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後趙姬的到來,讓朝堂暗地裏的交鋒被按下了暫停鍵。嬴政聽到聲音,走下王座起身準備迎接母親的到來。群臣亦是紛紛起身,麵向殿門。
沒多久,趙姬便抱著一個小孩兒出現在了殿門口。
嬴政看到那孩子,腳步頓了頓,旋即給了對方一個自己體會的眼神。
喬鬆往祖母懷裏靠了靠,心裏不住地念著: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這副模樣逗得趙姬不禁莞爾,又將其往自己懷裏摟了摟。
群臣向王太後行禮參見。
“兒臣參見母後,母後怎的來了?”嬴政向趙姬行禮道。
趙姬做出了一副無奈的樣子,一邊逗弄著喬鬆,一邊道:“還不是這小兒哭著鬧著要找他父王,本宮哄不住,這才無奈抱著他過來了。”
這話傳入眾臣耳中,不知情的望著趙姬懷裏的小兒臉上露出恍然之色。不少人滿臉的理解,畢竟自家的小孫子可是調皮的緊。
可知道內情的,便是滿臉的古怪。其中尤其以上將軍蒙驁,渭陽君,昌平君,昌文君等人為最。因為,他們認出了眼前這孩子的身份——公子喬鬆。
猶記得幾個月之前,公子上門拜訪的時候,那可沒一點兒小兒該有的模樣。今日王太後這話,很明顯就是托辭啊。
還有,公子,咱能不能注意點兒……額,非禮勿視,非禮勿視……
說話間,趙姬掃了一眼朝堂,目光落在了那兩個身穿囚服的身影身上:“嗯?今日這朝堂上是怎麽了,怎麽還把犯人帶上來了?”
要麽怎麽說女人都是天生的演員呢?
若不是喬鬆剛剛在甘泉宮親自勸了一番祖母,這會兒恐怕還以為她是真不知道這邊發生什麽事了呢。
嬴政一邊攙著趙姬穿過大殿,一邊解釋了一下。
“嗯?”臨落座之際,趙姬總算是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聽完了,然後故作不解的看向了呂不韋:“相國啊,本宮一介婦人,聽不太懂你們男人之間的彎彎繞繞。怎麽這廷尉監的意思聽起來像是在說,我兒尚未親政,就發不得王詔?”
唰的一下,莫說是廷尉監了,便是呂不韋都覺得額頭冷汗直冒。
這話簡直是一把刀子,直刺心口啊。
把這句話翻譯一下,那就是我家孩兒年輕,你們就不把我家娃當大王是吧!
這話誰能接得住?
呂不韋連忙解釋道:“太後誤會了,誤會了!”
“臣絕無此意!”
廷尉監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以頭搶地,生怕晚了再被王太後扣上一個藐視王權的罪名。
“誤會了?”趙姬仿佛自問一般,旋即皺了皺眉:“可本宮分明記得清楚,此次王上前往藍田大營之前,本宮擔心王上年輕身邊無人可用,就把王印給了大王了啊。”
轟……
這話如同一道炸雷,在群臣腦海中直接炸了開來。
嬴溪,羋啟,蒙驁等人唰的一下就把目光集中在了嬴政身上,眼神裏麵都快冒光了。
呂不韋則是如遭雷擊,蒼老的雙眸猛然瞪的老大。
幾個意思啊?這還沒親政呢,你怎麽就把王印給了?
背對著眾人攙扶母親坐下的嬴政臉上則是出現了一絲錯愕,很快就發現母親懷裏的喬鬆給他眨了眨眼睛,然後朝著一個方向給他努了努嘴。
嬴政心領神會,一語雙關的道:“此次多虧了母後。然,兒臣到底尚未親政,無法駕馭朝政,這王印還是交還母後保管得好。”
“來人啊,將大印呈上來!”
王座所在丹陛左側的柱子後麵,一個宦官手捧著托盤走了上來。托盤之中放著的,正是象征著秦王權利的大印!
