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半月之前,喬鬆既然下定決心先解決騰龍軍團,那麽自然不會給對方留有任何回還的餘地。他深知這場戰爭的殘酷性,如果不采取果斷行動,敵人很可能會趁機逃脫或者反擊。於是,喬鬆決定全力以赴,不給騰龍軍團絲毫喘息之機。
此時的騰龍軍團,在昭關之後的江水沿線,想盡一切辦法突破江水防線。他們知道,隻有越過這條江水防線,才能繼續前進,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然而,麵對堅固的江水防線,騰龍軍團陷入了困境。
為了成功釣出騰龍軍團,喬鬆必須想出一個巧妙的計策。他明白,直接攻打昭關可能會讓騰龍軍團警覺並加強防守,反而不利於戰局發展。經過深思熟慮,喬鬆終於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攻破昭關附近的其他城池,從而誘使騰龍軍團前來救援。
而鎮守昭關的,正是楚國四大精銳之中唯一還稱得上完整的玄鶴軍團,以及其他氏族私兵鎮守的舒地、鬆陽、建陽、廣陵五座城池。這些城池,除了廣陵城之外,全都按照從西到東的方式建立在南嶺山脈之上,固守著楚國在淮南最後的一片容身之處。這幾座城池之中,最核心的無疑便是這昭關了。
然而,接到命令的李信和楊端和並沒有按照常理出牌。他們沒有立刻攻打昭關,這裏是昭關東北部的策應點之一,與西南方向上的舒城,中間的昭關相互策應,旨在為昭關分擔壓力。
更重要的是,建陽城由於地處武夷山南麓,又處於大山背後,因此成為了楚王嵐的駐蹕之地。此外,這裏還儲存著大量的糧草,以供整個楚軍使用。
這場戰爭中,李信擔任主攻,楊端和則負責阻擊敵軍。秦軍找到了一個當地的向導,並在他的引領下,沿著采藥的小路翻越了武夷山。趁著夜色,他們悄然地抵達了建陽城下。
當城牆上的楚軍迎來第二天的陽光時,城外的防禦工事已經被清理了大半。驚恐的楚軍急忙敲響了警鍾,一場激烈的戰鬥隨即爆發。
此次戰役,秦軍來得倉促,沒有了以往大型工程器械的支援,唯一攜帶的便是強弩和火藥包。甚至連機關朱雀和機關蝠翼也因被調往江水防線,抵禦楚軍的衝擊而無法得到空中的支持。
然而,秦軍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主動向建陽城發起了衝鋒。
如墨般漆黑的洪流氣勢洶洶地朝著那座顯得有些孱弱的城牆發動了凶猛的攻擊,伴隨著一陣又一陣洶湧澎湃的黑色浪潮,這座城牆在如此猛烈的攻擊之下,很快就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山崗之上,李信手持千裏鏡,目光凝視著遠方的城牆,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不禁哈哈大笑道:“好極了!來人啊,傳我的命令下去,放緩攻勢,給那些楚國人一個喘氣的機會。”
一名將領疑惑不解地問道:“將軍,以我們如今的兵力和實力,攻破這小小的建陽城並非難事。為何還要給楚國軍隊喘息的時機呢?”
李信冷笑一聲,解釋道:“你們這些人怎麽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呢?這場戰役的目標並不是攻占這座建陽城,而是吸引楚國的援軍前來救援。俗話說得好,攻打敵人必須進攻他們必須防守的地方,圍困城池以吸引敵軍的增援部隊。我倒是想看看,楚國的軍隊到底有沒有膽量,敢不敢放棄這建陽城!”
