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大火
小兩口又說了幾句話,善桐很感慨,“都說京城水深,其實再水深也沒有宮中水深,這也實是太令人難以捉摸了。從琦玉下落,到這後宮中爭鬥。越是隱秘,就越是引得人去猜測。偏偏後宮風雲,直接就聯係到了這些人家幾十年後富貴……”
“所以說,對於這些京中貴人來講,一時勝敗起伏也不算什麽,隻要能把女兒送進去,沒準現敗了,十幾年後又起來了也是說不定事。”含沁慢慢地說,“就是許家,要不是當年鼎力支持太子,幾乎和太子互為唇齒,又怎麽能有現風光?具體說到世子,也就是因為他從小和太子一起長大,才有這麽顯赫成就,名門嫡子,有些天生優勢,確是他兄弟比不上。”
這話細聽也有文章,善桐想到許三少爺去世,不禁有幾分毛骨悚然,搓著手臂道,“還好我們家幾兄弟感情都不錯!一家人處成那個樣子……”
她想到梧哥,想到二姨娘,甚至是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桂太太,想到了含沁,不禁也歎了口氣,喃喃地道,“反正,欲壑難填,人心是沒。隻要有了利益爭奪,就有人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這話裏究竟是憎惡、是感傷,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無奈,卻是善桐自己都分辨不出來了。
等兩人對著吃過了早午飯,養娘又抱進了吃飽喝足大妞妞來,給善桐獻寶道,“少奶奶您看!大妞妞今早大哭,原也不是餓了,倒是長牙了!”
善桐和含沁忙放下茶杯,湊過來仔細看著時,隻見大妞妞粉紅色牙床上露出了一點點白色牙根,當下不禁都笑道,“是個大閨女了,都長牙了!”
大妞妞咿咿呀呀,看著不很高興,尤其不喜歡人碰她腮幫子,含沁和善桐看著心都要化了,兩人又抱著女兒玩了一會,這才去前頭見桂太太,要和她商量。
不想到前頭時卻沒見到桂太太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早上貪嘴又吃了涼糕,眼下正鬧肚子呢。善桐很無奈,“一吃就不舒服,還是要吃,這是多大年紀?不知道人,還以為是個孩子呢。”
便吩咐底下人,“和四紅姑姑說,以後偏院別再送涼糕過去了。”
因含沁今天請假家中休息,小夫妻終於有空可以對著消閑說話,隻是兩人心裏都有事,說來說去,還是惦記起了老文行程。到了中午再去看桂太太時,桂太太竟有點發燒,善桐這一驚非同小可,忙又打發人到附近楊家去請教四少奶奶,“這京城有什麽名醫!”
四少奶奶聞弦歌而知雅意,便打發人回來說,“二哥正好這幾天家休息,已經派人去送信了,如他不過來,也會轉請名醫,請隻管放心。”
又帶了閣老太太送好些藥材,“都是治水土不服常用藥,如一時半會沒有醫生,便煎服了,也無不妥。”
善桐忙吩咐人回去致謝,“真不知道怎麽感謝好了。”
正和含沁嘀咕著,“也不知道是什麽毛病。”又要進裏屋去照看桂太太時,外頭忽然來人道,“少爺,我們家兵進城遊逛,和人口角爭鬥,竟將人打傷了,現雙方都被順天府鎖去了……”
因為這些親兵路上也辛苦了,桂太太許他們京城休假半個月再分批回西安去。先頭老文走時候也帶走了一批,沒想到就是這後一批居然鬧出事情,含沁眉頭一下皺緊了,“天子腳下,鬧出這樣事倒是麻煩。關鍵順天府尹又是牛家親戚……”
