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衛道之術?
即護身之術。
後世有一句話很有道理,讀書是為了和人講道理,而拳頭,是為了讓人坐下來和自己講道理。
話糙理不糙,這個道理放在當前這個架空世界,尤其的重要。畢竟,喜歡和人講道理的諸子百家幾乎都是一手捧書,一手握劍。
在邯鄲之時,喬鬆向荀夫子提出要往北地邊塞一行,荀夫子便提出了習武一事,並給了喬鬆一點時間來考慮。
從邯鄲到雁門郡,這一路走了九日,如今老師再度提起這個問題,喬鬆已經沒有了剛開始得知習武的興奮,而是冷靜了不少。
一旁的玄翦聽到衛道之術的時候,便向喬鬆告了聲罪,說是去查看一下周圍的護衛情況,便起身離開了火堆,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舉凡大派,對於其核心要義都是看的極其重要,一般來說都會通過種種手段來進行保密。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密語,專有詞匯,故作高深,嚴加看護,慎重傳法等不同的手段。
就好像後世一些佛道的武功,經常會將佛經道經中的一些詞匯融入進去。如果不學法,不解真意,僅憑一本秘籍是無法獲知真正的秘法的,貿然去練往往會出岔子。
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就是這個道理。
畢竟,這是門派立身之本,再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同樣的道理,儒家雖為顯學,但也隻是指的其學問願意向普羅大眾公開,而非其獨有的武功。
玄翦身為武者,知曉接下來的話已經不是他能聽的了,是以早早的告辭離開。
目送玄翦離開之後,喬鬆並未馬上回答荀夫子的提問,而是態度誠懇的請教了起來:“老師,學生曾聽驚鯢提起過,但凡諸子百家高深武學,必然和學說緊密結合。
是以,先讀書,後習武。
儒家自孔夫子以來,越加興盛之餘,各脈分支也越來越龐雜,相互間理念也各有不同,學生又該學什麽為好呢?”
“的確。”荀夫子讚同的點了點頭:“自先師孔子創立儒家以來,以仁為儒家理論核心。然,自孔子逝世之後,後人對於仁的解讀卻又各有不同,大致上粗分為八派,細分可達上百,其學說各有主張。
子思之儒主張中庸,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誌大,聞見雜博。按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其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在其學說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以王道為基的內息修煉之法,獨步儒家,實乃積攢功力的上佳之選。
顏氏之儒安貧樂道,主張以行動踐行仁德,一言一行恪守仁義,於修身之道頗有建樹。由此而生的坐忘心經,心齋之法乃是一絕。
漆雕氏之儒好任俠,尚勇武,多有鑽研武學一道。其劍法之犀利,即使放諸整個天下,亦可位列一等。
……”
荀夫子曆數儒家各派的特點,其中每一家的思想都會衍生出不同的武功。
比如伏念師兄所創聖王劍法,其立意傳自孔門十哲的曾子與子夏,並融合了部分孟氏之儒的思想;
再比如顏路師兄所學坐忘心經,正是顏氏之儒的秘傳絕學;
再比如子思之儒的核心要義中庸之法以此衍生出來的身法等等,讓喬鬆簡直是大開眼界。
他從未想過,以往熟悉的儒家典籍,背後竟然會隱藏著如此多的武功招數。
於是,喬鬆越發的謙虛了。
荀子很是滿意,繼續到:“無論學文還是學武,首要之事便是問心明誌,知曉為何而學。
而你誌在天下,此誌不可謂不遠大。
故此,學什麽就需要慎重考慮。”
喬鬆沉思了一會兒,問道:“老師,您之前介紹,伏念師兄自創了聖王劍法?”
“不錯,你有意此法?”荀夫子問道。
雖說此劍法是伏念自創,但是荀夫子覺得以自己這張臉,從伏念那兒要來還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在於,這個小徒弟到底要學什麽。
秦國一向主張霸道,王道之法恐難以施展。
果然,喬鬆接下來的話證實了荀夫子心中的想法。
“學生雖不知聖王劍法之要義,然既然伏念師兄參考了曾子,子夏,以及孟子三人之思想,學生便可依稀判斷出一二。此三人者,子夏之論雖有法家痕跡,但仍舊以王道為主體。然王道雖好,卻非秦國之道,非亂世強國之道。”
“哦?說說。”
“我秦國先惠文王之觀點,學生深以為然。惠文王與張子曰:大爭之世,列國伐交,強則強,弱則亡!