對於李信而言,楚王嵐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城中住著三姓貴族,同時也是楚軍的糧草所在地。因此,楚軍無論如何都無法舍棄這個地方。
楚王的求援信一封接著一封地發往各地,請求附近城池的楚軍盡快趕來支援。然而,項燕尚未收到這些消息,昭關的守將卻先一步得知了情況,心急如焚地分出兩萬士兵前去支援。
昭關與建陽之間的一座山穀之前,從昭關趕來的楚軍在山穀前停了下來,領頭的將領派出了斥候前去探查。
山穀之內,楊端和以及副將趴在草地上,拿著千裏鏡看著下麵的斥候。
“將軍果然料事如神,這楚人還真派來斥候探查了。”
楊端和嘿嘿一笑:“此地地形險要,稍微讀些兵書都得小心翼翼。可惜啊,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蠢材,總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楚人的領兵將領,可不就是蠢材嘛。”
“去,通知穀口的弟兄們,差不多該起來幹活了。”
“唯!”
那個副將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連忙跑去向山穀出口處的弟兄們發信號。這一次,秦軍反其道而行之,並未在看似有利地形的山穀中埋伏,而是放在了山穀出口。
果不其然,探查過山穀沒有任何危險之後,楚軍浩浩蕩蕩的開了進去。
可當他們出了山穀之後,秦軍卻突然發難。秦軍的精銳騎兵將其從中切成了兩端,使得其首尾不能相顧。然後,王家的百戰穿甲兵登場,雙方在這穀口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百戰穿甲兵乃是秦軍精銳,但這些來自玄鶴軍團的楚軍也不是吃素的,其戰力放在列國之間也是足夠排到第一梯隊。好在秦軍搶占了先機,並且有著強大的裝備優勢。
雙方鏖戰了半日,楚軍最終還是頂不住秦軍強大的攻勢,陷入了潰敗。
……
待到身在江水之畔的騰龍軍團接到消息,項燕臉上不由得泛起了灰白之色,手中的帛書無力地掉在了地上。
“將軍……”範增語氣艱澀的道。
“先生啊,楚國,沒救了……”項燕神情落寞的道。
小船火攻雖然讓秦軍混亂了一陣子,可最終還是沒能徹底突破秦軍的防線。他們是穿過了秦軍封鎖的江麵,可糟糕的是,帶來的消息卻是秦軍在江對岸構建了防線,根本就不是小股兵力能夠打穿的。
而如今,秦軍的策略也非常簡單,無非是攻敵必救,圍點打援罷了。
可項燕卻不得不被牽著鼻子走,玄鶴軍團擅自做主前去救援,中了秦軍埋伏,以至於兩萬大軍大敗而歸。剩下的兵力,把守昭關尚且艱難,還談何支援建陽?
眼下唯一能動的,無非是他們騰龍軍團罷了。
“將軍,不如我們直接渡江吧。”
項燕慘笑一聲:“哪有那麽簡單,且不說我等能不能頂著秦軍的火油渡過江水,便是渡過去了,又能如何呢?秦軍的陸上防線,不會給我們站穩腳跟的機會的。
況且,有那韓信在,恐怕江南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了啊。”
範增張了張嘴,最終臉上泛起了頹然之色。
的確,現在的楚國已經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項燕沉默許久,開口道:“擂鼓,整兵!”
“喏!”範增躬身一禮,正要離去。
可這個時候,項燕卻道:“先生,此戰,你不必參加了,離開吧。”
“將軍?”
“最後一戰,是告訴秦人,我楚人寧死不屈。可我楚國立足世間八百年,總要有人記得楚國,總要有人將我等的故事,講給後人。
倘若有朝一日,天下反複,亡秦,未必不能是楚!”