他便吩咐善桐,“這件事我好自己跑一趟,一會大夫來了,你診金不要薄給,要是權神醫來,那沒得說要多致謝,要是別大夫來也好,以後家裏有什麽頭疼腦熱那就找他準沒錯了,倒比尋權神醫好些。”
說著,又到裏屋門外高聲和桂太太說了自己行蹤,這才出門去了,善桐進裏屋去摸了摸桂太太額頭,見低燒未退,不僅加焦心,屋內來回踱步,憂急之色溢於言表,桂太太見了,自己也不禁歎息道,“真是命數,西安時,從沒有病過,兩個媳婦成天給我添堵。沒想到進了京城,我倒是受了一把侄媳婦服侍。”
善桐想到自己途中發病時候,也是桂太太悉心照顧,當時客中不比家,昏昏沉沉中那四邊不靠感覺,不是親身體會過人是不知道,要不是桂太太牢靠果斷,自己還真不知道會怎麽樣呢。一時便放緩了聲音說,“這有什麽,再說,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含沁也就是您庶子出身,我怎麽伺候您,也都是該當。”
桂太太人病中,感慨就多了,睜著半邊眼睛看了看她,歎了口氣,又道,“何必這麽說。我知道你,你也知道我,我從前對你可不怎麽樣,你心裏究竟喜歡我不喜歡我,我也清楚得很。”
“那都是以前事了嘛。”善桐說。“人眼向前看,從前事老記得那麽清楚做什麽。我看現咱們這樣就不錯,其實一家人也就該這樣,外頭風雨還渡不過呢,自己家裏再鬥,沒什麽意思了。”
這話理,現桂家大麻煩擺前頭,大家自然靠攏,要還和以前一樣互相猜度,那也就沒意思了。桂太太長長地出了口氣,倒也振奮起精神來,慢慢地說,“你心倒寬,我要是你,現含沁發展得這麽好,必定回刺幾句。你倒輕輕就放過去了。”
看來她也清楚,自己對十八房限製是瞞不過小夫妻,善桐無言以對,隻好微笑。桂太太似乎也有點不服氣,她像是為自己辯解,“你也是不知道往事——”
“都說了人眼向前看嘛。”善桐打斷了她話,她現不需要就是再有一段往事來煩心了。當年事不論是誰錯,其實都已經過去,現含沁小日子過得不錯,和宗房關係也挺好,說實話,他遠京城,現得到聖眷,將來發展如何,也不是桂太太能限製得了了。這場爭鬥裏她不論站誰那一邊,其實結果都不會太理想,還是要抹抹稀泥,好把這茬給圓上了再說,至少現,桂家內部是不能掉鏈子。“就是我娘家,內部又何嚐是一塊鐵板?族中始終也少不了齷蹉,照我看,大多爭鬥,那都還是因為人太要強爭氣了,其實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就拿三嫂來說,她不為爭一口氣,現和娘家也鬧不到那麽僵。”
說到西北事,桂太太簡直都有幾分懷念意思了,她歎了口氣,隻是若有所思地望了善桐一眼,也不和她爭辯了,而是感慨地說,“從前西安,覺得那些事怎麽那麽煩心,現回頭看看,都是自己作。從前哪有那麽多煩心事呀,現才……”
正說著,外頭人來報,權仲白居然親身過來——善桐還沒吃驚呢,就知道緣由了——說是正好大舅爺權家和神醫說話呢,送信人一提,權神醫估計是抹不開麵子,欣然應邀之餘,連大舅爺都陪著過來了。
#
榆哥是自己人,可以不大講究禮數,但對權仲白善桐一向是很感激、尊重,現她年歲長大,當時那小兒女浮念早被丟到了爪哇國去。可當年那份好感卻還存,因她是成親人了,桂太太又病著,自然責無旁貸要出麵接待,因此也就迎出了院門,老遠就給權仲白行禮,態度倒是比見了桂元帥都恭謹,“權神醫多年沒見,我們合家一向感念您深恩厚德,隻是未能當麵拜謝……”
說著又要跪下給權仲白行大禮,權仲白忙道,“善榆扶住她!不然我走了!”
