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二人並未商議出一個結果,喬鬆隻好先離開了章台宮,返回了家裏。次日,宮裏便來了人,讓他入宮。喬鬆不敢怠慢,匆匆入了章台宮。可奇怪的是,這次隻有他一個人。
“兒臣參見父皇!”喬鬆行禮道。
嬴政點了點頭:“跟朕來。”說著,嬴政便起身,帶著喬鬆來到了寢殿東側的一處靠牆的書架前,然後按照特別的順序抽動了幾本書。隨即,便聽到哢嚓一聲,眼前的書架裂了開來,露出了一間不大的密室。
“進去吧。”嬴政開口道。
喬鬆愣了下,這是什麽意思?但他還是順從的走了進去,隨即,嬴政關閉了密室,將喬鬆獨自一人留在了其中。
這處密室空間並不大,經過喬鬆粗略的計算,大約隻有長十二步、寬七步左右。密室內部的布置和陳設顯得頗為怪異,其中包括一把孤零零的椅子、幾個莫名其妙的孔洞以及一束不知從何處照射進來的光線。
喬鬆一臉狐疑地掃視了一圈四周,然後緩緩走向那把椅子並坐了下去。然而,當他抬起頭的瞬間,眼前所見的景象令他不禁露出驚愕的神情——那束光線正好落在不遠處鑲嵌在牆壁上的一麵圓形鏡子上,而這麵精致的銀鏡清晰地呈現出外麵大殿中的情景。
“這是......”喬鬆驚訝地站起身來,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環境,最終意識到這似乎是某種巧妙的機關術。
從其獨特的設計風格來看,應該是出自公輸家族之手。不過,這種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顯然借鑒了《墨經》中的智慧。想必,這是公輸仇在研究墨經之後留下的傑作。
既然已經解決了影像問題,那麽聲音又該如何傳遞呢?正當喬鬆思考之際,突然聽到趙高的聲音在這間密室中回蕩起來。
“啟稟皇帝陛下,諸位臣工已經在外麵候著了。”
“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唯!”
喬鬆仔細尋找了一下,便發現,聲音應該是從牆上的孔洞傳出來的。走到跟前敲了敲,卻發現是一些鑄造出來的銅管。
這可真是……
公輸家還真是費了心思啊。
搖了搖頭,喬鬆明白了父皇的心思。這是讓他不要露麵,旁聽一下這些朝臣的看法啊。
很快,趙高便領著一眾朝臣進來了。眾臣行禮參見之際,喬鬆看了看都有什麽人——王綰,馮去疾,李曇,王翦,蒙毅,李斯,渭文君嬴升,頓弱,矛焦……
這一串人,便足夠左右大秦的走向了。
……
大殿之中,眾臣行禮參見,嬴政讓他們坐了下來。隨後,嬴政挑了一些奏章,分發給了眾人。
“百餘年來,我大秦曆代先君無不夢想著東出。如今,大秦終於一統天下。但,朕這幾日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我大秦傳二世,三世,四世,乃至萬世!可朕思考了很長時間,卻倍感茫然,不知該如何下手。”說到這裏,嬴政語鋒一轉,將話題引入了正軌:“正巧,這幾日,類似諸卿手中的奏章越來越多,讓朕從中窺到了些許門道。但朕也有些拿不準主意,便邀爾等來商議一番。
諸卿有何想法,可暢所欲言。”
眾臣連道不敢。
奏疏入手的一刻,王綰眼神便是一縮,這是太仆下屬官員,是他王綰手中的暗子。
王綰位居右相,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知道大秦羅網的可怕。更何況,皇帝陛下和昭武君還各自成立了一個密諜組織,其能量絕不會小。
而今日下發的奏疏,卻人手一份。王綰不由得猜想,自己手中這份奏疏是巧合,還是陛下故意安排的?
但王綰不敢表露出半分,隻好耐著性子將奏疏看完,方才麵色如常的抬起了頭。大殿中還有幾人如同王綰一般,心裏湧起了驚濤駭浪,卻仍舊不動聲色。
嬴政品著茶水,仿佛看不見眾人的臉色一般。
等了一會兒,直到眾人將奏疏看完,嬴政直接按照慣例,開口點了將:“王卿乃是百官之首,便由王卿你先來講一講看法吧。”
“唯!”王綰拱手行了一禮,然後將奏疏放在了麵前的桌案上,一本正經的道:“分封一事,關乎國體。臣以為,不可草率決定。”
饒是嬴政治理朝政幾十年了,也被王綰這一手給弄得錯愕不已,不禁笑罵道:“王卿,你可真是夠狡猾的啊。朕讓你說說看法,你給朕在這兒耍嘴皮子?!”
“哈哈,陛下說的正是。”馮去疾笑哈哈的打趣兒道:“王相此言,可有些推諉之意啊。”
王綰瞪了馮去疾一眼,直接就把問題給拋了回去:“在下一時半刻,確實無法拿主意。倒是聽馮相之言,似是已有決斷?”
