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荒唐……
喬鬆以往總是鄙夷那種自此君王不早朝的帝王,可真輪到自己身上,他才發現想要掙脫溫柔鄉的束縛,還真是不怎麽容易。
看著懷中的人兒,喬鬆忍不住伸出手把玩著阿言的發梢,見她微微皺眉,喬鬆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她的額頭,這才戀戀不舍地起身穿衣。
待喬鬆收拾妥當後,便帶著昨晚寫好的奏書乘車直奔鹹陽宮。
馬車行至中途時,駕車的墨鴉突然稟報說:“前方是長公子的車駕。”
喬鬆隨即讓墨鴉追趕上去,並開口叫住了自己的大哥。待兩車並行後,喬鬆讓墨鴉獨自駕車先行返回,而他則鑽進了大哥的車裏。
“二弟啊,你好歹也是封君,還是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舉止,免得落人話柄。”扶蘇一臉無奈地數落起自己這個弟弟來。
喬鬆嬉皮笑臉的,一點兒都不在意扶蘇的數落。
扶蘇無奈地搖了搖頭,對於這個弟弟的個性,他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每次犯錯被數落時,弟弟總是左耳進、右耳出,認錯態度倒是誠懇,但轉眼又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說得多了,扶蘇自己也感到有些無力,於是決定不再糾纏於這些瑣事,轉而提起當前最重要的正事——伐楚之戰。
這場戰爭無疑是目前朝堂上最為關鍵的大事,各方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主帥的人選問題上。一旦主帥確定下來,接下來便可以根據主帥的特點和能力來製定具體的伐楚策略。
“其實這件事,最終還是要看父王的意思。
在此之前,我等隻需要將可能發生的情況,盡可能向父王闡述清楚便可。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便是這個道理。”
“此事為兄也知曉。戰陣之事,為兄不如你遠矣。
但為兄卻很清楚,六十萬大軍與二十萬大軍給大秦子民帶來的壓力,差距有多大。
若是能少用一些兵力,還收少一些的好。”
喬鬆抿了抿嘴唇,沒有說話。
在他看來,大哥的看法還是有些天真了。
楚國那是好相與的嗎?
可這份心,倒是頗為仁慈,看來儒家的仁領悟的不錯。
當然,這遠遠稱不上迂腐。畢竟有些腐儒已經在開始宣揚一些所謂輕啟戰端,是自取滅亡的開始了的論調。
這些天,星宿閣沒少收集這類情報。
根據星宿閣的調查,其來源可以追查到儒家從曲阜那裏來的某些派係,喬鬆正打算讓大哥回去叮囑一下伏念師兄的。
儒家派係繁多,相互之間並不和諧。以往是因為伏念師兄身居太學祭酒,掌握紙張推廣一事,所以暫時壓下了各派係之間矛盾。
但現在,各派係矛盾似乎又有挑頭的跡象。
事實上不隻是儒家,其他百家或多或少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究其原因,是紙張的越發普遍使得各家學說傳播的更加迅速,加速了不同思想間碰撞的火花,迸射出了更多新的想法。
畢竟,現在的大秦日新月異,針對新的事物不同派別有不同的看法,這正是百家爭鳴的魅力所在。
隻是凡事有利有弊,也會隨之帶來一些麻煩罷了。
聽到喬鬆的叮囑,扶蘇才明白自己弟弟如此模樣的原因,表示自己將此事記下了。
馬車晃晃悠悠的沿著天街來到了鹹陽宮前,兄弟二人先後下了車。
穿過宮門,章台宮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此了,兄弟二人算是來的比較晚的。
兄弟二人各自走向自己的小圈子,喬鬆這邊文臣武將居多,且都是實權人物。
諸如王綰,馮去疾,李斯,王翦,蒙武,蒙恬,韓信,李信一類。
扶蘇那邊就不太一樣了,圍在他身邊的除了禦史大夫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所謂清流,比如博士,禦史之類的官員。
隔著老遠,喬鬆便聽到他們在討論伐楚一事,一個個爭得麵紅耳赤的,若不是顧及身份,恐怕當場就會上演全武行。
喬鬆特意找了個眾人視線的死角,笑眯眯的走了過去。
眾人稍微靠外一些的地方,韓信抿著嘴唇,冷眼旁觀著這場鬧劇。
是的,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場鬧劇。
不多時,他眼角的餘光掃到了一個頭戴高冠的年輕身影,愣了一下,正要行禮,卻注意到喬鬆那噤聲的動作。
韓信隻好裝作沒看到。
可惜,還是有人叫破了喬鬆的蹤跡。
“君上!”開口的是鐵憨憨王離。
他這一叫,眾人紛紛看了過來,烏泱烏泱的就行禮起來。
喬鬆惡狠狠的瞪了眼王離,本打算偷聽一下的,被這小子壞了好事。
“各位免禮。”
“謝君上。”
各人有各人的圈子,喬鬆一到,自然是直接融入了左右丞相,上將軍之類的頂級圈子,一些身份地位稍差一些的,也就隻有陪同的份兒了。
比如王離,此時就隻能跟在老爹王賁後麵當個木頭樁子,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逾越。
去年,準確來說應該是秦王政二十二年的時候,喬鬆離開錦官城,前往蜀郡一地調查當地糧食產量下降一事,中途卻遭到了一場刺殺。
行刺喬鬆的乃是一個名叫魏無傷的魏人,此人所施展的竟然是道家人宗秘傳的萬物回春!
