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曆史
我冷若冰霜的青梅竟然愛吃醋 作者:慈鴉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古地圖?”陳逸飛對此倒是感興趣,“是哪裏的古地圖?”
他記得齊叔曾經也說過他要研究一份古地圖,要找什麽地方,不知道這是不是那份地圖。
“我也不知道,隻知道是在白嶺的某個地方。”齊芷嵐搖了搖頭。
“那可不好找。”陳逸飛點了點頭,“你這次來是想找這個地方嗎?”
“不是。”齊芷嵐直接否認了:“這個地方是找不到的。”
“為什麽?”
“這是一張古地圖。”
陳逸飛明白了她的意思,滄海桑田,古地圖上麵的地方到如今早已不知道變成了什麽樣子。
他此時看向自己剛從對方包裏拿出來的書,居然是一本《三國演義》。
“沒想到你一個女孩子居然也喜歡看三國演義。”陳逸飛有些驚訝道。
“沒有,隻是最近重讀四大名著,剛好讀到三國演義。”齊芷嵐看了他手中的書一眼。
“這樣啊,你也很喜歡看書?”
“嗯,平時沒有事情我就喜歡看看書,人的一生太短了,不可能什麽都能遇到,隻能從書籍上體會。”
“你這個說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見,不過在理。”
書籍的存在除了用作文化的傳播,更是能讓人們能夠在局限的環境裏看見廣闊世界的途徑。
“你最喜歡三國演義的哪個情節?”齊芷嵐同學忽然問道。
“沒有哪個特別喜歡的,分分合合,最後痛苦的都是老百姓,華夏曆史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我喜歡不起來。”陳逸飛給不出答案。
“那你最喜歡哪個朝代?”齊芷嵐又問道。
“我不喜歡哪個朝代,我最喜歡的是現在。”陳逸飛猶豫都沒有猶豫就給出自己的回答。
他是一個老百姓,自然喜歡對老百姓好的年代,比起以前的封建王朝,現在人們的生活無疑是幸福的。
“我也是。”齊芷嵐微笑。
就這樣,兩人以曆史為話題,打開了話茬,兩人都是看過很多書的人,對於許多曆史事件也是熟記於心,所以交流很是愉快。
所以多看書的好處不一定是為了體現在紙麵的成績上,將書中的有價值的內容化為一個人素養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這就說所謂的底蘊。
也許是愉快的交談,一路上的小堵也不是那麽難熬了,慢慢的,路的兩旁出現了連綿的山脈,這也告訴著他們,他們的目的地越來越近了。
“陳逸飛同學,你能不能發個消息給你在朵朵車上的朋友。”齊芷嵐突然問陳逸飛道。
“怎麽了?”
“白嶺古城是白嶺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上一次我和母親來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那次我們沒找到停車位,最後掉頭找的地方停車,所以這次我想在兩三公裏外找個地方停車,然後步行過去。”齊芷嵐解釋道。
“行,我發消息和她們說一下。”陳逸飛點了點頭,這是個不錯的注意,節假日自駕遊去高峰景點困難之一就是找停車位。
說著陳逸飛就給陸月欣發了消息。
陳逸飛:“齊芷嵐同學說在古城停車的話可能會很難找到車位,所以想在兩三公裏外停車,然後步行過去,你和青姐說一下,讓她告訴寧朵朵。”
陸月欣:“好。”
陳逸飛:“走走停停的,有什麽不舒服嗎?”
陸月欣過了一會才回了消息,陳逸飛猜她剛剛是把消息給葉梓青看了。
陸月欣:“有點頭暈,你呢。”
斷斷續續地走,很容易就讓人產生不適。
陳逸飛:“我還好,頭暈就睡一會吧,睡一覺可能就到目的地了。”
陸月欣:“睡不著。”
陳逸飛:“那就聽聽歌。”
陸月欣:“在和小青聽著。”
她又問:“你現在在做什麽?”
陳逸飛:“我在看書,三國演義。”
陸月欣:“哪來的書?”
