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定製,多功能拐杖
農門悍婦:夫君回來家裏翻天了 作者:森藏blue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姚青念拿到銀子,美滋滋的出了薑府。原本是一百兩銀子的,薑夫人心情好,讓安婆婆給她取了一百五十兩,讓她過兩天別忘了來給寶兒複診。
加上之前賣何首烏賺的銀子,她現在身上有二百多兩,在村子裏也算的上有錢人了。
買鋪子的話還不夠,得繼續再努力一下,姚青念又去附近逛了逛,還是沒有看到合適的,於是打道回府,等過兩日再來看看。
回到家裏,陸明川在院子裏挪動著腿,他感覺自己的腿越來越有力了,試圖著站起來,但還是差一點,跌坐在了地上。
姚青念連忙過去扶起他:“爹,不要著急,現在還在恢複期,咱們循序漸進,站起來是早晚的事。”
“好”
陸明川坐回到了椅子上。
姚青念看他的樣子,決定去找村裏的木匠給他做一副拐杖,於是她進空間畫了圖紙,拿著圖紙出門去了。
按照印象中的路線,找到了村裏木匠,老丁頭的院門外。
“老丁叔,在家嗎?”
“在,你進來吧!”
不愧是木匠,門是木頭門,桌椅是木頭的,姚青念進了院子,左右打量,就看到一個老頭在院裏忙著做一張桌子。
“老丁叔,我想給我爹做一副拐杖,這是圖紙,您看看能不能做?”
“你爹的腿怎麽樣了?”
“在慢慢恢複了。”
聽到陸明川的腿在慢慢恢複,老丁有些不敢相信,之前都說他殘廢了,現在姚青念說恢複莫不是自我安慰吧?
“你這拐棍與尋常的有些不一樣啊。”
老丁叔收了思緒,接過姚青念遞來的圖紙看了起來。
與傳統的單一拐棍不同,姚青念參考現代多功能拐杖,底部設計防滑,增加了拐杖的穩定性,中間加了個扶手方便自己借力起身。
“我增加了一些東西,用起來方便。”
姚青念圖紙畫的通俗易懂,老丁叔看了會點點頭:“能做,過兩天做好我給你送過來。”
“多少錢?材料一定要用好的,貴一點沒有關係。”
“難得你有這份孝心,明川要是知道,肯定倍感欣慰,這拐杖看著新鮮,收你五十文。”
老丁叔覺得這圖紙的拐杖畫的特別,比起以前的方便太多,下次有人要做,正好參照。
“好的”
姚青念拿出五十個文錢給了老丁叔。
剛到家就看見徘徊在門口的羅二丫,她也正好往這邊看過來:“青念,你明天有時間嗎?我們上山挖野菜去?前兩天做的青團真是太好吃了。”
“可以,明天沒什麽安排。”
姚青念想起上次答應羅二丫她們一起挖野菜的事,就同意下來。
“那就這麽說定了,明天早上我來找你。”
“好”
“那我先走了,我去通知下陸雙雙。”
得到了姚青念的回答,羅二丫轉身往陸明海家走去。
姚青念回到院子裏,一諾正在地上認真的學習,成天在地上寫也不是一回事,什麽時候進城了去給一諾買點筆墨紙硯的回來。
她沒有去打擾一諾,輕手輕腳地走進灶房,準備開始做晚飯。
她看到前兩天摘回來的野芹菜還剩下一些,於是決定用它們來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她拿出村裏發的豬肉,準備煮一個野芹菜炒肉。
她先將野芹菜洗淨切成小段備用,然後將豬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鹽、醬油和澱粉攪拌均勻醃製一會兒。
接著,將灶膛的火燒著,熱鍋涼油,待油溫升高後將醃製好的豬肉倒入鍋中迅速翻炒至變色盛出。再往鍋中倒入少許油,放入蔥薑蒜爆香,隨後加入切好的野芹菜段快速翻炒幾下。
最後,將炒好的豬肉重新倒回鍋中與野芹菜一起炒勻,這道野芹菜炒肉色香味俱佳,讓人垂涎欲滴。
接著她又拿出兩個雞蛋,打在碗裏充分攪拌均勻,適量地加入一點鹽,為這道菜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底味。
再加入溫水攪拌,鍋裏加水燒開,上鍋蒸大約十分鍾,她小心地揭開鍋蓋,一股熱氣騰騰的香氣撲麵而來。
最後倒點醬油撒上蔥花,一碗嫩滑,色澤金黃誘人的雞蛋羹就做好了。
劉舒月幹活回來就聞到了灶房飄散出來的飯香味。
“吃飯咯!”