範增眼含熱淚,俯首叩拜。
……
七日之後,楚將項燕帶領騰龍軍團殘部五萬人回師建陽,在建陽城外七十裏與秦軍相遇,雙方鏖戰不休,楚軍一度攻破秦軍楊端和大軍防線,進抵建陽城下。
然而,楊端和與李信合兵一處,合圍騰龍軍團。兩軍如同磨盤一般,生生碾碎了騰龍軍團頑強的骨頭。
此一戰,項燕身中箭矢二十七支,刀傷十八處,鈍器傷痕六處,流血無數。最終,項燕親持楚國大旗,向城頭狂吼,楚國萬年,力竭而亡。
楚國最後的擎天之柱,就此斷裂。八百年楚國,轟然坍塌……
此時的騰龍軍團,在昭關之後的江水沿線,想盡一切辦法突破江水防線。他們知道,隻有越過這條江水防線,才能繼續前進,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然而,麵對堅固的江水防線,騰龍軍團陷入了困境。
為了成功釣出騰龍軍團,喬鬆必須想出一個巧妙的計策。他明白,直接攻打昭關可能會讓騰龍軍團警覺並加強防守,反而不利於戰局發展。經過深思熟慮,喬鬆終於找到了突破口——那就是攻破昭關附近的其他城池,從而誘使騰龍軍團前來救援。
而鎮守昭關的,正是楚國四大精銳之中唯一還稱得上完整的玄鶴軍團,以及其他氏族私兵鎮守的舒地、鬆陽、建陽、廣陵五座城池。這些城池,除了廣陵城之外,全都按照從西到東的方式建立在南嶺山脈之上,固守著楚國在淮南最後的一片容身之處。這幾座城池之中,最核心的無疑便是這昭關了。
然而,接到命令的李信和楊端和並沒有按照常理出牌。他們沒有立刻攻打昭關,這裏是昭關東北部的策應點之一,與西南方向上的舒城,中間的昭關相互策應,旨在為昭關分擔壓力。
更重要的是,建陽城由於地處武夷山南麓,又處於大山背後,因此成為了楚王嵐的駐蹕之地。此外,這裏還儲存著大量的糧草,以供整個楚軍使用。
這場戰爭中,李信擔任主攻,楊端和則負責阻擊敵軍。秦軍找到了一個當地的向導,並在他的引領下,沿著采藥的小路翻越了武夷山。趁著夜色,他們悄然地抵達了建陽城下。
當城牆上的楚軍迎來第二天的陽光時,城外的防禦工事已經被清理了大半。驚恐的楚軍急忙敲響了警鍾,一場激烈的戰鬥隨即爆發。
此次戰役,秦軍來得倉促,沒有了以往大型工程器械的支援,唯一攜帶的便是強弩和火藥包。甚至連機關朱雀和機關蝠翼也因被調往江水防線,抵禦楚軍的衝擊而無法得到空中的支持。
然而,秦軍並沒有絲毫退縮之意,反而主動向建陽城發起了衝鋒。
如墨般漆黑的洪流氣勢洶洶地朝著那座顯得有些孱弱的城牆發動了凶猛的攻擊,伴隨著一陣又一陣洶湧澎湃的黑色浪潮,這座城牆在如此猛烈的攻擊之下,很快就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山崗之上,李信手持千裏鏡,目光凝視著遠方的城牆,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不禁哈哈大笑道:“好極了!來人啊,傳我的命令下去,放緩攻勢,給那些楚國人一個喘氣的機會。”
一名將領疑惑不解地問道:“將軍,以我們如今的兵力和實力,攻破這小小的建陽城並非難事。為何還要給楚國軍隊喘息的時機呢?”
李信冷笑一聲,解釋道:“你們這些人怎麽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呢?這場戰役的目標並不是攻占這座建陽城,而是吸引楚國的援軍前來救援。俗話說得好,攻打敵人必須進攻他們必須防守的地方,圍困城池以吸引敵軍的增援部隊。我倒是想看看,楚國的軍隊到底有沒有膽量,敢不敢放棄這建陽城!”
對於李信而言,楚王嵐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這城中住著三姓貴族,同時也是楚軍的糧草所在地。因此,楚軍無論如何都無法舍棄這個地方。
楚王的求援信一封接著一封地發往各地,請求附近城池的楚軍盡快趕來支援。然而,項燕尚未收到這些消息,昭關的守將卻先一步得知了情況,心急如焚地分出兩萬士兵前去支援。
昭關與建陽之間的一座山穀之前,從昭關趕來的楚軍在山穀前停了下來,領頭的將領派出了斥候前去探查。
山穀之內,楊端和以及副將趴在草地上,拿著千裏鏡看著下麵的斥候。
“將軍果然料事如神,這楚人還真派來斥候探查了。”
楊端和嘿嘿一笑:“此地地形險要,稍微讀些兵書都得小心翼翼。可惜啊,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蠢材,總是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楚人的領兵將領,可不就是蠢材嘛。”
“去,通知穀口的弟兄們,差不多該起來幹活了。”
“唯!”