陳逸飛:“齊芷嵐同學的,我本來也想睡覺的,但是老葉和老莫都睡了,我就看看書,幫著看情況,總不能讓人家一個女孩子一個人開車沒人搭理吧。”
陸月欣:“看不見你們的車。”
陳逸飛:“剛剛你們太快了,中間加了幾輛車,剛剛堵車的時候看見我們中間隔著四五輛車。”
陳逸飛:“好啦,頭暈睡不著的話就閉目養神一會,不然暈一路之後可就沒心情玩了,到時候還得我陪著你找地方緩緩。”’
陸月欣:“我知道了。”
在前麵掛著齊芷嵐的手機,上麵是地圖導航,陳逸飛看了一下,發現還有二十多公裏,白嶺都是山,路都是彎彎道道的,直線距離隻有十公裏的地方要開二十公裏是正常的事情。
開始的時候兩旁都是山,車輛行駛在中間,像是行駛在一排的巨人腳下,山前是村莊和田地,但沒有行駛多久,變成了一排排的矮樓房,出現了各種商店,房屋逐漸多了起來,車也多了起來。
郊區向著城市,農田變成商店。
“這裏的房子和青州差不多。”陳逸飛看著出現的房屋設計,和青州風格差不多。
“畢竟就是隔壁市區,很多相像的地方很正常。”齊芷嵐微笑道:“你發消息給你的朋友了對吧?”
“已經轉告了。“陳逸飛點了點頭。
“那就好。”齊芷嵐點了點頭。
陳逸飛突然從窗外看見了什麽,饒有興趣道:“粉紫色的花,這裏居然有人在門前種桃花哦。”
“桃花?在哪裏?”齊芷嵐看著前方問道。
“已經過去了。”陳逸飛往後看去。
“那裏桃樹有很多嗎?”
“隻有一棵,中間院子裏的,怎麽了嗎?”
“沒有,隻是沒怎麽見過桃花。”
接下來的路還是走走停停的,但是到了還剩下十公裏的時候路突然通暢了不少,很奇怪,約到目的地路反而順暢了起來。
“我猜是因為越靠近古城,路就越來越越寬了,而且前往古城的路有不少分岔路,車不用擠在一起過去,所以路就通暢了起來。”這是齊芷嵐的推測。
剛剛走的時候不少車確實走了其他分岔路,所以路上的車分流之後隨之路也通暢了。
兩人的交談也隨著路的通暢與快樂不少。
他記得齊叔曾經也說過他要研究一份古地圖,要找什麽地方,不知道這是不是那份地圖。
“我也不知道,隻知道是在白嶺的某個地方。”齊芷嵐搖了搖頭。
“那可不好找。”陳逸飛點了點頭,“你這次來是想找這個地方嗎?”
“不是。”齊芷嵐直接否認了:“這個地方是找不到的。”
“為什麽?”
“這是一張古地圖。”
陳逸飛明白了她的意思,滄海桑田,古地圖上麵的地方到如今早已不知道變成了什麽樣子。
他此時看向自己剛從對方包裏拿出來的書,居然是一本《三國演義》。
“沒想到你一個女孩子居然也喜歡看三國演義。”陳逸飛有些驚訝道。
“沒有,隻是最近重讀四大名著,剛好讀到三國演義。”齊芷嵐看了他手中的書一眼。
“這樣啊,你也很喜歡看書?”
“嗯,平時沒有事情我就喜歡看看書,人的一生太短了,不可能什麽都能遇到,隻能從書籍上體會。”
“你這個說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見,不過在理。”
書籍的存在除了用作文化的傳播,更是能讓人們能夠在局限的環境裏看見廣闊世界的途徑。
“你最喜歡三國演義的哪個情節?”齊芷嵐同學忽然問道。
“沒有哪個特別喜歡的,分分合合,最後痛苦的都是老百姓,華夏曆史這樣的事情太多了,我喜歡不起來。”陳逸飛給不出答案。
“那你最喜歡哪個朝代?”齊芷嵐又問道。
“我不喜歡哪個朝代,我最喜歡的是現在。”陳逸飛猶豫都沒有猶豫就給出自己的回答。
他是一個老百姓,自然喜歡對老百姓好的年代,比起以前的封建王朝,現在人們的生活無疑是幸福的。
“我也是。”齊芷嵐微笑。
就這樣,兩人以曆史為話題,打開了話茬,兩人都是看過很多書的人,對於許多曆史事件也是熟記於心,所以交流很是愉快。
所以多看書的好處不一定是為了體現在紙麵的成績上,將書中的有價值的內容化為一個人素養中的一部分也是重要的,這就說所謂的底蘊。
也許是愉快的交談,一路上的小堵也不是那麽難熬了,慢慢的,路的兩旁出現了連綿的山脈,這也告訴著他們,他們的目的地越來越近了。
“陳逸飛同學,你能不能發個消息給你在朵朵車上的朋友。”齊芷嵐突然問陳逸飛道。
“怎麽了?”