這一刻,廷尉監嚇得麵色如土,渾身抖若篩糠。
他不知道王紇為何突然翻供,但這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如果王印真的在王上手中,那麽王紇手中的赤龍卷軸自然也就是真的,無論王紇怎麽回答,他都得是真的。而王紇無視這蓋了大印的赤龍卷軸,結果很明顯,這放在後世已經達成了九族消消樂成就,放在大秦也落不了好,他王紇可以闔家團圓了。
而廷尉監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
趙姬眼神掃過底下跪著的呂不韋和廷尉監,心底頓時舒爽了很多。讓你這老幫菜暗使手段,哀家不發威,你還當哀家是你們家的侍女呢。
或許是覺得心裏不解氣,趙姬繼續陰陽了起來:“一方印璽而已,你我母子二人,誰拿著還不一樣。要本宮說你直接拿著好了,也省的發個王詔還得要請示一下本宮。”
“太後不可!”呂不韋忍不住了,連忙高聲勸阻。
趙姬斜眼看了他一眼,然後道:“相國有何意見?”
“這……”呂不韋心思電轉,很快便想到了一個理由:“王上尚未加冠,這,這,這於禮不合啊。傳出去,讓山東各國恥笑我大秦不知禮數。”
“恥笑?”趙姬冷笑一聲,聲音突然提高:“本宮看誰敢!五國聯軍之鑒,就在眼前,欺我大秦兵鋒不利嗎!”
這一刻的趙姬,那張嫵媚的臉上竟霸氣四溢,讓人不敢直視。
武將們仿佛受到了鼓舞一般,紛紛行禮參拜,口中高呼死戰。
大殿中的眾臣受此感染,無不嘶吼著死戰,哪怕是姚賈,王綰等這樣的文臣,也不禁與有榮焉。
浩大的聲威傳出了大殿,傳出了章台宮,傳出了鹹陽,傳出了函穀關,傳遍了整個天下……
……
趙姬的一席話讓王紇的罪最終塵埃落定,已經無需再有任何質疑。
“左庶長王紇,刺殺王詔信使,違抗王命,貽誤戰機,致使蒲阪萬餘將士力戰而竭,此舉罪不容誅!
王命,夷三族。
所舉薦官員,悉數審核。
但有相互勾連,違法亂紀之舉,必依秦法從重處置!”
伴隨著宦者令雄渾洪亮的聲音,王紇的罪行最終定了下來。
兩個武士一左一右將王紇架了起來,誰料王紇猛然一震,掙脫了兩個武士的手:“閃開!老夫自己走!”
武士還要上前,呂不韋道了聲不必了。
王紇冷哼一聲,再度向秦王躬身一禮,轉身大笑著離開了大殿。
這一刻,朝堂上但蒙驁等老將望著這個從昭襄王時代一路走來的老夥計,心中不免生出了一種悵然之感。
他們,終究是老了啊。
王紇的罪論畢,接下來就輪到蒙恬了。
朝臣再次將目光放在了蒙恬身上,隻是這一次,嬴氏宗親的目光就要淡然許多了,沒了針對王紇的怒火。
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對於蒙恬也不過是本著順水推舟,能幫一把就幫一把結個善緣,不能幫也不強求的心思。
但呂不韋可就不一樣了,在王紇一事上他已經輸了,蒙恬他若是再輸了,朝堂上他可就被大王壓製了。
所以,享受過權傾朝野滋味的呂不韋怎會甘心?於是,他親自下場,直接向嬴政稟報道:“啟稟王上,蒙恬所作所為,雖情有可原,然說到底終究是擁兵嘩變。
此乃以下犯上之舉!
若不嚴加懲處,老臣恐怕會有不法之徒效仿。”
“蒙恬?”王太後趙姬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然後開口道:“和上將軍蒙驁是何關係?”
聽到太後提及自己的名字,蒙驁滿臉羞慚的起身回答:“回太後,是老臣的不肖子孫。”
“原來如此。”趙姬點了點頭,“本宮來得晚了,有些沒聽明白,這蒙恬幹什麽了?”
“回太後,蒙恬串聯諸將,擁兵嘩變。”
“嘩變?”趙姬眉頭緊皺,“上將軍,這便是你蒙氏的家風?”
蒙驁和蒙武聽到這話,連忙跪在地上請罪。
呂不韋心中鬆了口氣,果然哪怕是趙姬這個蠢女人,也會在意領兵將領脫離控製。
“咳咳……”就在這時,一道稚嫩的聲音在大殿內響了起來:“父王常說,上將軍乃是我大秦肱骨,對大秦忠心耿耿。蒙恬既是其子孫,耳濡目染之下,想必也不敢做出有辱門風之事。
這嘩變一說,是否有些不妥啊?”