當此亂世,唯有法家之霸道,方可強國而一統天下,此之謂亂世用重典。”
“你此次去洛陽,老夫也讀了呂氏春秋一書。此書盡述治國之王道。然,文信侯已遷居巴蜀,退出朝堂。看來,秦國上下對於王道並不歡迎。莫非,你不選王道,是擔心引起秦王不快?”
“老師……”喬鬆很是委屈的搖了搖頭,語氣誠懇的道:“學生雖孝敬父王,忠誠王事,卻非阿諛奉承,毫無立場之小人。
隻是,學生認為一味苛求王道,實非治國之道。
治國,當以霸王道雜之。
與其內聖而外王,不如內王而外霸。”
荀夫子搖了搖頭,如此理解內聖而外王,實在是牽強附會,稱得上望文生義。
在儒家理論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道德與政治的統一,也就是由“內聖”到“外王”。
這裏,“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聖”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不過,荀夫子也沒有糾正,而是選擇先聽聽這個學生的想法,內王而外霸,倒是一個新穎的說法。
喬鬆繼續道:“學生認為,欲行此道,當先明內外之分。
對學生而言,君王為內,百官為外;國府為內,黎民為外;秦國為內,六國為外;炎黃為內,蠻夷為外……
明內外之分,對內行王道,施以仁義教化,以合眾人之心;對外行霸道,以威懾人心。”
“所以,這聖王劍法,到了你這裏就得變成霸王劍法?”荀夫子沒有評價喬鬆的想法,而是以調侃的語氣詢問道。
“老師,學生不遠千裏求學,您卻曆數儒家其餘諸脈優劣,對自己卻閉口不言,這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您說,學生要是學了其他諸脈的絕學,那到時候是算您的學生,還是其他人但學生啊?這出去了,會不會丟人呐。”
荀夫子輕哼一聲,心中暗道:這皮猴子,竟然擠兌起老夫藏私了。
“老夫一身武功,皆源於自己的學說。
這一身所學,頗為駁雜。要學什麽,就看你選什麽了。”
“老師,您太謙虛了。”喬鬆嘴角抽了抽,什麽叫駁雜啊,那明明是浩瀚。
荀子一身所學涉及修身,治國,兵法,禮樂等各個方麵,可謂是包羅萬象,博學至極。
至於該如何選嗎?
喬鬆早有主意。
“老師,學生讀您的天論一篇,頗為喜歡。”
“天論嗎?”荀夫子沉吟了起來。
天論一篇,重在討論天人之間的關係。
西周以來傳統的天命觀是把天看做是有意誌的,有精神的宇宙萬物主宰者,命運是由天來決定的。
孔孟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而荀子對這種按照天命行事的唯心主義天人合一論進行了批判,他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觀點,摒棄了老莊消極無為的思想,提出了“明於天人之分”的理論。
荀子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這種觀點強調了自然界本身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追求製天命而用之。即認識天地,了解天地,利用天地。
“天論之說,仍舊太過寬泛,你所求為何呢?”
“天命!”喬鬆果斷的回答道:“製天命而用之。”
“好,老夫明白了。”
荀夫子留下了一句讓喬鬆很是摸不著頭腦的話,有些不太清楚老師到底想要幹什麽。
但顯然,荀夫子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低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喬鬆也不敢打擾,就這樣坐在這裏。
接下來的幾天,荀夫子將喬鬆托付給了玄翦帶著,自己一人獨騎,就連行走似乎都在思考,整個人都顯得很是恍惚。
好幾次喬鬆和玄翦一回頭,發現老夫子竟一個人走偏了方向,險些都快走丟了。
喬鬆為此擔心不已,直到玄翦有些不太確定的告訴他,這是夫子在悟道,一種很是玄妙的狀態。
