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諸子百家的商議進行得非常順利,原因無他,隨著時間的推移,太學的規模日益擴大,各種問題也隨之湧現出來。由於學子們的層次參差不齊,集中在一起接受教育變得異常困難。在此背景下,各家早已私下嚐試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施分級教導。喬鬆所提出的方案恰好符合各家的期望。
值得一提的是,諸子的學宮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地點。
例如,公輸家選擇將學宮設立在太原郡,這主要歸因於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煤鐵礦產資源,十分適宜開展各類研究活動;
至於儒家和法家,則依然堅守在鹹陽。畢竟這兩家主要致力於治國理政方麵的學術研究,留在鹹陽這個政治中心自是理所當然;
陰陽家則有另一番打算——他們計劃遷往驪山,並以此地作為全新的根據地,進而與道家毗鄰而居。據月神所言,驪山實乃一塊風水寶地,有利於他們夜間觀測天象。
墨家暫時並未有所動作,他們計劃在鹹陽設立一個分院後,再遷至位於楚地的自家機關城。然而,由於機關城位於楚地,因此他們仍需等待秦國後續的行動;
與此同時,農家決定遷往新設立的潁川郡。此地處於中原地區,土地肥沃,廣袤無垠,非常適宜開展農牧業研究。
其餘諸子百家也各有安排,紛紛在喬鬆這裏留下了意向地點。
當然,太學依然會被保留下來,但其功能將發生轉變,僅作為整個大秦最高端的學術殿堂,專門用於培養高級人才。
隨著新方案的通過,秦國的文風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張,能夠接納更多的學子,並培育出更多的傑出人才。
在鹹陽宮喬鬆與諸子們經過一整天的深入探討,終於初步確定了大致的框架。至於接下來的具體細節問題,則由喬鬆交予其長兄扶蘇負責。扶蘇將繼續與諸子展開更深入的協商和討論。
……
太學之事雖然亦為重,但相較於大秦當前統一天下之戰而言,僅能算作一段小插曲而已。燕國之舉無疑將自身逼至絕境,秦王之詔令旋即以最速送抵易水大營。
傳詔特使乘著機關朱雀而至,故在荊軻行刺次日正午時分,已然飛抵易水大營。
韓信與李信二人跪地聆聽使者宣讀詔書後,方始起身,並令人安排使者歇息。“果如韓老弟所料,此燕國竟使出如此卑劣手段。”
“彼人將死,其行亦狂。燕國現今便是那將死之人,卻可笑地認為僅憑此類卑鄙伎倆,即可延緩大秦鐵騎之步伐,實不知不過是癡人說夢耳。”韓信神色平靜地道。
“哈哈,正是如此!”李信大笑著說道:“如今,王上發雷霆之怒,這燕國的國祚也到頭了。”
“大秦與燕國之間的實力懸殊,燕國敗局已定。然而,李將軍千萬不要忘記王上所下的詔令啊。”韓信看著大帳內懸掛著的輿圖,語氣平靜地說道。
聽到這話,李信不禁皺起了眉頭,疑惑地問道:“嗯?有什麽問題嗎?”
“王上命令你我二人率軍攻打燕國,但卻對上將軍率領的大軍隻字未提。這意味著此次討伐燕國,隻有你我手中的十五萬大軍,而且不會有任何後續支援。
換句話說,你我二人將要直麵整個燕國。要想成功征服這個國家,必須要仔細謀劃,絕不能掉以輕心,省得陰溝裏翻船。”
李信聽了韓信的話,原本激昂的情緒瞬間冷卻下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過於激動,竟然沒有考慮到這個重要的問題。他緊緊皺起眉頭,開始思考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這時,李信注意到韓信似乎並不像他這般焦急,心中一動,便開口問道:“我看韓老弟你一點兒也不著急,想必是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吧。”
韓信將他那銳利的目光投向了輿圖上的易水之處,他那深邃的眼神就像是穿越了這張輿圖,直接看到了波濤洶湧的易水兩岸那一草一木,甚至還看到了燕國駐防大營的情況。
他沉思片刻後說道:“所謂策略,無非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已。
鹹陽刺殺的消息傳播開來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這段時間恰好是我們采取行動的絕佳機會。我打算派遣兩萬精銳士兵潛行至易水的上遊,然後渡河繞到易水燕軍的後方。
而我們的主力大軍要擺出強行橫渡易水的姿態,以此來吸引燕軍的注意力,再配合伏兵給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舉突破燕軍的防線!”