這聲音……
呂不韋的目光瞬間落在了珠簾之後,趙姬懷中抱著的孩子身上。
喬鬆也是沒辦法,羅網已經將嘩變的過程全部交到他的手上了。有些事情,他知道,父王知道,呂不韋也知道,可沒人戳破,蒙恬就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
所以,喬鬆隻能自己上了。
先不說蒙氏一族對大秦忠心耿耿,便是蒙恬這個人也值得他冒這次險。
趙姬聽到這話,忍不住捏了捏自家孫子的小臉蛋,這小混蛋是跑來跟她唱反調來了啊。
喬鬆臉上滿是討好的訕笑。
朝臣中第一次接觸喬鬆的大臣紛紛露出了茫然的神色,聽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是誰在說話。王上的公子?這是一個孩子能說出來的話?
“公子此言,未免太過武斷。”呂不韋沉下了臉,意有所指的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上將軍之風固然令人欽佩,然他的孫子也就未必!”
“相國大人此言差矣。”喬鬆聽出了這老幫菜在陰陽他,當即毫不客氣的反駁了起來:“本公子雖年幼,尚且知曉一些道理。
父王信使為真,赤龍卷軸亦是真!
罪將王紇刺殺信使,違抗王命在前,蒙千長所為在後,此舉乃是奉王命以討不臣!
何錯之有?
況且,嘩變?”
“蒙千長,你是將劍橫在王紇脖子上逼他了?”
這奶娃娃連珠炮一樣的話,聽得朝臣一陣的眉角直跳。心裏大呼妖孽,這奶娃娃恐怕牙口還沒長全呢吧,說話都有些漏風,竟能說出這般的話!
蒙恬也是有些懵,老實的回答道:“罪臣沒有。”
“那你是做什麽了?”
“罪臣帶著軍中諸將,請左庶長南下!”
“聽聽,聽聽!”喬鬆仿佛發現了什麽一樣,語調一下子高了起來:“蒙千長不過是依靠自己的機變,判斷出上官違抗王命,所以聚集了一些誌同道合的袍澤前往相勸罷了。何來的嘩變一說?
人數多了些,就成了嘩變?
哪來的這般道理!”
“依本公子看,蒙千長與一眾袍澤勸阻上官,使其及時回頭,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荒謬!”
“黃口孺子,也敢胡言!”
兩道斷喝突兀的響起,打斷了喬鬆的話……
沒多久,趙姬便抱著一個小孩兒出現在了殿門口。
嬴政看到那孩子,腳步頓了頓,旋即給了對方一個自己體會的眼神。
喬鬆往祖母懷裏靠了靠,心裏不住地念著: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這副模樣逗得趙姬不禁莞爾,又將其往自己懷裏摟了摟。
群臣向王太後行禮參見。
“兒臣參見母後,母後怎的來了?”嬴政向趙姬行禮道。
趙姬做出了一副無奈的樣子,一邊逗弄著喬鬆,一邊道:“還不是這小兒哭著鬧著要找他父王,本宮哄不住,這才無奈抱著他過來了。”
這話傳入眾臣耳中,不知情的望著趙姬懷裏的小兒臉上露出恍然之色。不少人滿臉的理解,畢竟自家的小孫子可是調皮的緊。
可知道內情的,便是滿臉的古怪。其中尤其以上將軍蒙驁,渭陽君,昌平君,昌文君等人為最。因為,他們認出了眼前這孩子的身份——公子喬鬆。
猶記得幾個月之前,公子上門拜訪的時候,那可沒一點兒小兒該有的模樣。今日王太後這話,很明顯就是托辭啊。
還有,公子,咱能不能注意點兒……額,非禮勿視,非禮勿視……
說話間,趙姬掃了一眼朝堂,目光落在了那兩個身穿囚服的身影身上:“嗯?今日這朝堂上是怎麽了,怎麽還把犯人帶上來了?”
要麽怎麽說女人都是天生的演員呢?
若不是喬鬆剛剛在甘泉宮親自勸了一番祖母,這會兒恐怕還以為她是真不知道這邊發生什麽事了呢。
嬴政一邊攙著趙姬穿過大殿,一邊解釋了一下。
“嗯?”臨落座之際,趙姬總算是把這事兒的來龍去脈聽完了,然後故作不解的看向了呂不韋:“相國啊,本宮一介婦人,聽不太懂你們男人之間的彎彎繞繞。怎麽這廷尉監的意思聽起來像是在說,我兒尚未親政,就發不得王詔?”