據喬鬆的記憶,這場刺殺原本的目標應該是王賁。隻是他在滅魏一役中表現得太過耀眼,不僅助力攻破大梁,還協助剿滅了魏軍主力。
正因如此,才招來了殺身之禍,成為了王賁的擋箭牌。
好在喬鬆身旁高手如雲,那名自不量力的刺客還未衝到喬鬆身前百米處,便被白虎七宿中的兩位高手聯手擊斃,甚至都沒輪到白鳳和墨鴉出手。
待調查清楚刺客的真實身份後,喬鬆不禁感到一陣無語。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王賁的擋箭牌,偏偏對此又無計可施,真是有苦難言啊!
這些年,刺殺喬鬆的人多了去了,主要是燕,魏兩地,偏偏趙國幾乎沒有,搞得他每次出門都得帶上明暗一大堆的護衛才行。
和眾人聊了一會兒,喬鬆很謹慎的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隻是傾聽。當然,也沒人不長眼的詢問他的看法。
直到聽到王綰抱怨好不容易豐厚了一些的國庫,又得要跑老鼠的時候,喬鬆才跟著眾人附和著笑了一會兒,然後開口提起了公輸越,說是他能幫得上忙,緩解王綰的憂愁。
他這一開口,眾人自然安靜了下來。
王綰好奇的問道:“君上,莫非公輸大匠又有什麽新奇玩意兒麵世了?”
“正是。此物將極大的便利於糧草軍械的運輸,大大減少糧草運輸路上所需的損耗。
這也算是,變相的節約了糧草。不知,本君帶來的這個消息,可否緩解王相的優思啊?”
王綰大喜過望,不惜拉下老臉,也要從喬鬆口中將他說的東西摳出來。
至於真假?
懂不懂國之大匠的含金量啊!
“哈哈,王相莫急。本君今日入宮,便是為了向父王稟報此事。”
這麽一打岔,便到了上朝的時間了。
隨著內侍那洪亮的聲音,文武百官各自列好隊形。
喬鬆居於武官之首,而扶蘇則立在文官首位,排列整齊,沿著那長長的階梯步入章台宮中……
喬鬆以往總是鄙夷那種自此君王不早朝的帝王,可真輪到自己身上,他才發現想要掙脫溫柔鄉的束縛,還真是不怎麽容易。
看著懷中的人兒,喬鬆忍不住伸出手把玩著阿言的發梢,見她微微皺眉,喬鬆又輕輕地吻了一下她的額頭,這才戀戀不舍地起身穿衣。
待喬鬆收拾妥當後,便帶著昨晚寫好的奏書乘車直奔鹹陽宮。
馬車行至中途時,駕車的墨鴉突然稟報說:“前方是長公子的車駕。”
喬鬆隨即讓墨鴉追趕上去,並開口叫住了自己的大哥。待兩車並行後,喬鬆讓墨鴉獨自駕車先行返回,而他則鑽進了大哥的車裏。
“二弟啊,你好歹也是封君,還是要多注意一下自己的言行舉止,免得落人話柄。”扶蘇一臉無奈地數落起自己這個弟弟來。
喬鬆嬉皮笑臉的,一點兒都不在意扶蘇的數落。
扶蘇無奈地搖了搖頭,對於這個弟弟的個性,他實在是再熟悉不過了。每次犯錯被數落時,弟弟總是左耳進、右耳出,認錯態度倒是誠懇,但轉眼又會再犯同樣的錯誤。說得多了,扶蘇自己也感到有些無力,於是決定不再糾纏於這些瑣事,轉而提起當前最重要的正事——伐楚之戰。
這場戰爭無疑是目前朝堂上最為關鍵的大事,各方關注的焦點主要集中在主帥的人選問題上。一旦主帥確定下來,接下來便可以根據主帥的特點和能力來製定具體的伐楚策略。
“其實這件事,最終還是要看父王的意思。
在此之前,我等隻需要將可能發生的情況,盡可能向父王闡述清楚便可。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便是這個道理。”
“此事為兄也知曉。戰陣之事,為兄不如你遠矣。
但為兄卻很清楚,六十萬大軍與二十萬大軍給大秦子民帶來的壓力,差距有多大。
若是能少用一些兵力,還收少一些的好。”
喬鬆抿了抿嘴唇,沒有說話。
在他看來,大哥的看法還是有些天真了。
楚國那是好相與的嗎?