“等渡過易水之後,大軍即兵分兩路,對督亢形成合圍之勢。這裏可是薊城的門戶,更是燕國的咽喉之地,隻要能順利攻下督亢,奪取薊城便如探囊取物。”
最後,他強調道:“這場戰役的勝利關鍵在於速戰,猛戰!
一旦成功渡過易水,我軍必須迅速出擊,毫不猶豫地向前衝鋒,一路猛打猛衝,攻城拔寨,絕不停留!隻有這樣,才能打亂敵人的部署,讓他們無從應對。
若是能在刺殺消息傳開之前,兵臨薊城之下,那麽針對燕國的戰爭便可以結束了。”
說話間,韓信拿起了桌上的長劍,臉上的神情變得嚴肅而凝重。這一舉動表明,韓信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他開始全神貫注地思考和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此次戰役,君上並未親臨現場,這意味著韓信成為了這場滅燕之戰的最高統帥。麵對這樣的滅國大功,如果換成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會激動得難以自持。然而,韓信卻恰恰相反,越是麵臨這般重大的局麵,他反而越發冷靜沉著。
此刻,他的頭腦異常清晰,深邃的眼眸仿佛能夠洞悉整個戰場的每一絲變化。
李信凝視著輿圖許久,心中不禁感歎,君上選擇韓信作為統帥確實有著深刻的道理。如果換作是自己,恐怕難以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準確地捕捉到討伐燕國之戰的關鍵要點,並迅速做出如此果敢決斷。
不服高人得死啊!
於是,李信開口說道:“渡河之事,就交由我來負責吧。”
“如此,那便有勞李將軍了。”
李信抱拳一禮,語氣鏗鏘的道:“事若不成, 末將願提頭來見!”
在韓信的命令下,秦軍很快便抽調了兩萬兵馬,向易水上遊挺進。同時,為了防止對麵的燕軍發現,韓信命人繼續保持整整十五萬精兵的旗幟和煙灶。
而駐紮在易水北岸的燕軍絲毫不知道,懸在頭頂上的刀已經悄然落下。
……
鹹陽……
從章台宮回來之後,喬鬆便再次投身於針對昌平君羋啟的計劃。羋顛被喬鬆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一張老臉可謂是丟盡了。回到家,他卻不敢有絲毫遲疑,搜空了腦袋將楚係中與羋啟走的比較近的人名單列了出來。
本打算盡快交給喬鬆,卻不料喬鬆因燕使一事前往了宮中,被秦王留了下來。
所以,得知喬鬆從宮中回來了,羋顛便火急火燎地朝著喬鬆府上狂奔而來。
他來的時候,喬鬆正在半夏與南星地侍奉下換下厚重的朝服。聽聞羋顛來訪,喬鬆隻是順口吩咐了一句讓他稍等片刻。
於是,羋顛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難耐地等待著喬鬆的到來。
終於等到喬鬆出現的那一刻,羋顛慌忙起身向其行禮。
“罷了,名單可曾帶來?”
“回稟君上,已在此處。”羋顛急忙從袖口中取出一份名單,恭敬地遞給喬鬆,並補充說道:“這其中有一部分人,臣尚不能完全確定,已經特意標注出來了。”
“無妨,正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隻要先將羋啟拿下,再處置幾個關鍵人物,其他人自然就會知道如何抉擇了。”
“君上英明。”
這時,喬鬆卻皺起了眉頭,這昌文君也未免有些太廢物了,他都把羋啟弄下去好幾年了,怎麽朝中的楚係竟然還有這麽多羋啟的朋黨?
“名單就留在本君這裏了。羋啟一事,你便不需多管了。”
羋顛動了動嘴唇:“既如此,臣告退。”
喬鬆嗯了一聲,沒有將他留下來的意思。
看來,這楚係新的首領不能再讓昌文君擔任了,此人才學不足,難以統領楚係,要重新選一個人了。
李斯出身楚地,年齡地位也可,倒是合適。隻是,李斯乃是父王近臣,未必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啊。
那麽蕭何?