不管內心怎麽想的,身為一國丞相,王綰決不能在此時這麽早的就表明態度。
馮去疾被噎了一下,很是光棍兒的道:“老朽也沒主意。”
嬴政無語的瞅了眼這兩個老狐狸,幹脆直接開口道:“罷了,哪位愛卿願做那拋磚引玉之事?朕當有賞。”
“啟奏陛下,臣倒是有些許愚見。”開口的是茅焦,在座眾人中,就屬他官爵最低了。
“哦?愛卿有何想法,快快道來。”
“臣以為,當行分封之舉。”矛焦直接道:“昔日武王伐紂,封宗師子弟於各地,以為屏障。如此,方有周八百年之世。
因此,我大秦當效仿之,以求國祚綿長。”
嬴政嗯了一聲,道:“趙高!”
“奴婢在。”
“賜玉璧一對。”嬴政道。
“為國建言,乃是臣分內之事,不敢求陛下賞賜。”
嬴政不悅的道:“朕已經許下承諾,愛卿此舉是要讓朕失信於人嗎?”
“臣不敢!”茅焦額頭上冷汗一下就下來了。
嬴政看了眼趙高,趙高便領命讓人取來了一對玉璧賜給了矛焦。
“其他諸卿呢?”嬴政繼續問道。
“陛下,臣認為此言簡直是漏洞百出!”又是一人站了出來,正是李斯。
嬴政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斯直言道:“分封之弊端,這數百年來世人看的清清楚楚。所謂的以血脈姻親為屏障,不過是癡心妄想罷了!當年,犬戎破鎬京,若非我大秦先君一路護送,何來的平王東遷?
那些個所謂宗室諸侯,有幾人前來相救?
況且,若非分封諸侯,又何來的這數百年的亂戰?”李斯神色傲然的看著周圍的人,如同在看一群廢物,絲毫不給他們麵子:“商君書有言:治國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如何能用昔日之法,治今日之民?簡直是笑話!”
“李斯,你……”矛焦頓時被氣的七竅生煙。
“廷尉此言差矣……”又是一人跳了出來:“諸侯紛亂,錯在禮崩樂壞,錯在人心思變,而不在分封。依老臣看,分封無錯,隻需要君王以德行教導世人,讓世人以德行為美,便可無憂矣!”
“荒唐!
人心本惡,豈能寄希望於人心?
非律法,不能匡正之。
治國亦是如此,當以法治國。我大秦,正是因此才有了今日之盛世!”
似乎那拋磚引玉真起到了效果,伴隨著爭辯越來越激烈,一個接一個的朝堂大佬紛紛被拖下了水,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態度。
一時間,這大殿之中可謂是唾沫星子亂飛,一個個恨不得擼起袖子幹一場……
“兒臣參見父皇!”喬鬆行禮道。
嬴政點了點頭:“跟朕來。”說著,嬴政便起身,帶著喬鬆來到了寢殿東側的一處靠牆的書架前,然後按照特別的順序抽動了幾本書。隨即,便聽到哢嚓一聲,眼前的書架裂了開來,露出了一間不大的密室。
“進去吧。”嬴政開口道。
喬鬆愣了下,這是什麽意思?但他還是順從的走了進去,隨即,嬴政關閉了密室,將喬鬆獨自一人留在了其中。
這處密室空間並不大,經過喬鬆粗略的計算,大約隻有長十二步、寬七步左右。密室內部的布置和陳設顯得頗為怪異,其中包括一把孤零零的椅子、幾個莫名其妙的孔洞以及一束不知從何處照射進來的光線。
喬鬆一臉狐疑地掃視了一圈四周,然後緩緩走向那把椅子並坐了下去。然而,當他抬起頭的瞬間,眼前所見的景象令他不禁露出驚愕的神情——那束光線正好落在不遠處鑲嵌在牆壁上的一麵圓形鏡子上,而這麵精致的銀鏡清晰地呈現出外麵大殿中的情景。
“這是......”喬鬆驚訝地站起身來,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環境,最終意識到這似乎是某種巧妙的機關術。
從其獨特的設計風格來看,應該是出自公輸家族之手。不過,這種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顯然借鑒了《墨經》中的智慧。想必,這是公輸仇在研究墨經之後留下的傑作。
既然已經解決了影像問題,那麽聲音又該如何傳遞呢?正當喬鬆思考之際,突然聽到趙高的聲音在這間密室中回蕩起來。
“啟稟皇帝陛下,諸位臣工已經在外麵候著了。”
“那就讓他們進來吧。”
“唯!”
