相合,笛聲婉轉悅耳,如初春臘梅新綻,蘊含著清新的芬芳,悄悄潛入人的心房,回首三弄驚破花心,又如蒙蒙煙雨中,撐傘獨行於深巷的孤身女子,悠揚清雅令人如置身雲水之間一般愜意。
柳依依不覺聽癡了,她的琴在閨閣女子中數一數二,未聞京中有誰善弄笛,隨之琴聲一變,彈出了【梅花三弄】4那人卻以笛做下聲弄,高弄,遊弄的技法。柳依依驟然雙手放在琴上。那人笛聲亦隨之而停。
“小姐怎麽不彈了?”吟畫被柳依依驟然而停的琴聲驚住。
柳依依望著麵前的琴“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此人可以和上我的梅花三弄,定然不是等閑之輩,我隻是感慨……吟畫,你且去看看剛剛吹笛的是誰家公子,聽那笛聲似在牆外垂柳處。”柳依依欲言又止,話鋒一轉。
吟畫領了差匆匆跑去角門,卻見茫然天地竟然沒有剛剛吹笛人的終跡。隻得回來複命。柳依依歎了聲,似乎也是鬆了口氣,實際上她心下想結識弄笛之人,卻又怕他在牆外自己隻能錯過。“懷琴,收拾東西,我們回去。”
懷琴抱琴,吟畫拿著檀香爐尾隨柳依依,三人一行回了【攬月樓】。
注釋:
1開封府:北宋時候的京都,又名汴梁,汴京。
2灼灼其華,宜室宜家:《詩經。桃夭》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室宜家。意思便是桃樹含苞滿枝頭,花開燦爛如紅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3飛靨妝:柳依依獨創,先以脂粉打底,將臉頰勻開,接著塗上一層鵝黃色在外圍,然後是金黃,然後是橘紅,然後是桃紅色,遠遠望去似花開在臉頰一般,又如雲霞罩麵,呼之欲去,故謂之飛靨妝。淨令京師閨閣女子競相模仿以為美。
4花三弄:相傳原本是晉朝桓尹所做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特征,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全曲共有十個段落,主題在琴笛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故稱三弄。普中解題稱晉代桓尹曾為王徽在笛上“唯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
黑水白山之間有一個古老的女真族,他們驍勇善戰,精於騎術。在古老的女真部族有一個這樣的傳說:北方長白山有一種雪狼,善於叼人類的孩子撫養,被他養大的孩子擁有上天賦予的神聖使命,他們會成就雄圖霸業,君臨天下,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叫——吳乞買。一個被部族安排被雪狼養大的孩子。他代表了殘忍,殺戮,血腥和無法言說的情。
這是一個天下四分五裂,金戈鐵馬踏碎河山萬裏的時代。這個時代叫做宋,北有遼國、西夏、西州回鶻、黑汗。以遼國國勢最強。南有大理,西南吐蕃。可謂一片江山,百姓離亂萬千。
宋徽宗政和四年,新年剛過咋暖還寒臘梅吐蕊,年僅二十五歲的皇後王氏薨逝。宋徽宗懷其恭謹追諡“靖和”,葬於裕陵西側。整個政和二年最為宏壯富麗的便是王皇後的葬禮。
出殯那一天的京師舉國上下俱是縞素。皇後棺槨行經處空人萬象,宋徽宗感念和皇後王氏伉儷情深,幽思難複,下旨推遲恰逢其年的選秀以悼念二人伉儷情深。
此後嚴查王皇後早逝之事,卻無從查起,隻是這一年除了王皇後,賢德妃,陳婉儀一個因病去世,一個在晏飲獻舞時意外墜樓身亡。三分之一的命婦牽連其中,更甚者伺候或有關的宮女奴才打發遣散甚多,外臣牽涉其中者不是抄家刺配就是斬首示眾。導致冤殺無數。
選秀,宋朝,三年一大選,入宮未獲選且未侍寢的女子(獲選和侍寢是兩碼事),充作宮人。到了一定年限便可歸家自行出嫁。
這一年汴梁城1柳府的柳依依長成十五六歲,本該豆蔻年華被送入宮的她,因國喪暫緩三年。今年是她人生中始料未及的轉折點,這一世富貴榮華,一生心酸,都成了一輩子的禁錮,他始終無法走出囚籠一樣的命運。因著國喪,便隻能繼續蹉跎歲月,若是未被選中,出宮之日,已是二十多歲的老姑娘了。
柳依依。柳府嫡長女。平日隻懂戸牗針黹,詩畫茶藝的女子,爹爹柳方宜一介書生,雖官居從二品右侍郎中,卻多了一副與世無爭的文人風流意氣。母親是樞密使童貫的表姐,娘家大名府柴氏嵐煙。父母親隻她一個成年的女兒。另兩個尚在繈褓中的弟妹。尚無名字。可謂大家閨秀錦衣玉食,卻也恰恰應了福禍相依這句話。