唰的一下,莫說是廷尉監了,便是呂不韋都覺得額頭冷汗直冒。
這話簡直是一把刀子,直刺心口啊。
把這句話翻譯一下,那就是我家孩兒年輕,你們就不把我家娃當大王是吧!
這話誰能接得住?
呂不韋連忙解釋道:“太後誤會了,誤會了!”
“臣絕無此意!”
廷尉監撲通一聲就跪在了地上,以頭搶地,生怕晚了再被王太後扣上一個藐視王權的罪名。
“誤會了?”趙姬仿佛自問一般,旋即皺了皺眉:“可本宮分明記得清楚,此次王上前往藍田大營之前,本宮擔心王上年輕身邊無人可用,就把王印給了大王了啊。”
轟……
這話如同一道炸雷,在群臣腦海中直接炸了開來。
嬴溪,羋啟,蒙驁等人唰的一下就把目光集中在了嬴政身上,眼神裏麵都快冒光了。
呂不韋則是如遭雷擊,蒼老的雙眸猛然瞪的老大。
幾個意思啊?這還沒親政呢,你怎麽就把王印給了?
背對著眾人攙扶母親坐下的嬴政臉上則是出現了一絲錯愕,很快就發現母親懷裏的喬鬆給他眨了眨眼睛,然後朝著一個方向給他努了努嘴。
嬴政心領神會,一語雙關的道:“此次多虧了母後。然,兒臣到底尚未親政,無法駕馭朝政,這王印還是交還母後保管得好。”
“來人啊,將大印呈上來!”
王座所在丹陛左側的柱子後麵,一個宦官手捧著托盤走了上來。托盤之中放著的,正是象征著秦王權利的大印!
這一刻,廷尉監嚇得麵色如土,渾身抖若篩糠。
他不知道王紇為何突然翻供,但這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如果王印真的在王上手中,那麽王紇手中的赤龍卷軸自然也就是真的,無論王紇怎麽回答,他都得是真的。而王紇無視這蓋了大印的赤龍卷軸,結果很明顯,這放在後世已經達成了九族消消樂成就,放在大秦也落不了好,他王紇可以闔家團圓了。
而廷尉監的下場,也好不到哪裏去。
趙姬眼神掃過底下跪著的呂不韋和廷尉監,心底頓時舒爽了很多。讓你這老幫菜暗使手段,哀家不發威,你還當哀家是你們家的侍女呢。
或許是覺得心裏不解氣,趙姬繼續陰陽了起來:“一方印璽而已,你我母子二人,誰拿著還不一樣。要本宮說你直接拿著好了,也省的發個王詔還得要請示一下本宮。”
“太後不可!”呂不韋忍不住了,連忙高聲勸阻。
趙姬斜眼看了他一眼,然後道:“相國有何意見?”
“這……”呂不韋心思電轉,很快便想到了一個理由:“王上尚未加冠,這,這,這於禮不合啊。傳出去,讓山東各國恥笑我大秦不知禮數。”
“恥笑?”趙姬冷笑一聲,聲音突然提高:“本宮看誰敢!五國聯軍之鑒,就在眼前,欺我大秦兵鋒不利嗎!”
這一刻的趙姬,那張嫵媚的臉上竟霸氣四溢,讓人不敢直視。
武將們仿佛受到了鼓舞一般,紛紛行禮參拜,口中高呼死戰。
大殿中的眾臣受此感染,無不嘶吼著死戰,哪怕是姚賈,王綰等這樣的文臣,也不禁與有榮焉。
浩大的聲威傳出了大殿,傳出了章台宮,傳出了鹹陽,傳出了函穀關,傳遍了整個天下……
……
趙姬的一席話讓王紇的罪最終塵埃落定,已經無需再有任何質疑。
“左庶長王紇,刺殺王詔信使,違抗王命,貽誤戰機,致使蒲阪萬餘將士力戰而竭,此舉罪不容誅!
王命,夷三族。
所舉薦官員,悉數審核。
但有相互勾連,違法亂紀之舉,必依秦法從重處置!”
伴隨著宦者令雄渾洪亮的聲音,王紇的罪行最終定了下來。
兩個武士一左一右將王紇架了起來,誰料王紇猛然一震,掙脫了兩個武士的手:“閃開!老夫自己走!”