一諾聽到聲音,主動去灶房洗好了碗筷擺在桌子上。
“這個雞蛋滑滑的,好好吃!”
一諾舀了一勺放進嘴巴裏,被雞蛋羹的味道香到了,簡單的雞蛋也能做的如此美味,她的廚藝真不錯。
“爺爺奶奶,你們也吃”
一諾舀了一大勺放在他爺爺奶奶的碗裏,還不忘給姚青念也來了一勺子,真是個貼心的小暖男。
“你吃,乖孩子,爺爺自己來。”
陸明川眉頭舒展開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整個人精神了不少,跟姚青念第一次見到骨瘦如柴的他,形成了明顯的差別。
有肉有蛋,自從姚青念變好了以後,家裏的菜品差不多每天重樣,野菜都能被她做出花來,可惜懷瑾不在,要是知道自己的媳婦如此的賢惠,他也能安心,不知道他現在怎麽樣了,劉舒月有點想念自己的兒子。
遠在邊關的陸懷瑾又何嚐不是思念著家裏呢。
“懷瑾怎麽了?是不是想你媳婦了!”
看到坐在地上發呆的陸瑾懷,陸大慶調侃道。
“瞎說什麽,我成親三天不到就被迫背井離鄉,回去也不知道那個女人還在不在……”
女人的樣子在他的腦海裏越來越模糊,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新婚娘子的模樣了,成親當晚兩人被下了藥,稀裏糊塗的,說的話加起來都沒幾句。
也不知道爹娘怎麽樣,那個女人好不好……
“你有媳婦還好,你看我,到現在還單著,早知道就該學一學你,來之前娶個婆娘,等我回去都成大齡剩男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要。”
陸大慶托著腮幫子坐在陸懷瑾的身邊,他們此時遠在邊關,戰事吃緊,多次死裏逃生,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回去,很多跟著他們一起來的兄弟,早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加上之前賣何首烏賺的銀子,她現在身上有二百多兩,在村子裏也算的上有錢人了。
買鋪子的話還不夠,得繼續再努力一下,姚青念又去附近逛了逛,還是沒有看到合適的,於是打道回府,等過兩日再來看看。
回到家裏,陸明川在院子裏挪動著腿,他感覺自己的腿越來越有力了,試圖著站起來,但還是差一點,跌坐在了地上。
姚青念連忙過去扶起他:“爹,不要著急,現在還在恢複期,咱們循序漸進,站起來是早晚的事。”
“好”
陸明川坐回到了椅子上。
姚青念看他的樣子,決定去找村裏的木匠給他做一副拐杖,於是她進空間畫了圖紙,拿著圖紙出門去了。
按照印象中的路線,找到了村裏木匠,老丁頭的院門外。
“老丁叔,在家嗎?”
“在,你進來吧!”
不愧是木匠,門是木頭門,桌椅是木頭的,姚青念進了院子,左右打量,就看到一個老頭在院裏忙著做一張桌子。
“老丁叔,我想給我爹做一副拐杖,這是圖紙,您看看能不能做?”
“你爹的腿怎麽樣了?”
“在慢慢恢複了。”
聽到陸明川的腿在慢慢恢複,老丁有些不敢相信,之前都說他殘廢了,現在姚青念說恢複莫不是自我安慰吧?