榆哥隻好上前扶住了,他又嘖嘖有聲,埋怨善桐,“六七年沒見,你成老道學了?我和善榆一道走過萬裏江山,什麽交情,不過是看看病開開藥而已!”
正說著,已是腳下不停直闖內室。善桐很有幾分無奈:這位權神醫,還是和從前一樣,論瀟灑,真是風流蘊藉不染纖塵,可說起來行事也真是夠古怪特別了,時常叫人有應接不暇之感,就像是一隻名貴貓,隻能順著毛摸。
還是含沁好!她這樣一想,倒覺得含沁此時外出了真是遺憾,以他做人程度,自己也就不用出麵操心了。一邊榆哥也正問她含沁去哪裏了,善桐便隨口搪塞道,“難得休沐,外頭有事又出門去了。”
又讓榆哥外間吃茶,自己進裏屋去,等她進了裏屋時,權仲白已經閉眼給桂太太扶脈。他眼睛一閉,神色一凝,看著自然而然,有一股謫仙一樣冷淡清貴氣場,善桐便不敢說話,隻門口等著。過了一會,權仲白收了兩根格外纖長細白手指,睜開眼掃了桂太太一眼,竟似乎有幾分無奈,他歎了口氣,多少帶了些惋惜地道。“從前給世伯母把脈時,世伯母脈象沉穩有力,看得出平日慣常養尊處優,少使心力,多捶打筋骨,因此女子中是罕見壯健體魄。怎麽才幾年不見,伯母心事一下就沉了這麽多?尤其是這幾天,恐怕晚上都沒有睡好吧。本來就有風邪侵膚意思,世伯母飲食又不曾注意,應當是大吃祛暑風涼之物,這麽一鬱結,可不就要腸胃不適、風寒入體了。”
還是和以前一樣神,連桂太太貪吃涼糕都扶出來了,善桐和桂太太都是一臉心悅誠服,權仲白又拿眼睛一看善桐,也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善桐嚇了一跳時,他淡淡道,“恐怕一路走來,不是很太平吧?看世弟妹神色,應該是得了痢疾,痊愈沒有多久,還有病根未去。”
善桐簡直服了,就連桂太太都驚歎,“這連脈都不扶,神醫竟一眼就看出來了?”
不想緊接著權仲白一聳肩膀,竟道,“這不用扶脈,善榆剛才告訴我了。讓我過來,也有給世弟妹扶脈用意,一路上連病因帶病程,都說得一清二楚。”
他難得幽默,婆媳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感到又好氣又好笑,善桐便桌邊坐了,權仲白站著給她扶了扶脈,又翻了翻她眼皮,倒說,“沒什麽,世弟妹心思還是順暢,日子應當過得不錯,身體倒是要比從前好多了。我這裏再開幾方藥,平時沒事時吃著玩玩,固本培元也是好。”
便出去外屋開藥,善桐亦忙出去陪侍,又埋怨善榆,“到了京城,就和丟了一樣,也不住堂伯那裏,也不和哥哥們住。隻和你老師住一塊,成天到晚也不知道忙什麽。”
榆哥嘿嘿地隻是笑,“今天不就來看你了?”