想了想,喬鬆又否定了這個決定。蕭何太年輕了,而且是他的人,和楚係綁定太深也不是什麽好事。
喬鬆不由得苦惱萬分,這倒成了麻煩呀。
噔噔噔……
就在這時,一陣倉促的腳步聲傳入了喬鬆的耳中。
他皺著眉頭抬起了頭,還以為是羋顛又回來了,卻不料看到了臉色微白的半夏。
“何事如此慌張?”被打擾了思緒的喬鬆有些不悅的質問道。
“回君上,大事不好,蜀地來信,文信侯病重已有兩日,這一次怕是挺不過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諸子的學宮分布在各個不同的地點。
例如,公輸家選擇將學宮設立在太原郡,這主要歸因於該地區擁有豐富的煤鐵礦產資源,十分適宜開展各類研究活動;
至於儒家和法家,則依然堅守在鹹陽。畢竟這兩家主要致力於治國理政方麵的學術研究,留在鹹陽這個政治中心自是理所當然;
陰陽家則有另一番打算——他們計劃遷往驪山,並以此地作為全新的根據地,進而與道家毗鄰而居。據月神所言,驪山實乃一塊風水寶地,有利於他們夜間觀測天象。
墨家暫時並未有所動作,他們計劃在鹹陽設立一個分院後,再遷至位於楚地的自家機關城。然而,由於機關城位於楚地,因此他們仍需等待秦國後續的行動;
與此同時,農家決定遷往新設立的潁川郡。此地處於中原地區,土地肥沃,廣袤無垠,非常適宜開展農牧業研究。
其餘諸子百家也各有安排,紛紛在喬鬆這裏留下了意向地點。
當然,太學依然會被保留下來,但其功能將發生轉變,僅作為整個大秦最高端的學術殿堂,專門用於培養高級人才。
隨著新方案的通過,秦國的文風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擴張,能夠接納更多的學子,並培育出更多的傑出人才。
在鹹陽宮喬鬆與諸子們經過一整天的深入探討,終於初步確定了大致的框架。至於接下來的具體細節問題,則由喬鬆交予其長兄扶蘇負責。扶蘇將繼續與諸子展開更深入的協商和討論。
……
太學之事雖然亦為重,但相較於大秦當前統一天下之戰而言,僅能算作一段小插曲而已。燕國之舉無疑將自身逼至絕境,秦王之詔令旋即以最速送抵易水大營。
傳詔特使乘著機關朱雀而至,故在荊軻行刺次日正午時分,已然飛抵易水大營。
韓信與李信二人跪地聆聽使者宣讀詔書後,方始起身,並令人安排使者歇息。“果如韓老弟所料,此燕國竟使出如此卑劣手段。”
“彼人將死,其行亦狂。燕國現今便是那將死之人,卻可笑地認為僅憑此類卑鄙伎倆,即可延緩大秦鐵騎之步伐,實不知不過是癡人說夢耳。”韓信神色平靜地道。
“哈哈,正是如此!”李信大笑著說道:“如今,王上發雷霆之怒,這燕國的國祚也到頭了。”
“大秦與燕國之間的實力懸殊,燕國敗局已定。然而,李將軍千萬不要忘記王上所下的詔令啊。”韓信看著大帳內懸掛著的輿圖,語氣平靜地說道。
聽到這話,李信不禁皺起了眉頭,疑惑地問道:“嗯?有什麽問題嗎?”
“王上命令你我二人率軍攻打燕國,但卻對上將軍率領的大軍隻字未提。這意味著此次討伐燕國,隻有你我手中的十五萬大軍,而且不會有任何後續支援。
換句話說,你我二人將要直麵整個燕國。要想成功征服這個國家,必須要仔細謀劃,絕不能掉以輕心,省得陰溝裏翻船。”
李信聽了韓信的話,原本激昂的情緒瞬間冷卻下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之前過於激動,竟然沒有考慮到這個重要的問題。他緊緊皺起眉頭,開始思考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這時,李信注意到韓信似乎並不像他這般焦急,心中一動,便開口問道:“我看韓老弟你一點兒也不著急,想必是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吧。”
韓信將他那銳利的目光投向了輿圖上的易水之處,他那深邃的眼神就像是穿越了這張輿圖,直接看到了波濤洶湧的易水兩岸那一草一木,甚至還看到了燕國駐防大營的情況。
他沉思片刻後說道:“所謂策略,無非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已。
鹹陽刺殺的消息傳播開來需要一定的時間,而這段時間恰好是我們采取行動的絕佳機會。我打算派遣兩萬精銳士兵潛行至易水的上遊,然後渡河繞到易水燕軍的後方。
而我們的主力大軍要擺出強行橫渡易水的姿態,以此來吸引燕軍的注意力,再配合伏兵給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舉突破燕軍的防線!”
“等渡過易水之後,大軍即兵分兩路,對督亢形成合圍之勢。這裏可是薊城的門戶,更是燕國的咽喉之地,隻要能順利攻下督亢,奪取薊城便如探囊取物。”
最後,他強調道:“這場戰役的勝利關鍵在於速戰,猛戰!