“你這拐棍與尋常的有些不一樣啊。”
老丁叔收了思緒,接過姚青念遞來的圖紙看了起來。
與傳統的單一拐棍不同,姚青念參考現代多功能拐杖,底部設計防滑,增加了拐杖的穩定性,中間加了個扶手方便自己借力起身。
“我增加了一些東西,用起來方便。”
姚青念圖紙畫的通俗易懂,老丁叔看了會點點頭:“能做,過兩天做好我給你送過來。”
“多少錢?材料一定要用好的,貴一點沒有關係。”
“難得你有這份孝心,明川要是知道,肯定倍感欣慰,這拐杖看著新鮮,收你五十文。”
老丁叔覺得這圖紙的拐杖畫的特別,比起以前的方便太多,下次有人要做,正好參照。
“好的”
姚青念拿出五十個文錢給了老丁叔。
剛到家就看見徘徊在門口的羅二丫,她也正好往這邊看過來:“青念,你明天有時間嗎?我們上山挖野菜去?前兩天做的青團真是太好吃了。”
“可以,明天沒什麽安排。”
姚青念想起上次答應羅二丫她們一起挖野菜的事,就同意下來。
“那就這麽說定了,明天早上我來找你。”
“好”
“那我先走了,我去通知下陸雙雙。”
得到了姚青念的回答,羅二丫轉身往陸明海家走去。
姚青念回到院子裏,一諾正在地上認真的學習,成天在地上寫也不是一回事,什麽時候進城了去給一諾買點筆墨紙硯的回來。
她沒有去打擾一諾,輕手輕腳地走進灶房,準備開始做晚飯。
她看到前兩天摘回來的野芹菜還剩下一些,於是決定用它們來做一道美味的菜肴。她拿出村裏發的豬肉,準備煮一個野芹菜炒肉。
她先將野芹菜洗淨切成小段備用,然後將豬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加入適量的鹽、醬油和澱粉攪拌均勻醃製一會兒。
接著,將灶膛的火燒著,熱鍋涼油,待油溫升高後將醃製好的豬肉倒入鍋中迅速翻炒至變色盛出。再往鍋中倒入少許油,放入蔥薑蒜爆香,隨後加入切好的野芹菜段快速翻炒幾下。
最後,將炒好的豬肉重新倒回鍋中與野芹菜一起炒勻,這道野芹菜炒肉色香味俱佳,讓人垂涎欲滴。
接著她又拿出兩個雞蛋,打在碗裏充分攪拌均勻,適量地加入一點鹽,為這道菜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底味。
再加入溫水攪拌,鍋裏加水燒開,上鍋蒸大約十分鍾,她小心地揭開鍋蓋,一股熱氣騰騰的香氣撲麵而來。
最後倒點醬油撒上蔥花,一碗嫩滑,色澤金黃誘人的雞蛋羹就做好了。
劉舒月幹活回來就聞到了灶房飄散出來的飯香味。
“吃飯咯!”
一諾聽到聲音,主動去灶房洗好了碗筷擺在桌子上。
“這個雞蛋滑滑的,好好吃!”
一諾舀了一勺放進嘴巴裏,被雞蛋羹的味道香到了,簡單的雞蛋也能做的如此美味,她的廚藝真不錯。
“爺爺奶奶,你們也吃”
一諾舀了一大勺放在他爺爺奶奶的碗裏,還不忘給姚青念也來了一勺子,真是個貼心的小暖男。
“你吃,乖孩子,爺爺自己來。”
陸明川眉頭舒展開來,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經過這段時間的調養,整個人精神了不少,跟姚青念第一次見到骨瘦如柴的他,形成了明顯的差別。
有肉有蛋,自從姚青念變好了以後,家裏的菜品差不多每天重樣,野菜都能被她做出花來,可惜懷瑾不在,要是知道自己的媳婦如此的賢惠,他也能安心,不知道他現在怎麽樣了,劉舒月有點想念自己的兒子。
遠在邊關的陸懷瑾又何嚐不是思念著家裏呢。
“懷瑾怎麽了?是不是想你媳婦了!”
看到坐在地上發呆的陸瑾懷,陸大慶調侃道。
“瞎說什麽,我成親三天不到就被迫背井離鄉,回去也不知道那個女人還在不在……”
女人的樣子在他的腦海裏越來越模糊,他已經記不清自己新婚娘子的模樣了,成親當晚兩人被下了藥,稀裏糊塗的,說的話加起來都沒幾句。
也不知道爹娘怎麽樣,那個女人好不好……
“你有媳婦還好,你看我,到現在還單著,早知道就該學一學你,來之前娶個婆娘,等我回去都成大齡剩男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要。”
陸大慶托著腮幫子坐在陸懷瑾的身邊,他們此時遠在邊關,戰事吃緊,多次死裏逃生,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
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命回去,很多跟著他們一起來的兄弟,早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