又解釋,“實是忙呢,白雲觀裏來了好些道長,都是有道行高人,現權二哥有空也經常過來搗鼓這些東西,沒事就泡白雲觀裏了,進城都得抽空,一會就要回去了。”
正說著,隻聽得遠遠一聲巨響傳來,好像天邊打了個悶雷似,眾人都吃了一驚。因為剛才談到火藥,善桐心思正敏感呢,忙出去一張望,果然見得滾滾黑煙已經冒了出來——卻不是白雲觀西郊方向,而是京城東南麵處起亂子,隱隱還已經能夠看到一點紅光。善桐使人爬到牆頭看了,果然說是那邊已經起了火。連桂太太都被驚動起身,站窗前往外張望。
這是難得離奇事,別說剛到京城善桐和桂太太摸不著頭腦,就連善榆都隻說了一句,“聽聲音,不像是一般火災啊!”倒是權仲白目光炯炯,望了火起處半晌,才回身若無其事地道,“那裏是工部一處製造坊所地方,或許是出了什麽事,那也難說。好地方偏僻,應當不會有多少傷亡。”
他開了藥,又一拱手,也不多坐,便要告辭了。“畢竟是做大夫人,還是去看一看為好。”
自然也不收診金就要告辭,善桐等人亦不敢留,由榆哥將他送出門外,兄妹倆說些閑話。善桐又問他什麽時候回去,榆哥回說不知道,過了沒多久,含沁便回來了,一進門也是眉頭緊鎖,看來,是被這一場離奇火災給弄得心煩意亂。
因有榆哥,善桐便不提家裏煩心事。她整頓出酒菜來,招待善榆吃了晚飯,含沁又陪他吃幾鍾酒。善榆也抱過大妞妞逗了許久,因有了酒,就客院睡下了。兩夫妻回房也洗漱安歇時,善桐才問,“順天府事擺平了吧?咱們家兵,可不能平白無故就挨罰了。”
這也是必定要護短,要是太過軟弱,誰都來壓你一頭,那桂家西北簡直沒法做人了。善桐也覺得事應該不大,隻是擔心順天府尹有意為難而已。沒想到含沁搖了搖頭,居然吐出一個讓她難以接受答案,“沒什麽大事,我去了一說情就給放了,還邀我一起吃酒,要不是那邊起火,我還真走不脫。”
他頓了頓,又道,“私底下一問,其實被抓都冤枉,就是一般吵嘴了互相打兩拳而已,我們家兵知道分寸,內家功夫全沒用上,就怕鬧了重傷又或者人命。皮肉傷而已,按說連抓都不該抓——”
善桐和他對視一眼,都覺出了對方納悶:這順天府手一時輕一時重,到底是意欲何為?
小兩口又說了幾句話,善桐很感慨,“都說京城水深,其實再水深也沒有宮中水深,這也實是太令人難以捉摸了。從琦玉下落,到這後宮中爭鬥。越是隱秘,就越是引得人去猜測。偏偏後宮風雲,直接就聯係到了這些人家幾十年後富貴……”
“所以說,對於這些京中貴人來講,一時勝敗起伏也不算什麽,隻要能把女兒送進去,沒準現敗了,十幾年後又起來了也是說不定事。”含沁慢慢地說,“就是許家,要不是當年鼎力支持太子,幾乎和太子互為唇齒,又怎麽能有現風光?具體說到世子,也就是因為他從小和太子一起長大,才有這麽顯赫成就,名門嫡子,有些天生優勢,確是他兄弟比不上。”
這話細聽也有文章,善桐想到許三少爺去世,不禁有幾分毛骨悚然,搓著手臂道,“還好我們家幾兄弟感情都不錯!一家人處成那個樣子……”
她想到梧哥,想到二姨娘,甚至是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桂太太,想到了含沁,不禁也歎了口氣,喃喃地道,“反正,欲壑難填,人心是沒。隻要有了利益爭奪,就有人什麽事都做得出來。”
這話裏究竟是憎惡、是感傷,還是說不清道不明無奈,卻是善桐自己都分辨不出來了。
等兩人對著吃過了早午飯,養娘又抱進了吃飽喝足大妞妞來,給善桐獻寶道,“少奶奶您看!大妞妞今早大哭,原也不是餓了,倒是長牙了!”
善桐和含沁忙放下茶杯,湊過來仔細看著時,隻見大妞妞粉紅色牙床上露出了一點點白色牙根,當下不禁都笑道,“是個大閨女了,都長牙了!”
