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鬆前往了一趟王府,總算是穩住了王翦這位老將軍。
在向父王繳旨後沒多久,王詔和虎符便一並秘密送到了喬鬆手上,從這一刻起,他的身上除了昭武君,虞淵鎮守,領北地郡兼隴西郡,代掌蜀郡事等一係列稱號之外,又多了一個重量級的職位——大秦上將軍。
而大秦伐楚的前期工作,也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首先要做的便是出使齊國。
因李斯之前自請出使,所以這個任務理所應當的落在了他的頭上,接到王詔後便離開鹹陽,出函穀,一路直奔齊國臨淄。
李斯此行,是為了拉攏齊國。
太學的存在有利有弊,弊端的一方麵便是太學使得各地士子交流越發頻繁,而秦國一天下的目的也隨之流傳開來,齊國內部也隨即知曉。因此,隨著六國一個個破滅,齊國內的有識之士感到了危險,慢慢有了抬頭的趨勢。
為了避免母國被滅,齊國內的主戰派逐漸壯大,數次想要勸說齊王建幫助列國,都隨著秦國使臣的斡旋而隨之破滅。
如今,列國之中僅剩下齊楚兩國唇齒相依。這是齊國最後的機會,如果不幫助楚國,恐怕日後留給齊國的絕不是什麽善待。
為了防止齊國倒向楚國,方才有了李斯此次出使。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在安撫齊王建,其二在於和齊國達成合作,令秦國可以借道齊國滅楚,其三則是邀請齊國出兵一起瓜分楚國。
當然,以齊國的軍事實力,瓜分肯定是沒戲了,但是牽製還是能做到的。
這三個目的,保一爭二,三屬於超額任務。
由此可見,李斯此行的任務實際上也並不輕鬆。所以,嬴政允諾了一些利益,必要時候可以用來穩定齊國。
這是外交上要準備的,而其他方麵也需要開始準備——屯糧。
沒錯,首先要進行的便是屯糧,數十萬大軍的糧草需要提前準備。這裏麵不僅包括征調,還包括糧草的運輸和儲存。總不能大軍都要打仗了,再進行臨時征調吧?那大軍都得餓死。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便是這個道理。
嬴政將王翦和李牧全調到了喬鬆手下,此戰二人均是喬鬆的副將,更別提還有一個韓信。
就這種飛龍騎臉的配置,喬鬆都想不到哪裏來的輸的理由。
兩個老將的任務便是帶領喬鬆熟悉行軍打仗的方方麵麵,以及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接掌大軍。
所以,二人便是喬鬆的後盾。
在臨時征調各地黔首編練整訓之際,喬鬆也在和王翦以及李牧學習糧草的安排。
根據滅楚的策略,此次大軍兵分東中西三路,故此糧草運輸也相應的分成三支隊伍,運糧官也有三位,分別是王翦的孫子王離,李牧的副將司馬尚,以及喬鬆手下的司馬灌嬰。
本來,以王離的資曆是沒有資格擔此重任的。但是這卻是喬鬆特意提拔上來的,此舉也是為了安王翦的心,讓王離混上一份滅楚的功勞。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也是因為王離的能力足夠勝任。否則,哪怕是出於安撫,喬鬆也不會將他提拔上來給自己找麻煩。
“如今,三路大軍唯有西路大軍可以順利的經由秦境開到上蔡。其餘兩路大軍,還需要時間方才能部署到位。”
根據喬鬆的策略,西路大軍是由原本駐紮在秦楚邊境上的大軍組成,攻取上蔡,平輿,一路打到壽春。這也是大秦和楚國爭鋒的重點區域。
中路大軍則是借道齊國,越過齊楚邊境,自彭城入楚。
西路大軍則是需要經由遼東出發,沿海岸線南下,直到長江入海口。在沿長江而上,直入楚國腹地,同時截斷長江,防止壽春逃往江南之地。
“東西兩路好說,齊國那邊才是最麻煩的,整整十萬大軍經由齊國入楚。這麽多軍隊,齊王是否會答應,真是難說啊。”
“齊國隻是首選,事若不成,我等還可經由陳縣入楚,效果也是一樣。”
“雖說可以。可此處楚軍乃是精銳,與陳兵在齊國邊境的軍隊比起來,戰力根本無法比較。在此處撕開楚軍的防線,恐怕還是一場硬仗。”
“打肯定是要打一場的。無論是從摧毀楚軍實力,還是為了日後摧毀楚地之民心,都需要打。
問題之事在於,一場摧枯拉朽的勝利,才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怕是難呐。”
大帳之中,王翦和李牧這兩位名將圍著詳細的沙盤討論著。對於喬鬆的滅楚之策,他們也沒有改動的意思,隻是將其更加的細化。
喬鬆靜靜地聽著,偶爾還會提出一些自己的問題。
此前他的確有過領軍的經曆,可數萬人和幾十萬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這其中需要考慮到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
因此,喬鬆對於兩人的經驗傳授倍加重視。
“戰略上沒問題,如今就看齊國那邊的回應了。”
經過了一番商討,王翦和李牧將計劃完善了一番。二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惺惺相惜的意味。
喬鬆親眼見著兩人他本來覺得差不多的計劃一步步完善,心裏不由得感到慶幸。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兩位將軍,你們糧草運輸需不需要重新規劃一番?”