喬鬆仔細尋找了一下,便發現,聲音應該是從牆上的孔洞傳出來的。走到跟前敲了敲,卻發現是一些鑄造出來的銅管。
這可真是……
公輸家還真是費了心思啊。
搖了搖頭,喬鬆明白了父皇的心思。這是讓他不要露麵,旁聽一下這些朝臣的看法啊。
很快,趙高便領著一眾朝臣進來了。眾臣行禮參見之際,喬鬆看了看都有什麽人——王綰,馮去疾,李曇,王翦,蒙毅,李斯,渭文君嬴升,頓弱,矛焦……
這一串人,便足夠左右大秦的走向了。
……
大殿之中,眾臣行禮參見,嬴政讓他們坐了下來。隨後,嬴政挑了一些奏章,分發給了眾人。
“百餘年來,我大秦曆代先君無不夢想著東出。如今,大秦終於一統天下。但,朕這幾日一直在思考,該如何讓我大秦傳二世,三世,四世,乃至萬世!可朕思考了很長時間,卻倍感茫然,不知該如何下手。”說到這裏,嬴政語鋒一轉,將話題引入了正軌:“正巧,這幾日,類似諸卿手中的奏章越來越多,讓朕從中窺到了些許門道。但朕也有些拿不準主意,便邀爾等來商議一番。
諸卿有何想法,可暢所欲言。”
眾臣連道不敢。
奏疏入手的一刻,王綰眼神便是一縮,這是太仆下屬官員,是他王綰手中的暗子。
王綰位居右相,可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了他這個地步,自然知道大秦羅網的可怕。更何況,皇帝陛下和昭武君還各自成立了一個密諜組織,其能量絕不會小。
而今日下發的奏疏,卻人手一份。王綰不由得猜想,自己手中這份奏疏是巧合,還是陛下故意安排的?
但王綰不敢表露出半分,隻好耐著性子將奏疏看完,方才麵色如常的抬起了頭。大殿中還有幾人如同王綰一般,心裏湧起了驚濤駭浪,卻仍舊不動聲色。
嬴政品著茶水,仿佛看不見眾人的臉色一般。
等了一會兒,直到眾人將奏疏看完,嬴政直接按照慣例,開口點了將:“王卿乃是百官之首,便由王卿你先來講一講看法吧。”
“唯!”王綰拱手行了一禮,然後將奏疏放在了麵前的桌案上,一本正經的道:“分封一事,關乎國體。臣以為,不可草率決定。”
饒是嬴政治理朝政幾十年了,也被王綰這一手給弄得錯愕不已,不禁笑罵道:“王卿,你可真是夠狡猾的啊。朕讓你說說看法,你給朕在這兒耍嘴皮子?!”
“哈哈,陛下說的正是。”馮去疾笑哈哈的打趣兒道:“王相此言,可有些推諉之意啊。”
王綰瞪了馮去疾一眼,直接就把問題給拋了回去:“在下一時半刻,確實無法拿主意。倒是聽馮相之言,似是已有決斷?”
不管內心怎麽想的,身為一國丞相,王綰決不能在此時這麽早的就表明態度。
馮去疾被噎了一下,很是光棍兒的道:“老朽也沒主意。”
嬴政無語的瞅了眼這兩個老狐狸,幹脆直接開口道:“罷了,哪位愛卿願做那拋磚引玉之事?朕當有賞。”
“啟奏陛下,臣倒是有些許愚見。”開口的是茅焦,在座眾人中,就屬他官爵最低了。
“哦?愛卿有何想法,快快道來。”
“臣以為,當行分封之舉。”矛焦直接道:“昔日武王伐紂,封宗師子弟於各地,以為屏障。如此,方有周八百年之世。
因此,我大秦當效仿之,以求國祚綿長。”
嬴政嗯了一聲,道:“趙高!”
“奴婢在。”
“賜玉璧一對。”嬴政道。
“為國建言,乃是臣分內之事,不敢求陛下賞賜。”
嬴政不悅的道:“朕已經許下承諾,愛卿此舉是要讓朕失信於人嗎?”
“臣不敢!”茅焦額頭上冷汗一下就下來了。
嬴政看了眼趙高,趙高便領命讓人取來了一對玉璧賜給了矛焦。
“其他諸卿呢?”嬴政繼續問道。
“陛下,臣認為此言簡直是漏洞百出!”又是一人站了出來,正是李斯。
嬴政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李斯直言道:“分封之弊端,這數百年來世人看的清清楚楚。所謂的以血脈姻親為屏障,不過是癡心妄想罷了!當年,犬戎破鎬京,若非我大秦先君一路護送,何來的平王東遷?
那些個所謂宗室諸侯,有幾人前來相救?
況且,若非分封諸侯,又何來的這數百年的亂戰?”李斯神色傲然的看著周圍的人,如同在看一群廢物,絲毫不給他們麵子:“商君書有言:治國不一道,便國不法古。如何能用昔日之法,治今日之民?簡直是笑話!”
“李斯,你……”矛焦頓時被氣的七竅生煙。
“廷尉此言差矣……”又是一人跳了出來:“諸侯紛亂,錯在禮崩樂壞,錯在人心思變,而不在分封。依老臣看,分封無錯,隻需要君王以德行教導世人,讓世人以德行為美,便可無憂矣!”
“荒唐!
人心本惡,豈能寄希望於人心?
非律法,不能匡正之。
治國亦是如此,當以法治國。我大秦,正是因此才有了今日之盛世!”
似乎那拋磚引玉真起到了效果,伴隨著爭辯越來越激烈,一個接一個的朝堂大佬紛紛被拖下了水,不得不表明自己的態度。
一時間,這大殿之中可謂是唾沫星子亂飛,一個個恨不得擼起袖子幹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