大妞妞咿咿呀呀,看著不很高興,尤其不喜歡人碰她腮幫子,含沁和善桐看著心都要化了,兩人又抱著女兒玩了一會,這才去前頭見桂太太,要和她商量。
不想到前頭時卻沒見到桂太太人,一問之下,才知道她早上貪嘴又吃了涼糕,眼下正鬧肚子呢。善桐很無奈,“一吃就不舒服,還是要吃,這是多大年紀?不知道人,還以為是個孩子呢。”
便吩咐底下人,“和四紅姑姑說,以後偏院別再送涼糕過去了。”
因含沁今天請假家中休息,小夫妻終於有空可以對著消閑說話,隻是兩人心裏都有事,說來說去,還是惦記起了老文行程。到了中午再去看桂太太時,桂太太竟有點發燒,善桐這一驚非同小可,忙又打發人到附近楊家去請教四少奶奶,“這京城有什麽名醫!”
四少奶奶聞弦歌而知雅意,便打發人回來說,“二哥正好這幾天家休息,已經派人去送信了,如他不過來,也會轉請名醫,請隻管放心。”
又帶了閣老太太送好些藥材,“都是治水土不服常用藥,如一時半會沒有醫生,便煎服了,也無不妥。”
善桐忙吩咐人回去致謝,“真不知道怎麽感謝好了。”
正和含沁嘀咕著,“也不知道是什麽毛病。”又要進裏屋去照看桂太太時,外頭忽然來人道,“少爺,我們家兵進城遊逛,和人口角爭鬥,竟將人打傷了,現雙方都被順天府鎖去了……”
因為這些親兵路上也辛苦了,桂太太許他們京城休假半個月再分批回西安去。先頭老文走時候也帶走了一批,沒想到就是這後一批居然鬧出事情,含沁眉頭一下皺緊了,“天子腳下,鬧出這樣事倒是麻煩。關鍵順天府尹又是牛家親戚……”
他便吩咐善桐,“這件事我好自己跑一趟,一會大夫來了,你診金不要薄給,要是權神醫來,那沒得說要多致謝,要是別大夫來也好,以後家裏有什麽頭疼腦熱那就找他準沒錯了,倒比尋權神醫好些。”
說著,又到裏屋門外高聲和桂太太說了自己行蹤,這才出門去了,善桐進裏屋去摸了摸桂太太額頭,見低燒未退,不僅加焦心,屋內來回踱步,憂急之色溢於言表,桂太太見了,自己也不禁歎息道,“真是命數,西安時,從沒有病過,兩個媳婦成天給我添堵。沒想到進了京城,我倒是受了一把侄媳婦服侍。”
善桐想到自己途中發病時候,也是桂太太悉心照顧,當時客中不比家,昏昏沉沉中那四邊不靠感覺,不是親身體會過人是不知道,要不是桂太太牢靠果斷,自己還真不知道會怎麽樣呢。一時便放緩了聲音說,“這有什麽,再說,其實大家心知肚明,含沁也就是您庶子出身,我怎麽伺候您,也都是該當。”
桂太太人病中,感慨就多了,睜著半邊眼睛看了看她,歎了口氣,又道,“何必這麽說。我知道你,你也知道我,我從前對你可不怎麽樣,你心裏究竟喜歡我不喜歡我,我也清楚得很。”
“那都是以前事了嘛。”善桐說。“人眼向前看,從前事老記得那麽清楚做什麽。我看現咱們這樣就不錯,其實一家人也就該這樣,外頭風雨還渡不過呢,自己家裏再鬥,沒什麽意思了。”
這話理,現桂家大麻煩擺前頭,大家自然靠攏,要還和以前一樣互相猜度,那也就沒意思了。桂太太長長地出了口氣,倒也振奮起精神來,慢慢地說,“你心倒寬,我要是你,現含沁發展得這麽好,必定回刺幾句。你倒輕輕就放過去了。”
看來她也清楚,自己對十八房限製是瞞不過小夫妻,善桐無言以對,隻好微笑。桂太太似乎也有點不服氣,她像是為自己辯解,“你也是不知道往事——”