可這份心,倒是頗為仁慈,看來儒家的仁領悟的不錯。
當然,這遠遠稱不上迂腐。畢竟有些腐儒已經在開始宣揚一些所謂輕啟戰端,是自取滅亡的開始了的論調。
這些天,星宿閣沒少收集這類情報。
根據星宿閣的調查,其來源可以追查到儒家從曲阜那裏來的某些派係,喬鬆正打算讓大哥回去叮囑一下伏念師兄的。
儒家派係繁多,相互之間並不和諧。以往是因為伏念師兄身居太學祭酒,掌握紙張推廣一事,所以暫時壓下了各派係之間矛盾。
但現在,各派係矛盾似乎又有挑頭的跡象。
事實上不隻是儒家,其他百家或多或少也出現了類似的情況。
究其原因,是紙張的越發普遍使得各家學說傳播的更加迅速,加速了不同思想間碰撞的火花,迸射出了更多新的想法。
畢竟,現在的大秦日新月異,針對新的事物不同派別有不同的看法,這正是百家爭鳴的魅力所在。
隻是凡事有利有弊,也會隨之帶來一些麻煩罷了。
聽到喬鬆的叮囑,扶蘇才明白自己弟弟如此模樣的原因,表示自己將此事記下了。
馬車晃晃悠悠的沿著天街來到了鹹陽宮前,兄弟二人先後下了車。
穿過宮門,章台宮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此了,兄弟二人算是來的比較晚的。
兄弟二人各自走向自己的小圈子,喬鬆這邊文臣武將居多,且都是實權人物。
諸如王綰,馮去疾,李斯,王翦,蒙武,蒙恬,韓信,李信一類。
扶蘇那邊就不太一樣了,圍在他身邊的除了禦史大夫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所謂清流,比如博士,禦史之類的官員。
隔著老遠,喬鬆便聽到他們在討論伐楚一事,一個個爭得麵紅耳赤的,若不是顧及身份,恐怕當場就會上演全武行。
喬鬆特意找了個眾人視線的死角,笑眯眯的走了過去。
眾人稍微靠外一些的地方,韓信抿著嘴唇,冷眼旁觀著這場鬧劇。
是的,在他看來,這就是一場鬧劇。
不多時,他眼角的餘光掃到了一個頭戴高冠的年輕身影,愣了一下,正要行禮,卻注意到喬鬆那噤聲的動作。
韓信隻好裝作沒看到。
可惜,還是有人叫破了喬鬆的蹤跡。
“君上!”開口的是鐵憨憨王離。
他這一叫,眾人紛紛看了過來,烏泱烏泱的就行禮起來。
喬鬆惡狠狠的瞪了眼王離,本打算偷聽一下的,被這小子壞了好事。
“各位免禮。”
“謝君上。”
各人有各人的圈子,喬鬆一到,自然是直接融入了左右丞相,上將軍之類的頂級圈子,一些身份地位稍差一些的,也就隻有陪同的份兒了。
比如王離,此時就隻能跟在老爹王賁後麵當個木頭樁子,亦步亦趨,不敢有絲毫逾越。
去年,準確來說應該是秦王政二十二年的時候,喬鬆離開錦官城,前往蜀郡一地調查當地糧食產量下降一事,中途卻遭到了一場刺殺。
行刺喬鬆的乃是一個名叫魏無傷的魏人,此人所施展的竟然是道家人宗秘傳的萬物回春!
據喬鬆的記憶,這場刺殺原本的目標應該是王賁。隻是他在滅魏一役中表現得太過耀眼,不僅助力攻破大梁,還協助剿滅了魏軍主力。
正因如此,才招來了殺身之禍,成為了王賁的擋箭牌。
好在喬鬆身旁高手如雲,那名自不量力的刺客還未衝到喬鬆身前百米處,便被白虎七宿中的兩位高手聯手擊斃,甚至都沒輪到白鳳和墨鴉出手。
待調查清楚刺客的真實身份後,喬鬆不禁感到一陣無語。自己莫名其妙地成了王賁的擋箭牌,偏偏對此又無計可施,真是有苦難言啊!
這些年,刺殺喬鬆的人多了去了,主要是燕,魏兩地,偏偏趙國幾乎沒有,搞得他每次出門都得帶上明暗一大堆的護衛才行。
和眾人聊了一會兒,喬鬆很謹慎的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隻是傾聽。當然,也沒人不長眼的詢問他的看法。
直到聽到王綰抱怨好不容易豐厚了一些的國庫,又得要跑老鼠的時候,喬鬆才跟著眾人附和著笑了一會兒,然後開口提起了公輸越,說是他能幫得上忙,緩解王綰的憂愁。
他這一開口,眾人自然安靜了下來。
王綰好奇的問道:“君上,莫非公輸大匠又有什麽新奇玩意兒麵世了?”
“正是。此物將極大的便利於糧草軍械的運輸,大大減少糧草運輸路上所需的損耗。
這也算是,變相的節約了糧草。不知,本君帶來的這個消息,可否緩解王相的優思啊?”
王綰大喜過望,不惜拉下老臉,也要從喬鬆口中將他說的東西摳出來。
至於真假?
懂不懂國之大匠的含金量啊!
“哈哈,王相莫急。本君今日入宮,便是為了向父王稟報此事。”
這麽一打岔,便到了上朝的時間了。
隨著內侍那洪亮的聲音,文武百官各自列好隊形。
喬鬆居於武官之首,而扶蘇則立在文官首位,排列整齊,沿著那長長的階梯步入章台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