武士還要上前,呂不韋道了聲不必了。
王紇冷哼一聲,再度向秦王躬身一禮,轉身大笑著離開了大殿。
這一刻,朝堂上但蒙驁等老將望著這個從昭襄王時代一路走來的老夥計,心中不免生出了一種悵然之感。
他們,終究是老了啊。
王紇的罪論畢,接下來就輪到蒙恬了。
朝臣再次將目光放在了蒙恬身上,隻是這一次,嬴氏宗親的目光就要淡然許多了,沒了針對王紇的怒火。
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對於蒙恬也不過是本著順水推舟,能幫一把就幫一把結個善緣,不能幫也不強求的心思。
但呂不韋可就不一樣了,在王紇一事上他已經輸了,蒙恬他若是再輸了,朝堂上他可就被大王壓製了。
所以,享受過權傾朝野滋味的呂不韋怎會甘心?於是,他親自下場,直接向嬴政稟報道:“啟稟王上,蒙恬所作所為,雖情有可原,然說到底終究是擁兵嘩變。
此乃以下犯上之舉!
若不嚴加懲處,老臣恐怕會有不法之徒效仿。”
“蒙恬?”王太後趙姬重複了一下這個名字,然後開口道:“和上將軍蒙驁是何關係?”
聽到太後提及自己的名字,蒙驁滿臉羞慚的起身回答:“回太後,是老臣的不肖子孫。”
“原來如此。”趙姬點了點頭,“本宮來得晚了,有些沒聽明白,這蒙恬幹什麽了?”
“回太後,蒙恬串聯諸將,擁兵嘩變。”
“嘩變?”趙姬眉頭緊皺,“上將軍,這便是你蒙氏的家風?”
蒙驁和蒙武聽到這話,連忙跪在地上請罪。
呂不韋心中鬆了口氣,果然哪怕是趙姬這個蠢女人,也會在意領兵將領脫離控製。
“咳咳……”就在這時,一道稚嫩的聲音在大殿內響了起來:“父王常說,上將軍乃是我大秦肱骨,對大秦忠心耿耿。蒙恬既是其子孫,耳濡目染之下,想必也不敢做出有辱門風之事。
這嘩變一說,是否有些不妥啊?”
這聲音……
呂不韋的目光瞬間落在了珠簾之後,趙姬懷中抱著的孩子身上。
喬鬆也是沒辦法,羅網已經將嘩變的過程全部交到他的手上了。有些事情,他知道,父王知道,呂不韋也知道,可沒人戳破,蒙恬就隻能打掉牙往肚子裏咽。
所以,喬鬆隻能自己上了。
先不說蒙氏一族對大秦忠心耿耿,便是蒙恬這個人也值得他冒這次險。
趙姬聽到這話,忍不住捏了捏自家孫子的小臉蛋,這小混蛋是跑來跟她唱反調來了啊。
喬鬆臉上滿是討好的訕笑。
朝臣中第一次接觸喬鬆的大臣紛紛露出了茫然的神色,聽了好一會兒才意識到是誰在說話。王上的公子?這是一個孩子能說出來的話?
“公子此言,未免太過武斷。”呂不韋沉下了臉,意有所指的說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上將軍之風固然令人欽佩,然他的孫子也就未必!”
“相國大人此言差矣。”喬鬆聽出了這老幫菜在陰陽他,當即毫不客氣的反駁了起來:“本公子雖年幼,尚且知曉一些道理。
父王信使為真,赤龍卷軸亦是真!
罪將王紇刺殺信使,違抗王命在前,蒙千長所為在後,此舉乃是奉王命以討不臣!
何錯之有?
況且,嘩變?”
“蒙千長,你是將劍橫在王紇脖子上逼他了?”
這奶娃娃連珠炮一樣的話,聽得朝臣一陣的眉角直跳。心裏大呼妖孽,這奶娃娃恐怕牙口還沒長全呢吧,說話都有些漏風,竟能說出這般的話!
蒙恬也是有些懵,老實的回答道:“罪臣沒有。”
“那你是做什麽了?”
“罪臣帶著軍中諸將,請左庶長南下!”
“聽聽,聽聽!”喬鬆仿佛發現了什麽一樣,語調一下子高了起來:“蒙千長不過是依靠自己的機變,判斷出上官違抗王命,所以聚集了一些誌同道合的袍澤前往相勸罷了。何來的嘩變一說?
人數多了些,就成了嘩變?
哪來的這般道理!”
“依本公子看,蒙千長與一眾袍澤勸阻上官,使其及時回頭,非但無過,反而有功!”
“荒謬!”
“黃口孺子,也敢胡言!”
兩道斷喝突兀的響起,打斷了喬鬆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