“都說了人眼向前看嘛。”善桐打斷了她話,她現不需要就是再有一段往事來煩心了。當年事不論是誰錯,其實都已經過去,現含沁小日子過得不錯,和宗房關係也挺好,說實話,他遠京城,現得到聖眷,將來發展如何,也不是桂太太能限製得了了。這場爭鬥裏她不論站誰那一邊,其實結果都不會太理想,還是要抹抹稀泥,好把這茬給圓上了再說,至少現,桂家內部是不能掉鏈子。“就是我娘家,內部又何嚐是一塊鐵板?族中始終也少不了齷蹉,照我看,大多爭鬥,那都還是因為人太要強爭氣了,其實退一步海闊天空事,就拿三嫂來說,她不為爭一口氣,現和娘家也鬧不到那麽僵。”
說到西北事,桂太太簡直都有幾分懷念意思了,她歎了口氣,隻是若有所思地望了善桐一眼,也不和她爭辯了,而是感慨地說,“從前西安,覺得那些事怎麽那麽煩心,現回頭看看,都是自己作。從前哪有那麽多煩心事呀,現才……”
正說著,外頭人來報,權仲白居然親身過來——善桐還沒吃驚呢,就知道緣由了——說是正好大舅爺權家和神醫說話呢,送信人一提,權神醫估計是抹不開麵子,欣然應邀之餘,連大舅爺都陪著過來了。
#
榆哥是自己人,可以不大講究禮數,但對權仲白善桐一向是很感激、尊重,現她年歲長大,當時那小兒女浮念早被丟到了爪哇國去。可當年那份好感卻還存,因她是成親人了,桂太太又病著,自然責無旁貸要出麵接待,因此也就迎出了院門,老遠就給權仲白行禮,態度倒是比見了桂元帥都恭謹,“權神醫多年沒見,我們合家一向感念您深恩厚德,隻是未能當麵拜謝……”
說著又要跪下給權仲白行大禮,權仲白忙道,“善榆扶住她!不然我走了!”
榆哥隻好上前扶住了,他又嘖嘖有聲,埋怨善桐,“六七年沒見,你成老道學了?我和善榆一道走過萬裏江山,什麽交情,不過是看看病開開藥而已!”
正說著,已是腳下不停直闖內室。善桐很有幾分無奈:這位權神醫,還是和從前一樣,論瀟灑,真是風流蘊藉不染纖塵,可說起來行事也真是夠古怪特別了,時常叫人有應接不暇之感,就像是一隻名貴貓,隻能順著毛摸。
還是含沁好!她這樣一想,倒覺得含沁此時外出了真是遺憾,以他做人程度,自己也就不用出麵操心了。一邊榆哥也正問她含沁去哪裏了,善桐便隨口搪塞道,“難得休沐,外頭有事又出門去了。”
又讓榆哥外間吃茶,自己進裏屋去,等她進了裏屋時,權仲白已經閉眼給桂太太扶脈。他眼睛一閉,神色一凝,看著自然而然,有一股謫仙一樣冷淡清貴氣場,善桐便不敢說話,隻門口等著。過了一會,權仲白收了兩根格外纖長細白手指,睜開眼掃了桂太太一眼,竟似乎有幾分無奈,他歎了口氣,多少帶了些惋惜地道。“從前給世伯母把脈時,世伯母脈象沉穩有力,看得出平日慣常養尊處優,少使心力,多捶打筋骨,因此女子中是罕見壯健體魄。怎麽才幾年不見,伯母心事一下就沉了這麽多?尤其是這幾天,恐怕晚上都沒有睡好吧。本來就有風邪侵膚意思,世伯母飲食又不曾注意,應當是大吃祛暑風涼之物,這麽一鬱結,可不就要腸胃不適、風寒入體了。”
還是和以前一樣神,連桂太太貪吃涼糕都扶出來了,善桐和桂太太都是一臉心悅誠服,權仲白又拿眼睛一看善桐,也歎了口氣搖了搖頭,善桐嚇了一跳時,他淡淡道,“恐怕一路走來,不是很太平吧?看世弟妹神色,應該是得了痢疾,痊愈沒有多久,還有病根未去。”
善桐簡直服了,就連桂太太都驚歎,“這連脈都不扶,神醫竟一眼就看出來了?”