喬鬆很是懷疑的盯著玄翦打量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相信他。畢竟,他隻是跟著蓋聶學了些拳腳功夫,對於諸子百家的高深武學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眼看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喬鬆思前想後,讓人在距離官道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丘上搭了個棚子,打算等老師清醒過來再繼續往下走。
誰料這一等,就是足足七日的功夫……
即護身之術。
後世有一句話很有道理,讀書是為了和人講道理,而拳頭,是為了讓人坐下來和自己講道理。
話糙理不糙,這個道理放在當前這個架空世界,尤其的重要。畢竟,喜歡和人講道理的諸子百家幾乎都是一手捧書,一手握劍。
在邯鄲之時,喬鬆向荀夫子提出要往北地邊塞一行,荀夫子便提出了習武一事,並給了喬鬆一點時間來考慮。
從邯鄲到雁門郡,這一路走了九日,如今老師再度提起這個問題,喬鬆已經沒有了剛開始得知習武的興奮,而是冷靜了不少。
一旁的玄翦聽到衛道之術的時候,便向喬鬆告了聲罪,說是去查看一下周圍的護衛情況,便起身離開了火堆,消失在了黑暗之中。
舉凡大派,對於其核心要義都是看的極其重要,一般來說都會通過種種手段來進行保密。這些手段包括但不限於密語,專有詞匯,故作高深,嚴加看護,慎重傳法等不同的手段。
就好像後世一些佛道的武功,經常會將佛經道經中的一些詞匯融入進去。如果不學法,不解真意,僅憑一本秘籍是無法獲知真正的秘法的,貿然去練往往會出岔子。
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經就是這個道理。
畢竟,這是門派立身之本,再如何小心都不為過。
同樣的道理,儒家雖為顯學,但也隻是指的其學問願意向普羅大眾公開,而非其獨有的武功。
玄翦身為武者,知曉接下來的話已經不是他能聽的了,是以早早的告辭離開。
目送玄翦離開之後,喬鬆並未馬上回答荀夫子的提問,而是態度誠懇的請教了起來:“老師,學生曾聽驚鯢提起過,但凡諸子百家高深武學,必然和學說緊密結合。
是以,先讀書,後習武。
儒家自孔夫子以來,越加興盛之餘,各脈分支也越來越龐雜,相互間理念也各有不同,學生又該學什麽為好呢?”
“的確。”荀夫子讚同的點了點頭:“自先師孔子創立儒家以來,以仁為儒家理論核心。然,自孔子逝世之後,後人對於仁的解讀卻又各有不同,大致上粗分為八派,細分可達上百,其學說各有主張。
子思之儒主張中庸,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誌大,聞見雜博。按往舊造說,謂之五行,其僻違而無類,幽隱而無說,閉約而無解。在其學說基礎上,衍生出來的以王道為基的內息修煉之法,獨步儒家,實乃積攢功力的上佳之選。
顏氏之儒安貧樂道,主張以行動踐行仁德,一言一行恪守仁義,於修身之道頗有建樹。由此而生的坐忘心經,心齋之法乃是一絕。
漆雕氏之儒好任俠,尚勇武,多有鑽研武學一道。其劍法之犀利,即使放諸整個天下,亦可位列一等。
……”
荀夫子曆數儒家各派的特點,其中每一家的思想都會衍生出不同的武功。
比如伏念師兄所創聖王劍法,其立意傳自孔門十哲的曾子與子夏,並融合了部分孟氏之儒的思想;
再比如顏路師兄所學坐忘心經,正是顏氏之儒的秘傳絕學;
再比如子思之儒的核心要義中庸之法以此衍生出來的身法等等,讓喬鬆簡直是大開眼界。
他從未想過,以往熟悉的儒家典籍,背後竟然會隱藏著如此多的武功招數。
於是,喬鬆越發的謙虛了。
荀子很是滿意,繼續到:“無論學文還是學武,首要之事便是問心明誌,知曉為何而學。
而你誌在天下,此誌不可謂不遠大。
故此,學什麽就需要慎重考慮。”
喬鬆沉思了一會兒,問道:“老師,您之前介紹,伏念師兄自創了聖王劍法?”
“不錯,你有意此法?”荀夫子問道。
雖說此劍法是伏念自創,但是荀夫子覺得以自己這張臉,從伏念那兒要來還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在於,這個小徒弟到底要學什麽。
秦國一向主張霸道,王道之法恐難以施展。
果然,喬鬆接下來的話證實了荀夫子心中的想法。
“學生雖不知聖王劍法之要義,然既然伏念師兄參考了曾子,子夏,以及孟子三人之思想,學生便可依稀判斷出一二。此三人者,子夏之論雖有法家痕跡,但仍舊以王道為主體。然王道雖好,卻非秦國之道,非亂世強國之道。”
“哦?說說。”
“我秦國先惠文王之觀點,學生深以為然。惠文王與張子曰:大爭之世,列國伐交,強則強,弱則亡!