一旦成功渡過易水,我軍必須迅速出擊,毫不猶豫地向前衝鋒,一路猛打猛衝,攻城拔寨,絕不停留!隻有這樣,才能打亂敵人的部署,讓他們無從應對。
若是能在刺殺消息傳開之前,兵臨薊城之下,那麽針對燕國的戰爭便可以結束了。”
說話間,韓信拿起了桌上的長劍,臉上的神情變得嚴肅而凝重。這一舉動表明,韓信已經進入了戰鬥狀態,他開始全神貫注地思考和準備接下來的戰鬥。
此次戰役,君上並未親臨現場,這意味著韓信成為了這場滅燕之戰的最高統帥。麵對這樣的滅國大功,如果換成其他任何人,恐怕都會激動得難以自持。然而,韓信卻恰恰相反,越是麵臨這般重大的局麵,他反而越發冷靜沉著。
此刻,他的頭腦異常清晰,深邃的眼眸仿佛能夠洞悉整個戰場的每一絲變化。
李信凝視著輿圖許久,心中不禁感歎,君上選擇韓信作為統帥確實有著深刻的道理。如果換作是自己,恐怕難以在如此短暫的時間裏準確地捕捉到討伐燕國之戰的關鍵要點,並迅速做出如此果敢決斷。
不服高人得死啊!
於是,李信開口說道:“渡河之事,就交由我來負責吧。”
“如此,那便有勞李將軍了。”
李信抱拳一禮,語氣鏗鏘的道:“事若不成, 末將願提頭來見!”
在韓信的命令下,秦軍很快便抽調了兩萬兵馬,向易水上遊挺進。同時,為了防止對麵的燕軍發現,韓信命人繼續保持整整十五萬精兵的旗幟和煙灶。
而駐紮在易水北岸的燕軍絲毫不知道,懸在頭頂上的刀已經悄然落下。
……
鹹陽……
從章台宮回來之後,喬鬆便再次投身於針對昌平君羋啟的計劃。羋顛被喬鬆劈頭蓋臉的訓斥了一頓,一張老臉可謂是丟盡了。回到家,他卻不敢有絲毫遲疑,搜空了腦袋將楚係中與羋啟走的比較近的人名單列了出來。
本打算盡快交給喬鬆,卻不料喬鬆因燕使一事前往了宮中,被秦王留了下來。
所以,得知喬鬆從宮中回來了,羋顛便火急火燎地朝著喬鬆府上狂奔而來。
他來的時候,喬鬆正在半夏與南星地侍奉下換下厚重的朝服。聽聞羋顛來訪,喬鬆隻是順口吩咐了一句讓他稍等片刻。
於是,羋顛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焦急難耐地等待著喬鬆的到來。
終於等到喬鬆出現的那一刻,羋顛慌忙起身向其行禮。
“罷了,名單可曾帶來?”
“回稟君上,已在此處。”羋顛急忙從袖口中取出一份名單,恭敬地遞給喬鬆,並補充說道:“這其中有一部分人,臣尚不能完全確定,已經特意標注出來了。”
“無妨,正所謂樹倒猢猻散、牆倒眾人推。隻要先將羋啟拿下,再處置幾個關鍵人物,其他人自然就會知道如何抉擇了。”
“君上英明。”
這時,喬鬆卻皺起了眉頭,這昌文君也未免有些太廢物了,他都把羋啟弄下去好幾年了,怎麽朝中的楚係竟然還有這麽多羋啟的朋黨?
“名單就留在本君這裏了。羋啟一事,你便不需多管了。”
羋顛動了動嘴唇:“既如此,臣告退。”
喬鬆嗯了一聲,沒有將他留下來的意思。
看來,這楚係新的首領不能再讓昌文君擔任了,此人才學不足,難以統領楚係,要重新選一個人了。
李斯出身楚地,年齡地位也可,倒是合適。隻是,李斯乃是父王近臣,未必會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啊。
那麽蕭何?
想了想,喬鬆又否定了這個決定。蕭何太年輕了,而且是他的人,和楚係綁定太深也不是什麽好事。
喬鬆不由得苦惱萬分,這倒成了麻煩呀。
噔噔噔……
就在這時,一陣倉促的腳步聲傳入了喬鬆的耳中。
他皺著眉頭抬起了頭,還以為是羋顛又回來了,卻不料看到了臉色微白的半夏。
“何事如此慌張?”被打擾了思緒的喬鬆有些不悅的質問道。
“回君上,大事不好,蜀地來信,文信侯病重已有兩日,這一次怕是挺不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