不想緊接著權仲白一聳肩膀,竟道,“這不用扶脈,善榆剛才告訴我了。讓我過來,也有給世弟妹扶脈用意,一路上連病因帶病程,都說得一清二楚。”
他難得幽默,婆媳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都感到又好氣又好笑,善桐便桌邊坐了,權仲白站著給她扶了扶脈,又翻了翻她眼皮,倒說,“沒什麽,世弟妹心思還是順暢,日子應當過得不錯,身體倒是要比從前好多了。我這裏再開幾方藥,平時沒事時吃著玩玩,固本培元也是好。”
便出去外屋開藥,善桐亦忙出去陪侍,又埋怨善榆,“到了京城,就和丟了一樣,也不住堂伯那裏,也不和哥哥們住。隻和你老師住一塊,成天到晚也不知道忙什麽。”
榆哥嘿嘿地隻是笑,“今天不就來看你了?”
又解釋,“實是忙呢,白雲觀裏來了好些道長,都是有道行高人,現權二哥有空也經常過來搗鼓這些東西,沒事就泡白雲觀裏了,進城都得抽空,一會就要回去了。”
正說著,隻聽得遠遠一聲巨響傳來,好像天邊打了個悶雷似,眾人都吃了一驚。因為剛才談到火藥,善桐心思正敏感呢,忙出去一張望,果然見得滾滾黑煙已經冒了出來——卻不是白雲觀西郊方向,而是京城東南麵處起亂子,隱隱還已經能夠看到一點紅光。善桐使人爬到牆頭看了,果然說是那邊已經起了火。連桂太太都被驚動起身,站窗前往外張望。
這是難得離奇事,別說剛到京城善桐和桂太太摸不著頭腦,就連善榆都隻說了一句,“聽聲音,不像是一般火災啊!”倒是權仲白目光炯炯,望了火起處半晌,才回身若無其事地道,“那裏是工部一處製造坊所地方,或許是出了什麽事,那也難說。好地方偏僻,應當不會有多少傷亡。”
他開了藥,又一拱手,也不多坐,便要告辭了。“畢竟是做大夫人,還是去看一看為好。”
自然也不收診金就要告辭,善桐等人亦不敢留,由榆哥將他送出門外,兄妹倆說些閑話。善桐又問他什麽時候回去,榆哥回說不知道,過了沒多久,含沁便回來了,一進門也是眉頭緊鎖,看來,是被這一場離奇火災給弄得心煩意亂。
因有榆哥,善桐便不提家裏煩心事。她整頓出酒菜來,招待善榆吃了晚飯,含沁又陪他吃幾鍾酒。善榆也抱過大妞妞逗了許久,因有了酒,就客院睡下了。兩夫妻回房也洗漱安歇時,善桐才問,“順天府事擺平了吧?咱們家兵,可不能平白無故就挨罰了。”
這也是必定要護短,要是太過軟弱,誰都來壓你一頭,那桂家西北簡直沒法做人了。善桐也覺得事應該不大,隻是擔心順天府尹有意為難而已。沒想到含沁搖了搖頭,居然吐出一個讓她難以接受答案,“沒什麽大事,我去了一說情就給放了,還邀我一起吃酒,要不是那邊起火,我還真走不脫。”
他頓了頓,又道,“私底下一問,其實被抓都冤枉,就是一般吵嘴了互相打兩拳而已,我們家兵知道分寸,內家功夫全沒用上,就怕鬧了重傷又或者人命。皮肉傷而已,按說連抓都不該抓——”
善桐和他對視一眼,都覺出了對方納悶:這順天府手一時輕一時重,到底是意欲何為?