王翦和李牧愣了一下,有些不解。
於是,王翦沉聲道:“運糧官何在!”
“末將在x3!”
“糧草如今走到哪裏了?”王翦沉聲詢問道。
王離行至沙盤之前,指著沙盤上的城池滿臉正色的回答道:“啟稟將軍,西路大軍糧草由潁川,南陽兩郡征調,囤積在許縣。目前正在修築糧倉,預計再有月餘便可修築好。”
“中路大軍由潁川,碭郡,東郡三地提供糧草,分別囤積在陽夏和苦縣兩地。去歲東郡糧食有些欠收,不過不影響大軍,末將已經下令加大從碭郡等地調集糧草的數量了。
按照目前的進度,旬日即可備齊。”負責中路大軍的司馬尚回答道。
喬鬆微微頷首,卻並未說什麽,而是將目光放在了灌嬰身上。西路大軍和其他兩路不一樣,動身最晚,但準備卻最早,相對來說人數雖然不多,可對糧草軍械的需求卻不少。
灌嬰有些憂慮的回答道:“回君上,糧草調集倒是無妨。末將所慮者,乃是大軍沿途糧草所需。
這一路上,經過齊國,直入楚國,並不經過我秦地。末將擔心,大軍沿途無法補給。”
“這一點你可以放心,商會在齊地購買的糧食會直接作為軍糧,以解決沿途補給問題。至於進入楚國之後,按照大軍行進速度推斷,屆時楚國恐怕已經無暇顧及你們了。”李牧開口安慰了一下。
“謝將軍解惑。”
喬鬆此時方才開口道:“目前的計劃是沒什麽問題,不過本君在想,是否可以盡量采用水路運輸糧草呢?
就比如西路大軍,何不利用汝水呢?”
糧草運輸,水路絕對是比陸路要更加安全高效的,更加適合大宗貨物的運輸。隻是此時在這個時代,相對來說沒有陸路更受重視。
以往不用,是因為大秦的水師和楚國的沒辦法比。可現如今,喬鬆訓練的水師已經成型,完全可以使用。
而且,民間商船的數量也在逐年遞增,可以協助運輸糧草軍械。
王翦和李牧聞言,紛紛將視線放在了眼前的沙盤上……
在向父王繳旨後沒多久,王詔和虎符便一並秘密送到了喬鬆手上,從這一刻起,他的身上除了昭武君,虞淵鎮守,領北地郡兼隴西郡,代掌蜀郡事等一係列稱號之外,又多了一個重量級的職位——大秦上將軍。
而大秦伐楚的前期工作,也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首先要做的便是出使齊國。
因李斯之前自請出使,所以這個任務理所應當的落在了他的頭上,接到王詔後便離開鹹陽,出函穀,一路直奔齊國臨淄。
李斯此行,是為了拉攏齊國。
太學的存在有利有弊,弊端的一方麵便是太學使得各地士子交流越發頻繁,而秦國一天下的目的也隨之流傳開來,齊國內部也隨即知曉。因此,隨著六國一個個破滅,齊國內的有識之士感到了危險,慢慢有了抬頭的趨勢。
為了避免母國被滅,齊國內的主戰派逐漸壯大,數次想要勸說齊王建幫助列國,都隨著秦國使臣的斡旋而隨之破滅。
如今,列國之中僅剩下齊楚兩國唇齒相依。這是齊國最後的機會,如果不幫助楚國,恐怕日後留給齊國的絕不是什麽善待。
為了防止齊國倒向楚國,方才有了李斯此次出使。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有三,其一在安撫齊王建,其二在於和齊國達成合作,令秦國可以借道齊國滅楚,其三則是邀請齊國出兵一起瓜分楚國。
當然,以齊國的軍事實力,瓜分肯定是沒戲了,但是牽製還是能做到的。
這三個目的,保一爭二,三屬於超額任務。
由此可見,李斯此行的任務實際上也並不輕鬆。所以,嬴政允諾了一些利益,必要時候可以用來穩定齊國。
這是外交上要準備的,而其他方麵也需要開始準備——屯糧。
沒錯,首先要進行的便是屯糧,數十萬大軍的糧草需要提前準備。這裏麵不僅包括征調,還包括糧草的運輸和儲存。總不能大軍都要打仗了,再進行臨時征調吧?那大軍都得餓死。
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便是這個道理。
嬴政將王翦和李牧全調到了喬鬆手下,此戰二人均是喬鬆的副將,更別提還有一個韓信。
就這種飛龍騎臉的配置,喬鬆都想不到哪裏來的輸的理由。
兩個老將的任務便是帶領喬鬆熟悉行軍打仗的方方麵麵,以及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接掌大軍。
所以,二人便是喬鬆的後盾。
在臨時征調各地黔首編練整訓之際,喬鬆也在和王翦以及李牧學習糧草的安排。
根據滅楚的策略,此次大軍兵分東中西三路,故此糧草運輸也相應的分成三支隊伍,運糧官也有三位,分別是王翦的孫子王離,李牧的副將司馬尚,以及喬鬆手下的司馬灌嬰。