“白嶺古城是白嶺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上一次我和母親來的時候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那次我們沒找到停車位,最後掉頭找的地方停車,所以這次我想在兩三公裏外找個地方停車,然後步行過去。”齊芷嵐解釋道。
“行,我發消息和她們說一下。”陳逸飛點了點頭,這是個不錯的注意,節假日自駕遊去高峰景點困難之一就是找停車位。
說著陳逸飛就給陸月欣發了消息。
陳逸飛:“齊芷嵐同學說在古城停車的話可能會很難找到車位,所以想在兩三公裏外停車,然後步行過去,你和青姐說一下,讓她告訴寧朵朵。”
陸月欣:“好。”
陳逸飛:“走走停停的,有什麽不舒服嗎?”
陸月欣過了一會才回了消息,陳逸飛猜她剛剛是把消息給葉梓青看了。
陸月欣:“有點頭暈,你呢。”
斷斷續續地走,很容易就讓人產生不適。
陳逸飛:“我還好,頭暈就睡一會吧,睡一覺可能就到目的地了。”
陸月欣:“睡不著。”
陳逸飛:“那就聽聽歌。”
陸月欣:“在和小青聽著。”
她又問:“你現在在做什麽?”
陳逸飛:“我在看書,三國演義。”
陸月欣:“哪來的書?”
陳逸飛:“齊芷嵐同學的,我本來也想睡覺的,但是老葉和老莫都睡了,我就看看書,幫著看情況,總不能讓人家一個女孩子一個人開車沒人搭理吧。”
陸月欣:“看不見你們的車。”
陳逸飛:“剛剛你們太快了,中間加了幾輛車,剛剛堵車的時候看見我們中間隔著四五輛車。”
陳逸飛:“好啦,頭暈睡不著的話就閉目養神一會,不然暈一路之後可就沒心情玩了,到時候還得我陪著你找地方緩緩。”’
陸月欣:“我知道了。”
在前麵掛著齊芷嵐的手機,上麵是地圖導航,陳逸飛看了一下,發現還有二十多公裏,白嶺都是山,路都是彎彎道道的,直線距離隻有十公裏的地方要開二十公裏是正常的事情。
開始的時候兩旁都是山,車輛行駛在中間,像是行駛在一排的巨人腳下,山前是村莊和田地,但沒有行駛多久,變成了一排排的矮樓房,出現了各種商店,房屋逐漸多了起來,車也多了起來。
郊區向著城市,農田變成商店。
“這裏的房子和青州差不多。”陳逸飛看著出現的房屋設計,和青州風格差不多。
“畢竟就是隔壁市區,很多相像的地方很正常。”齊芷嵐微笑道:“你發消息給你的朋友了對吧?”
“已經轉告了。“陳逸飛點了點頭。
“那就好。”齊芷嵐點了點頭。
陳逸飛突然從窗外看見了什麽,饒有興趣道:“粉紫色的花,這裏居然有人在門前種桃花哦。”
“桃花?在哪裏?”齊芷嵐看著前方問道。
“已經過去了。”陳逸飛往後看去。
“那裏桃樹有很多嗎?”
“隻有一棵,中間院子裏的,怎麽了嗎?”
“沒有,隻是沒怎麽見過桃花。”
接下來的路還是走走停停的,但是到了還剩下十公裏的時候路突然通暢了不少,很奇怪,約到目的地路反而順暢了起來。
“我猜是因為越靠近古城,路就越來越越寬了,而且前往古城的路有不少分岔路,車不用擠在一起過去,所以路就通暢了起來。”這是齊芷嵐的推測。
剛剛走的時候不少車確實走了其他分岔路,所以路上的車分流之後隨之路也通暢了。
兩人的交談也隨著路的通暢與快樂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