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後,李斯宅邸……


    書房中,李斯正在教導自己的兒子李由。年近四十的李斯膝下已有三子兩女,但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長子李由。


    虎頭虎腦的小子,現如今已經能流利的背誦詩經了,這一份才智確實沒有辜負李斯的期待。


    “家主,有客來訪。”


    突如其來的聲音打斷了李斯的教導,他挑出一本詩集,讓兒子去閱讀,隨後自己便離開了書房。


    “是什麽人?”


    “回家主,來人並未表明身份。隻是,小老兒觀察……”說到這裏,家老臉上露出了一抹沉重的表情,並未說話,但手裏卻做出了一個手勢。


    李斯雙眼一縮,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隨即往前院而去。


    等到了前院,看到來人的背影,李斯就知道怎麽回事了。


    “末將章邯,奉皇帝陛下旨意,帶廷尉入宮。”


    來人抱拳道。


    李斯微微頷首:“可否容在下去換身衣服?”


    “廷尉大人,不必了。陛下旨意,即刻進宮。”章邯淡淡的道,絲毫不給李斯緩和的餘地。


    無奈之下,李斯隻好現在就跟隨章邯前往鹹陽宮。


    黑夜的籠罩下,整個鹹陽顯得分外寧靜。馬車一路上快速的穿行在大街小巷之間,讓李斯的心情越發凝重:這麽晚皇帝陛下秘密召見,究竟所謂何事呢?


    ……


    抵達章台宮之後,李斯驚愕的發現,四周的宮禁又加強了,就連殿門前鎮守的,也換成了郎中令蒙毅本人。


    即使是章邯帶李斯前來,依舊被蒙毅給攔了下來,查驗過身份之後,方才放行。


    殿內燈火通明,但卻沒有多少人。


    可這裏的人,卻讓李斯感到分外驚訝。


    最先映入眼簾的,自然是始皇帝,可始皇帝身邊的人,卻讓李斯愕然——師兄韓非。


    韓非正翻看著一本厚厚的書冊,臉上的表情是一種李斯從未見過的認真。


    而韓非對麵,則是坐著三個人,為首之人乃是昭武君,在昭武君身後那兩個人李斯很熟悉,畢竟在他手下幹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活——蕭何,陳平。


    蕭陳二人亦是如同韓非一般,各自捧著一本厚厚的書冊,一臉的認真。


    “廷尉李斯,參見皇帝陛下,見過昭武君!”李斯俯身行禮道。


    “免禮,過來坐吧。”嬴政簡短的回應了一下。


    李斯謝了恩,起身走過去,坐在了唯一的空位上。


    感受到有新人來了,韓非方才抬起了頭,看到李斯之後,向他點了點頭,然後又迫不及待的低頭看了起來,仿佛手中的書冊比在場所有人都更有吸引力。


    “陛下,這是……”


    嬴政沒有開口,而是給自家崽子示意了一下。


    喬鬆當即親自起身,從身後拿出了一本書冊遞給了李斯。


    “卿先看看吧。”嬴政不容置疑的道。


    李斯道了聲遵命,然後看向了手中的書冊。


    硬質的書冊封皮上沒有一個字,看不見具體內容。翻開封皮,裏麵第一頁上隻有一列字——帝國官製改革書試行版?一


    官製改革?


    李斯心神俱震,手一抖差點兒沒把書冊掉地上。


    這特麽是我能看的嗎?


    李斯下意識的抬頭,可卻猛然反應了過來,再次掃視了一圈在座的眾人。


    師兄韓非——哪怕是他也不得不表示敬佩的法家大才;


    昭武君——幾乎已經是擺明了的帝國儲君;


    蕭陳二人——昭武君倚為左膀右臂的重臣;


    而他自己呢?