本來,以王離的資曆是沒有資格擔此重任的。但是這卻是喬鬆特意提拔上來的,此舉也是為了安王翦的心,讓王離混上一份滅楚的功勞。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也是因為王離的能力足夠勝任。否則,哪怕是出於安撫,喬鬆也不會將他提拔上來給自己找麻煩。
“如今,三路大軍唯有西路大軍可以順利的經由秦境開到上蔡。其餘兩路大軍,還需要時間方才能部署到位。”
根據喬鬆的策略,西路大軍是由原本駐紮在秦楚邊境上的大軍組成,攻取上蔡,平輿,一路打到壽春。這也是大秦和楚國爭鋒的重點區域。
中路大軍則是借道齊國,越過齊楚邊境,自彭城入楚。
西路大軍則是需要經由遼東出發,沿海岸線南下,直到長江入海口。在沿長江而上,直入楚國腹地,同時截斷長江,防止壽春逃往江南之地。
“東西兩路好說,齊國那邊才是最麻煩的,整整十萬大軍經由齊國入楚。這麽多軍隊,齊王是否會答應,真是難說啊。”
“齊國隻是首選,事若不成,我等還可經由陳縣入楚,效果也是一樣。”
“雖說可以。可此處楚軍乃是精銳,與陳兵在齊國邊境的軍隊比起來,戰力根本無法比較。在此處撕開楚軍的防線,恐怕還是一場硬仗。”
“打肯定是要打一場的。無論是從摧毀楚軍實力,還是為了日後摧毀楚地之民心,都需要打。
問題之事在於,一場摧枯拉朽的勝利,才是最好的選擇。”
“此時,怕是難呐。”
大帳之中,王翦和李牧這兩位名將圍著詳細的沙盤討論著。對於喬鬆的滅楚之策,他們也沒有改動的意思,隻是將其更加的細化。
喬鬆靜靜地聽著,偶爾還會提出一些自己的問題。
此前他的確有過領軍的經曆,可數萬人和幾十萬人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這其中需要考慮到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大禍。
因此,喬鬆對於兩人的經驗傳授倍加重視。
“戰略上沒問題,如今就看齊國那邊的回應了。”
經過了一番商討,王翦和李牧將計劃完善了一番。二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出了惺惺相惜的意味。
喬鬆親眼見著兩人他本來覺得差不多的計劃一步步完善,心裏不由得感到慶幸。不過,他心中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解決:“兩位將軍,你們糧草運輸需不需要重新規劃一番?”
王翦和李牧愣了一下,有些不解。
於是,王翦沉聲道:“運糧官何在!”
“末將在x3!”
“糧草如今走到哪裏了?”王翦沉聲詢問道。
王離行至沙盤之前,指著沙盤上的城池滿臉正色的回答道:“啟稟將軍,西路大軍糧草由潁川,南陽兩郡征調,囤積在許縣。目前正在修築糧倉,預計再有月餘便可修築好。”
“中路大軍由潁川,碭郡,東郡三地提供糧草,分別囤積在陽夏和苦縣兩地。去歲東郡糧食有些欠收,不過不影響大軍,末將已經下令加大從碭郡等地調集糧草的數量了。
按照目前的進度,旬日即可備齊。”負責中路大軍的司馬尚回答道。
喬鬆微微頷首,卻並未說什麽,而是將目光放在了灌嬰身上。西路大軍和其他兩路不一樣,動身最晚,但準備卻最早,相對來說人數雖然不多,可對糧草軍械的需求卻不少。
灌嬰有些憂慮的回答道:“回君上,糧草調集倒是無妨。末將所慮者,乃是大軍沿途糧草所需。
這一路上,經過齊國,直入楚國,並不經過我秦地。末將擔心,大軍沿途無法補給。”
“這一點你可以放心,商會在齊地購買的糧食會直接作為軍糧,以解決沿途補給問題。至於進入楚國之後,按照大軍行進速度推斷,屆時楚國恐怕已經無暇顧及你們了。”李牧開口安慰了一下。
“謝將軍解惑。”
喬鬆此時方才開口道:“目前的計劃是沒什麽問題,不過本君在想,是否可以盡量采用水路運輸糧草呢?
就比如西路大軍,何不利用汝水呢?”
糧草運輸,水路絕對是比陸路要更加安全高效的,更加適合大宗貨物的運輸。隻是此時在這個時代,相對來說沒有陸路更受重視。
以往不用,是因為大秦的水師和楚國的沒辦法比。可現如今,喬鬆訓練的水師已經成型,完全可以使用。
而且,民間商船的數量也在逐年遞增,可以協助運輸糧草軍械。
王翦和李牧聞言,紛紛將視線放在了眼前的沙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