柳依依有兩個丫鬟,稍長的十七八歲,喚作懷琴,膚白勝雪,鵝蛋臉潤如玉,杏仁眼默含情。心思縝密,辦事穩妥,老成持重。年幼的和柳依依年齡相仿,喚作吟畫,身資豐腴,體態婀娜。開朗活潑,機警靈動,齜睚必較,平日喜歡紮著兩個總角髻。二人行事勤謹,相輔相成。成日介隨柳依依讀書識字,也略認識幾個字,隻是二人大小事處處維護於她。柳夫人也縱著他們,儼然寵的一管事麽麽。一個二小姐一樣。
柳府後院是一戶三進的院落沒個院落都有一個大花園,入門時一座假山,引一汪清泉飛瀑而下,山後一池植有夏蓮及芙蓉,名曰小橋流水,山兩側小道蜿蜒,左邊道旁值有竹,名曰曲徑通幽,右邊道旁值梧桐,遮的整條路萋萋蕪蕪,秋風處更是一片蕭瑟。二進則是花廳左右各一自稱院落,左邊芳草淒淒,滿園臘梅,右邊橫蕪影影重重。廳內擺設素淨清雅。另有東西兩個小跨院各有芬芳。三進往後幽深寂寂一路上蓊榮青翠。則是後堂女眷婢仆住處。奈何家中人丁甚少,更顯得院落寂靜幽深。
柳依依的閨房是一座小閣樓,在二進的西廂。名叫【攬月閣】。樓前樓後種滿了各色花卉。甚是鮮豔奪目。
柳依依是甚少下樓,每日見到的隻是頭上那片蒼茫的天空。如今已經是初春時節,新燕簷下租巢,一茬新梅沐浴了整個春華總算是開敗了。可見冰清玉潔的東西經得住三九嚴寒風霜卻熬不住柔情似水富貴榮華。
眼下季節,柳依依最喜於竹林焚香彈琴,那種寂寞清冷的感覺豈止一個愁字了得。
這日清晨,柳依依一身青紗芍藥繡,罩在一襲淡白色的衡蕪刺,滾銀邊的綢衣上。髻上斜斜插了多芙蓉玉雕致的簪子,芙蓉玉本是尋常,隻是那雕刻,請了京城有名的老手藝師傅精心雕刻的。眉若遠山似含黛,雙頰巧染【飛靨妝】3。遠遠望去清淡素雅,影影倬倬。
不由的想起了柳永的那首【定風波】詞: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雲嚲、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麽,悔當初、不把雕鞍鎖。向雞窗,隻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忽聞牆外有笛聲響起,似乎有意暗和自己的琴音,柳依依喟歎不已:“本自彈自唱,自怨自艾。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鍾子期俞伯牙當年知音相合,怕也不過如此。”
隨之琴聲分外悠揚,節奏鏗鏘有力,聲音如展翅的蝴蝶撲閃著靈動的翅膀,寧靜悠揚的流淌入心脾,又如深山之中皓月當空,沉澱著靜謐清澈的光芒,遠遠聽去浩大廣袤,氣韻沉靜。
那人似乎亦是有意相合,笛聲婉轉悅耳,如初春臘梅新綻,蘊含著清新的芬芳,悄悄潛入人的心房,回首三弄驚破花心,又如蒙蒙煙雨中,撐傘獨行於深巷的孤身女子,悠揚清雅令人如置身雲水之間一般愜意。
柳依依不覺聽癡了,她的琴在閨閣女子中數一數二,未聞京中有誰善弄笛,隨之琴聲一變,彈出了【梅花三弄】4那人卻以笛做下聲弄,高弄,遊弄的技法。柳依依驟然雙手放在琴上。那人笛聲亦隨之而停。
“小姐怎麽不彈了?”吟畫被柳依依驟然而停的琴聲驚住。
柳依依望著麵前的琴“梅花一弄斷人腸,梅花二弄費思量,梅花三弄風波起,漫彈綠綺引三弄,不覺魂飛。此人可以和上我的梅花三弄,定然不是等閑之輩,我隻是感慨……吟畫,你且去看看剛剛吹笛的是誰家公子,聽那笛聲似在牆外垂柳處。”柳依依欲言又止,話鋒一轉。
吟畫領了差匆匆跑去角門,卻見茫然天地竟然沒有剛剛吹笛人的終跡。隻得回來複命。柳依依歎了聲,似乎也是鬆了口氣,實際上她心下想結識弄笛之人,卻又怕他在牆外自己隻能錯過。“懷琴,收拾東西,我們回去。”
懷琴抱琴,吟畫拿著檀香爐尾隨柳依依,三人一行回了【攬月樓】。
注釋:
1開封府:北宋時候的京都,又名汴梁,汴京。
2灼灼其華,宜室宜家:《詩經。桃夭》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室宜家。意思便是桃樹含苞滿枝頭,花開燦爛如紅霞,姑娘就要出嫁了。夫妻和睦是一家。
3飛靨妝:柳依依獨創,先以脂粉打底,將臉頰勻開,接著塗上一層鵝黃色在外圍,然後是金黃,然後是橘紅,然後是桃紅色,遠遠望去似花開在臉頰一般,又如雲霞罩麵,呼之欲去,故謂之飛靨妝。淨令京師閨閣女子競相模仿以為美。
4花三弄:相傳原本是晉朝桓尹所做的一首笛曲,後來改編為古琴曲,樂曲通過梅花的潔白芬芳和耐寒特征,借物抒懷,來歌頌具有高尚節操的人,全曲共有十個段落,主題在琴笛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故稱三弄。普中解題稱晉代桓尹曾為王徽在笛上“唯梅花三弄之調,後人以琴為三弄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