    李斯心裏一顫,突然意識到了什麽,難以置信的看向了坐在首位的皇帝,卻迎上了一雙猶如深淵般的雙眸。


    刹那間,李斯仿佛明白了什麽,整個人臉上泛起了一抹激動的潮紅,翻開了眼前的書冊。


    中央官製改革——三省六部製。


    李斯皺了皺眉,繼續往下看,但隨著視線在這些文字上一動,他很快就沉迷了進去。


    嬴政看到這裏,微微的搖了搖頭。


    他曾想過很多次,自家的逆子是怎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提出這些顛覆性都東西的。


    官製,兵製,法製,監察……


    一個個的都像是經曆過時間錘煉的製度,比起茫然不知所措的大秦來,簡直是完美的不像是人能弄出來的東西。


    這讓嬴政有時候都在懷疑,自家逆子到底是怎麽想到的。


    畢竟,這些東西隨便哪一個拿出來,都像是經曆了無數智者的推敲打磨,再曆經時間的考驗方才形成體係。


    但不管怎麽說,嬴政心裏更加確定自己這個繼承人的人選,這是上天賜給他嬴政,賜給大秦的瑰寶。


    今日這些人,也是嬴政深思熟慮之後,選擇的幫手。


    韓非就不必說了,一直是嬴政可望而不可及的白月光。但這一次,嬴政以大魄力,讓韓非不得不向嬴政低頭了——分封。


    存韓之法!


    盡管帝國的分封和韓非所熟知的分封不同,但韓非依舊妥協了。於是,韓非出現在了這裏。


    李斯——一個善於抓住時機的大才,輔佐自己這麽多年,嬴政對於他非常了解。


    李斯所需要的是一個機會,證明自己的機會。所以,這就是嬴政給他的機會,一個李斯夢寐以求,而且絕對不允許拒絕的機會。


    如果拒絕,那麽今日出了這個門,天下間便沒有李斯這個人了。


    蕭何,陳平……


    這兩人嬴政接觸的不多,但是卻一直暗中關注著,包括那個還在百越主持事務的曹參。


    對於自家逆子身邊的人,嬴政一直都在看著。


    蕭何屬於宰輔之才,多年曆練之下,經驗豐富,手腕老辣;陳平此人,嬴政隻能說,哪怕是白白養著,他都不會將陳平放出去,否則哪怕是他都得睡不著覺了。


    這兩人一正一奇,可以成為自家逆子的左膀右臂,再加上韓信這把鋒利的刀,自家逆子身邊的團體核心便是這幾人了。


    他們是帝國兩代的朝中首腦,以他們為推手,足夠將這些政策推行下去。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喬鬆帶來的資料非常多,包含各個方麵,讓眾人拭目以待越看越心驚。


    饒是李斯自詡大膽,也看的是冷汗淋漓,不住的用袖子擦著額頭的汗水。


    此刻他心裏隻有一個想法:這是誰弄出來的,是真不怕將天下人得罪死嗎?


    若是將此政策推行下去,昔日商君變法,所遇到的阻力比起即將遇到的,恐怕也是不過爾爾啊。


    和李斯的想法不同,韓非看到的,卻是一個向著自己心中法家社會靠近的國策。


    三省六部,的確拆分了相權,可反過來也給皇權做出了一定的限製。三省合起來,是可以封駁皇帝的旨意的。


    這給韓非打開了一個新的天地,這是他之前想過,但卻從未提過的。


    當初在新鄭,他與始皇初見的時候,他就明白,嬴政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君王,能夠實現他心目中的理想。但這樣的帝王也是霸道的,不容許任何人覬覦他的權利的。


    所以,韓非當初拒絕嬴政的邀請,也有這一部分原因。


    可如今,這套製度讓韓非看到了其中的不同。


    不僅僅是官製,還包括更多的東西,分權製衡的理念貫穿上下,以法,以製度的形式確立下來,這的確是法家的追求。


    韓非很佩服,非常佩服提出這些東西的人。


    想到這裏,韓非趁著看完一冊的空檔,看了一眼坐在那裏的小師弟。


    此刻,他突然湧起了一種後生可畏的感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秦時頌喬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毛豆佐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毛豆佐酒並收藏秦時頌喬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