當此亂世,唯有法家之霸道,方可強國而一統天下,此之謂亂世用重典。”
“你此次去洛陽,老夫也讀了呂氏春秋一書。此書盡述治國之王道。然,文信侯已遷居巴蜀,退出朝堂。看來,秦國上下對於王道並不歡迎。莫非,你不選王道,是擔心引起秦王不快?”
“老師……”喬鬆很是委屈的搖了搖頭,語氣誠懇的道:“學生雖孝敬父王,忠誠王事,卻非阿諛奉承,毫無立場之小人。
隻是,學生認為一味苛求王道,實非治國之道。
治國,當以霸王道雜之。
與其內聖而外王,不如內王而外霸。”
荀夫子搖了搖頭,如此理解內聖而外王,實在是牽強附會,稱得上望文生義。
在儒家理論中,政治和道德教化是不分的。道德與政治的統一,也就是由“內聖”到“外王”。
這裏,“內聖”是“外王”的前提和基礎,“外王”是“內聖”的自然延伸和必然結果。
“修己”自然能“治人”,“治人”必先“修己”。
不過,荀夫子也沒有糾正,而是選擇先聽聽這個學生的想法,內王而外霸,倒是一個新穎的說法。
喬鬆繼續道:“學生認為,欲行此道,當先明內外之分。
對學生而言,君王為內,百官為外;國府為內,黎民為外;秦國為內,六國為外;炎黃為內,蠻夷為外……
明內外之分,對內行王道,施以仁義教化,以合眾人之心;對外行霸道,以威懾人心。”
“所以,這聖王劍法,到了你這裏就得變成霸王劍法?”荀夫子沒有評價喬鬆的想法,而是以調侃的語氣詢問道。
“老師,學生不遠千裏求學,您卻曆數儒家其餘諸脈優劣,對自己卻閉口不言,這是不是有些不太好啊。
您說,學生要是學了其他諸脈的絕學,那到時候是算您的學生,還是其他人但學生啊?這出去了,會不會丟人呐。”
荀夫子輕哼一聲,心中暗道:這皮猴子,竟然擠兌起老夫藏私了。
“老夫一身武功,皆源於自己的學說。
這一身所學,頗為駁雜。要學什麽,就看你選什麽了。”
“老師,您太謙虛了。”喬鬆嘴角抽了抽,什麽叫駁雜啊,那明明是浩瀚。
荀子一身所學涉及修身,治國,兵法,禮樂等各個方麵,可謂是包羅萬象,博學至極。
至於該如何選嗎?
喬鬆早有主意。
“老師,學生讀您的天論一篇,頗為喜歡。”
“天論嗎?”荀夫子沉吟了起來。
天論一篇,重在討論天人之間的關係。
西周以來傳統的天命觀是把天看做是有意誌的,有精神的宇宙萬物主宰者,命運是由天來決定的。
孔孟認為“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而荀子對這種按照天命行事的唯心主義天人合一論進行了批判,他吸收了道家天道自然的觀點,摒棄了老莊消極無為的思想,提出了“明於天人之分”的理論。
荀子認為,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這種觀點強調了自然界本身有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追求製天命而用之。即認識天地,了解天地,利用天地。
“天論之說,仍舊太過寬泛,你所求為何呢?”
“天命!”喬鬆果斷的回答道:“製天命而用之。”
“好,老夫明白了。”
荀夫子留下了一句讓喬鬆很是摸不著頭腦的話,有些不太清楚老師到底想要幹什麽。
但顯然,荀夫子沒有解釋的意思,而是低頭陷入了沉思之中。
喬鬆也不敢打擾,就這樣坐在這裏。
接下來的幾天,荀夫子將喬鬆托付給了玄翦帶著,自己一人獨騎,就連行走似乎都在思考,整個人都顯得很是恍惚。
好幾次喬鬆和玄翦一回頭,發現老夫子竟一個人走偏了方向,險些都快走丟了。
喬鬆為此擔心不已,直到玄翦有些不太確定的告訴他,這是夫子在悟道,一種很是玄妙的狀態。
喬鬆很是懷疑的盯著玄翦打量了好久,最終還是決定相信他。畢竟,他隻是跟著蓋聶學了些拳腳功夫,對於諸子百家的高深武學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眼看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喬鬆思前想後,讓人在距離官道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丘上搭了個棚子,打算等老師清醒過來再繼續往下走。
誰料這一等,就是足足七日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