那個副將小心翼翼的退了下去,連忙跑去向山穀出口處的弟兄們發信號。這一次,秦軍反其道而行之,並未在看似有利地形的山穀中埋伏,而是放在了山穀出口。
果不其然,探查過山穀沒有任何危險之後,楚軍浩浩蕩蕩的開了進去。
可當他們出了山穀之後,秦軍卻突然發難。秦軍的精銳騎兵將其從中切成了兩端,使得其首尾不能相顧。然後,王家的百戰穿甲兵登場,雙方在這穀口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百戰穿甲兵乃是秦軍精銳,但這些來自玄鶴軍團的楚軍也不是吃素的,其戰力放在列國之間也是足夠排到第一梯隊。好在秦軍搶占了先機,並且有著強大的裝備優勢。
雙方鏖戰了半日,楚軍最終還是頂不住秦軍強大的攻勢,陷入了潰敗。
……
待到身在江水之畔的騰龍軍團接到消息,項燕臉上不由得泛起了灰白之色,手中的帛書無力地掉在了地上。
“將軍……”範增語氣艱澀的道。
“先生啊,楚國,沒救了……”項燕神情落寞的道。
小船火攻雖然讓秦軍混亂了一陣子,可最終還是沒能徹底突破秦軍的防線。他們是穿過了秦軍封鎖的江麵,可糟糕的是,帶來的消息卻是秦軍在江對岸構建了防線,根本就不是小股兵力能夠打穿的。
而如今,秦軍的策略也非常簡單,無非是攻敵必救,圍點打援罷了。
可項燕卻不得不被牽著鼻子走,玄鶴軍團擅自做主前去救援,中了秦軍埋伏,以至於兩萬大軍大敗而歸。剩下的兵力,把守昭關尚且艱難,還談何支援建陽?
眼下唯一能動的,無非是他們騰龍軍團罷了。
“將軍,不如我們直接渡江吧。”
項燕慘笑一聲:“哪有那麽簡單,且不說我等能不能頂著秦軍的火油渡過江水,便是渡過去了,又能如何呢?秦軍的陸上防線,不會給我們站穩腳跟的機會的。
況且,有那韓信在,恐怕江南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裏去了啊。”
範增張了張嘴,最終臉上泛起了頹然之色。
的確,現在的楚國已經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項燕沉默許久,開口道:“擂鼓,整兵!”
“喏!”範增躬身一禮,正要離去。
可這個時候,項燕卻道:“先生,此戰,你不必參加了,離開吧。”
“將軍?”
“最後一戰,是告訴秦人,我楚人寧死不屈。可我楚國立足世間八百年,總要有人記得楚國,總要有人將我等的故事,講給後人。
倘若有朝一日,天下反複,亡秦,未必不能是楚!”
範增眼含熱淚,俯首叩拜。
……
七日之後,楚將項燕帶領騰龍軍團殘部五萬人回師建陽,在建陽城外七十裏與秦軍相遇,雙方鏖戰不休,楚軍一度攻破秦軍楊端和大軍防線,進抵建陽城下。
然而,楊端和與李信合兵一處,合圍騰龍軍團。兩軍如同磨盤一般,生生碾碎了騰龍軍團頑強的骨頭。
此一戰,項燕身中箭矢二十七支,刀傷十八處,鈍器傷痕六處,流血無數。最終,項燕親持楚國大旗,向城頭狂吼,楚國萬年,力竭而亡。
楚國最後的擎天之柱,就此斷裂。八百年楚國,轟然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